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二十五回 抗敌寇地薰洒血 裁师傅美名柴胡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1
转发:0
评论:0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二十五回抗敌寇地薰洒血裁师傅美名柴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炎帝一行,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炎帝一行,饥餐渴饮,夜宿晓行,终于来到这巍峨的大青山脚下。  顺着山脚东行,在两大山沟的中间,出现了一片开阔地。虽然冰雪覆盖,但在这方圆二三十里的平地上,可以看到高突的地埂,司以看出低凹的水渠。在这片土地的北面正中处,是一个村庄,村落大半在山坡上。离村庄二里地外的西南方,另有一处特殊的庄园,它的四周,用较多的石块堆成上小下大上窄下宽的围墙,约半人多高。石块之间,杂有泥土。在这石墙上,长着各式各样的小灌木,最多的是枸杞树和酸枣树。干扁而紫红的酸枣,尚然零星可见。众人快步而行,来在这庄园近前,只见石墙正门处,用粗大的木材,搭成一大牌坊,正中横梁上,龙飞凤舞地雕刻着“柴胡苑”三个大篆。众人近前仔细观赏,都不解篆字命名的含义。听到人声,主人从正房出来,拉开柴扉门,惊异道:“不知各位何方高仕,来到敝处有何贵干。”瑶姬上前施礼,说明采药北来,路经贵地,多有打扰云云。主人听知大王驾到,赶紧叩首道:“大王如蒙不弃,请到茅舍用茶”。众人行走已感饥乏,炎帝看看众人道:“匆匆前来,有劳园主”。主人马上作揖,邀请众人入内。进门一看,虽僻野山乡,但厅堂宽敞,干净清雅。炎帝环视一周道:“园主高姓大名?”主人边倒茶水边说:“回禀大王,小民柴旺”。炎帝又道:“适才见牌坊签名,颇感高雅,但不知是何寓意?”柴旺道:“此以药名为园耳”。一听是以药物为名,想必此处药材众多。联想到围墙以枸杞树作栏,可知园中药物之可贵。众人饮茶稍坐后,渴累暂减。炎帝便兴致勃勃地问:“柴胡一药,有何价值,本王蒙昧,望能赐告”。柴旺道:“柴胡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苗高二三尺,主根圆柱形,质地坚硬。其‘味苦平,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它能使肝胆气滞得疏、膻中三焦气郁得宣,‘外解肌表,内行血海’,治病众多,疗效卓著”。一听此药如此神奇,炎帝等顿时兴头起、精神振。一齐道:“何以见得?”柴旺道:“本地土著已多所验证,且已并非一时一人。从家主迄今,历验已过百年。”炎帝听其话音,再与柴姓合思,知其必有缘由。为悉知此药性能,乃不厌其繁地追问:“柴家世代植种此药?请园主详道其情。”“大王若不嫌唠叨,小民愿详述之”。随之便滔滔然周详地介绍出起始本末:  柴家,乃系裁缝匠人,名叫地薰。为人善良勇敢,善于手工。而于缝纫一艺,技艺尤精。以兽皮制衣,冬耐严寒而保暖;以麻纱制衫,夏耐酷暑而通风。是以远近闻名,日久天长,人皆以“裁师傅”称呼,以致忘其本来名姓。  忽一年,从大青山背后,顺着水泉沟从西北窜来一大帮人群,他们个个高大结实,紫黑面皮,深目蓝睛,口中“呼噜唿勒”地叫喊着,手足指划着,对裁师傅进行围攻。经仔细观察,知道是要抓走裁师傅,到他们那里制作衣衫。裁师傅听出他们不是本部落人,便一再摇头摆手,表示不去。这些人便大发野蛮,动手,企图把他捆住。裁师傅见状大怒,随之以拒抗,双方打斗在一起。