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注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二)
金匮要略注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二),【注】 脾中风寒之邪,若脉见浮之大坚,失其和缓,按之状如覆杯,高章明洁,有力如摇
【注】
脾中风寒之邪,若脉见浮之大坚,失其和缓,按之状如覆杯,高章明洁,有力如摇,
乃脾藏之死脉也。
【集注】
李?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浮之大坚,则胃气绝,真藏脉见矣。覆杯则内空,洁
洁者,空而无有之象也。状如摇者,脉躁疾不宁,气将散也,故死。
15
趺阳脉浮而,浮则胃气强,则数,浮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 丸主之。
【按】
此条当在『腹满篇』中便难之下,必是错简在此。
【注】
趺阳胃脉也,若脉而不浮,脾阴虚也,则胃气亦不强,不堪下矣。今脉浮而,胃
阳实也,则为胃气强,脾阴亦虚也。脾阴虚不能为胃上输精气,水独下行,故数
也;胃气强,约束其脾,不化津液,故大便难也。以麻仁丸主之,养液润燥,清热通
幽,不敢恣行承气者,盖因脉终是虚邪也。
【集注】
徐彬曰:脾约病用丸不作汤者,取其缓以开结,不敢骤伤元气也。要知人至脾约,皆
因元气不充,津液不到所致耳。 李?曰:趺阳胃脉也。胃为水谷之海,浮为阳脉,故胃气强而能食,数则津液亡
,故脉。盖脾主为胃行津液,此以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能四布,但输膀胱,致
数而大便坚也。麻子仁丸通幽润燥。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 枳实一 大黄一 厚朴一尺 杏仁一升
右六味,末之;炼蜜为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以知为度。
16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自利,饮食如
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干
姜苓汤主之。
【按】
肾缺中风、中寒二条,必是简脱。
【注】
肾著者,谓肾为寒湿所伤,?而不行之为病也。肾受寒湿,故体重腰冷,如坐水中,
虽形如水肿之状。反不渴而自利,非水也,乃湿也。饮食如故,以病属下焦肾,
而不属中焦脾故也。询其所以得之之由,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伤之也,是以腰
下冷痛寒胜也。腹重,湿胜也。如带五千钱,形容重着之甚也。以甘姜苓汤补土以
制水,散寒以渗湿也。
【集注】
尤怡曰:其病不在肾之中藏,而在肾之外府,故其治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
水也。
甘草干姜茯苓白汤方
甘草二两 白二两 干姜四两 茯苓四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17
肾死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注】
肾中风寒之邪,若见浮之极坚,按之乱动有如转丸,及下入尺中,通然乱动,皆肾死
真藏之脉也。
【集注】
程林曰:肾藏死,浮之坚,与『内经』辟辟如弹石曰肾死同意,皆坚之象也。按之则
乱如转丸,下入尺中者,此阴阳离决之状也,故死。以上真藏与『内经』互有异同。
总之脉无胃气,现于三部中,脉象形容不一也。
18
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
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注】
三焦竭部者,谓三焦因虚竭而不各归其部,不相为用也。上焦受气于中焦,下焦生气
于中焦,互相为用则为和也。若中焦虚竭,不能消化水谷,谷气不受,则上焦不相为
用而失和也,失和则谷气郁而不宣,故善噫也。下焦虚竭,不能供升生之气于中焦,
则失和也。失和则肾气独沉,自不能禁,故前遗溺而后失便也。不须治,久则愈,在
善噫可也。若遗溺失便,未有不治能愈者,恐是错简。
【集注】
程林曰:竭虚也。『本经』云: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
,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上焦胃上口也,中焦脾也,脾善噫,脾不和
,则食息迫逆于胃口而为噫也。经云,膀胱不约为遗溺,因气不和则溲便不约。故遗
失而不能自禁制也。
19
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
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
热者必痔。
【注】
热在上焦者,篇中所谓肺痿吐涎沫也;热在中焦者,篇中所谓腹满坚痛也;热在下焦 者,篇中所谓淋沥也。其外大肠有寒者,多清澈鹜溏,即下利溏泻也。有热者,
便稠黏肠垢,即下利脓血也。小肠有寒者,下重便血,即结阴便血也。有热者,热流
于大肠,蓄于肛门必病痔也。
【集注】
徐彬曰:小肠为受盛之官,与心为表里。丙,小肠也。挟火以济阴,而阴不滞,挟气
