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孙思邈在禹州 小考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20
转发:0
评论:0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孙思邈在禹州小考,  孙思邈生于何时,活动何处及生平事迹,在《旧唐书》、《新唐书》中记载不多,所以

   孙思邈生于何时,活动何处及生平事迹,在《旧唐书》、《新唐书》中记载不多,所以后人对其出生时间,争议较多。为此,依据《旧唐书》、《新唐书》之记载,《千金方》孙思邈之自述,近代名家之灼识高见,对孙思邈之生年及在禹州生活以作浅见,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名家指正。
     一、关于出生时间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生于何时,其说有二:一说生于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七年(公元541年);一说生于隋开皇辛丑(公元581年)。它说也有,大以此两种说法为主。何为确切,未有定论,各有说辞。
    (一)关于生于西魏文帝天宝炬大统七年(公元541年)之说:
    1、《旧唐书・孙思邈传》“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因有辛酉年号,当以辛酉岁生;
   2、《旧唐书・孙思邈传》“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孙思邈)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是说洛阳总管卫国公独孤信(503年――557年),于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路过华原遇到孙思邈,及北周、隋时孙思邈隐居、不仕之事。
    3、《旧唐书・孙思邈传》“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话周、齐间事,历历在目,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也。”
    4、《旧唐书・孙思邈传》“魏征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孙思邈,思邈口以传授,有如目睹。”是说修史人中有姚思廉(生于557年),李百药(生于565年),他们熟知前代史事,难道还会询问比他们小一、二十岁的孙思邈吗?
以上之由,当推孙思邈为541年生。
    (二)关于隋开皇元年辛丑岁(581)之说:
    1、《旧唐书・孙思邈传》5096页:“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至今九十三矣。”是说辛酉之“酉”系误听而写,当为辛丑。因隋开皇元年,是为辛丑之年,故孙思邈自云开皇岁生,信度较高;
    2、《旧唐书・孙思邈传》5095页“上元元年(674)辞疾请归,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以居焉。……思邈自云开皇辛酉(丑)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是说癸酉之岁(673),诗人卢照邻曾留居孙思邈宅,孙思邈自言九十三岁,当为581年生,及开皇辛丑年;
    3、《新唐书・孙思邈传》载:“永淳初,卒,年百岁余。”是说孙思邈生年一百有余,但不过一百一十岁,应以开皇元年出生为是。
以上之由,当推孙思邈为581年生。
    (三)考证
    (1)《旧唐书・孙思邈传》“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如定“辛酉”,需否“开皇”,历代未否定“开皇”之说,故“辛酉”之“酉”有误,应为“辛丑”,既合“开皇”,又与癸酉之岁九十三岁相对。
    (2)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孙思邈)事,据《北史》和《周书》均未记载独孤信任洛州总管之事。故独孤信见孙思邈没有详实资料,此段话语与隋文帝征孙思邈为国子博士等应为史官赞誉孙思邈“高人”之词。又如“咸云数百岁”,乃为乡里之话,因其言词有理,就觉其“不啻百岁”。还有《旧唐书》中孙思邈论孙处约及卢齐卿之事,皆为传说、夸耀之词,岂能与“开皇、上元、癸酉、九十三岁”之实语相比。
