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六十九回 百花争艳吐芳蕊 众贤论医绽新枝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5
转发:0
评论:0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六十九回百花争艳吐芳蕊众贤论医绽新枝,夏时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华英成秀,百花吐蕊,阵阵清风吹过,香

  夏时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华英成秀,百花吐蕊,阵阵清风吹过,香气扑鼻。议事大厅中朗朗宣讲声,震撼寰宇,沁馨心脾。  天山人乌鲁用方言讲道:“戈壁医药,以天人浑同理论为核心,以元气观点为基础,以阴阳七行为框架,是典型的惟一七行论。它力图用同源、同构、彼此‘通然’的人和宇宙万有,全盘构筑成一个整体系统,并以之作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戈壁医药认为,天人浑同,唯在‘真一’。即指人及宇宙万有,皆纳入同源、同构之整体。其间,元气生化,阴阳两分,而后有四元三子。气火土水,谓之四元;金木活类,谓之三子。四元三子,合称七行。七行分布,万物生成。四元又称四象、四气、四行。它既不是四元素,也不是四方四时之四维。它不以太、少阴阳为分类,而以天地水火而分列。天为气,地为土,从而形成气火水土四元体系。四元不是四种物质元素,而是四种方式。”   乌鲁讲到此处,知道自己所作演讲,太专业化、哲理化,而且地域口音重,便道:“戈壁医药之理论与应用,在家师指导下,师兄西宁深有见地,现请西宁师兄作详细讲述。”原来,药王为使戈壁医药进一步适应民众诊治疾病需要,除乌鲁外,另责成西宁加以研习。在午休时乌鲁已与西宁计议妥当,由乌鲁开篇,西宁作结。因此西宁便接着道:“戈壁医药之内容,主要由真一、元气、阴阳、四元、三子、七行为主体理论。  所谓真一,是绝对抽象的观念单一或另一,而不是人们计量常用的自然数中表示首先的一。它既‘执一含万’,又‘与万类无干’。它既非部分,又非全体,既非事物,又非空间。严格地讲,真一之本质,难以用一般名称、范畴来准确概括,只好以‘一’代之。所以戈壁医学称:真一,惟兹实有,执一含万,一本万殊,万法归一。  所谓元气,不仅是‘小世界’和‘大世界’的同一本源,同时它贯通并统摄着大自然和生命一切现象的发生发展。元气是整个自然生化的原因和过程。元气‘起化’于‘形器世界’的生化开始,接着出现一切生生化化,比如阴阳、四元的形成,莫不是这个自然生化过程中不同的运动形成和阶段。它不仅是一切精粹之所聚,而且也是万理之载体。此处所言之‘万理’,泛指事物本身之规律、条理和本质等,也即肉眼看不见、有限感官难以感知的一切实在‘物’。  戈壁医药中的阴阳,源于中原医药,但有所侧重。它认为,浑沦元气开始生化,则一动、一不动,遂于其中有两分之象。静多动少者为阴,动多静少者为阳。事物与人,都是阴阳和谐统一的结果。  所谓四元,指自然生化过程中元气分为阴阳后,‘四元’、‘三子’即‘七行’开始形成。四元又称四奇行,是七行的主要组成部分。盖阴阳化而为水火,水得火而生气,火爆水而生土,是故水、火、气、土‘四象’ 成焉。此四元乃为万有形色之宗元,也是‘四行’之方位。每‘行’有其专主方位,气位于东,土位于西,火位于南,水位于北。至于弥漫无隙之处,则四气互相参入,而滚为一气矣。可是,四行单者,则万物无自而生。四者相搀,则万物于兹而化育也。故曰四行为万物之母。  所谓三子,也称三耦行,指金、木、活三项而言。天地定位,水火交错,万物开始化育,首先形成金、水、活。它们由四元配合而成,土与水合而生金;气与火和而生木;木、火、气、土四者共合而生‘活类’。以天地化育而言,金木活三者称为‘三子’,但当三者形成之后,万物无不靠它们资生,故又称此三者为三母。  可以看出,戈壁医药对天体、人类之认识,有其独有观点。