以化血,而血归经,有寒则气不上通而下重,血无主气而妄行矣。直肠者,大肠之头
也,门为肛,小肠有热,则大肠传导其热,而气结于肛门故痔。痔者,滞其丙小肠之
热于此也。
20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藏病也,终不移。聚者,府病 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气者,?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气。诸积
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
傍,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
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作解见首篇)
【注】
病有积、有聚、有气,当别之也。积者藏病,无时不有,不移其处也。聚者府病,
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也。为可治,谓府病易治也。深者,饮积?下痛也,按之则止
,不按复痛。以水气得按暂散,故痛暂止也,此即其证而言之。然诸积大法,尤当以
诊候之也,脉来沉伏附骨而细者,乃诸积之诊也。若见两寸,积在胸中也;微出近鱼
际,积在喉中也;两关,积在脐傍也;上关近寸,积在心下也;微下近尺,积在少腹
也;尺中,积在气冲也;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谓左右俱见,
积在中央也。各以其部之处,而诊积之所在也。
【集注】
徐彬曰:积者迹也,病气之属阴者也。藏属阴,两阴相得,故不移,不移者,有专痛
之处,而无迁改也。聚则如市井之物,偶聚而已,病气之属阳者也。府属阳,两阳相
比,则非如阴之凝,故寒气感则发,否则已。所谓有时也,既无定?,则痛无常处,
故展转痛移,其根不深,故比积为可治也。
李?曰:积为藏病,深入在里,故脉细而附骨也。寸、关、尺、上下、左右,别积病
之所在,皆指细而附骨之部分,即『内经』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
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脾中风寒之邪,若脉见浮之大坚,失其和缓,按之状如覆杯,高章明洁,有力如摇,
乃脾藏之死脉也。
【集注】
李?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浮之大坚,则胃气绝,真藏脉见矣。覆杯则内空,洁
洁者,空而无有之象也。状如摇者,脉躁疾不宁,气将散也,故死。
15
趺阳脉浮而,浮则胃气强,则数,浮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 丸主之。
【按】
此条当在『腹满篇』中便难之下,必是错简在此。
【注】
趺阳胃脉也,若脉而不浮,脾阴虚也,则胃气亦不强,不堪下矣。今脉浮而,胃
阳实也,则为胃气强,脾阴亦虚也。脾阴虚不能为胃上输精气,水独下行,故数
也;胃气强,约束其脾,不化津液,故大便难也。以麻仁丸主之,养液润燥,清热通
幽,不敢恣行承气者,盖因脉终是虚邪也。
【集注】
徐彬曰:脾约病用丸不作汤者,取其缓以开结,不敢骤伤元气也。要知人至脾约,皆
因元气不充,津液不到所致耳。 李?曰:趺阳胃脉也。胃为水谷之海,浮为阳脉,故胃气强而能食,数则津液亡
,故脉。盖脾主为胃行津液,此以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能四布,但输膀胱,致
数而大便坚也。麻子仁丸通幽润燥。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 枳实一 大黄一 厚朴一尺 杏仁一升
右六味,末之;炼蜜为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以知为度。
16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自利,饮食如
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干
姜苓汤主之。
【按】
肾缺中风、中寒二条,必是简脱。
【注】
肾著者,谓肾为寒湿所伤,?而不行之为病也。肾受寒湿,故体重腰冷,如坐水中,
虽形如水肿之状。反不渴而自利,非水也,乃湿也。饮食如故,以病属下焦肾,
而不属中焦脾故也。询其所以得之之由,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伤之也,是以腰
下冷痛寒胜也。腹重,湿胜也。如带五千钱,形容重着之甚也。以甘姜苓汤补土以
制水,散寒以渗湿也。
【集注】
尤怡曰:其病不在肾之中藏,而在肾之外府,故其治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
水也。
甘草干姜茯苓白汤方
甘草二两 白二两 干姜四两 茯苓四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17
肾死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注】
肾中风寒之邪,若见浮之极坚,按之乱动有如转丸,及下入尺中,通然乱动,皆肾死
真藏之脉也。
【集注】
程林曰:肾藏死,浮之坚,与『内经』辟辟如弹石曰肾死同意,皆坚之象也。按之则
