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杏林夜话》古老的生物钟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73
转发:0
评论:0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杏林夜话》古老的生物钟,   “情志疗法”   中医药学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宝藏,其中有璀璨的人本文化,

    “情志疗法”

    中医药学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宝藏,其中有璀璨的人本文化,有深邃的生命哲学。许多理论正越来越为当今国际医学界所重视、接受。现代医学,正在从纯生物解剖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环境之全新思维靠拢,这也可以说是正与中医的一些古老观点的趋同。

    我国传统医学的宝库中,有不少独特的治病方法,“情志疗法”就是长久以来行之有效的一种。清代名医傅青主曾留下运用此法的成功记录。

    一次,傅府来了位满脸愁容的男子,为其妻子求治。据来者说,他和妻子婚后相敬如宾,恩爱甜蜜,几乎从未红过脸。前些日子,因事发生争吵,过后妻子就得了病。原以为只是一时不乐,无甚大碍,岂知病况日重,以至卧床不起。傅青主详细问了有关情况后,步至堂前,在院中拾得小石一块,郑重其事地将石子交给来者,说这是他专为医治其妻之病选取的药引,要男子回家耐心守候着用火煮软,再来取方抓药。还再三叮嘱:煮时,火不得熄,水不能断,否则,这石头煮不软,做不了药引;没有药引,其妻之病怕是任凭什么药也难以奏效。盼爱妻病愈心切,这位男子回到家中便在病榻边生起小炭炉,文火煮石。一天,两天,三天。一连数日,通宵达旦,添水加炭,眼都熬红了,也不敢稍事休息。其妻被他的精神感动,竟支撑着离开病榻,代夫煮石,并催丈夫去问医生,如何方能煮得石软。男子不敢马虎,又一次急匆匆地赶至傅府求教。傅先生听说病妻已下榻代为煮石,高兴地笑对男子说:“你这就回家吧,尊夫人的病已经给治好了。石子是没法煮软的,可是,因争吵在她心头郁积而生的疙瘩,已被你的一腔至诚给煮软了,化解了。”

    这位清代名医并不用药,所采用的,就是中医称作的“情志疗法”。这种疗法,或从根本上化解一种不良情绪,或用一种情绪冲淡另一种情绪,总之是务须寻得一种方式,来纠正某种过度或长久不散的情绪,借以达到医治各种疾病的目的。

    古老的生物钟

    我国古时有对人生寿限的说法,如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接自己去。”前些年,美国曾生产过一种可以按小时、分秒来计算人之生命剩余时间的钟,称“泰米西斯生命钟”。这种特殊的倒计时的钟,将人的正常寿限,定在男性75岁、女性80岁,和我国俗话所说也差不离。

    说到生命钟或生物钟,它不仅研究、比较包括人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命寿限,而且研究各种生理活动的节律变化。这类研究虽说是当今科学的前沿之一,其实十分古老,远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就开始对它进行全面的研究,《黄帝内经》中就记录下很多这方面的成果。

     在《内经》成书时期,中医对病理变化的昼夜节律也有合乎客观的总结,所谓“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实践反复证明,大多数疾病均有早晨、中午较稳定,下午、夜晚加重的节律。据统计资料显示,死亡多发生在下半夜,哮喘也每在半夜发作。为利用生物钟以发挥药效,现代医学提出服药时间应与生理、病理节律同步的观念。如激素的分泌上午活跃,激素类药物便适宜于上午服用,这观念也便是中医顺应生物钟而提出的“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的古老观念的具体应用。《内经》提醒:晚上是休息时间,切忌如白天般活动,要“无扰筋骨,无见雾露”。据国外的最新研究,令现代人恐惧的癌变是在细胞分裂中发生,细胞分裂又多在睡眠中进行,如果正常的生物钟被搅乱,该睡时不睡,人体机能就很难控制细胞癌变,故而,不可无节制地沉湎于夜生活。

