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注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二)
金匮要略注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二),【注】 呕而肠鸣,肠虚而寒也。呕而心下痞,胃实而热也,并见之,乃下寒上热,肠
【注】
呕而肠鸣,肠虚而寒也。呕而心下痞,胃实而热也,并见之,乃下寒上热,肠虚胃实之病也,故主之半夏泻心汤,用参、草、大枣以补正虚,半夏以降客逆,干姜以胜中 寒,芩、连以泻结热也。
【集注】
程林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此邪热乘虚而客于心下,故用芩、连泄热除痞,干姜、半夏散逆止呕。「内经」曰:脾胃虚则肠鸣。又曰: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人参、大枣、甘草,用以补中而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洗)半升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甘草(炙)三两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注】
有声有物谓之呕,有声无物谓之哕,即干呕也。今有声无物而吐涎沫,故曰干呕。吐 逆,吐涎沫也。干呕吐酸苦,胃中热也;干呕吐涎沫,胃中寒也,主之半夏干姜散,温中止呕也。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 干姜等分
右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
【注】
干呕吐涎者,以半夏干姜散,温中止呕也。若更头痛,此属寒气盛而逆之甚也,故用吴茱萸汤,温寒下气,大折冲逆之势也。
【集注】
徐彬曰: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上焦既有寒邪,格阳在上,故主头痛,用吴茱萸温补以驱浊阴也。
李?曰:太阴、少阴经,从足至胸,俱不上头,二经并无头痛证。厥阴经上出额,与 督脉会于巅,故干呕吐涎沫者,里寒也,头痛者,寒气从经脉上攻也。不用桂、附,用吴茱萸者,以其入厥阴经故耳!余皆温补散寒之药。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注】
干呕者,胃气逆也,若下利清彻,乃肠中寒也。今下利浊黏,是肠中热也,故用黄芩汤以治其利,合半夏生姜汤,以治干呕也。
【集注】
程林曰:中焦不和,则气逆于上而作呕,迫于下而为利,故用半夏、生姜,入上焦而止呕;甘草、大枣,入中焦而和脾;黄芩、芍药,入下焦而止利。如是则正气安而邪气去,三焦和而呕利止矣。
魏荔彤:此呕为热逆之呕,利为挟热之利。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二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注】
吐者,有物无声之谓也。朝食暮吐者寒也,食已即吐者火也,以寒性迟,火性急也.故以大黄甘草汤,缓中泻火,火平自不吐也。
【集注】
王肯堂曰: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又用大黄甘草治食已即吐,何也?曰:欲吐者, 其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而逆之使下,则必抑塞愤乱而益甚,故禁之。若既已吐矣,吐而不已,有升无降,则当逆而折之,引令下行,无速于大黄,故取之也。
程林曰:经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食已即吐,是胃热上逆而不能容食,与反胃寒呕水饮不同,故用是汤以平胃热。
高世曰:食已即吐者,非宿谷不化之胃反,乃火热攻冲之吐逆。
大黄甘草汤方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注】
病人欲吐,上越之势方盛,故不可下之。若病人吐后,其势衰矣,因其衰而济之,故已吐有可下之法也。
【集注】
徐彬曰:治病之法,贵因势利导,故「内经」曰:在上者越之,在下者竭之。今病欲上吐,不可强之使下,凡病皆然。故曰: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程林曰:按「欲」字,乃吐而未吐之义。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呕而肠鸣,肠虚而寒也。呕而心下痞,胃实而热也,并见之,乃下寒上热,肠虚胃实之病也,故主之半夏泻心汤,用参、草、大枣以补正虚,半夏以降客逆,干姜以胜中 寒,芩、连以泻结热也。
【集注】