乱如转丸,下入尺中者,此阴阳离决之状也,故死。以上真藏与『内经』互有异同。
总之脉无胃气,现于三部中,脉象形容不一也。
18
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
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注】
三焦竭部者,谓三焦因虚竭而不各归其部,不相为用也。上焦受气于中焦,下焦生气
于中焦,互相为用则为和也。若中焦虚竭,不能消化水谷,谷气不受,则上焦不相为
用而失和也,失和则谷气郁而不宣,故善噫也。下焦虚竭,不能供升生之气于中焦,
则失和也。失和则肾气独沉,自不能禁,故前遗溺而后失便也。不须治,久则愈,在
善噫可也。若遗溺失便,未有不治能愈者,恐是错简。
【集注】
程林曰:竭虚也。『本经』云: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
,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上焦胃上口也,中焦脾也,脾善噫,脾不和
,则食息迫逆于胃口而为噫也。经云,膀胱不约为遗溺,因气不和则溲便不约。故遗
失而不能自禁制也。
19
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
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
热者必痔。
【注】
热在上焦者,篇中所谓肺痿吐涎沫也;热在中焦者,篇中所谓腹满坚痛也;热在下焦 者,篇中所谓淋沥也。其外大肠有寒者,多清澈鹜溏,即下利溏泻也。有热者,
便稠黏肠垢,即下利脓血也。小肠有寒者,下重便血,即结阴便血也。有热者,热流
于大肠,蓄于肛门必病痔也。
【集注】
徐彬曰:小肠为受盛之官,与心为表里。丙,小肠也。挟火以济阴,而阴不滞,挟气
以化血,而血归经,有寒则气不上通而下重,血无主气而妄行矣。直肠者,大肠之头
也,门为肛,小肠有热,则大肠传导其热,而气结于肛门故痔。痔者,滞其丙小肠之
热于此也。
20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藏病也,终不移。聚者,府病 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气者,?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气。诸积
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
傍,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
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作解见首篇)
【注】
病有积、有聚、有气,当别之也。积者藏病,无时不有,不移其处也。聚者府病,
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也。为可治,谓府病易治也。深者,饮积?下痛也,按之则止
,不按复痛。以水气得按暂散,故痛暂止也,此即其证而言之。然诸积大法,尤当以
诊候之也,脉来沉伏附骨而细者,乃诸积之诊也。若见两寸,积在胸中也;微出近鱼
际,积在喉中也;两关,积在脐傍也;上关近寸,积在心下也;微下近尺,积在少腹
也;尺中,积在气冲也;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谓左右俱见,
积在中央也。各以其部之处,而诊积之所在也。
【集注】
徐彬曰:积者迹也,病气之属阴者也。藏属阴,两阴相得,故不移,不移者,有专痛
之处,而无迁改也。聚则如市井之物,偶聚而已,病气之属阳者也。府属阳,两阳相
比,则非如阴之凝,故寒气感则发,否则已。所谓有时也,既无定?,则痛无常处,
故展转痛移,其根不深,故比积为可治也。
李?曰:积为藏病,深入在里,故脉细而附骨也。寸、关、尺、上下、左右,别积病
之所在,皆指细而附骨之部分,即『内经』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
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金匮要略注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一)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按】身运而重,当是「头运而身重」,冒而肿胀,当是「冒风而肿胀」,始与文义相合,此必传写之?可知。【注】肺主气,外合皮毛,肺中风邪,风伤气则津结不行,故口燥;风伤肺则气逆上壅,故喘咳。头运而身重者,气伤而力乏也;冒风而肿胀者,皮伤风水也。【集注】李?曰:肺主气,风邪中之,则气壅而津液不行,故口燥气逆而呼吸不利,故气喘也。02肺中寒,吐浊涕。【注】肺中寒邪,胸中之阳气不治,则津液聚而不行,故吐浊涎如涕也。【集注】李?曰:五液入肺为涕,肺合皮毛,开窍于鼻,寒邪从皮毛而入于肺,则肺窍不利而鼻塞涕唾,浊涎壅遏不通,吐出于口也。03肺死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焦根者,死。【注】肺中风寒之邪,脉若见浮之极虚,按之弱如葱叶之空下无根者,乃肺藏之死脉也。以下五藏俱言浮者,是明外中之邪,应得之脉也。【集注】程林曰:真肺脉至,如以毛羽中人肤,非浮之虚乎?葱叶中空...
