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医文化―中药典故―石指甲草的传说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52
转发:0
评论:0
中医文化―中药典故―石指甲草的传说,   清代维峰脚下,有一个姓曾的农民,年40岁,子女各一,男耕女织,生活过得很好

    清代维峰脚下,有一个姓曾的农民,年40岁,子女各一,男耕女织,生活过得很好。有一天男主人忽然腹痛,里急后重,大便粘液浓血,一日二十多次,急请当地医生治疗,诊断为痢疾,服药却无效。一天,女儿拔了一篮猪草回来,内中有很多石指甲草,姓曾的想起此草能治猪的腹泄,便要妻子煮一碗给自己配粥吃。刚吃二餐腹就不痛了,连服3天,粘液浓血全止,痢疾痊愈。邻里人患同样痢疾者,也用此草配粥吃,全都好了。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都知道了石指甲草治疗痢疾有神效。

    石指甲草,学名垂盆草,又名佛甲草,属景天科属植物。性甘凉,味微酸,功用清热解毒,利胆。用于痈疽疮疡,毒蛇咬伤,烫伤,喉痹及湿热黄疸等病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医文化―中药典故―石指甲草的传闻
清代维峰脚下,有一个姓曾的农民,年40岁,子女各一,男耕女织,生活过得很好。有一天男主人忽然腹痛,里急后重,大便粘液浓血,一日二十多次,急请当地医生治疗,诊断为痢疾,服药却无效。一天,女儿拔了一篮猪草回来,内中有很多石指甲草,姓曾的想起此草能治猪的腹泄,便要妻子煮一碗给自己配粥吃。刚吃二餐腹就不痛了,连服3天,粘液浓血全止,痢疾痊愈。邻里人患同样痢疾者,也用此草配粥吃,全都好了。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都知道了石指甲草治疗痢疾有神效。石指甲草,学名垂盆草,又名佛甲草,属景天科属植物。性甘凉,味微酸,功用清热解毒,利胆。用于痈疽疮疡,毒蛇咬伤,烫伤,喉痹及湿热黄疸等病症。民间有如下一些验方流传,仅供读者参考。1、治疗黄疸性肝炎:鲜垂盆草100g,煎2次去渣存汁,粳米100g,煮粥2餐分服,连服7天病痊愈。2、治疗急性肠炎:用干垂盆草50g,水煎3次,去渣存汁,粳米100g,煮粥2餐分服,连服2...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石指甲草的传闻
清代维峰脚下,有一个姓曾的农民,年40岁,子女各一,男耕女织,生活过得很好。有一天男主人忽然腹痛,里急后重,大便粘液浓血,一日二十多次,急请当地医生治疗,诊断为痢疾,服药却无效。一天,女儿拔了一篮猪草回来,内中有很多石指甲草,姓曾的想起此草能治猪的腹泄,便要妻子煮一碗给自己配粥吃。刚吃二餐腹就不痛了,连服3天,粘液浓血全止,痢疾痊愈。邻里人患同样痢疾者,也用此草配粥吃,全都好了。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都知道了石指甲草治疗痢疾有神效。石指甲草,学名垂盆草,又名佛甲草,属景天科属植物。性甘凉,味微酸,功用清热解毒,利胆。用于痈疽疮疡,毒蛇咬伤,烫伤,喉痹及湿热黄疸等病症。民间有如下一些验方流传,仅供读者参考。1、治疗黄疸性肝炎:鲜垂盆草100g,煎2次去渣存汁,粳米100g,煮粥2餐分服,连服7天病痊愈。2、治疗急性肠炎:用干垂盆草50g,水煎3次,去渣存汁,粳米100g,煮粥2餐分服,连服2...
· 中医文化―中药典故―车前草的传说
相传尧舜禹时期,江西雨水过多,而河流因泥沙淤阻,致使逐年发生水灾,使老百姓的水田被淹没,房屋被冲倒,无家可归。舜帝知情后,要禹派副手伯益前往江西治水。他们采用疏导法,疏通赣江,工程进展很快,不到一年就修到了吉安一带。当年夏天,因久旱无雨,天气炎热,工人们发昏发烧,短赤,病倒的人不计其数,大大地影响了工程的进展。舜帝知道后,派禹带医师前往工地诊治仍无济于事,急得禹和伯益将军在帐蓬前来回踱步,坐立不安。一天,一位老大爷捧了一把草要见伯益将军和禹,禹命老大爷入帐,问其何事,老大爷说:“我是喂马的马夫,我观察到马群中有一些马匹撒尿清澈明亮,饮食很好。而有一些马匹却不吃不喝,撒尿短赤而少。原来那些饮食很好的马经常吃长在马车前面的这种草。我就扯了这种草喂那些生病的马,结果第二天这些病马全好了。我又试着用这种草熬成水给一些有病的工人喝,结果他们的病也好了。”禹和伯益听后十分高兴,于是命令手下都去扯这种草...
· 中医文化―中药典故―鱼腥草的传说
鱼腥草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根茎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之功效。鱼腥草主产湖南,而又以怀化市各县最多,其他下茎成为人们最爱吃的桌上佳肴。近几年,在一些城市的商店里,还出现了真空包装的袋装鱼腥草食品。公路边,还有人用稻田大片进行人工栽培鱼腥草,很多农民靠种植鱼腥草走上了致富路。其实,吃鱼腥草是有个由来的。那是从古沅洲(即今芷江)开始流传着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相传宋朝熙宁6年夏季,大雨滂沱,河水猛涨,泥沙淤塞,冲毁房屋,淹没农田,弄得沿河两岸侗民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传说雨停水退后,沿河两岸的侗民甚至牲畜大多患上了同样的一种病,整天拉稀。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很差,没有人知道得的是什么病,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就在这紧要关头,在白马滩侗寨(今芷江新店坪镇白马铺村)里,有一个张姓后生手持一把鱼腥草,对寨子里的人说:“这种草大概可以治这种病,大家不妨试试看吧。”侗民们半信半疑,想了想,反正等死也是死,那就死马...
· 中医文化―中药典故―断肠草的传说
民间传说乾隆皇帝三下江南,微服察访,他为的是设法到海宁去看望一下自己的亲生父母且又避人耳目。一路上,众多大内高手在暗中保护,他昼行夜宿,鞍马劳顿,对人间旅途之苦颇有领略。这一天,他来到了镇江。在一家客店投宿后,乾隆辗转不能入睡,身上感到奇痒难熬,他便披衣起床,去了一家草药铺,一中年人持烛为乾隆开了门。“恕小生深夜打扰,求先生配点草药。”年轻儒雅的乾隆像个富家公子一样上前行礼。“客官请坐,反正我还未就寝。”主人答。乾隆借着灯光一看,这位草药先生深夜还在抄写药书,可见是个勤奋之人。主人为乾隆沏上茶,两人便攀谈起来,无奈乾隆身上各处时有奇痒,忍不住要去抓挠,又怕失礼,于是将自己的病症先告诉了草药郎中。这郎中先生十分认真地检查后,告诉乾隆说:“你患的是疥癣,民间又叫疥癞疮,是皮肤病中的一种顽疾,能治,但需遵医嘱:用药后不能用手直接抓痒,更不能入口,因为此草药有剧毒。”“先生能告诉我此草药的名字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