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性论著《黄帝内经》
中医文化―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性论著《黄帝内经》,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性论著――《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首见于《汉书・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性论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首见于《汉书・艺文志》著录,是约成书于战国以至秦汉间的医学理论性论著,它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约14万字。它托名于“黄帝”,实则是古代许多医学家的劳动成果,它是祖国医学中最宝贵、最光辉的遗产。
《黄帝内经》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祖国医学对于解剖、生理、病理、药理、诊断、针灸、治疗等各方页的见解,对临床实践从理、法、方、药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确立了祖国医学的指导思想和治疗原则。同时,也涉及到当时天文、物候、历法、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它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医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它的基本思想是: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与情志存在着整体联系,与自然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社会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说明人体结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总结诊断治疗的一般规律,重视脏腑经络,认为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内脏的功能,经络是人体内部运行气血的通路,内属脏腑,外络肢节,使人体各部器官组织联成一个整体;提倡预防疾病,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主张,要求做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
两千多年来的医疗实践证明,《黄帝内经》一书的价值甚高,它不仅为我国历代医家所重视,而且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医学家和科学史家的高度注意,一些国际针灸组织,还把它列为必读的参考书。现在,《黄帝内经》的部分内容已被译成日、德、英、法等多种文字,流传于许多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医文化―医药之最―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性论著《黄帝内经》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性论著――《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首见于《汉书・艺文志》著录,是约成书于战国以至秦汉间的医学理论性论著,它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约14万字。它托名于“黄帝”,实则是古代许多医学家的劳动成果,它是祖国医学中最宝贵、最光辉的遗产。《黄帝内经》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祖国医学对于解剖、生理、病理、药理、诊断、针灸、治疗等各方页的见解,对临床实践从理、法、方、药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确立了祖国医学的指导思想和治疗原则。同时,也涉及到当时天文、物候、历法、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它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医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它的基本思想是: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与情志存在着整体联系,与自然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社会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说明人体结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总结诊断治疗的一般规律,...
· 《黄帝内经》: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著作《黄帝内经》收载的成方13首中,就有10种中成药,并有丸、散、酒、丹等剂型。《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简称之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
· 我国现存最早书法真迹
陆机(公元261年至303年),字士衡,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一说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显臣的家庭,祖父陆逊、父亲陆抗都是三国时东吴的名将。陆机一生的最大成就在文字方面,最擅长的是文学批评,他20岁时写的《文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完整的言论。《平复帖》其实是陆机写给朋友的一封信,文章内容说到病体“恐难平复”等内容,所以后人称之为《平复帖》。《平复帖》共9行84字,是草书演变过程中的典型书作。表现出浓厚的隶草风意,但又没有隶书那样波磔分明,字体介与章草、今草之间。细观此帖,书风古拙,刚劲质朴,字间虽不连属,却洋洋洒洒,令人赏心悦目。《平复帖》从文词到草法都有点古幻难识。用笔则使用秃笔、燥墨,有如有些书画家所追求的“万岁枯藤”的味道,与甜俗一路大异其趣,可见秃笔枯锋的独特面貌。《平复帖》为纸本,纵23.8厘米,横20.5厘米。乍看此帖,书法起笔大多圆浑,竖、撇往往斜侧...
· 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书法真迹
《平复帖》,晋,陆机书,纸本,手卷,纵23.7cm,横20.6cm。草隶书9行86字。释文:“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以为庆。承使唯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思识□量之迈前,势所恒有,宜□称之。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释文据启功《〈平复帖〉说并释文》)《平复帖》内容涉及三个人物,贺循,字彦先,是陆机的朋友,身体多病,难以痊愈。陆机说他能够维持现状,已经可庆,又有子侍奉,可以无忧了。吴子杨,以前曾到过陆家,但未受到重视。如今将西行,复来相见,其威仪举动,自有一种较前不同的气宇轩昂之美。最后说到夏伯荣,他因寇乱阻隔,没有消息。《平复帖》的书写年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现存年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西晋名家法帖。它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其字体为草隶书。《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
· 中医文化―世界最早的医学校唐“太医署”
世界最早的医学校――唐“太医署”南(北)朝刘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太医令秦承祖奏准创建医学教育机构教授学生,同时还设立了太医博士、太医助教等医官。到了公元6世纪的隋朝,创立了"太医署'这样一个机构,主要是一些太医们集中在一起办公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医学教育行政机构。隋"太医署"直属太常寺领导。"太常寺"是掌管当时礼乐、郊庙、社稷等一些事的。隋"太医署"有主药2人,医师200人,药园师2人,医博士2人,助教2人,按摩博士2人,咒禁博士2人。但是隋"太医署"的规模不大,设置不全,所以只能算是医学校的初级阶段,并不能算正规的医学校。我国第一座由国家举办的正式医学专科学校是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在长安建立的唐"太医署"。唐"太医署"由行政、教学、医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