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十八回 论六气更识英才 谈药事方回正题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87
转发:0
评论:0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十八回论六气更识英才谈药事方回正题,“欲诣扶桑,无舟莫适。将升岱岳,非径奚为。二先生之三论,提纲挈领,切中肯綮,诚

 “欲诣扶桑,无舟莫适。将升岱岳,非径奚为。二先生之三论,提纲挈领,切中肯綮,诚能渡医人于智慧彼岸。”听得入神的太乙先生,也感慨地操着洪亮的声音,大加赞赏。思路敏捷而又能言善道的瑶姬,也以银铃般清脆悦耳的声音说:“实在是太好了、太妙了。的确如然,学医和其他道理一样,必须有其规律可循,方能事半而功倍。真如太乙先生所言,想到大海中日出的地方,没有舟船不行;想攀登泰山绝顶,没有路径,也肯定办不到。三论全面、系统、完整地指出了医学的根本规律,为初学之人指出了便捷门径。我等一定遵循这一理论,带好徒、教好学,为太医馆乃至全国,培养出更多更有用的人才来。同时,我们这些年轻医人,也一定要以各位先生为榜样,把三论学深、学透,并逐步使之发扬光大。”炎帝打打手势:“乖女儿,还是多听先生们的教诲吧!”   听大王的口气和话音,求协明白这是再继续追问有关“邪”的注脚。便稽首道:“有关正邪中邪的含义,容小民道来。”   “疾病的发生,总体而言,不外正气虚与邪气实二途。所谓邪,乃相对“正”而言,泛指一切引致疾病的因素。曾闻大王广读医典,小民记得《奇恒》一书,即有‘六气致病’之说。”炎帝听后点点头道:“此正本王之所惑处。”求协继续道:“自伏羲画卦以来,人类对自然已有较多认识,以为天、地、人密不可分,休戚相关,故有‘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之说,《奇恒》中记载‘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 ‘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这是指六气之常;若六气不能正常施布,造成和谐协调失衡,则‘淫生六疾’,‘过则为灾’而殆害于人,此其六气之变。该书中明确点出‘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这里的阴,泛指一切寒、凉、冰、冷;这里的阳,泛指一切火、热、温、暑;风与雨,则系普通自然现象;晦则泛指阴天及暮夜或隐幽之事;明则专指白昼或明显可见之事。这‘六气’正常时,为人类活动必不可少;反常时,则大地为之灾害,人群为之疾病。习惯称为‘六淫’。故此该书指出‘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四肢)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所谓淫,系指侵袭太过之意。”见到求协已告一段落,炎帝接问:“先生以隐幽、暴露加解于晦明,颇有新义,望能详之。”求协续道:“悉乎哉问也。所谓晦,本晦暗之意。如某些绝密隐私,不可告人,阴谋设套,不能告人,均曲运神机,机关算尽,能不劳心而发病?又如女色、女室,近之过频,能不损身? 而明者亮通而显眼也。跃武扬威,跋扈专横,或奋力勇作,猛干强行,人之气血能有不伤?晦之伤人,损及心肾,故易患鼓胀、慌乱、疑惑之病;明之伤人则气耗血损,故易患心、肝、肺之疾”。炎帝听说,再对古典医籍统加回味,深感求协学识渊博,见精见微。乃再度问曰:“以先生所见,日后诊病,可否以此六气作凭?”求协道:“六气致病,旨在言其病之易发,且临证时尚需审查入微。故欲真能与临证贴切,《太始天元玉册》及《阴阳》、《金匮》三书,所讲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更为合拍。当今医人,颇多用之。凡此六者,正常时,有利于人,称之为‘正’或‘正气’。反常时,则能害人而使人患病,故称为‘邪’或‘邪气’。小民与多维先生所拟立之‘正邪’学说,不仅单指人身躯体之正邪,也当然包括天道自然之正邪。”此时,炎帝边听、边看、边回味,见论述之精当,见解之深刻,师古而不泥古,承古而有创新,实为难能可贵之俊才。乃戏言道: “可恨壬、癸二酋,不早荐二位贤仕于本王。”又说:“先生来时,背负药材,管事人等以为先生系售卖烧柴樵夫,故有不敬,恳望海涵。”求协道:“眼下疾病丛生,小民知道病久必伤肝肾。而太医馆初建,补肝肾之品,势必奇缺。故此沿途采集样品,以备让人广为参照采药。”说着从兽皮袋中取出一物,其色鲜红,状如黄豆,粒粒可爱,说道:“此名枸杞,即小民背来小灌木所结果实。”炎帝顺手抓来几粒观看,并送入口中,咀嚼数过: “甘甜可口。”乃问求协:“此药能补肝肾?”求协道:“效果不凡。此品性味甘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炎帝接口道:“肝主筋,肾主骨。本品滋养肝肾之功,自为必然。”接问:“此物何处可采?何以名曰枸杞?”求协道:“黄河两岸,下湿之地、黄土沟岸或山坡处多有。然以甘、凉、云中诸地为上品。至若命名,其间尚有一段离奇爱情掌故,始而得名。”炎帝听了一天宏博专业理论,颇有困意。忽闻有新奇故事,精神为之一振道:“讲故事,有道理,有助于记药性,启思路,望先生莫畏劳乏,给众位提提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八回尝茅根神农闻理识英才太乙荐贤
