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四十三回 为深造负笈求师 求真知更攀高峰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79
转发:0
评论:0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四十三回为深造负笈求师求真知更攀高峰,闻听师傅让自己直接应诊,心田颇感惶恐,道:“弟子知见甚浅,万望先生多作教导后

  闻听师傅让自己直接应诊,心田颇感惶恐,道:“弟子知见甚浅,万望先生多作教导后再事临证。”董老道:“边看病,边学习,更能相得益彰。”心田想,此说甚为在理,疾病本来多种多样,其变化又极其繁杂,只有多见病人,方能真正了解多变的病种,因而说道:“但凭先生吩咐!”此后三年里,心田随先生出入于本村、邻村等数十村寨,接触到各类病人,也接触到更多有知识的人士,从而使他的学问更加精进。他常常把先生的治病经验,用有关文、哲、医等理法,加以归纳,从中寻求必然的规律。他发现,先生治病,偏重于培补脾胃,是先生治病的一大特色,也是一大发明。他把先生所教“调理脾胃是医中王道、节戒饮食是祛病良方”之句,深入分析论证,写成《培中篇》,对三年的从师学习作了重点总结。书成后,先生十分高兴,对心田道:“我之所学,本不深厚,你已学成,今后打算送你外出深造。”心田听说,赶紧跪叩道:“弟子不敏,先生的学问技艺弟子尚未学得全面,望先生继续教诲!”先生道:“非也!以你之才,对医药之学理当有巨大成就。我知离此四十里外的西南方,有一大镇,名唤。该处有一名人,文、医精到,名唤与贤,我已托人捎话,把你推荐给他,请他培养。你从明日起,便作前往拜师准备。”心田听说让拜与贤为师,当然万分高兴,但一想到从此离开朝夕相处的恩师,顿时泪如雨下。先生深知心田心意,乃安慰道:“好男儿志在四方。且离咱村不算遥远,你去后还可经常回家。为了学问,不要只顾恋家乡啊。”先生说话声中也带着颤音。听到此处,心田擦擦泪水,再次跪叩后,哽咽道:“谨遵师命。”   ,乡人称为“街上”。四十多里的路径,高高低低、弯弯曲曲,沿途全是砂石,两旁尽是杂草丛林。狼嗥声不时传出,冷不防或窜出野兔,或跃过狐狸,使人一惊。心田身背背架,内装各色简册,行进在这荒野旅途,遵照先生的指示,前往,负笈求师。  经过艰难的跋涉,夜幕降临前,心田终于走进了先生托咐的人家。第二天一早,便前往与贤先生的诊处,自报山门后,与贤先生和蔼地接待了他,道:“听说你在家乡,颇有名气,看你年纪轻轻,却有如此建树,确实难能可贵!”心田当即跪叩道:“弟子蒙昧,万望先生点拨。”与贤先生扶起道:“学问之道无他,在求其放心而已矣。”心田听得出语不凡,不禁对与贤先生更加尊敬,道:“弟子敝居山野乡村,孤陋寡闻,不敢妄谈学问,烦劳先生开悟。”与贤先生道:“尝听人等传言,你在乡间,颇为勤勉。于学问之事,有五句名言,可有此事?”心田又叩道:“回禀恩师,弟子不才,乡间典籍无多,对学问一事,安敢妄言。只是自认为佳良者,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五言系弟子从学之座右铭。语不成文,言不达意,有辱恩师视听。”与贤先生道:“啊呀!哪里哪里。天下如能有众多如贤契之才者,则国之幸甚,民之幸甚。贤契之五言,可为万世师表,老夫也受益不浅。”心田马上叩首道:“村言俚语,孩童玩话,万望恩师莫见笑。”与贤先生肃然道:“老夫绝非戏言,你所倡之五言,诚乃千古绝唱,确属考校学问之必备。”心田道:“谢恩师赞誉。”   自此之后,心田便跟随与贤先生应诊。这里病人来自四面八方,每日应接不暇。诊病初时,或心田先诊拟治疗方案,再由与贤先生审诊;或由先生审诊后,心田再细心体会。一年后,与贤干脆放手让心田独立应诊,如此一年,整个及周边地区,均知有心田先生一人,医技高超,人人传扬。应诊余暇,与贤即召心田探讨学问,上自天文、地理、气象,下至人事、兵法、书画、历算、史事、哲理等等,无所不涉。这日,与贤先生又对心田道:“来此两年,有何收获?”心田道:“春风化雨,甘霖布露,恩师恩泽,惠弟子众多。对恩师所授‘久诊识脉,屡用达药’之句,颇多心得。”与贤先生道:“可曾听说大都三老之名?”