怎奈这些人太多,双拳难敌众手,这些人又手持长短木棒、金石刀斧、牛筋铁索,应有尽有,无奈之下,裁师傅左手持裁刀,右手拿铁尺,与这些人混打起来。这时村民们闻讯赶到,立即参加战斗,在众多民众的猛烈攻击下,那帮人边打边退,但一直缠裹着裁师傅纠缠不休。打到村外,裁师傅已浑身浴血,但他仍然奋勇抗敌。突然一个满脸胡须的黑汉,手挥大刀朝他砍来,他用裁刀一架,被那黑汉力大把裁刀震飞。仓促中他从地上捡起一根湿木棒,和黑汉勇斗在一处。那黑汉武功十分了得,死死缠住不放,边打边走,他的木棒时而被切一块,时而被劈一条,七八尺一条木棒,被砍切的只剩一尺来长,而且顶端已被剁成锅刷样毛头。在这片战斗的地方,到处洒满了木屑,而每个木屑又都浸染了他的鲜血。正在危急关头,村民们一拥而上,把点燃的柴草火把,投向了这帮贼群,被火一围,这些贼人被烧灼得顿时气焰大消。村民又在远处用石块投掷打击,使这伙贼人无法躲避,只得逃窜。  当众人扶回裁师傅时,他已筋疲力尽,面色惨白。大家为他创伤、包扎,精心调护。每当他气短出汗时,给他熬黄芪、人参、甘草水喝;头晕眼黑手足麻木时,给熬红枣、枸杞水饮。如此调养数月,裁师傅才得康复。他感谢大家的关怀爱护,大家敬仰、爱戴他的爱国忠勇品格。就在战斗结束后的第二三年,凡是战斗过、凡是血染木屑洒下处,长起了一种奇怪的小草。此草草茎直立,一丛一丛聚生,常弯曲上长至一尺多后,分枝分叉,形似切削的细木丝条。众人都认为这是裁师傅的鲜血凝聚所生,并以他的称呼命名。后来因为年代久远,人们传称念讹,或因此草由抗拒外敌胡虏等因,把裁师傅呼成“柴胡”。而柴胡又是园主的先人,因此自起,便以柴为姓。而且在柴胡生长的地方,围墙建园。空地上试种药材,故此园中除柴胡外,尚有其他药物。  说到此处,炎帝问:“你说柴胡能治不少疾病,则又是从何而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二十六回北柴胡功效奇特酸枣仁更演传奇
“自从先祖地薰,被公众美称为柴胡后,我家世代以柴为姓。就在先祖柴胡康复后数年,一年适值丁亥年。当年为‘风乃大行’之岁。大风呼啸、黄沙滚滚。民众感风邪为病者殊多。以既往疗法治之,鲜有疗效。先祖柴胡索性弃缝纫而从医事,然苦无良药,心焦万分。某夜就诊归来,行进在当年大战时地面,阴影中见小草点头招手,先祖便立定观瞧。良久沉思:此草生之有异,其用亦必见殊。当即选中一棵,取其种子、花卉、枝叶、根茎,分别咀嚼品味,发现根茎部气味颇奇,乃携回屋中,以水煎煮,色泽淡黄,气味清雅。嗅饮品尝,顿觉心旷神怡。第二天,他便给那些胸闷、心烦、口苦之人饮用,立见奇效。又给寒热往来、咽干目眩之人服入,也均效不旋踵。此后腹胀不食、胁痛、太息者试之,也都应如桴鼓。一些妇女经事紊乱,以此调之,均会得以治愈。如此连续施用,至今已历四代,我等故而极为珍视,以为无价之宝。”炎帝越听越倾心,越听越神凝。随着柴旺述说的起伏,脱口而吟出一...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十五回止出血野草显能任副丞多维宏论
每目早朝晨会,多年来炎帝总躬勤不缺。近虽临魁主持。炎帝也常隐处旁听。今日早朝后,炎帝便匆匆来到太医馆。太乙、国老、瑶姬等刚一一坐定,管事人使把昨日背仙鹤草者请来,炎帝虔诚地请他坐下。“昨见先生,风度不俗,所携药材,必有大用。适才听国老称道,言先生多所卓见,拟请先生任太医馆副丞,不知先生高讳何呼,更不知先生能否屈就。”_“大王高谊,小民焉敢不从。壬酋来时,即命小民务以民病为念,勿计任职高下。小民世居山村,正当阴山南麓,黄河北滨,高峰大青山之下,村名美岱。其地山青水秀,草美物丰一小民贱讳多维,自幼以山石为伴,草木为友。然小民生性喜好格物鉴形,以究自然。故草、石、林、木,皆所名。曾遇高人,示以占代文献,更知医药之卓功。是以村民病痛,小也曾广为施为,其得瘥者,亦难计其人。”“目今太医馆立,先生可大展其才,与众位共建伟业,此于秋石毖之功缋。”“大王所言,正合余心。目今荒旱,炎行,火邪迫血,出血必众;...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二十四回葶苈子千秋佳话款冬花百世美名
