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茶马古道惟一幸存古集市获联合国保护奖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80
转发:0
评论:0
茶马古道惟一幸存古集市获联合国保护奖,连接中国与印度的古老驿道――茶马古道,在云南省剑川沙溪寺登街再现寨门、传统客

  连接中国与印度的古老驿道――茶马古道,在云南省剑川沙溪寺登街再现寨门、传统客栈和庭院,宛如时空倒转。在瑞士联邦理工大学与剑川县政府合作保护下,这座中国“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让现代人感受了古代马帮的风尘生活和茶马古道的文化韵味。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委员会,向沙溪复兴工程一期工程颁发了“二OO五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杰出贡献奖”。

  沙溪寺登街古集市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东南部,是秦汉时期南丝绸之路三条干线交界点上的重要集市。唐朝以来,这里又成了沟通川、滇、藏边区的茶马古道上的交通要冲,它以藏族地区的毛皮、麝香、鹿茸、藏红花、贝母、虫草和云南、四川的茶叶、红糖和布匹为流通对象,以马帮商队作载体,进行着汉、藏、白、彝、纳西、摩梭等各民族间的物质、文化、宗教、艺术交流。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一区域既完整保留了茶马古道上传统的古集市风貌,显示了独特的白族文化氛围,又体现了汉藏,东、南、西亚,中原等多种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二OO一年十月十一日,沙溪寺登街与古长城一起荣登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公布的“值得关注的一百零一个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名录”。  二OO二年八月,剑川县人民政府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空间与景观规划研究所签订备忘录,双方投入一千两百万元人民币,共同实施沙溪寺登街一期“沙溪复兴工程”。瑞士方面通过瑞士发展合作署、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罗伯特・威尔逊保护遗产挑战基金、美国运通公司、瑞士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国际渠道争取到资金援助,并按照国际通用的古建筑修旧如旧原则,高标准实施古建筑抢救修复。

  中国方面,在中央和云南省、大理州政府的支持下,剑川县多方筹集资金,完成了寺登街区自来水工程、生态停车场、供排水、街区强弱电管线入地、路灯、道路街场铺装、南北古街巷的铺装、生态卫生厕所等项目建设。此工程于二OO四年十一月二十八号竣工。

  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每年颁发一次,该奖项旨在肯定非官方个人与组织在这一区域内修复和保护建筑遗产方面所作出的成功努力。二OO五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委员会共收到来自十一个国家的三十四个项目申请,沙溪复兴一期工程在技术保护和社会影响两个方面都展示了很高的成就,从众多申请项目中脱颖而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委员会认为,寺登街集市和古戏台的修复,标志着在保护多民族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项工程将历史研究、系统的方法、外界技术支持、本土传统知识,特别是民间工艺融为一体,展示了一种综合性的遗产保护 途径,该工程为大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范例。