     中医不仅对昼夜节律早有深入探究,对月节律、年节律也都留下了令人叹服的成果。《灵枢・岁露》指出,每至月满之际,人的气血就显得积聚充盈,每当月晦之时,人的气血就显得虚散松减。将人体气血变化在月节律上加以如此认定,与如今满月对人血压、情绪等会产生影响的观察,实可谓不谋而合。

     至于年节律,《素问》有言简意赅的四字表述,谓“藏气法时”,意思说,五脏的病变与康复往往依随四季交替为规则,如心于五行属火而冬季对火不利,故有“病在心,甚于冬”之说。临床观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危险期,确实大多在一年中的冬季。元代丘处机的《摄生消息论》、明代冷谦的《保龄要旨》之类养生著作,都将秋季视为习吐纳练气功的最佳时机,则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肺于五行属金而秋季对金有利,在金秋时节做呼吸运动更有益于保健。

     当然,人体生物钟并非一般时钟,只作由时而天,由月而年的线性运转。生理的各种活动在节律上还存在有趣的比例关系。譬如,对于呼吸和脉搏,清代江涵暾在《诊脉歌》中就这样说:“口鼻一呼吸,脉束四五跳。此是无病者,平和气血调。三至为迟候,六至作数教,迟则寒之象,数则热之标。一二寒愈盛,七八热更饶。”

    “三因制宜”原则

     中医历来就十分强调因时、因地、因人的“三因制宜”。人虽有共性,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诸如先天、后天、职业、经历、年龄、性别等,都有不同,治病养生岂可一律?所以《素问・五常政大论》强调:耐受量大的人,药可下得重点;耐受量小的,自应下得轻点。《素问・血气形志》还曾具体分析:过多用脑的,心血管易患疾病;过多从事体力的,筋骨易患疾病;脑力和体力都太劳累的,咽喉,也许包括食纳都会有问题;至于既不勤脑又不勤力,过分安逸享乐者,也会得肥胖症。因此,必须有针对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克服不同的致病因素,以达到健康的目的。这类因人而宜的分析是极具科学性的。

    祖国医学理论不仅认为治病养生须因人而立,还须因时因地而宜。拿“因时”而言,冬病夏治、冬令进补,便是这一理论结出的丰硕成果,也是行之有效的治病养生之法。中医对冬季多发的喘咳,偏要在三伏天予以治疗,就每收避实击虚,事半功倍之效。而冬季毛孔塞闭,人的活动又相对减少,营养易于吸收,也正是进补的大好季节。再拿“因地”而言,人必适应于地理环境才得以生存,也因地理环境的差异而患不同的地方病,所以,中医认为“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这一祖国医学理论直到近代才被国际医学界所重视,发展成一门新兴的医学科学的分支――医学地理学。

    “君臣”各有分位

    西药多用化学手段合成,每种药物各有各的分子式,固然可用化学成分作分类的标准,若取同样标准为中药分类便没了价值。中药多从自然生成的动物、植物或矿物取材,根本无法简单地用分子式定性,而且每种药物的药理作用也是综合配伍后的结果,又如何准确认定哪种成分在起作用?因而,中药分类自古便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李时珍《本草纲目》将药物分作金、石、草、木、鳞、虫等十六部六十二类,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分类也相似,归以草木虫兽等。最合文化色彩的,要数我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对药物的分类了。这部药物学经典将药物分作“君、臣、佐使”三个大类;君类“主养命”,为上品;臣类“主养性”,为中品;佐使“主治病”,为下品。药物的首要作用在于治病,主治病的药却反被归入下品,若不从文化传统的大背景去理解,真令人匪夷所思。

    道家认为“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儒家说天下“定于一”,兵家又以“全国为上,破国次之”为用兵之法。无论形而上的宇宙本体,还是形而下的治国、用兵,我国传统文化历来崇尚整体。那么,视性命为整体,给心身以调养者,当然该是药中的中品乃至上品,而仅治得一时一患的具体病症的药物,岂不只能屈居下品?