    (3)魏征等受唐太宗之诏于贞观时修史,贞观元年(修史应该为元年之后)为627年,是年魏征已47岁,姚思廉70岁,李百药62岁。魏征屡访孙思邈,一是孙思邈为太宗敬重之人,二是恐有遗漏。“口以传授,有如目睹”,说明与魏征同年生的孙思邈见闻多,读史多,言辞准,谈吐清。
    (4)从孙思邈所撰《千金方》中看,其叙述之事,多为武德(高祖年号),贞观(太宗年号)之时之活动,隋大业中事仅一。如按541年出生,大业中孙思邈已70岁,而在千金方中70岁(611年)之前之事未叙一件,显然不合常理。
     (5)如孙思邈生于西魏541年,于周宣帝时隐居,隋文帝征而不起,皆为隋前之事,《隋史》当有记载。
    (6)如果孙思邈541年出生,贞观元年应为86岁,李百药为62岁,李百药请教孙思邈,乃在情理之中,但《旧唐书》记李百药已为隋时遗臣,而孙思邈在隋时之事没有记述。所以,孙思邈没有李百药年纪大,孙思邈按581年出生,比李百药小15岁,这比较符合历史记载。
故孙思邈出生之年应为开皇元年(辛丑年),即581年。
    二、孙思邈与禹州
    孙思邈在禹州生活多年,从以下几点可以证实:
    (一)孙思邈在禹州生平事迹较多,如一针救二命之事、葱管导尿之术、抓药、察药、花蕊、悬壶济世等。
    (二)因孙思邈常年在禹州,死后又葬在禹州,禹州人民在此建祠以示纪念。全国各地纪念孙思邈建立祠、庙虽多,但形成街道的不多,所以禹州之药王祠街、山林街,是很好的历史见证。
    (三)卢照邻与孙思邈
    《旧唐书・卢照邻传》记载“卢照邻,字升之,幽州范阳人也,年十余岁,就曹宪、王义方授苍、雅及经史,博学善属文。初授邓王府典签,王甚爱之,曾谓群官曰:‘此即寡人相如也’。后拜新都尉,因染风疾(麻风病)去官,处太白山中(大约咸亨三年,即672年),以服饵(服丹)为事。后疾转笃,徒具阳翟之具茨山(为永隆二年,即681年),著《释疾文》、《五悲》等诵,颇有骚人之风,甚为文士所重。照邻既沉痼挛废,不堪其苦,常与亲属执别,随自投颍水而死,时年四十,文集二十卷。”
此传叙述了卢照邻染麻风病,在太白山服丹转重,迁居阳翟之具茨山,即今禹州市北十五公里的具茨山,后四肢痉挛,不能忍受其痛苦,投颍水而死,即投禹州颍河而死。
      卢照邻病重为何到禹州?我们读了《旧唐书・孙思邈传》就知道了。
    “上元元年(674年)孙思邈辞疾请归,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思邈常从幸九成宫,照邻留在其宅。时庭前有病梨树,照邻为之赋,其赋曰:癸酉(673)之岁,余卧疾长安光德坊之官舍。父老云:‘是鄱阳公主邑司,昔公主未嫁而卒,故其邑废。’时有孙思邈处士居之。……照邻有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名医愈疾,其道何如?’……”
    这段话叙述了卢照邻在太白山病情加重,投孙思邈处,卢照邻作《病梨赋》,来暗示自己病痛之苦,并问孙思邈名医愈疾之道。从这叙述中看出,卢照邻为何于681年迁至禹州具茨山,也完全是为了治病,就是因为孙思邈在禹州,卢照邻才迁至禹州,也就是说卢照邻因病,孙思邈在哪儿,卢照邻就随之到哪儿。
    从“徒居阳翟”来看,卢照邻是做长期打算居住。为什么卢照邻要长期居禹,可说明两点:一点是孙思邈已经长期在禹居住;二是说孙思邈已逾百岁,不会再经常外游。所以购园置宅,作长期居住的打算。
     卢照邻为何自投颍水而死?原因有二:一是“不堪其苦”,更重要的一点是无人为其治病是根本原因。
    卢照邻于681年迁居禹州,他迁居禹州是希望能活下去,能活下去的主要因素是孙思邈可为其治病。不料于682年,孙思邈飘然长逝,别卢照邻而去,使卢照邻的希望完全,加之“不堪其苦”,于是自投颍水而死。
    以上三方面说明,孙思邈从中年时期到禹立业,虽常外出采药寻方,为民治病,侍奉朝廷,但他时常回禹居住,他已把禹州之宅作为立身之“家”。
    所以,人们常说:“孙思邈出生在耀州,活动在禹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禹州医药文化初探
禹州是中华民族传统中医药发祥地之一。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厚的医药资源、精到的医药技艺、融汇集散的医药市场不仅营造了当地强势的医药经济,也酝育了一方五彩滨纷的医药文化。解读、研究和弘扬禹州医药文化,将有助于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禹州医药文化的发展禹州医药文化源远流长。纵观禹州的历史,我认为禹州的医药文化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阶段:1.唐宋始发期。从唐初一代药王孙思邈长年在此采药行医,(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隐居太白山。(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一方伎侯穆彝主编的民国《禹县志.卷三.山志》载:观山东五里曰太白山。一曰明山。乾隆邵志曰:州东北五十里又曰州东北明山有南北两崖,北为大太白,南为小太白。图书集成.职方典太白山与大鸿寨同接误)著书立说,先后撰写《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传播医药文化,到宋代,形成古城寺以东以白芷、南星为代表的道地药材种植区域。大约...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药进禹州倍生香
