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架上书堆方是富谈名医藏书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52
转发:0
评论:0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架上书堆方是富谈名医藏书,   我国中医耳鼻喉科泰斗、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干祖望年逾九旬,犹能撰写医话,每月

    我国中医耳鼻喉科泰斗、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干祖望年逾九旬,犹能撰写医话,每月二篇,十年不辍。干老一生读书、买书、著书,也喜欢藏书。家中并无豪华摆设,却有一室图书,1990年被评为“金陵十大藏书状元”之一。大学者匡亚明手书一联相赠:“三星唯缺禄,一屋独多书。”

    大凡名医,无不喜欢读书,很多人还喜欢藏书,著名的有丁福保、谢利恒、萧龙友、秦伯未、裘沛然等。20世纪上半叶,中医著作方面一般公认下列医书影响较大,具有代表性:谢利恒《中国医学大辞典》、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裘吉生《珍本医书集成》、陈存仁《中国药学大辞典》。可巧的是,这几位名医作者都是大藏书家,其中后三位被并称为“江南三大中医藏书家”。

    先说曹炳章(1877-1956),绍兴名医。爱书如命,尤其喜欢收集医学书籍。平日生活俭朴,衣食不计,把节省下来的钱全部用来买书。只要欣逢好书,倾囊而出也要购之到手。经过几年苦心经营,已经收集医书5800多种,自谓“书富家贫”。孰料1912年书房遭遇大火,藏书尽付一炬。痛惜之余,从头开始收集,一番努力,又拥有了3800多种医书。由于藏书丰富,时人评其“藏书满家,海内推为第一”。1936年曹先生将所藏医籍校勘、评注、整理出版365种,名之为《中国医学大成》,为中医出版史上一大壮举,对保存和整理中医文献做出巨大贡献。

    再说裘吉生(1873-1947),与曹炳章系同乡。一生节衣缩食,罄其所有搜求海内外医学书籍,数十年间不辞辛苦,不惜重金,千方百计搜集中医孤本、抄本、善本等医药书籍共4千余种。为了弘扬医学,广使医书传布,他先后校勘、评注、整理出版了《医药丛书》、《国医百家》、《三三医书》等,总计230多种。1936年,裘先生拟将《三三医书》等精选集成,刊印发行,定名为《珍本医书集成》。由于资金不足,遂与上海世界书局协商,由裘吉生供稿,书局出版。签约条件十分苛刻,稿费不给一文,只给新书若干为酬。裘先生志在传播医学,坦然接受条件。1984年上海科技出版社重印了《珍本医书集成》,裘翁当含笑于九泉矣。

    最后说一说陈存仁(1908-1990),沪上名医。陈先生成名较早,且善于筹策,长于理财,在沪上名医中可算富翁。早年便立定志向广藏医书,一年工夫竟买遍上海滩,几乎再也买不到自己未备之书了。1930年打道北京,专程到琉璃厂购书,自谓“等于到了云南”。他找到琉璃厂最大一家书店富晋书社,递上自己的藏书目录,然后交待:“凡是目录中没有的,我一律都要买。”掌柜跑遍琉璃厂各家书店,将陈先生书目中未备之医籍全部收来,总共1千多种,陈先生悉数买下,书款总计银洋3150元,可见陈先生购书何等慷慨。1936年开始,陈存仁先后6次赴日本专程购书,共收集到日本汉医著作4百余种。历多年“朝收夕索,亲临拜访,曲意诚求”,共收集各种版本的医籍近1千万卷,时人罕有其匹。陈存仁主编出版的书,除《中国药学大辞典》外,尚有《皇汉医学丛书》14卷72种,《存仁医学丛书》(香港版)等,可谓著作等身矣。

    我国著名医史学家范行准(1906-1998),为研究医史的需要,对于古代医藉收藏不遗余力,虽经济并不宽裕,但遇到善本,必欲购之而后快。曾撰文谈其搜求古籍甘苦:“有求之十年不得而一日遇之者,有辗转推求而始得之者,有既失而复得者,亦有失之交臂,如象罔之珠,不可再得者……”先生认为,“书物为天下公器,苟吾不用,宜速散去。”1984年,范先生78岁时,毅然将全部藏书献给中国中医研究院,实现了早年愿望。其中有宋、元、明代刻本90多种,有的已是价值连城的文物。

