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洋御医迷倒康熙帝
公元1693年,康熙得了疟疾,这种病在当时也很难医治,时冷时热,非常难受,御医用药后,效果不佳,康熙仍然高烧不退。这时洪若翰和刘应求见康熙,他们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来的传教士。两人知道康熙得的是疟疾之后,就跟康熙说,这种病没有关系,它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染的,只要服用我们带来的这种“金鸡纳霜”就可以治好。在法国,夏季来临的时候,我们都会向人们发放这种药,以免造成疟疾瘟疫。金鸡纳霜又叫“奎宁”,是用产于南美洲秘鲁得金鸡纳树的树皮研磨而成的。因为是被传教的耶稣会士发现,也叫“耶稣会树皮”,它是疟疾治疗的特效药。康熙听后,半信半疑,对于西药的疗效谁也不敢打包票,这两个“洋御医”所拿来的药是否真的有效呢?
为了确定药效,四个大臣自告奋勇,提出亲自尝药,同时还找来一些患疟疾的人服用,结果病患服用后很快就好了,而四个大臣服用后,也没有出现什么不良反应。康熙这才服下了金鸡纳霜,果然这副神奇的西药,很快治好了康熙的疟疾。康熙为此还还赏给他们一间大房子供传教士们居住,并允许他们在北京传教。用金鸡纳霜治好康熙疟疾的事情还被另一位法国传教士白晋写在了他的《康熙帝传》一书中大为炫耀。
此后,江宁制造曹寅也患上了疟疾,病情十分严重,他托另一位大臣李煦向康熙上奏,希望康熙能够下赐他金鸡纳霜,康熙立即同意,并且担心延迟,所以还特别赐驿马星夜赶去送药。在奏折上,康熙还评论说南方的庸医,总是用补剂,伤人者不计其数,所以要特别小心。而且特别说明,疟疾如果没有转成泄痢,吃这个药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转了,就不能吃这个药了。
经过这些事,让康熙从此对西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下令在皇宫内开设了一间化学实验室,命另外两位法国传教士白晋、张诚进行研究。白晋根据法国的《皇家药典》,制出干燥剂、糖浆制剂等西药制剂,还被康熙装在了旅行药壶里,随身携带。
不过西药也不是万能的,康熙老年的时候经常受到咳嗽的困扰,每逢大寒季节就会发作,很难治愈,对于西药喜爱有加的康熙,在用过西洋大夫裕吴实配制的冰糖达摩方后没有见效,于是下旨询问还有什么其他的好药方,康熙信任的法国传教士张诚就禀告说,在中药里,硫磺、甘草在治疗咳嗽方面很有功效。他制作了肺胸舒丸,实际上是中西合璧的药品,制作时用硫磺花粉、金银香花、甘草膏子及冰糖粉,将此四种药和他带的温密德喇噶刚地之花露,搅拌成糊状,制成大约重一钱左右扁圆形之药丸。张诚介绍说这个肺胸舒丸,对于医治由感冒引起的咽喉堵塞,咳吐清痰,及有咳嗽引起的各种肺胸疗效比较好,对于哮喘、痨病有一定益处。
听了张诚的上奏,康熙还是非常谨慎,在他批复的折子上,对于方中所说的西洋药品温密德喇噶刚地之花露,觉得比较可疑,猜测是否是阿芙蓉,就是鸦片,并且还让人去查清楚,体现出康熙对医理认知的精明之处。这个温密德喇噶刚地之花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药,今人也没有证实,可以肯定的是应该是一种具有镇咳作用的西药。
之后张诚又推荐了龙涎香露,龙涎香是抹香鲸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龙涎香露里还有麝香以及白糖,麝香具有化痰开窍、散结解毒的作用,除了止咳喘外,也是很好的养生药品。不过肺胸舒丸、龙涎香露对于康熙这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还是没有起到神奇的功效。
由于康熙对西洋文化的重视,西药也逐步在中国的传统治疗被人们认识并得以应用。到清末时,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清太医院最后一个院使张仲元曾经上奏了一个计划,希望举办太医院医学堂,培养出中西医结合的医学通才,为宫廷服务。计划招生120人,分为两个班,一班是中等班以中医为主课,5年制,另一班是高等班。先以预科班学习5年,以西医为主课,5年后升入本科再学3年。光绪帝批准了该计划,但是因为各种经费、设备等问题,最后只办了中医班,而大清王朝也逐步走向最后的没落。
(选自《历代宫廷御医档案揭秘》)
延伸阅读:法国传教士白晋的《康熙帝传》原文选读
我们用欧洲带去的药物治愈了大量病人,其中不少是宫廷大臣,甚至还有一驸马。不久,皇帝也患了一场重病,服御医药无效,恰在此时,洪若翰与刘应两神父来到,并带来紧急金鸡纳霜,治愈了帝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