     反映于《神农本草经》的中医最早的药物分类法,还吸取了我国上古就很发达的辩证思维方式。我国早期辩证大师老子曾说:“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经过一场激战,抵御的一方胜了,值得庆贺,但断垣残壁,满目疮痍,战争的创伤有待治理。最好是如孙子所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先就多加防范,不给来犯者以可趁之机。药物犹如与疾患作斗争的军队,分类时,无疑地应将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调养性命者归入或中或上,而将专事攻城夺地,猛攻急进的“主治病”者派入下品。

    遵循“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的辩证思维方式,历代传统医药学家,当然要在提高免疫防患未然,和尽可能减少药物对人体损伤作用两方面下苦功夫了。

    “口齿乌髭”

     据张果《医说》记载,南梁刘峻所著《类苑》中有首歌谣,题作《西岳华山峰碑载口齿乌髭歌》,歌谓:“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开麻蜀地黄。木律早莲槐角子,细辛荷叶要相当。青盐等分同烧煅,研熬将来使更良。揩齿牢牙髭鬓黑,谁知世上有仙方。”早在公元六世纪的南梁就刊刻于石碑的“口齿乌髭”,用皂角、荷叶、青盐等各种药物研熬而成,对牙齿口腔有增白留香、消炎镇痛作用,还兼可乌发美容,效果比如今的药物牙膏还要神奇。“口齿乌髭”实在可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药物牙膏。