心田情绪高昂地说道:“大都三老,国人景仰,学界高人,医林泰斗。”与贤先生道:“三老者,马老善为经络,著《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导引图》三书,详论经络之运行周环,并及经络所主病证,乃精研医学生理、病理及针灸之大成;岳老深通医理,著《脉法》、《阴阳脉死候》、《却谷食气》、《十问》、《合阴阳》五部宏著,是临证经世之作;第三人为方老,医药理论宏博,著述甚丰,其《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胎产方》、《杂禁方》、《天下至道谈》等六部巨制,堪称空前。无奈我等与之天相隔,只闻其名,难见其人,只知书名,未见其文,深感终生缺憾。你的学识,目前已然超越老夫。趁你年轻,为师拟让你莫畏艰辛,迢迢千里,远赴大都,求教于三老,博览诸书,而后宏扬之、光大之,以利天下,以利黎庶。”心田听罢,旋即跪叩道:“恩师之所愿,弟子之所为。拜三老读群书,弟子定为照办。然眼下恩师及董老先生,均年事已高,正需弟子侍奉,为此弟子不敢远游。”与贤先生听毕,正色道:“朝闻道,夕死可也。今有至道,不谙时机,乃致殆误,悔之晚矣。且为师与董老,身体均健,何虑之有?你若能尽快求来真经,老夫与董老亦得其益,何乐而不为?时不可待,即日可行,莫误良机,莫失大事。”心田长跪不起,一边叩首,一边挥泪,泣不成声道:“师命不可违,弟子即刻起程,望先生万万保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二十三回为救母孝女寻方求良药橐吾奔波
此情此景,炎帝不由得弯腰俯身,从中摘一朵粉嫩的花蕾,放在口中咀嚼,其味辛而甘,且有温润感。正作品尝、回味、凝思,忽听不远处有人高喝:“喂!那是圣洁之花,不可践踏!”说着,已有一大帮人走到近前,把炎帝等人团团围住,有的甚至出言不逊。炎帝环顾一周道:“本王渡河采药,路经此地,见此花奇特,故以观尝。”众人闻听是炎帝到,一齐下跪:“不知大王驾到,望大王恕小民冒犯之罪。”炎帝道:“没什么,快快请起。本王正待找人询问,此品究系何名,缘何凌冬不凋?”人群中走出一个似是头领者道:“此品人称款冬花,是止咳良药!”炎帝一听,更觉新奇,乃道:“何以知其能够止咳?”那人道:“我们这里方圆几十里,从上几辈人就多次经历,止咳如神,所以先人们就叫我们一定要像保护仙女一样保护它。”炎帝接着问道:“为何须以保护?”那人说:“此药逢冬开花,野草均已枯死,路人易因奇而乱挖,牛羊易见之而食、踏。且本品缘于一圣洁少女所化生,故当尽...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四回太乙启悟见真知深思熟虑出良谋
月朗星稀,树影摇曳,秋风萧瑟,落叶飘飞。初冬寒气,时时侵肌,一阵凉爽,一阵栗起。炎帝拖着疲惫而沉重的步履,在漫漫的夜空下,踱来踱去。他的脑海中回荡着一天来各酋长们的话语;他的眼帘帘中闪现着瑶姬的启迪;而耳畔的回响是太乙先生谆谆的教诲。早在多年前,炎帝既拜太乙先生为师,恭虔敬服。各种著名改革,都由先生指悟而获得成功。癸未元年推行的五谷种植,即系先生提出。其时先生说:“子为众子之长,长矜其饥寒劳苦,昼则弦矢逐狩,求食饮水,夜则岩穴阴处;居无处所。小子矜之,道时风雨,植种五谷,去湿燥隧。随逐寒暑,不忧饥寒。风雨疾苦。”炎帝遵照先生意见,改游离为定居,变棚穴为居舍,种植五谷以饱腹,织麻成布以保暖,皆先生所教。后来变生食五谷为熟食,变群居杂处为家庭,均听命于先生。太乙原话:“凿井出泉,五味煎煮,口别生熟,后乃食咀。男女异利,子识其父。”现今已全部成现实。而今先生让自己亲赴南方尝采药材,想来这南方必定...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十八回论六气更识英才谈药事方回正题
