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医文化―孔明除蛮觅仙草 韭叶芸香立奇功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58
转发:0
评论:0
中医文化―孔明除蛮觅仙草韭叶芸香立奇功,话说三国时期,蜀国军师孔明为征服南蛮,率百万大军南征,擒拿孟获。岂料孟获也非等闲


话说三国时期,蜀国军师孔明为征服南蛮,率百万大军南征,擒拿孟获。岂料孟获也非等闲之辈,他暗施毒计,把孔明军马诱至秃龙洞。此地山岭险峻,道路狭窄,常有毒蛇出没,更有瘴气弥漫,蜀兵皆染瘟病,面临不战自溃、全军覆灭的危险。

孔明情知不妙,带领兵将数十人前往察看,见此状长叹道:“吾受先帝之托,兴复汉室,大业未成,却临大难,何以报答先帝之恩?”说着,声泪俱下。

此时,一白发老翁扶杖迎面而来,孔明叩拜,以求解救之计。老者授计道:“此去正西数里,有一隐士号‘万安隐者’,其草庵前一仙草名‘韭叶芸香’,口含一叶,则瘴气不染。”孔明拜谢,依言而行,果真全军平安。

孔明征服南蛮,凯旋回朝后,求教于一老郎中,才得知韭叶芸香就是家喻户晓的大蒜。

大蒜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每株九片叶子,故名“九叶芸香”,即“韭叶芸香”。据现代药理研究,大蒜素对多种细菌、真菌与原虫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它可以用来治疗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防治流脑、乙脑、大叶性肺炎、白喉、肺结核、黄疸肝炎、沙眼、萎缩性鼻炎等多种疾病。《本草纲目》称其为“《食经》之上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芸香科
形态多数为灌木或乔木。该科的物种有显著的花盘,萼片和花瓣各4-5枚,雄蕊与花瓣同数或为其两倍,着生于花盘的基部,具有强烈的香气,全体含有挥发油;叶多为复叶或单身复叶,发达的油腺在叶上常表现为透明的小点。属芸香科大约有160属。
· 中医文化―中医典故―踏雪斋和扫叶庄
清朝,江苏吴县出了几位名医,最有名的一位叫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还有一位差不多和叶天士齐名,叫薛雪,号生白。叶、薛二位既是同乡,又是好朋友,两家住得也很近。乾隆年间,苏州流行大瘟疫,官府在此设立医局,救治老百姓,规定名医轮流参加义诊。这一天,医局里来了一名更夫,全身浮肿,皮肤肿成了黄白色,等候医生给他治病。薛雪先到医局,给这更夫诊脉后挥手让他出去,对他说:“你的病很重,没法治了,回去吧。”出了医局的大门,正好碰上叶天士来医局。叶天士在轿子里看到了更夫,便说:“这不是更夫吗,看你这病是由于烧蚊香中毒引起的,你跟我进来吧!”进和医局,叶天士给更夫开了两剂药,对他说:“不用害怕,吃了这两剂药就会好的。”薛雪在一边恰恰听到看到了这一切,认为叶天士是有意弄他的难堪,心中又恼又恨,回家后就把自己的书房改名为“扫叶庄”。叶天士听说后也非常生气,就把自己的书房改为“踏雪斋”,至此两人不再往来。后来,叶天士...
· 中医文化―读《三国演义》析孔明之死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乃三国之“智绝”。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兼修儒道之术。时运不到,躬耕南阳,“淡薄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颇有黄老之风;时运一到,奋然出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极尽孔孟之道。他满腹经纶,指挥若定,火烧博望,曹军丧胆;舌战群儒,孙权失色;六出岐山,七擒孟获。蕴大才,成大器,每常自比为管、乐,其才不可量。智计百出,鬼神莫测。然年仅五十有四,而薨于五丈原,何也?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余后学末进,有志于中医,故由此入笔,略抒浅见,以求教于方家,切磋于学友。诸君皆知《三国演义》共一百二十回,书从孔明出山以后,只言其才智而未言他,至八十五回“刘遗诏托孤儿”之时,乃有“凡事更望丞相教之”之托。于是八十七回便有“诸葛丞相在于成都,事无大小,皆亲自从公决断”之载。至九十一回,孔明于《出师表》中亦自言“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余...
· “韭房”渊源
“韭房”渊源在皎口水库大坝东南边有座山叫密岩山,在山北面有个村叫密岩村,在密岩村的东面有座桥叫万安桥。山是清山,村是老村,桥是古桥。蜜岩村的村名就因村南之山,形如屏幛,岩石嶙峋,群蜂筑巢酿蜜于其上,曰密岩。而村也因岩因蜂而得名,千年未改其号。密岩古村建村于宋朝,已有近千年,村中百姓多为应姓。查宋、明、清、民历代所修《蜜岩应氏宗谱》中所载,四明的应氏,本是河南省汝南县南顿(现项城县忠顺乡)的名门望族。而鄞州的应氏,则起源于唐长庆年间(约公元820年)的应彪公,官拜明州刺史时,其子肃跟随一同上任到鄞州,后便定居于鄞江。到了刺史的第十二世孙(约1120年宋始南迁时)应高时,迁到了风景秀美的蜜岩村定居。密岩古村前横着光溪,在水库建造前,四明山的水汇聚而下,水流遄急,要走向鄞江,只有沿山南边而行。所以在村南就修建了石桥――万安桥。万安桥为石质单孔高拱桥,建于清代,形似半月。桥长20米,宽2.8米,高...
· 中医文化―踏雪斋和扫叶庄
清朝,江苏吴县出了几位名医,最有名的一位叫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还有一位差不多和叶天士齐名,叫薛雪,号生白。叶、薛二位既是同乡,又是好朋友,两家住得也很近。乾隆年间,苏州流行大瘟疫,官府在此设立医局,救治老百姓,规定名医轮流参加义诊。这一天,医局里来了一名更夫,全身浮肿,皮肤肿成了黄白色,等候医生给他治病。薛雪先到医局,给这更夫诊脉后挥手让他出去,对他说:“你的病很重,没法治了,回去吧。”出了医局的大门,正好碰上叶天士来医局。叶天士在轿子里看到了更夫,便说:“这不是更夫吗,看你这病是由于烧蚊香中毒引起的,你跟我进来吧!”进和医局,叶天士给更夫开了两剂药,对他说:“不用害怕,吃了这两剂药就会好的。”薛雪在一边恰恰听到看到了这一切,认为叶天士是有意弄他的难堪,心中又恼又恨,回家后就把自己的书房改名为“扫叶庄”。叶天士听说后也非常生气,就把自己的书房改为“踏雪斋”,至此两人不再往来。后来,叶天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