    蒲松龄云:“架上书堆方是富”,道出了士人的精神追求与藏书情结。历史上有多少医者由藏书满架、学富五车而成为名医的呢?怕是数不清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名医与师传
名医之成名,并非依靠师传。扁鹊的医术,《史记》云得自长桑君。长桑君尽授其禁方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其事实颇可存疑。但长桑君之名无扁鹊则不得传,说明名医的老师不一定有名。《后汉书》载吴普、樊阿皆师从华佗,得授五禽戏及漆叶青黏散,其名依附华佗而仅仅附于卷末,说明名医的弟子也不一定有名。作为名医,至少应该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必须具有丰富的医疗经验,所谓三折肱方为良医。其次要善于继承总结前人的学术成就,对医疗理论能融会贯通。第三则应在具有丰富医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和方法,在学术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师传仅仅是一个次要因素。金元四大家中,只有李东垣受业于张元素。朱震亨虽为刘完素三传弟子,却又旁通张从正、李东垣之学。其后如汪机、薛己、张介宾、吴有性、喻昌、李中梓、叶桂、徐大椿、王清任等人,均以医名鸣于当世。究其所学,亦极少出自名医亲传。中医向来多门户之见。入名医门下,得以继承师门的学...
·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名医戏官
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曾任四川蓬溪知县,後为编修《本草纲目》,决意辞官回乡。离职前,接任的县官为李时珍饯行。席间,那新官求道∶「素闻李公医道高明,可否为下官开帖滋补单方?」李时珍早闻此人是个「酒色财气」四大全的昏官,於是佯装允诺,取过文房四宝,开了一剂药∶柏子仁三钱、木瓜二钱官桂三钱、柴胡三钱益智二钱、附子三钱、八角二钱、人参一钱、乌三钱、上党三戋山药二钱写毕,李时珍扬长而去。第二天,那昏官将单方交予师爷去撮药,师爷细细一看,忙说∶「大人给他骂了!」接著道出了其中奥秘。那昏官气得直拍桌子。你知道这药方中骂了句什麽话吗?
·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幼童“开方”治名医
从前有一家中药店,为扩大生意,特意从省城请来了名医李万年坐堂。这位李大夫医术高超,可就是脾气坏,动不动就发脾气,弄得周围的人和他说话都得小心谨慎。一天,一个幼童由家长领着来瞧病,李万年给他开了一剂枇杷膏、一副草药和一帖膏药,并在另一张处方上写到:“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李万年逗那孩子说:“这是我的医嘱,你若把它作为上联能对出下联,这药费就免了。”药店老板一听说免费送药有些心痛,忙说:“小孩子对什么联,快交上钱拿药走吧。”李万年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一把将桌上的纸笔等东西掀掉,拂袖回后院住处去了。这时,只听那孩子在后面追着喊:“别急!别急!下联我对出来了!”听到有下联了,李万年停下了脚步,回过头:“说说看。”小孩不紧不慢地说:“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李万年一听又要发火,可仔细想想,从字面上找不出毛病,这确是上下对应的好联,再反思自己,也确实脾气不好。李万年佩服这小孩有如此才华,忙...
·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中医切脉趣谈
中医看病,免不了要先摸摸患者手腕部的脉搏,俗称切脉,亦称脉诊,切诊。切脉,是医生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更是中医辨证的“拿手好戏”。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通过“按二指”,常能相当准确地判断患者患病的部位和性质,推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窥察体内邪正盛衰等情况。历史上有关切脉的趣闻甚多,然而,切脉之术是谁人发明的呢?相传,距今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晋国上卿赵简子有一次病例,昏迷不醒,众人皆认为他死去。请当时的名医扁鹊判断,扁鹊从赵简子的手腕部按及还有微弱的脉跳,断言未亡。经他精心调治一周,终使赵“起死回生”。又一次,扁鹊路过虢国,见举国上下正忙于筹办驱魔祛邪的祭祀。询问之后方知原来是虢国太子已断气半日。扁鹊急上前察看,经摸脉搏、按体温,断定太子属假死,其奄奄一息之态患的是“尸厥”(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休克)。当即与弟子用针刺、热慰之法抢救。待虢太子醒来后,再以汤药精心调治二旬告愈。故后人普遍认...
·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苏东坡妙联对名医
苏东坡不但在文学方面有伟大成就,而且在医学方面也有很高造诣,人称“儒医”。他在杭州任知府时,就致力于搞医学研究。当时该地瘟疫经常发生,百姓死亡很多。为了把黎民百姓从痛苦的病魔中解脱出来,苏东坡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几十两黄金,在城里建了一座名叫“安乐”的诊坊,专门为人看病,三年中就治愈了近千病人。传说在杭州城西有个庞家庄,庄主姓庞名安时,此人性格豪爽,扶困济贫,好善乐施,是远近闻名的一位老中医。他喜欢交际,也爱好吟诗作对,谈古论今。因而与苏东坡交往甚厚,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诗论对,切磋医学。有一天苏东坡正坐在书房里翻阅医学书籍,外面衙役来报:“启禀大人,府外庞中医求见”。苏东坡忙说“有请”。庞中医在衙役的引领下来到书房门前,猛抬头,一眼看见门旁新挂了两只灯笼,他不由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一上联: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苏东坡正好迎出门来,他听了略一沉思,立刻心领神会,随即续出下联:架鼓鼓架,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