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五十一回 论方位心田传道 讲学问药王课徒
听得心田讲述医理,随从的弟子除宋拉外,又增添了甲酋之子岱安、乙酋之子金华,此二人皆聪敏好学,尤其喜好医药。旧日虽曾钻研,但总属刚步门庭。幸遇药王,在二酋长及此二子再三恳求下,心田乃收为徒。岱安偏于耿直,金华颇为机辩。当时岱安即道:“听先生所论,治病用药,当虑地域?”心田道:“然也,所谓异法方宜,即指此而言。”金华道:“北方、东方之常见病、多发病,先生已明示弟子。其他各方,也请先生诲之。”在众弟子请问下,又且舟船之中,闲暇无事,正好借以教授,乃道:“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宋拉听得治病用毒药颇感费解,乃接口问道:“何尝施毒于人,岂不有害?”心田点点头道:“问得好。这里之毒,当然包括大毒,剧毒之品,可使常人晕眩,甚至致人死命。然而更多者,则是指祛除体内滞留邪气之药物,如攻下药、祛痰药、活血化瘀药等。一般而言,凡饮食脂膏、甘肥厚腻过多摄入,或养尊处优,久逸不劳,或精神抑郁、情怀不畅,均可导致气滞血瘀,食积中阻,湿聚生痰,水湿内停等等,使人气机阻滞,阴阳失和。此皆所谓‘自家中毒’,此等体内留蓄之物,若不攻逐除祛,便能病入膏肓。只有用攻伐之药,以毒驱邪,方能阴阳和、气血畅。以其用后,人体内有不同反应,如呕吐、泻利、下血、腹痛等短暂表现,状如‘中毒’,故而称之为毒药。此也以毒攻毒之义也。” 弟子们边听边记。见心田说毕,金华迅速接口道:“那么南方地区,疾病与治疗又当如何?”心田道:“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骤也。其民嗜酸而食,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宋拉见心田治病,常常施以针灸、或刺浅,或针深,或放血,或烤灼,均应手神效,他已牢记于心。今又听有九针之说,乃问道:“先生治病,所用针具,或长或短,或粗或细。今言九针,望能详教。”心田道:“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 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 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未等心田说完,岱安已忍耐不住道:“先生,这些针各有不同功用吗?”心田道:“然也。 针者,头大末锐,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气分; 针者,针如忝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尖如牦,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也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 见心田讲述稍顿,金华赶快道:“先生,按九野分布,从甲至癸而分部落,其东南西北四方之病治,先生均已讲述。然尚有戊己二部,不知是否相同?”心田道:“悉乎哉问也。治学问理当如此,穷根究底,使其完整。”说着看看众弟子又道:“中央者,即戊己之分也。该二部落,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说到此,心田又特别补充道:“导引者,炼气而远意也。其讲究殊多,既要宁神静气,又须平调气息。一般人等忙于生计,无暇使为,故此技己渐为湮没。现今马老先生,探微索隐,启玄沉,将该技著之成文,名曰《导引图》,实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今后若得余暇,再与尔等详叙。” 连日来的诊务、旅途、轿船颠簸,心田本已殊感疲惫。当讲完五方不同病治原则,拟作暂歇,但看看众弟子,个个精神抖擞,兴趣正浓,乃继续道:“尔等正值风华正茂之年,个个精力充沛,确系加紧学习佳期。学问、学业、学术,皆称为‘学’。然学有多样,好学者,留心处处皆学问。善学者,向书籍学、向先生学、向朋友学、向周围人包括患者学;问有二端,即自问与问他。任何问题,均应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自问与问资料、问他人相佐,方能更得完满,所谓非学无以广才,非问无以广识。识见与才华聚合升华,始谓之学问。而欲能升华凝炼,尤宜勤学精思,俗称‘学而不思则罔’,也即枉然之义;‘思而不学则殆’,即闭门造车,空想无益。只有学、问、思、见四者相协,才真正能成、能称之为学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