因为是水旱码头,所以这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这个村庄名叫款村,讲述孝女故事之人,正是本村头领。他继续对炎帝讲述孝女的传奇:无名氏疾病好转后,不顾女儿阻拦,仍如以前辛勤劳作,拿轻扛重。女儿的劝慰,只作耳旁风,还时常念叨:“咱穷苦乡农,哪能那么娇贵。”橐吾也拿她没办法。这年冬天感冒后,无名氏咳嗽又作,再服杏仁而止,但之后常常气短胸闷,痰壅时见,渐渐口唇青紫,双目如同蛙眼。严重时不能平躺,夜间经常头额顶住枕头,坐着弯腰弓背而睡。橐吾见状,知道母亲又患新疾,再作注意,见母亲若能咳吐大量粘痰,则气短暂减,因此想到可用治痰之法。过去治疗咳嗽时,曾问得一方,谈到用辣可以祛痰。当时因此物已过节令,故未采得,现在则正好是辣籽成熟的时节。她说干便干,带上布单,拿上簸箕,来到这片黄土地上。她瞅着辣草上细碎的子实,心想实在不好采集。最后,她索性把布单铺开,小心翼翼地拔这种草,拔起后,用力在布单上摔打,种子便掉入布...
· 中医文化―中药典故―朱进士细论小柴胡
宋代伤寒大家朱肱在南阳行医时,太守盛次仲患病召他诊治,寻按脉证以后,他说这是“小柴胡汤证”,进服三剂可愈。因小柴胡汤在宋代已经是士人悉知的名方,他没有写具处方。但当天深夜,病家来人说,服药后病未见轻,倒增加了腹满的症状。他再次前往视诊,察验前次所服用的药,取来一看乃是“小柴胡散”。他当即指出:汤剂和散剂效用是不同的,汤剂能通过经络快速取效,现在用散,则药滞于膈上,故有胃满之症状。他便亲自操作煎药,二剂之后病人痊愈。这则故事出典于宋代方勺所著《泊宅编》,又见于明代李编纂的《医学入门》。略有不同的是:《泊宅编》说“至晚乃觉满”,《医学入门》则说:“连进三服胸满”,但主要问题的关键是小柴胡散与小柴胡汤的不同。病家当时自作主张,改煎剂为散,但朱肱当时没交待清楚,也有责任。还应该做交待的是,煎剂除取其“速效”之外,还有通过煎煮而去柴胡之刚燥的用意。后世陈修园深得其要,在所著《长沙方歌括》中强调小柴胡...
· 中医文化―中药典故―柴胡治寒热病的由来
长期以来,民间流传着有关柴胡的发现以及治疗寒热病的故事,原来是如此动人!据传,在古代有一个胡进士,家里雇佣了一个叫郑阿三的长工,一天,郑阿三病了。只见他时而高热不退,时而寒冷颤抖不已。胡进士怕阿三的病传染给家人,叫他带上工钱火速远离这个村寨。郑阿三离开胡家,一路向东边走去。走到一片茫茫水湖边,只觉得天旋地转,倒在草丛中动弹不得了。郑阿三醒后感到口渴就喝湖水,饥饿无法忍受就口嚼草叶、草根充饥,说也奇怪,十天半月过去了,郑阿三的寒热病竟神奇的不药而愈。康复了的阿三,又回到胡家。此时,胡家少爷正患着与阿三同样的病,众医诊治,仍无良策,寒热交加难以控制。胡进士见到阿三,十分惊奇地询问,是何方神医神药把你的病治好的?阿三慢慢把经过叙述了一遍,胡进士就命阿三去湖边采回救命的“神草”来给少爷治病。推荐阅读:看看大长今聊聊中医药牡丹四大传说比拼阿三再次来到逃命的湖边,见到长势茂盛似如细竹叶的草就抡了一大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