程林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此邪热乘虚而客于心下,故用芩、连泄热除痞,干姜、半夏散逆止呕。「内经」曰:脾胃虚则肠鸣。又曰: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人参、大枣、甘草,用以补中而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洗)半升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甘草(炙)三两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注】
有声有物谓之呕,有声无物谓之哕,即干呕也。今有声无物而吐涎沫,故曰干呕。吐 逆,吐涎沫也。干呕吐酸苦,胃中热也;干呕吐涎沫,胃中寒也,主之半夏干姜散,温中止呕也。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 干姜等分
右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
【注】
干呕吐涎者,以半夏干姜散,温中止呕也。若更头痛,此属寒气盛而逆之甚也,故用吴茱萸汤,温寒下气,大折冲逆之势也。
【集注】
徐彬曰: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上焦既有寒邪,格阳在上,故主头痛,用吴茱萸温补以驱浊阴也。
李?曰:太阴、少阴经,从足至胸,俱不上头,二经并无头痛证。厥阴经上出额,与 督脉会于巅,故干呕吐涎沫者,里寒也,头痛者,寒气从经脉上攻也。不用桂、附,用吴茱萸者,以其入厥阴经故耳!余皆温补散寒之药。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注】
干呕者,胃气逆也,若下利清彻,乃肠中寒也。今下利浊黏,是肠中热也,故用黄芩汤以治其利,合半夏生姜汤,以治干呕也。
【集注】
程林曰:中焦不和,则气逆于上而作呕,迫于下而为利,故用半夏、生姜,入上焦而止呕;甘草、大枣,入中焦而和脾;黄芩、芍药,入下焦而止利。如是则正气安而邪气去,三焦和而呕利止矣。
魏荔彤:此呕为热逆之呕,利为挟热之利。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二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注】
吐者,有物无声之谓也。朝食暮吐者寒也,食已即吐者火也,以寒性迟,火性急也.故以大黄甘草汤,缓中泻火,火平自不吐也。
【集注】
王肯堂曰: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又用大黄甘草治食已即吐,何也?曰:欲吐者, 其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而逆之使下,则必抑塞愤乱而益甚,故禁之。若既已吐矣,吐而不已,有升无降,则当逆而折之,引令下行,无速于大黄,故取之也。
程林曰:经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食已即吐,是胃热上逆而不能容食,与反胃寒呕水饮不同,故用是汤以平胃热。
高世曰:食已即吐者,非宿谷不化之胃反,乃火热攻冲之吐逆。
大黄甘草汤方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注】
病人欲吐,上越之势方盛,故不可下之。若病人吐后,其势衰矣,因其衰而济之,故已吐有可下之法也。
【集注】
徐彬曰:治病之法,贵因势利导,故「内经」曰:在上者越之,在下者竭之。今病欲上吐,不可强之使下,凡病皆然。故曰: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程林曰:按「欲」字,乃吐而未吐之义。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金匮要略注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五)
【注】此承上表里已和,病当自愈而不愈之义也。下利里病,而得浮数表脉,故曰:脉反浮数也。但尺中自,则知热陷血分,必圊脓血也。【集注】徐彬曰:下利属寒,脉应沉迟,反浮数,其阳胜可知。而尺中自,为阳邪入阴,此亦热多,故曰:必圊脓血。程林曰:寸脉浮数,为热有余,尺脉自,为血不足,以热有余,则挟热而便脓血。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注】下利之人,心下者,诸泻心汤证也。若寸、关、尺三部脉皆平实有力,虽下利,宜攻坚也。【集注】李?曰:下利,按之心下坚者,实也。设或脉见微弱,犹未可下,今三部脉皆平,则里气不虚可知,自宜急下之,此凭脉又凭证之法也。大承气汤方(见痉病中)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注】脉迟不能兼滑,惟浮取之迟,沉取之滑,则有之矣。今下利脉迟而滑,谓浮迟而沉滑也。浮迟则外和,沉滑则内实。欲止内实之下利,当下之,积去则止,宜大承气汤。【集...