禹州中药加工炮制始于明朝,清朝趋于规范。饮片加工及炮制因药制宜,技艺独特,制作精细,在国内久享盛誉,有“药进禹州倍生香”之说。在加工炮制过程中,其“浸、泡、煅、煨、炒、炙、蒸、煮”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有的饮片加工后,细如丝、吹能飞,片片均匀,厚薄适宜。在炮制方法上以精益求精而久负盛名。选、筛、浸、泡、切、灸、包装一丝不苟。在饮片切制上就分菲薄片、薄片、顶刀片、顺刀片、盘香片、蝴蝶片、斜片、厚片、刨片、嘴片、段片、磅片以及块、丝等14种形态。加工生地为熟地,要求必须用铜笼经“九蒸九制”、黄精须“九蒸十制”;陈皮润水后打板切制,线细入丝而不易折断;核壳去瓤后,用特制夹板切成鸭嘴形;切后的鹿茸片,置于手心能自动翘去芯,乳香、没药去油,花椒去籽,巴戟抽筋,远志去骨,柏仁、娄仁制霜等工艺都相当讲究。药材包装要分档,当归要选甘肃岷山背阴坡产的“十只王”为上品;厚朴要选湖北恩施和四川产的土中根皮为上品...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中医对联2
我国中药药名多达数千种,不少医家以中药为素材编出许多“药名对联”的故事来,颇为有趣。张氏父子在外地行医,因医技高超,求医者不绝,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可是,他们却遭到本地一名医霸的百般刁难。为此,父子俩决定返回故乡。临行之前,他们在店门口贴了一副对联:“生地人参,附子当时”。横批是“茴香”。然后,他们悄悄离去。次日一早,病人见到门前对联,都为张氏父子的遭遇鸣不平,同时也为他们的离去感到惋惜。某地一位客人,慕名前去拜访善作“药联”的名医。客人进门见竹,不由赞道:“烦暑最宜淡竹叶。”名医从容笑答:“伤寒尤妙小柴胡。”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中医对联3
药名对联是劳动人民群众消遣娱乐活跃文化生活的方式。相传唐代诗人杜甫,老年多病,贫困潦倒,开了一间中药店,对联是:独活灵芝草;当归首乌身。由四个药名联成,寓意深邃。还有一副长联:白头翁持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此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去母天仙。上、下联共用药名18个,对伏非常工整,令人耳目一新。药名亦可入谜。明代文人祝枝山聚宴赋诗,乐不思归,深夜仆人迎接,手提灯笼,他触景生情,吟成一首诗:淡竹枳壳制防风,内藏红花在当中。熟地不须用半夏,生地车前伏此翁。既是药名诗,也是药名谜,道出了谜底"灯笼"的结构、用途,可谓工巧神奇。更有把药名写入戏曲者,元代著名戏曲家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第五本有一典写道:裙染榴花,睡损胭脂;钮结丁香,掩过芙蓉扣;线脱珍珠,泪湿香罗袖,杨柳眉颦,人比黄花瘦。共用了7个药名,构思厅特,含而不露,道...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中医对联1
有位中医,善用中药名做对联,一天,客人一进门就指着门口的灯笼说:“灯笼灯笼,纸(枳)壳原来只防风。”医生笑对道:“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客人进院后,赞叹道:”避暑最宜深竹院。医生随口对说:“伤寒尤妙小柴胡。”客人在院子里坐下后,又出一联:“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医生不假思索地应道:“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客人看了病,告辞出来,说道:“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认生地熟地。”医生对道:“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霍香木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