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医文化―桃文化与桃在中医药的应用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73
转发:0
评论:0
中医文化―桃文化与桃在中医药的应用,桃树,原产于于我国,后经“丝绸之路”引种到全球各地,是与苹果、梨并列的世界“三大


桃树,原产于于我国,后经“丝绸之路”引种到全球各地,是与苹果、梨并列的世界“三大果树”之一。桃树广植于我国大江南北,平凡而不起眼,但在古代,国人对它却是情有独钟。在民间节庆、宗教礼仪、文化、医药方面都深深嵌下了它的印记,由此在我国古代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桃文化”。

古代尊桃树为“仙木”,认为它可以驱邪制鬼。这最早源于《淮南子》中有“羿死于桃”的传说。羿是古时一位善射者,他有一徒弟为逢蒙,因嫉妒老师技艺高强,在一次打猎时,逢蒙趁羿不备,用早已准备好的“桃”(棒)将羿砸死。羿生前为人们做了很多好事,民间早将他尊为“宗布神”,宗布神的职责是统辖天下鬼魂,使它们不敢妄为害人。既然桃棒能击杀羿这个万鬼首领,那么其他大小鬼就更应惧怕桃木了。于是,桃木就成为了制鬼驱邪的象征物,用桃木制成的各种器具也应运而生。如《礼记.檀弓》载:“君临臣丧,以巫祝桃列执戈,鬼恶之也”。桃列是用桃木制柄的扫帚,认为用此可扫除不祥。《左传》也有“桃弧棘矢,以除其灾”,即用桃木造弓可消灾避祸。战国时,我国民间就有在岁时用桃木制偶人(又称“桃梗”、“桃人”)立于门侧的习俗,用以御凶避邪。《晋书・礼志》云:“岁旦,常设苇茭,桃梗于宫及百寺之门,以禳恶气”。说明桃作为避邪之物在晋代仍然十分盛行。

春联起源于“桃符”,除与上述神话有关外,还有这样一种传说:古时候有神荼、郁垒两兄弟,他们是善于捉鬼的能手,常将害人之鬼用苇索绑起来喂老虎吃。后来,老百姓为压邪驱鬼,于是用两块桃木板,上面画上神荼、郁垒二像或者只写二神大名,悬挂门房,用以镇邪制鬼。这种桃板就称作“桃符”或叫“门神”。如《荆楚岁时记》云:“正月一日,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到宋代,又发展成在桃符上写新春祝辞和祷语,用以表示平安、吉祥。王安石的名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即说此事。

后来,桃符渐废,相传这与明太祖朱元璋倡写春联有关。明《簪云楼杂话》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建都南京时,一次在除夕前忽降旨:所有公卿士庶各家门上都要张贴春联,并说将亲临观赏,他自己也亲自带头给一些官员和百姓题赠春联。从此,春节时书写春联,张贴门楣就成为民间一种长盛不衰的习俗了。不过,春联原来的驱鬼制邪的含义已逐渐开始淡化,其内容更多的是表现人们对新春的祝福和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桃还是福寿的象征。过去奉桃为“仙果”,认为吃了可以长寿不老。《神异经》载:“东方有树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和核羹食之,令人益寿”。而《神农经》说得更神:“玉桃服之长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临死服之,其尸毕天地不朽”。最为美妙的传说是:西王母每年三月三都要在瑶池举办蟠桃会,广邀各路神仙赴会,祝寿时王母要用三千年一熟、食之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桃招待宾客。《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王母娘娘“蟠桃”一节,就重复了这则在流传甚广的故事。这些虽都是神话传说,但桃与长寿相联的观念却深植于百姓心目中。我国素有尊老祝寿习俗,每当节庆或晚辈给老人祝寿时,就常以“寿桃”相赠,或画一幅“寿星捧桃”图案以表达祝福和吉祥。这种雅举至今仍在一些地方流传着。

桃花是美丽的花卉,古代帝王、文人贤士对它可谓赞不绝口。清代文人、著名戏剧家李渔曾评价:“草木之花中,惟桃李可以领袖群芳,因为花之色大都不出红白二种,桃色为红之极纯,李色为白之至洁,桃红李白足尽二物之能事”。诗人笔下对桃花多有赞颂。如周朴的“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耐看”、白居易的“桃花乱落如红雨,剪绡裁锦一重重”、李白的“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等,都是咏桃花之佳句。加上陶渊明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更是吊足了后人的胃口。

桃花与女人有缘。诗文中多用桃花烘托美女。如《诗经》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苏轼有“且看桃花好面皮”,尤其是崔护的咏桃花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被誉为借桃花喻美人的千古绝唱。此外,人们还习惯将少女的脸颊称为“桃腮”、“桃靥”。把女子的美貌称作“桃夭柳媚”。女人的胭脂叫“桃花粉”、化妆名“桃花妆”。“自古红颜多薄命”,漂亮女子命运多桀又称之为“桃花命”。就连男子的艳福也常戏谑为“走桃花运”等等。皆说明桃花在古代文学中经常是不可缺少的题材。

桃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桃树一身均可入药。鲜桃肉质致密,甘甜多汁,含维生素、铁较丰富,作为食疗果品,桃对胃阴不足、口干口渴或体虚阴液不足之便秘症有较好的滋养和润下作用。桃是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可以常吃的水果,肺病患者吃桃也益处多多。因鲜桃含钾多而含钠少,故可作为水肿病人使用利尿药时进食的辅助水果。有报道,吃鲜桃对老年前列腺增生也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桃仁被誉为“活血祛瘀要药”,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古今名方“桃仁承气汤”、“桃红四物汤”等均以桃仁为主药,它可以治疗瘀血停滞、经闭腹痛、热毒肠痈、跌仆损伤及便秘等。艳丽的桃花也是药,不仅可疗水肿、痰饮、二便不利,古人认为它还有美容作用,能“令人好颜色”。《大清方》云:“酒渍桃花饮之,除百病,益颜色”。在唐代,河南洛阳人还有以鲜桃花煮粥的习俗。此外,《本草纲目》还记载了桃叶、桃皮、桃胶、桃毛等都能入药或与其他药配伍,能治疗妇科、儿科及外科方面的多种疾病。

