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医文化―沈括首载苦参副作用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12
转发:0
评论:0
中医文化―沈括首载苦参副作用,沈括是北宋杭州钱塘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沈括学问渊博,一生著述很多

沈括是北宋杭州钱塘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沈括学问渊博,一生著述很多,比较完整的保存下来的是他晚年所写的《梦溪笔谈》和《良方》(后经程永培整理,与苏轼的医学笔记合编为《苏沈良方》一书)。在这两本书中,收载了他的一些医学笔记。沈括不仅擅长医术,还重视民间验方的收集和整理。林灵素在《苏沈良方》的序中写道:“沈公,字存中,博古通今,古君子也。留心医书,非所好也。实有补于后世尔。公凡所至之处,莫不询究,或医师,或里巷,或小人,以至士大夫之家,山林隐者,无不求访,及一药一木,皆至诚恳切而得之,终不以权势财货逼而得之。可见其爱物好生之理也。公集而目之,曰良方。”

沈括对药用植物有很深的研究,发现有些药物有副作用,还告诫后人引起注意。《梦溪笔谈》中说:“我曾经被腰部沉重的病痛折磨,坐得时间长了,走路就很困难,必须先慢走十几步后才能像正常人那样走路。有一位武官对我说:‘你是不是用苦参擦牙了?’当时我因牙痛用苦参擦牙已经好几年了。这就是腰部沉重的原因。苦参擦牙,药气进入人体,它能伤肾脏,所以使人腰部沉重。后来有位管理宗庙礼仪的官员叫舒昭亮,也用苦参擦牙,时间久了也觉得腰部沉重。从此我深知苦参的弊病,就再也不用了。这是在以前的方中所没有记载的。”这是沈括记载苦参有伤肾之弊的一则笔记,他认为“此皆方书不载者”,说明在此之前对苦参的这一不良反应还没有引起重视。苦参确有伤肾之弊。清朝张璐《本经逢原》载:“年高之人不可用也,久服苦参多致腰重。”

沈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关心一些治病方法,并如实记载在《梦溪笔谈》中,推荐人们使用:“太尉王文正体弱多病,宋真宗怜之,乃面赐药酒一瓶,吩咐他空腹饮用。并告之此药酒能和气血、辟外邪。太尉遵照真宗之命,将这瓶酒喝完,顿觉神怡体健,精神好转。第二天,太尉上朝向真宗道谢,真宗对满朝文武说:此酒是苏合香酒。制法是用酒一斗,加入苏合香丸一两,调和后用文火煮之。这种酒能调和五脏,除去腹中各种疾病,对感受风寒者只要饮用一杯就能治好疾病,大臣们听后皆称为奇方。自此不论官宦人家还是平民百姓,都仿而制之,以至于十分流行。沈括称:“此方本出《广济方》(唐玄宗开元年间),谓之白术丸,后人亦编入《千金要方》,治疾有殊效。予于《(沈氏)良方》叙之甚详,然惜人未知用之。”

沈括在收集验方时,还对一些本草中的药物进行考证改错。如《论鸡舌香》云:“予集灵苑方,论鸡舌香。以为丁香丹,出自陈氏拾遗。今细考之,尚为未然。按齐民要术,鸡舌香以其似丁子,故一名丁香,即今丁香是也。……三省故事郎官口含鸡舌香,欲奏其事,对答其气芬芳。此正谓丁香治口气(口臭)。至今方书为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医文化―顺口溜4首
我读了《中国中医药报》,三天三夜不睡觉;我读了《中国中医药报》,人过古稀不觉老;我读了《中国中医药报》,杏苑春来早知道。我兴奋不已,作顺口溜4首。医缘传承七代人,兴衰命相关。逢时中医热,杏苑春盎然。医室铭医不在诩,精诚则名。药无中西,有效则灵。斯是陋室,救危扶倾。中医源流长,祖传妇科精。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中医现代化,求振兴。张门共研岐黄,开拓独辟。世界中医热,逢时杏林红。有希望,国粹昌盛。[)9[,百拇医药杏苑春继承创新路,源远长河中,自身规律求发展,特色方向明。博采西医长,科技为我用,不求一家花独秀,但愿百花红。中医走向世界真金逢时会发光,杏花遇节要开放。回归自然是规律,中华瑰宝世界香。
·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沈括与解剖
宋代人沈括对解剖生理学说的阐述,所论虽不多,然而根据《梦溪笔谈》的记载,就不难看出,他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是很精深的。在中医古籍中,常常把人体的呼吸和消化器官混淆起来,他说:“……‘云母粗服,则著人肝肺不可去。’如枇杷.狗脊毛不可食,皆云‘射入肝肺’”(《梦溪笔谈・药议》卷二十六,以下引文只注卷数)。又有“人有水喉、食喉、气喉”所谓的“三喉”说,就连《欧希范五脏图》这样的人体解剖绘图,亦画三喉。这些都是错误的、不科学的,错的根源在于“验之不审”,没有很好地去从事解剖实践。所以《梦溪笔谈》中明确指出:“水与食同咽,岂能就口中遂分为二喉?人但有咽、有喉二者而已。咽则纳饮食,喉则通气,咽则咽入胃脘,次入胃中,又次入广肠,又次入大、小肠……人之饮食药饵,但自咽入肠胃,何尝能至五脏?”(同上)这不很清楚了吗?怎么还有“著人肝肺”、“射入肝肺”呢?我们知道,饮食药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是在胃肠二腑中进行的...
· 中医学―明清名医―沈括
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属浙江)人,曾举进士,历仕三司使、军器监及司天监等职。政治上支持王安石变法革新,积极参预制订新法、整顿盐政、兴修水利、抑制兼并及发展生产,又参预军制改革,率兵击败西夏进犯。后因徐禧失陷永乐城,牵连坐贬。精研科技及医药学,曾编撰《梦溪笔谈》、《修城法式条约》、《灵苑方》、《沈氏良方》、《天下州县图》、《十二气历》和《极星位置图》等。对天文、方志、水利、律历、音乐等均有深入研究,并多创见(如首先为石油命名)。对医药学重视实践,所著订正不少药物的名称和效用。曾从民间收集验方,“目睹其验,始著其篇”,根据实践验,纠正《神农本草经》中谬误。所著《灵苑方》、《沈氏良方》,已佚。今传名著《梦溪笔谈》,内含不少医药学内容。又有《苏沈良方》,多为其所收集民间验方,为后世医家所重视。
· 副作用
相关条目不良反应
· 中医文化―名人与中医―“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沈括
“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沈括沈括(1029~1093年),字存中,杭州人,1063年,他擢进士第。熙宁间,任太子中允,后知制诰,职掌三司使,后升为翰林学士,累官至龙图阁学士。后他被贬居京口,自号梦溪翁。沈括擅长文学,曾向朝廷贡上《熙宁奉元历》,编修《天下郡国图》,著有《春秋机话》、《长兴集》等。后退休林下,屏迹交游,抒以往的见闻笔录成书,写成《梦溪笔谈》26卷。沈括学术浩博,文艺深长,经史之外,在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方面都有论述。其大半生沉浮于宦海,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非凡的才华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内有重大建树,尤其在医药学方面成果累累。李约瑟博士称他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著作《梦溪笔谈》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自从1049年他18岁时,晚上经常书写小字,病目昏,开始研习医药,后在医药学的绝大多数领域都有研究。在基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