即整个自然生化,从元气开始,又需经过六个连续运动,也即六个不同层次(称为‘品’),人类才化育而成。这便是:一为浑同品:指元气始觉浑沦之象阶段,由此而际、位始分。二为起化品:为阴阳分阶段。三为广化品:即水、火、气、土四元出现,四象明确。四为正位品:为天地定位。五为蕃广品:通过金、木、活三子乃生成万物。六为成全品:人类出也。戈壁医药认为,‘六品’备,而元气之能事毕矣。并认为,四元三子萃精,而成人身;全体大用完备,而成人性。有天地之后,万物始出。而‘大成全品’之果,方始为人。”   当西宁讲完戈壁医药基本理论后,乌鲁接着总结:“就西宁师兄以上所述,戈壁医药将当地民众生产生活中总结到的经验,同毗邻地域以至远方经验结合,上升为理论,的确为医药宝库之奇葩。它的‘真一’观念,来源于对自然过程的绝对抽象;‘元气’相当于自然过程中最基本的生化源渊;动静‘阴阳’,更接近两种相反相成的运动方式;水火气土四奇行,是二元序列的多层次演进;金木活三耦行,揭示着形气万物化育之机枢;人作为 ‘小世界’,与天地浑同而又为大成全品。在治疗疾病中,把人身体液,分为黑、红、黄、白四液,并将其纳入元气、四象中运用。解释病因病理,以温际、湿际、冷际、热际的‘四际分空’同四元有机相合,从体质角度加以分析。在疗法方面,也和其他地域医药一样,根据当地生活、生产习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据统计有食疗、奶疗、针刺、拔罐、泥疗、沙疗等法。目前使用的药品,计有几百种,如密陀僧、硫黄、雄黄治白斑、巴豆、芦荟、萝卜子作泻药等,均有较好疗效。”   议事大厅内外掌声的起落,更迭着各位贤才能士的发言。接着乌苏里人呼隆、长白山人吉林,共同讲述以太阴、太阳、少阴、少阳为“四象理论”的延边医药;由昆明讲述彝山医药;由茂名介绍瑶江医药;由柳州介绍壮侗医药。特别是当遵义与曲靖介绍西双版纳医药时,对四塔、五蕴之说,使用当地方言,如“四塔”读作“塔都档细”,在场之人皆感新奇。炎帝当即道:“请二位讲述时,说得慢些,以便众人更能清晰领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六十五回太医分馆设各地众高贤士任馆丞
高山茶香云雾质,幽泉水甜霜雪魂。甘烈浓郁的醪醴,频频往来的举杯,人人面泛红光,神采焕发。再不时饮用大青山独有的小兰花茶,山泉晶莹,甘凉清彻,不由人顿觉神清气爽。听得炎帝提问,宋拉当即稽首道:“回禀大王,设建太医馆舍,邀请天下贤能,我等众师兄弟尽皆知晓。不是各酋长不荐,也不是我等故作躲避,有违大王旨意,实为情有所因。首先,我等久处村野,交道于平民,礼仪诸项,知识甚少。二来,我等分散各地,地方民众之病疾,也需有人救治。托大王宏福,又依靠家师骑虎行速优势,及时给我等以指导,故凡我等师兄弟所在地域,虽不敢说疾病不生,但也确实未见疫疠流行。酋长们再三要作举荐,经我等告之以情,诠之以理,故而只好作罢。诚然,我等众师兄弟甘守原籍,也曾征询家师同意。家师曾云,京畿及附近部落,虽疾病流行,但有太乙、国老等贤者,后又闻听多维、求协等先生到任,自能尽快遏止病魔。近听家师相告,该地病势已基本得到控制。”炎帝道:“...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六十七回拉萨详论昆仑医三大因素为特色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芙蓉国里尽朝晖,红霞万朵耀神州。醪醴甘醇,人情更浓。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为华夏医药大业之崛起,个个敢为人先,高谈着各地医药学术之精要,阔论着济世活人之妙术。来自高山昆仑的拉萨首先发言。他说:“启禀大王,据家师多年探究,世居于高原雪域之民众,依照当地环境及生活、生产实际,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昆仑文化及昆仑医药。昆仑医药,以三大因素为指导思想,用以阐释人身生成、生理、病理、体质及疾病诊治,更辅以中原医药之阴阳、五行、脏腑、四诊等内容,从而形成其独有的医药体系。就此而言,家师认为此乃整个医药学术中,不可或缺之瑰宝。”听到拉萨提及三大因素之说,炎帝顿感兴趣,因问:“何为三大因素?”拉萨道:“三大因素是该地域方言称谓。指龙(或念隆,或称朗)、赤巴、培根。昆仑医药认为,人体内存在着这三大因素。七大物质基础,也即饮食精微、血、肉、脂肪、骨、髓、精,也存在着三种排泄物,即粪...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六十六回太医馆神农宴贤中医药炎帝命名