深秋时节,凉风阵阵。原野上黄叶飞舞,枯草摇摆。明堂广场外的田野上,地埂纵横可见。一垄垄干枯的白色细毛草,挺然直立,它们高约尺余,细如,叶似韭菜,顶端长有毛绒绒的白色小穗,随风频频点头,似是欢迎炎帝一行的到来。只见国老顺手拔起一根这种小草,指着带有小节段、自嫩鲜泽的草根说:“这就叫白茅根!炎帝问道:“这不是丝毛草吗?其根横走地下,对禾苗的影响很大。春季地里如不早作铲除,它就会蔓延开来,禾苗便会被它缠根而死。”“对!’,国老接着说:“它又叫白茅草,喜阳耐旱,多生于路旁、山坡、草地,其根名曰‘白茅根’。”炎帝顺手摘取一小节白茅根,放在口中咀嚼后说:“是的,和昨天先生所赐的良药味道一样。”昨日晚膳后因天已不早,且炎帝刚见康复,国老恐其太劳,故而没有很快回答炎帝之所问,只让他更饮一次药后说:“详情明天见到实物再告,望大王及早歇息,以利康复。”众人闻言,以为在理,各自散去。国老随太乙子赴驿站休息。今晨...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五十八回讲药性更喻世事论医理尤寓和合
针对众弟子来源甚多,药王讲课时,常以暗喻启发。如讲金钱草故事,言“孤雁难成行,独木不成林”时,几度注视热褐洼、苏元、厶艮三人,意在告诫他三人,不可只有自我而忘却大众。然而三人私心太重,虽反复教化,但仍禀性不改,愚顽不化。药王只好以皮毛之技教之,并劝退之,远离之,深避之。以致数年之后,热褐洼孤身困于荒漠,饥寒无着;苏元与人争斗,几度胫断股裂;厶艮奸巧阴损,虽曾骗得某部落分部酋长之职,但民众怨声载道,不数年便被金瓜击顶。此皆后话,按下不表。却说药王在船舱内讲授药性,众弟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讲具体药物性能时,厶艮、苏元、热褐洼三人虽不免打瞌睡,但药王不时杂以故事参入其间,瞌睡虫自然飞得无影无踪。在讲完金钱草的故事后,药王让大家稍事休息,可到甲板自由活动。除几名弟子仍在舱内闲聊外,厶艮等尽已闯出舱门。药王心忖,讲课完全用灌注式,不一定能有良好收效,况且让他们在一块多多接触,可从中发现各自的优缺点。看...
· 中医文献--《回回药方》
1989年12月11日至13日,由陕西省政协、省委统战部、省卫生厅、省民委和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省教协会联合主办并在西安召开了首次“回族医药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们讨论并一致通过了《回回药方》的建议。至此,在故纸堆里尘封了500多年回回医药巨著终于问世了。《回回药方》36卷,红格纸手抄孤本(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内)。《药方·目录·上》残缺,作者以及一些相关的背景很难断定。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一本元时回族民间医学巨著。其具有如下的显著特色:(1)《回回药方》是中世纪以来穆斯林世界的西学智慧的结晶。医疗界都知道,中世纪的阿拉伯医学正处当时西方医学的顶峰。在阿拉伯医学史上,一些阿拉伯民间疗法和方剂往往作为“先知的处方”得以留传下来。可以说,《回回药方》就是集阿拉伯西学精华之作。(2)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病因具有较成熟的理论认识。其中对于半身不遂、恶性癌瘤的、妇科疾病、动...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李时珍猜谜识中药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李时珍采药避雨来到一条小船上。老渔翁和他的两个不到10岁的孙子热情地接待了他。老渔翁为李时珍端来吃的,李时珍也从包里拿出一瓶酒,招呼主人一齐坐下共酌。交谈了一会儿,老人对李时珍身份身份便清楚了,老人把自己知道的药物知识全告诉了他。末了,老渔翁想起一个问题,说:“我们这里还有一种草药,能治身痒、癣疮。”李时珍问:“它生长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征呢?”“这种草长在水上,离我们很近。”老渔翁笑哈哈地又说了四句话:“天生灵芝本无根,不在山间不在岸。始因飞絮逐东风,泛根青青泛水面。”在一旁大孙子听后说了一首童谣:“有根不带沙,有叶不开花。最爱随风飘,江河都是家。”接着,小孙子也唱了一段儿歌:“有根不着地,有叶不开花。整日随风飘,四海就是家。”“这三个谜语都是一个谜底,你们祖孙三人出题考我也!”李时珍低头思索了一会儿,忽然眼睛一亮,抬头看到船外,一种水草在风雨中依然团聚不散,飘飘游...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十四回莱菔子降气舒胸甘国老论医救人
“大王勿忧勿急,老夫已思得一法,似可使病人进入坦途。”说着让瑶姬从药橱中,取出二两茅根、一两莱菔子,并让他煎汤,使病人饮下。然后继续对炎帝说:“大王攻读医籍,已知心属火而主血,肺属金而主气?”炎帝点点头。“大王也知道气壅而生热化火,火热助心而烁炼肺金,血道被火热焚炽,血涌沸溢,自是鼻衄之由,所谓鼻为肺窍故也。我等前曾言及茅根,有凉血止血功效。用于该病者,自然药病合辙。但胸腹胀满气紧,此系人参补气太过,欲消减之,尚需斟酌。”国老稍作沉思后又道:“既往老夫久居甘草之乡,亦曾多见服用甘草过量者,其症状与本病者极为相似。盖甘草也具补气功能,比人参之力稍逊而已。然过量后,必然也会气被壅郁,故胸胀自会有之,其时有人曾于无意中拔食白萝卜而胀消气顺者,也有因炒食白萝i、子而憋除气畅者。考白萝I、又名莱菔,辛香下气,其子名莱菔子,降气消胀。有民间经验,老夫每遇此类疾患,常以莱菔图治,且屡验屡效,故用茅根,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