尽管我国古代文化中有关桃的描述含有神话、迷信成分,但桃自身的文化、美学及医药价值等,都表达了人们对人生的吉祥、平安、长寿的向往和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医文化―“人面桃花”与桃花癣
据唐朝孟綮《本事诗・情感》载:唐人崔护,清明时游长安城南,见一人家桃花绕宅。崔叩门求水,一女子予之,两人一见倾心。第二年,崔又去该地,但人未见,门已锁。崔即题诗于左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来人们以成语“人面桃花”形容男子怀念一见钟情后不能再度相见的女子。“人面桃花”给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但在现实生活中,桃花时节给人带来的难言的苦恼,却也让人叹惜。这就是医学上称之为“桃花癣”的皮肤疾患,它们往往在桃花盛开的时候,光顾到姑娘美丽的面容上。桃花癣又名风癣,是单纯性糠疹、脂溢性皮炎及春季皮炎一类皮肤病的总称。临床表现为脸上、四肢和身上出现细小的脱皮,有瘙痒和灼痛的感觉。发病多因春季太阳紫外线较强,加之风多、空气干燥引起的。也有人认为与使用劣质润肤品及不良饮食习惯有关。癣是由霉菌引起的皮肤病,多发生在夏秋天气炎热潮湿之时。这时候,霉菌繁殖得相当快。...
· 中医文化―中医药在客家
本人早过不惑之年,既非医生护士,也非营养学家,似无资格奢谈什么中医中药。然而,凭着自己这副硬朗的身子骨和这把年纪所经历与听说的医事药闻,自信将若干感受、传闻记录下来,对人们运用中医药来养生防病,定有裨益。我的家乡粤东梅县,是著名的“华侨、文化、足球之乡”。这里昔日虽也是山清水秀,草木葱郁,但却是“贬谪之乡、避乱之乡、瘴疠之乡”。在这闻名遐迩的客家人聚集地,许是“新旧三乡”特有的地理、历史与人员素质所决定,人们对中草药的研究运用源远流长,不少的祖传秘方对防治疑难杂症很是有效。用当地人的话说:“谁家没有几个‘防家看屋’的偏方?”类似双料喉风散、八宝惊风散、七厘散、六神丸、卫生丸这些传统的中成药,不但当地家喻户晓,连海外侨胞尤其是东南亚一带的华侨也不陌生,在返乡寻根问祖时常指名索要这些中药带走。我童年时身体孱弱,从记事起到21岁步入军营,大凡有病都服中药。母亲是远近有名的理家好手,在务农持家中习...
· 论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哲学
中医药学是在东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属性于一体的医学体系.探讨中医药文化与哲学的意义就在于,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去认识和发展中医药学.几十年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用西方的文化认同审视中医药学是不客观也是无益的,从根本上说是不能发展中医药学的,因为它首先是把中医药学放在了是否科学的角度上来分析与解读.只有认识中医药文化的的背景、内涵、特征及其文化核心,才能清楚地解读中医,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医.
· 中医文化―名人与中医―苏轼与中医药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的文坛魁首,他不但对文学、诗、词、赋和书法精通,而且在中医药学、养生学方面也颇有建树。苏轼在杭州做知府时,正值瘟疫时发,为了使黎民百姓免于疫病之苦,苏轼从个人的俸禄中拿出50两黄金,在城中建了一座名叫“安乐的病坊”,三年之中就医治了近千名病人。后来,病坊由专派的僧人主持。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1086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官贵州,适逢该地瘟疫流行,苏轼专程访眉山巢谷,并得一秘方“圣散子“。巢传授给他时,曾让苏指江水为誓,保证永不传人。为了控制瘟疫流行,苏轼以民生为重,将以药方公诸于百姓。苏轼对中医理也有研究,认为重虚有实候,而大实有羸状,差之毫厘,便有死生祸福之异。并批评那些士大夫“秘新患而求诊,以验医之能否,使索病于鱼漠之中,辨虚实冷热于疑似之间”。苏轼有医论、医方存世,著名的《苏学士方》便是他收集的中医药方。后来人们把苏轼收集的医方、药方与沈括的《良方》合...
· 中医文化―重阳登高与中医药文化
“是节协阳数,高秋气已清”。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了。农历九月,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的时月。他们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产生了许多推理和传说。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夏小正》曰:“九月内火(大火星休眠)。”《黄帝内经・素问》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述约》日:“约之以九,以见其极。”认为这个月阴盛阳衰,万物凋零,生命将到尽头。但从数字上看,九是至阳之数,九月九日为两九相重,是为重九,亦是重阳。根据《易经》物极必反的理论,此灾难可登高而避之。重九登高,是先民逃避洪水猛兽,瘟疫传染等灾难的举措。之所以佩茱萸,饮菊花酒,则是借药物的避邪防病,益寿养生作用,以消阳九之厄。考诸文献,以重阳日作为月令的活动,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帝王进行田猎习武、歌舞野宴、祈祷祭祀等活动而逐渐形成的。正式把九月九日作为重阳节日,登高,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则是汉代的事。到了唐代,随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