“欲诣扶桑,无舟莫适。将升岱岳,非径奚为。二先生之三论,提纲挈领,切中肯綮,诚能渡医人于智慧彼岸。”听得入神的太乙先生,也感慨地操着洪亮的声音,大加赞赏。思路敏捷而又能言善道的瑶姬,也以银铃般清脆悦耳的声音说:“实在是太好了、太妙了。的确如然,学医和其他道理一样,必须有其规律可循,方能事半而功倍。真如太乙先生所言,想到大海中日出的地方,没有舟船不行;想攀登泰山绝顶,没有路径,也肯定办不到。三论全面、系统、完整地指出了医学的根本规律,为初学之人指出了便捷门径。我等一定遵循这一理论,带好徒、教好学,为太医馆乃至全国,培养出更多更有用的人才来。同时,我们这些年轻医人,也一定要以各位先生为榜样,把三论学深、学透,并逐步使之发扬光大。”炎帝打打手势:“乖女儿,还是多听先生们的教诲吧!”听大王的口气和话音,求协明白这是再继续追问有关“邪”的注脚。便稽首道:“有关正邪中邪的含义,容小民道来。”“疾病的发...
· 李白求师
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怀着愁闷的心情往返于宣城、南陵、歙县(在安徽省)、采石等地,写诗饮酒、漫游名山大川。一天清晨,李白象往日一样,在歙县城街头的一家酒店买酒,忽听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问话:“老人家,你这么一大把年纪,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回答的是一阵爽朗的大笑声。接着,便听见有人在高声吟诗:“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李白听了,不觉一惊。这是谁?竟随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句!他问酒保,酒保告诉他:这是一位叫许宣平的老翁,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隐居深山,但谁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山里。最近,他常到这一带来游历,每天天一亮,就见他挑柴进镇,柴担上挂着花瓢和曲竹杖。卖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诗,一路走一路吟,过路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哩。李白暗想:这不是和自己一样的“诗狂”吗?他马上转身出门,只见那老翁上了街头的小桥,虽然步履艰难,但李白无论怎么赶也赶不上。追上...
· 李白求师
李白晚年,*上很不得志,他怀着愁闷的心情往返于宣城、南陵、歙县(在安徽省)、采石等地,写诗饮酒、漫游名山大川。一天清晨,李白象往日一样,在歙县城街头的一家酒店买酒,忽听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问话:“老人家,你这么一大把年纪,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回答的是一阵爽朗的大笑声。接着,便听见有人在高声吟诗:“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李白听了,不觉一惊。这是谁?竟随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句!他问酒保,酒保告诉他:这是一位叫许宣平的老翁,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隐居深山,但谁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山里。最近,他常到这一带来游历,每天天一亮,就见他挑柴进镇,柴担上挂着花瓢和曲竹杖。卖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诗,一路走一路吟,过路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哩。李白暗想:这不是和自己一样的“诗狂”吗?他马上转身出门,只见那老翁上了街头的小桥,虽然步履艰难,但李白无论怎么赶也赶不上。追上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