· 金匮要略注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弦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按】弦小紧者之「小」字,当是「沉」字,则有有可下之理。弦紧者,当是「弦浮紧」,则有可发汗之理。弦浮大者,当是「弦滑大」,则有可吐之理。且不遗本文疟脉自弦之意。【注】疟之为病,寒热也,三阴三阳皆有之,因其邪伏藏于半表半里之间,故属少阳,脉自弦也。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谓发作之时,多热为阳盛,多寒为阴盛也。夫伤寒少阳病,则有汗、吐、下三法之禁,而疟亦属少阳,何以有汗、吐、下三法之宜,是盖疟属杂病,不可不知也。初发脉弦兼沉紧者,主乎里也,可下之;兼迟者,主乎寒也,可温之;兼浮紧者,主乎表也,可汗之;兼滑大者,主乎饮也,可吐之;兼数者,风发也,即风热之谓也,可清之。若久发不止,则不可以此法治之,当以饮食撙节,调理消息止之,盖初病以治邪为急,久病以养正为主也。...
· 金匮要略注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二)
【按】温温当是「」。【注】历节之证,诸肢节疼痛也。身体羸,即上条身体羸瘦,甚言其瘦之甚也。脚肿如脱,即上条独足肿大,甚言其肿之甚也。头眩短气,阳气虚也。欲吐,寒邪盛也。而不用乌头汤者,因无黄汗之湿胜也。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者,以壮阳气,散寒湿为急也。故方中桂枝芍药倍于麻黄、防风,大加白、附子,其意专在温行阳气,次在散寒湿也。多用生姜,因其欲吐;更佐知母、甘草者,以其剂过辛热,监制之也。【集注】李?曰:此历节病,由气血两虚而致者也。风湿相搏,四肢节节皆痛,即历节病也。身体羸,邪胜正衰也。脚肿如脱,气绝于下也。头眩短气,气虚于上也。温温欲吐,气逆于中也。此三焦气血两虚,故是汤主祛风湿而温气血。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五两知母四两防风二两附子(炮)二枚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07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注】趺阳胃脉也,谷气,...
· 金匮要略注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一)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注】风病,『内经』论之详矣。但往往与痹合论,后人惑之,故仲景复言之曰: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即经所谓偏枯也,或但两臂不遂者,非中风也,即痹病也。盖痹为阴病,脉多沉涩,风为阳病,脉多浮缓,今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其脉微者,正气虚也,数者,邪气胜也。故病风中之人,因虚而召风者,未有不见微弱之脉者也;因热而生风者,未有不见数急之脉者也。【集注】沈明宗曰:此分中风与痹也。风之为病,非伤于卫,即浸于荣,故当半身不遂,谓半身之气伤而不用也。若但臂不遂,此为痹;痹者,闭也,谓一节之气,闭而不仁也。于是诊之于脉,必微而数;微者,阳之微也;数者,风之数也,此中风使然,谓风乘虚入,而后使半身不遂也。02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抟,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邪在于络,...
· 金匮要略注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五)
【注】此承上表里已和,病当自愈而不愈之义也。下利里病,而得浮数表脉,故曰:脉反浮数也。但尺中自,则知热陷血分,必圊脓血也。【集注】徐彬曰:下利属寒,脉应沉迟,反浮数,其阳胜可知。而尺中自,为阳邪入阴,此亦热多,故曰:必圊脓血。程林曰:寸脉浮数,为热有余,尺脉自,为血不足,以热有余,则挟热而便脓血。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注】下利之人,心下者,诸泻心汤证也。若寸、关、尺三部脉皆平实有力,虽下利,宜攻坚也。【集注】李?曰:下利,按之心下坚者,实也。设或脉见微弱,犹未可下,今三部脉皆平,则里气不虚可知,自宜急下之,此凭脉又凭证之法也。大承气汤方(见痉病中)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注】脉迟不能兼滑,惟浮取之迟,沉取之滑,则有之矣。今下利脉迟而滑,谓浮迟而沉滑也。浮迟则外和,沉滑则内实。欲止内实之下利,当下之,积去则止,宜大承气汤。【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