     据上述碑文,这种疗效神奇的牙膏被用来“揩牙”,而非刷牙,是不是说我国古代没有牙刷?其实,用手指抹些牙粉牙膏揩牙只是古代保持口腔卫生、防治牙病的方法之一,此外,不仅有用中药煎汁漱口,还有刷牙护齿的方法。1954年由考古发掘,从公元959年的辽代墓葬土的两把骨质牙刷柄,就足以说明,中国的使用牙刷洁齿,少说也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如今,许多人在每日清晨起床刷牙漱口,或在晚上临睡前刷一次牙。而我国历代中医著作则不仅以为睡前比晨起漱洗对护齿尤为有效,更倡导每餐必漱,医学名家张景岳《景岳全书》就指出:“每于饭后必漱,则齿至老坚白不坏。”这是十分科学的。当然,“齿至老坚白不坏”的说法只是强调每餐漱洗的重要,牙齿作为人体的器官之一,由于各种原因,总免不了会有伤病,包括常有的缺损。如今牙科对缺损者,常采用镶补的医疗措施,以恢复牙齿的功能。不知者,必以为很现代;知之者则会想起《新修本草》――在这部唐代由国家颁行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中,已有用白锡、银箔、水银合成银膏,以作牙科充填物的记载。见于《新修本草》的用汞合金补牙的记载,还表明我国的牙科医疗技术,曾经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杏林的由来
董奉是汉代有名的中医大夫,相传他在府上给人治病时,不收取诊费,只要求患者在病愈之后,在他的家宅四周随意种下几棵杏树,一般是重病痊愈栽种五棵,轻病痊愈栽种一棵。几年之后,董奉住处的四周竟然有杏树十余棵了。远远望去,林深树密,茂盛葱郁,无边无际。春季繁花似锦,夏月浓荫葱葱,挂在树上的杏仁果实沉沉甸甸、金黄灿烂,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之后,人们看到杏林,便联想起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董奉先生,由此将给人健康保证的中医界称为“杏林”。提到“杏林”,便知医事。古往今来,“杏林春满”、“杏林春暖”成为病家赞颂医家医德高尚、不计报酬、医术高明的常用语。
·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神医
咱听过很多老中医妙手回春、救活死人的故事,传起来神乎其神,让听的人都没啥相信是真实的,只是一种传说而已。现在咱讲的这段中医故事,却是真实的。在明朝万历、天启年间,泉州府晋江县福全乡有一个很出名的医生,叫蒋际酉,字沂泉,算起来也是名门望族的子弟,伊是明朝尾东阁大学士蒋德的堂阿叔,但是蒋际酉从早无意功名,以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为己任,苦心钻研岐黄之术,是一个很高明的医生,尤其擅长针灸,很多病人得到伊的医治,起死回生。伊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伊没像现时医院的医生,有工资奖金,收入就靠先生礼,但却从没乱收人的红包。对穷苦百姓,有病来就医,伊态度和善,没另眼看待,不但没收先生礼,还倒贴工贴药。有的病人倒在厝内,得倘来,伊就行路去出诊,没叫人打轿来扛伊,没半点仔名医的架子。有的病人是突然间得着急症,没管风歹天,也没管三更半暝,还是偏僻山缝,现请现行,从来没多收先生礼,所以蒋先生的名声很好。有一次,...
·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大医精诚
【原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责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其有患疮痘、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释义】凡是优秀的医生治病,一定要神志专一,心平气和,不可有其他杂念,首先要有慈悲同情之心,决心解救人民的疾苦。如果患者前来就医,不要看他的地位高低、贫富及老少美丑,是仇人还是亲人,是一般关系还是密切的朋友,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包括中外),是聪明的人还是愚笨的人,都应一样看待,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替他们着想;也不能顾虑重重、由于不决,考虑自身的利弊,爱惜自己的性...
·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中医“免疫”思想的由来
在我国医学历史上,很早就有“免疫”的思想,这就是“以毒攻毒”的治病方法。我国最古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提到,治病要用“毒药”,药没有“毒”性就治不了病。然而,有趣的是,最早把这种免疫思想付诸于实践,并最早从事免疫学研究的先驱,竟是醉心于炼丹的道教徙葛洪。葛洪,字稚川,别号朴子。他从小就喜欢读医书和炼丹书,长大后,更在热衷于炼丹术的同时,潜心研究医术,并成了东晋有名的医学家,老百姓有什么急病重病,常找他来医治。一天,有位40多岁的老农急冲冲地来到葛洪的家,焦急地对他说:“我的独生儿子被疯狗咬伤了,请您给想个办法,救他一命。”葛洪听了这话,也很焦急。因为他知道,人若是被疯狗咬伤,会非常痛苦,受不得半点剌激,哪怕是受到一点光,听到一点声音,都能引起抽搐,烦燥,尤其是怕水。听到水,谈到水,见到水,都会立刻咽喉痉挛。发病几小时内便可迅速死亡。葛洪在脑子里搜索着各种各样的药方,但很遗憾没有一个药方能...
·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中医行医的招牌葫芦
古时候的行医者无论走到里,身上都背着个葫芦。葫芦作为行医的招牌,据传这还有个来历呢!东汉时期,有个叫费长房的人见一老翁在街上卖药,凡吃过他的药的病人,立即见效,药到病除。费长房看了以后,就想拜老翁为师。于是待人散后尾随跟踪,见老翁跳进一家酒店墙上挂的葫芦内,心想这老翁决不是等闭之辈,更增加他拜师的决心。于是,他便在酒店挂葫芦处备好一桌上等的酒席,恭候老翁出来,不多时,老翁便从葫芦内跳出来。费长房立即磕头跪拜,认师求教,老翁见费长房诚心求学,便收他为徙,将自己的医术传授于他,后来费长房便成为当时的一代名医。他为了纪念老翁,行医时总将葫芦背在身上。从此以后,郎中行医,便用葫芦当招牌,以表示医术高超,人们也因此把葫芦当作医生的标记。其实,葫芦本身也是一味中药,味甘淡性平,有利水通淋之功,可用于治疗水肿、不利、黄疸、腹满等证。每次15-30克,水煎服,也可配入复方中应用。葫芦子还可治疗牙痛及牙龈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