  据悉,沙溪复兴工程的二期工程已正式启动,它将对兴教寺古建筑群及壁画、老马店古建筑群等建筑遗产进行修缮,同时建设博物馆、生态卫生系统、寺登街花园宾馆等项目,在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满足游客的需求,实现沙溪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马古道:沿着茶马古道西行
两年前,我们有机会走了一趟茶马古道,短短的半个多月的日子,对于我们来说却是终生难忘。这是一次由昌都地委、行署、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委、政府、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委、政府,联合举办的藏、川、滇茶马古道考察研究开发活动,我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大批专家学者、作家,多家电视台、报纸杂志、出版社的记者编辑一道,分别从成都、中甸出发,沿川藏线的名山、泸定、康定、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滇藏线的德钦、盐井、芒康、左贡来到藏东重镇昌都。在昌都进行了三天的考察研讨活动之后,再分南北两路,或从八宿、波密、林芝到拉萨;或经类乌齐、丁青、那曲进拉萨。尽管其中不乏我们较为熟悉的线路和地方,但一路上耳闻目睹的一切──雨雾缭绕的茶园、热气氤氲的温泉、雪山之巅的玛尼堆、身负行囊的朝圣者、碛石滩上的红杜鹃、倾城而出的迎宾礼……仍然在我们心中掀起阵阵波澜。
· 茶马古道
历史根据文献记载,茶马古道大约形成在西汉时期,其形成与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传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简介茶马古道由于中国西南部,气候温暖湿润,适宜茶叶生长,而且云南地区的人民还保留了制作压茶的方法及传统,这种压制的茶叶(以普洱茶为代表),方便运输,储藏,为马帮将茶叶运入藏区提供了条件。在以游牧业为主的西藏高原地区,这里的人民以肉食为主,因为环境的制约,他们的饮食中缺乏蔬菜,这样,他们需要从茶马古道运来的茶叶,用来补充人体生存必须的维生素。除茶叶、马匹外,由茶马古道运进藏区的还有瓷器、丝绸等物品,同时运出的高原货物则以马、羊毛、黄金、白银、药材等为主。所有货品的运输都是依靠马帮在高原与山区间往返。在古代,有很多乡镇都是为了招待马帮而形成。文物点茶马古道为一个复杂的道路网络,其中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的部分茶马古道及相关历史遗迹于2013年3月5日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 复兴“茶马古道”
“三月里来,三月三,赶着骡马进茶山,普洱茶好人人爱,驮起茶叶到远方……”赶马人早已不在,赶马人的山歌依旧在茶乡传唱。穿行思茅村寨,所到之处,当地人总会为你奉上一杯普洱茶,醇香四溢,如山歌般令人陶醉。呷一口浓茶,吸一口水烟,哈尼族老人缓缓悠悠讲起茶马古道的故事:五十年前,茶马古道上何其热闹啊!马帮、骡帮、牦牛帮浩浩荡荡逡巡其间,叮叮当当的铃声能传出数里之外。茶、盐、糖运了出去,马匹、牛羊、皮毛又源源不断地运了回来。俨然,这是一条西南丝绸之路。普洱的同志介绍,在漫长的历史中,茶马古道形成了两条主要线路:一条以云南普洱茶的原产地,即思茅、西双版纳等为起点,向西北经大理、丽江,到昌都、边坝、拉萨,再南下到缅甸、尼泊尔和印度;另一条茶马古道则从四川的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等,再到尼泊尔、印度。前者蜿蜒4000多公里,附着了众多的民族文化,有西双版纳的贝叶文化,有彝族祭坛上的火文化,有纳西族的东...
· 三门塘刘氏宗祠获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奖
据新华社贵阳12月17日电(记者向定杰)记者从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获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委员会主席兼曼谷办事处文化部主任杨碧幸,日前为贵州省天柱县三门塘刘氏宗祠保护与修复项目颁发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奖牌。这是贵州以旅游为主导的项目首次在国际上获奖。三门塘刘氏宗祠修建于清代,是一座集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建筑,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年前,天柱县争取世界银行贷款700多万元,对刘氏宗祠修复。2013年起,保护修缮项目团队首先开展了建筑病害现状勘察,严格甄选修复材料和工艺,广泛征询各方意见。经过1年多精心修复,刘氏宗祠恢复了昔日辉煌,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并成为三门塘村村民举办传统民俗和节庆的重要场所。三门塘刘氏宗祠保护与修复项目是世界银行贷款贵州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之一,是世界银行第一次在中国实施的以旅游为载体、实现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创新贷款项...
· 寻访茶马古道
位于西双版纳地区的古“六大茶山”,三国前就有茶树种植,三国之后,茶就作为商品外对贸易,晋时逐渐发展,唐、宋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间被划作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域。清朝中叶,古“六大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南洋各地,普洱茶从此闻名中外,普洱茶外销之路,就是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历史的普洱茶外销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条是从普洱出发至昆明、昭通、再到四川的泸州、叙府、成都、重庆至京城。二条是普洱经下关到丽江与西康互市。三条是由勐海至边境口岸打洛,再分二路:一路至缅甸、泰国;二路是经缅甸到印度、。四条是由勐腊的易武茶山开始,至老挝丰沙里,到河内再往南洋。在江北古六大茶山境内有7条:易武至江城道、易武至宁洱道、易武至思茅道,此道是主要道,易武至倚邦、莽枝、革登也走此道,易武至车里再到勐海道,易武至老挝磨丁道,易武至老挝勐悻道。於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从昆明经思茅至倚邦通过磨者河上的承天桥再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