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七十六回 药品繁多可类列 欲尝毒力涉险山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83
转发:0
评论:0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七十六回药品繁多可类列欲尝毒力涉险山,大江溯轻舟,长风万里帆,两岸猿声啼不住,画舫已过万重山。炎帝、安合、太原、保

  大江溯轻舟,长风万里帆,两岸猿声啼不住,画舫已过万重山。炎帝、安合、太原、保定等人,在分部落酋长安排下,舍车辇、登舟楫,正待启航,忽见安合弟子蕲春、安国、古亳、太极四人,齐驾一船来到近前,同声道:“先生,弟子等已恭迎多时,惟恐沿途江水泛汛,舟船难行,弟子们特来保驾护航。”真拿他们没有办法,既言之有理,又早已作好远航准备,只好让其随行。  一路上,江水滔滔,舟船稳稳。炎帝闲暇无事,正好将一些闻而未知的药材,逐一请教。安合有问必答,淋漓尽致。从解表药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荆芥、羌活、白芷、藁木、苍耳子、辛夷、薄荷、牛蒡子、淡豆豉、葛根、蔓荆子、升麻、浮萍说起,指出前十味乃为辛温解表之药,也称发散风寒药,主要用于风寒外束引起之发热、无汗、脉浮紧之风寒表证;而薄荷等后七味,则适用于风温客表的风热证,故又称为发散风热药或辛凉解表药。炎帝越听越想听,安合也滔滔不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经过十余日泛舟西行,炎帝已将过去闻或未闻之药,按药性类别分为二十大类。除解表药外,又悉知有清热、泻下、祛风、芳化、利水、渗湿、温中、理气、消食、驱虫、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安神、平肝、息风、滋阴、助阳、补气、补血、涌吐等药物。每类药少则三五味,多则数十味,安合均有重点地或详或简、作了尽善尽美的阐述。炎帝均一一留心留意,每味药介绍完毕,炎帝都要撰成歌诀,便于记诵。安合几名弟子,系新收不久,闻听先生讲述,更为倾心,均无一遗漏地加以记录。末后,安合说道:“现今大王已对中医、中药赐名,并在各地分设太医分馆,将对中医药起到跨时代迈进之推动作用。今后有关采药事宜,大王可不必亲自躬行,由各太医分馆依据当地特有药材,分别种养、采集、加工、炮制后,分送各地,以有换无,互相调剂,岂不事半功倍。”炎帝边听边点头。等安合说完,炎帝接道:“贤士所论,甚合吾心。然先生所讲药性中,不少药物或云有毒、或云有小毒、或云有大毒。就毒字而言,何者为毒,毒后有何反应,毒药之中毒性程度又各轻重如何,恐先生一时难以言清。为民治病,责任匪浅,人命关天,故而必须对其毒性有确切了解,本王方为放心。为此本王决定,采药事宜均按先生适才所言办理。而有关毒药,估计神秘架中必多,本王就单采集这些有毒药品,并亲自品尝,以确定其毒力如何。”安合六弟子闻听,不由对炎帝肃然起敬。安合知道炎帝脾性,他要办的事,决不虎头蛇尾,因而也只好遵命行事。  再不几日,众人行船靠岸,换乘车辇,风尘仆仆,迤逦而行,不觉已到南桠山脚下。经探问得知,从此山进入,沿西南而行,便能直入神秘架地域。炎帝等人细览山景,从山脚到山顶,从峭壁到谷沿,腊梅满布,簇簇丛丛,形似白梅,色若蜜蜡。在炎帝号令下,众人沿山沟前进。一路行来,时而热风吹雨洒江天,时而云层滚滚浮黄鹤;更有甚者,山下灼灼炎夏,山腰春意正浓,望得山顶,却是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银光闪耀的雪山峰顶与碧绿盎然的春景,形成明显反差。继续前行,更是眼花缭乱,奇观迭出。只见一处山架,山巅云雾缭绕,稍向下观,于山腰凹处陡壁间,可见各种拱形山洞,洞中冰洁光莹。见此冰洞,年轻的太原等六师兄弟,自然跃跃欲试,以知其内;炎帝与安合交换眼色后,同时循坡而上。行至半山,冰洞错落,或前或后,或上或下,大大小小,各不同形。他们挨个走进,只见每个洞中均宽达数十丈,洞中如同水晶宫一般:顶上挂满冰柱、冰剑、冰刀、冰枪、冰帘,壁上遍缀冰旒、冰珠、冰坠,地面尽布冰板、冰桌、冰凳、冰椅、冰盘、冰盏、,千姿百态,寒光皎洁。所不同者,一洞中寒风萧萧、冷风飕飕;而另一洞则雾满千嶂,云烟弥漫;再入一洞,轰轰声震天动地;有的冰洞中时而细雨绵绵,时而大雨滂沱;还有的冰洞之内,阴云之中,忽闪霹雳,电光石火。众人个个啧口称奇,但恐贻误行程,便同时下入山沟,继续前行。炎帝回忆着这风、雷、雨、闪、雾等冰洞的奇特,不觉随口道:“未入神秘架,先见神奇洞,着实耐人寻味。”正在这时,两山之间上空处,似有一黑影闪过,不大一会儿,从空中飘下一物。太原在空中接住后递给师父安合,只见安合手捧该物,双膝跪下,望那黑影过处,倒身便拜,三叩首后道:“感谢先生关心,谨遵师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七十三回进凉山炎帝心悦采三黄神农尝苦
