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八十五回 皂角取嚏吐风痰 皂刺托毒排痈脓
按照炎帝的意思,洛阳就皂荚的故事,以清脆悦耳的声音,流利的中原语言,从头到尾进行讲说。 多年前,有位樵夫名叫皂角。他形体壮实而性烈如火,因而人们给他起个绰号―――“霹雳”。他体健力壮,一年四季,不分春夏秋冬,都辛勤地进山打柴。再高的山,他也能上;再险的沟,他也敢进。冷热不避,饥渴不惧。家中各种木柴,除换粮食衣物用品外,仍然积存如山。然而长年的劳碌,日久的风寒,使他患上了鼻塞症。鼻孔常常堵塞,难以通气,他也并不在意,就用嘴呼吸。久而久之,时或头晕,时或咳嗽,但他仍然照例打柴不误。这年秋天,阴雨连绵,皂角顶风冒雨,攀山而上。不料天气突然变冷,如同寒冬腊月,冻得他脸色泛青,直打哆嗦。回家后便高烧不退,周身如被杖击。仗着体格好他也未曾医治,拖延几日后,高热虽退,但咳嗽加重,渐渐地声声不歇。再过几日,呼吸急促,喉中随出气声发出漉漉痰鸣声响,有时必须张口抬肩,方能出上气来。此时,随着喘息加重,面目也浮肿起来,并且不能平卧。眼看日重一日,出气多入气少,人们认为他会不久于人世。好心的邻居们给他送来食物,但他胸腹胀满,喘急不停,哪能下咽。这天他的哮喘越来越重,憋得他大张口出气,进而烦躁闷乱,觉得整个屋子如同一个不透气的闷罐一样,他挣扎着下地,走出门外,想换换天地间的清气,不料出门不远,喘息更加严重,周身已乏力无比,他索性靠在一堆木柴堆上。过一会儿,连站的力气也没有了,便干脆“扑通”一声坐下。由于坐下时用力过猛,他身子又沉,只听屁股下“咔嚓”一声,似有硬物被压断。他顺手从下面抓出一物,似是一个大的刀豆角,无意中拿到眼前看看,不期鼻子受到一股异味刺激,顿时“啊欠、啊欠”地打起喷嚏来,几个喷嚏过后,觉得鼻道大为通利,呼吸也较前顺畅。他又拿起那断成两半的 “刀豆荚”闻闻,立马又喷嚏不停,伴随大量粘性鼻涕流出。他清理鼻涕后,感觉舒服很多,身子不像先前重了,胸脯胀闷也轻了。他想这东西真够奇怪,便把断面处用舌头舔了几舔,略觉辛辣,他又用牙咬了一小块“刀豆荚”的瓤,咀嚼几下。这下可坏了,顿时喉中如被鸡毛搅了一下,“哇哇”数声,连吐不止。所吐之物,尽为粘稠痰浊,到后来,痰涎粘而较稀。吐止后,他全身轻松,呼吸爽利,心胸窒闷,豁然全失。他站起身来准备进屋,这时正好邻居给他送来小米粥。他闻到极其香甜,赶紧喝了几口米汤,再吃些米粒。邻人在稀粥中还放了几枚红枣,他也吃了。连日来他从未像今天这样想吃,他感谢邻人后,回家歇息。自此以后,他的哮喘病大为好转。若偶然鼻塞,他便嗅之取嚏;若觉痰阻喉中不利,他便少量嚼以取吐。仗着原来健壮的体魄,哮喘病逐渐痊愈,其间他也摸索到了每次所嚼的数量。凭此经验,以后乡寨中凡有人患此类疾病者,都来求他医治,绝大部分均一嚏而爽,或一吐而愈。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刀豆荚”干脆叫成“皂荚”或“皂角”。为了使用及时方便,樵夫把皂荚捣成细面,贮入密封陶罐,以备应急之需。此药面因由一个火爆脾性之人发现,且用药时,无论取嚏取吐,都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故此人们便给药面取名为“霹雳散”。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又发现皂荚除祛除浊痰外,还能治一切因痰阻喉咙引起的咽喉疾病;对于因风痰阻闭清窍,引起中风不语、神志昏迷、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者,用此粉末吹鼻取嚏,也能使其苏醒。凡遇昏迷者,如能得嚏,便可有望回生;若无喷嚏,则颇难回转。 炎帝听洛阳所讲,颇为入神。等到故事尾声时,炎帝等已休息妥贴,便说:“这皂荚看来确是一种应急药品,秋后果熟时,派人前来采集。”说着站起身来,同大伙继续前行。听炎帝说完,湘潭接口道:“不仅皂荚入药,其树上小枝,也是较好药品。”炎帝道:“喔,这小枝又是何药?”湘潭答道:“名叫皂刺或皂角刺,也有称之天丁、皂丁者,是皂荚树上那分杈的棘刺。它能托毒排脓、活血消痈。凡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者均为适用。”炎帝又道:“痈、疽、疮毒诸外疡疾病,百姓中极为常见而多发,连翘、金银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等,均能治疗,但多以解毒、败火为主,若更加皂刺以‘托毒’,活血而排脓,则相得益彰。但该药之果荚,用治风痰,取嚏取吐,而其棘刺,功效却大相径庭,不知缘何得知皂刺有托毒排脓之效?“湘潭立即道: “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通过反复有意或无意的实践,再经经验积累,便会得以总结。据传,皂刺托毒排脓,也属偶然发现。大王如有兴趣,且听我把故事梗概,简作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