美岱山村,时为塞北大镇,值此风和日丽之际,桃红李白,杏花飘香。炎帝在宋拉等高贤陪同下,步出柴苑。柴旺、病机、辨象、辨病、辨时一齐相送。“柴园主及众贤契,本王此去,是为短时暂别,日后还将多为讨教。特别于太医馆事,不免随时相邀。相见之期,自在不远。望众位就此止步。”不论炎帝如何劝说,送行的人众,仍然远远地一溜长蛇阵般跟随,迤逦而行。直至黄河渡口,方始叩别返回。黄河南岸,敲锣打鼓,鞭竹齐鸣。国老、多维、求协、杂合、瑶姬以及前为炎帝向导的老者等,均在此处迎接炎帝。炎帝不见太乙先生,便问:“太乙先生可好?”瑶姬嘴快,马上道:“近来国事繁忙,太乙先生恐王兄料理不周,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为王兄筹谋,已很久未到太医馆啦。昨日又因边塞之事忙得不可开交,故王兄及太乙先生未能脱身前来。”炎帝点点头,满意地笑道:“国事为重!”他相信,有太乙先生辅佐,国中大事,尽可放心。因此,炎帝不去明堂,也不回家,在众人簇拥下,...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节选自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原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责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其有患疮痘、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释义】凡是优秀的医生治病,一定要神志专一,心平气和,不可有其他杂念,首先要有慈悲同情之心,决心解救人民的疾苦。如果患者前来就医,不要看他的地位高低、贫富及老少美丑,是仇人还是亲人,是一般关系还是密切的朋友,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包括中外),是聪明的人还是愚笨的人,都应一样看待,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替他们着想;也不能顾虑...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六十二回跨虎行医济苍生立庙祭祀封马王
吊睛白额虎,驯服变良驹。药王乘骑上,平稳如轿椅。自此之后,无论山前岭后,天南海北,都能任意而行。且涉山水如履平地,走远程如乘风云。药王跨虎行医,海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要见到骑虎者,便知药王驾到。一时间,整个神州大地,人人能得到药王的及时救治。再到后来,医生们为纪念药王给老虎治病的神奇事件,用铜片打成圆形空心铜环,内装碎铜铁块,套在手上摇动,发出“喳铃喳铃”声响,作为走方医生的标志。此物名叫“响环”,又叫“响铃”,俗称“虎撑”,这些都是后话,暂且按下。却说药王给老虎治愈骨梗后,仍对黄骠马思念有加。他知道,过去伤人的老虎,现在已变成驯顺坐骑,山野中不会再有什么危险。他对着老虎沉思良久,自言自语道:“黄骠马死不见尸,生不见影,不知究竟如何?”突然见老虎耸耸后背,这种动作,药王已经习惯,那是老虎让他乘骑的示意。他不经意地跨上虎背。一刹那,白额虎时而东西、时而南北地奔跑,所过之处,均有马蹄、虎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