大凉山,山势雄浑,奇峰如林,湖泊棋布,云海壮观;大湖小海,形状各异,或灿若金,或绿如墨,或翠如云,色彩斑斓,如颗颗璀璨明珠;杜鹃花品种多样,花色繁多,争奇斗艳;温泉瀑布,峡谷幽深,尽情倾泻。炎帝与南下随行贤士人等,辨认着已知药材,尝试着发现新有品种。当地彝人,不时出没,欢呼着、跳跃着,高歌着他们敬爱的伟大领袖,他们把“神农”念作“什诺”。直至后来多少年,他们仍代代相传,颂扬着当日的场面:“在荒古年代,世上的人们,有病不会医,呻吟哼哼。我们的祖先,叫英雄什诺,上山采百草,遍尝苦酸辛。百草有百样,一样采一百,百样治百病,有病不再哼。后人学什诺,如火星火种,什诺的医药,一代传一代”(以上摘自彝文典藉《哦母支杰察》,见《中国中医药报》1995年5月12日第3版王正坤等文,选录时略有改动)。彝人优美动听的歌声,传遍了各家各寨,苗、瑶、壮、水、白、土家的民众们,纷纷出迎,扶老携幼,箪食壶浆,热情而恭敬...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四十六回药王高艺救民众怪山挡关马难前
在这浩瀚的丰滩大草原上,邻村相望,人口众多,的确需要一些知医识药之人。出于对这片热土上民众的关爱,心田同意让宋拉随从。在沿途中,可以口传心授一些医学理论;遇有病人,又可把手相教;一路上还可随时认识不少药材。这样走走停停,遇有大的村落,病人聚集,逗留时间难免延长。一路上欢迎心田到来的人,一拨接着一拨。人虽未到,但心田先生治病神效的大名,早已远播。经过一月有余的行程,这日远远望见一座高山,横亘在东去的路上,自北向南,延绵不断。向前行去,虽在盛夏,却越走越觉气候寒凉,尤其早晚,更感冷气袭人。心田和宋拉马上加鞭,急行一程。不远处的山脚下,沿山向南,是一片连接不断的村镇。再往前走,一大群人迎了上来,道:“前面可是心田先生?”心田举手抱拳道:“正是在下。”众人听说,一齐拥上,牵马的牵马,提篮的提篮,更有几个青壮之人,从马背上扶下心田,用手相互搭成轿式,硬生生把他扶在手臂搭成的人轿之上,一阵风地抬入村中...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中医对联2
我国中药药名多达数千种,不少医家以中药为素材编出许多“药名对联”的故事来,颇为有趣。张氏父子在外地行医,因医技高超,求医者不绝,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可是,他们却遭到本地一名医霸的百般刁难。为此,父子俩决定返回故乡。临行之前,他们在店门口贴了一副对联:“生地人参,附子当时”。横批是“茴香”。然后,他们悄悄离去。次日一早,病人见到门前对联,都为张氏父子的遭遇鸣不平,同时也为他们的离去感到惋惜。某地一位客人,慕名前去拜访善作“药联”的名医。客人进门见竹,不由赞道:“烦暑最宜淡竹叶。”名医从容笑答:“伤寒尤妙小柴胡。”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中医对联3
药名对联是劳动人民群众消遣娱乐活跃文化生活的方式。相传唐代诗人杜甫,老年多病,贫困潦倒,开了一间中药店,对联是:独活灵芝草;当归首乌身。由四个药名联成,寓意深邃。还有一副长联:白头翁持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此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去母天仙。上、下联共用药名18个,对伏非常工整,令人耳目一新。药名亦可入谜。明代文人祝枝山聚宴赋诗,乐不思归,深夜仆人迎接,手提灯笼,他触景生情,吟成一首诗:淡竹枳壳制防风,内藏红花在当中。熟地不须用半夏,生地车前伏此翁。既是药名诗,也是药名谜,道出了谜底"灯笼"的结构、用途,可谓工巧神奇。更有把药名写入戏曲者,元代著名戏曲家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第五本有一典写道:裙染榴花,睡损胭脂;钮结丁香,掩过芙蓉扣;线脱珍珠,泪湿香罗袖,杨柳眉颦,人比黄花瘦。共用了7个药名,构思厅特,含而不露,道...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中医对联1
有位中医,善用中药名做对联,一天,客人一进门就指着门口的灯笼说:“灯笼灯笼,纸(枳)壳原来只防风。”医生笑对道:“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客人进院后,赞叹道:”避暑最宜深竹院。医生随口对说:“伤寒尤妙小柴胡。”客人在院子里坐下后,又出一联:“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医生不假思索地应道:“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客人看了病,告辞出来,说道:“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认生地熟地。”医生对道:“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霍香木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