· 金匮要略注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一)
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注】呕家,呕吐或谷、或水、或痰涎、或冷沫,今呕而有脓,此内有痈,脓溃而呕,非呕病也,故曰:不可治呕,脓尽自愈。【集注】赵良曰:经云:热聚于胃口而不行,胃脘为壅,胃脘属阳明经,阳明气逆则呕,故脓不自出,从呕而出,此痈之在胃脘上口者也。若过半中,在肺之下者,脓则不从呕出而从大便出矣。程林曰:夫痈溃则为脓,脓上出必令呕,故不必治其呕,脓尽则呕自止也。先?渴者,此欲解;先渴?者,水停心下,此家。【注】呕病后渴饮而不呕,为胃气和,此欲解也。因渴而后呕,呕而复渴,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之呕,非呕病也。【集注】赵良曰:呕则饮去,饮去则阳气回,津液犹未布,故渴耳。虽渴,终以邪去正回而必解也。先渴?者,即前痰中,小半夏茯苓之也。程林曰:先?渴者,後而胃津液,得水和之即愈;先渴?者,本渴而水,水停胃中作呕也,故属水饮。尤怡曰:家必有停痰宿水,先?渴者,痰水已去,而胃也,故曰:...
· 金匮要略注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三)
【注】此承上条,详申欲吐之状,以明其治也。喘者呼吸气急也,似喘不喘,谓胸中似喘之不快,而不似喘之气急也。呕者吐物而有声也,似呕不呕,谓似作呕之状,而不似呕之有物也,哕者干呕也,似哕不哕,谓似乎哕之有声,而不似哕之声连连也。胸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总形容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心中愦乱无奈,懊?欲吐之情状也,故以半夏降逆,生姜安胃也。【集注】沈明宗曰: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诚不是喘,不是呕,不是哕也。彻者,通也,竟是通心中愦愦然无奈,即泛泛恶心之义也。生姜半夏汤方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呕止,停后服。【集解】李?曰:生姜、半夏,辛温之气,足以散水饮而舒阳气,然待小冷服者,死寒饮固结于中,拒热药而不纳,反致呕逆。今热药冷饮下嗌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情且不违,而致大益,此「内经」之旨也。此方与前半夏干姜汤略同,...
· 金匮要略注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四)
【注】哕虚邪也。哕而不腹满者,为正气虚,兼有热者,以橘皮竹茹汤主之;兼有寒者,以吴茱萸汤主之。哕而腹满者为邪气实,当视其二便,大便不利者下之,不利者通之即愈也。【集注】朱肱曰:前部不利猪苓汤,后部不利谓胃承气汤。赵良曰:腹满为实,实则气上逆而作哕,故必视其前后何部不利而利之,则满去而哕止。魏荔彤曰:胃气上逆,冲而为哕,治法当视其前后,审大调不调也。前部不利者,水邪之逆也。当利其而哕愈;后部不利者,热邪实也,当利其大便而哕愈。夫六府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注】气绝非谓脱绝,乃谓虚绝也。六府之气,阳也,阳气虚不温于外,则手足寒缩,阳虚则阴盛上逆,故呕吐哕也。五藏之气,阴也,阴气虚不固于中,则下利不禁,利甚则中脱形衰,故手足不仁也。此发明呕吐、下利之原委也。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注】下利清谷,里寒也,外热汗出而厥,阳亡...
· 金匮要略注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弦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按】弦小紧者之「小」字,当是「沉」字,则有有可下之理。弦紧者,当是「弦浮紧」,则有可发汗之理。弦浮大者,当是「弦滑大」,则有可吐之理。且不遗本文疟脉自弦之意。【注】疟之为病,寒热也,三阴三阳皆有之,因其邪伏藏于半表半里之间,故属少阳,脉自弦也。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谓发作之时,多热为阳盛,多寒为阴盛也。夫伤寒少阳病,则有汗、吐、下三法之禁,而疟亦属少阳,何以有汗、吐、下三法之宜,是盖疟属杂病,不可不知也。初发脉弦兼沉紧者,主乎里也,可下之;兼迟者,主乎寒也,可温之;兼浮紧者,主乎表也,可汗之;兼滑大者,主乎饮也,可吐之;兼数者,风发也,即风热之谓也,可清之。若久发不止,则不可以此法治之,当以饮食撙节,调理消息止之,盖初病以治邪为急,久病以养正为主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