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脉经―脉经卷第四平杂病脉第二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34
转发:0
评论:0
脉经―脉经卷第四平杂病脉第二,    滑为实,为下,又为阳气衰。数为虚,为热。浮为风,为虚。动为痛、为掠。  
    滑为实,为下,又为阳气衰。数为虚,为热。浮为风,为虚。动为痛、为掠。
 
    沉为水、为实,又为鬼疰。弱为虚,为悸。
 
    迟则为寒,涩则少血,缓则为虚,洪则为气。
 
    紧则为寒,弦数为疟。
 
    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微则为虚,代散则死。
 
    弦为痛痹,偏弦为饮,双弦则胁下拘急而痛,其人恶寒。
 
    脉大,寒热在中。
 
    伏者,霍乱。安卧脉盛,谓之脱血。
 
    凡亡汗,肺中寒,饮冷水,咳嗽,下利,胃中虚冷,此等其脉并紧。
 
    浮而大者,风。
 
    浮而大者,中风,头重鼻塞。
 
    浮而缓,皮肤不仁,风寒入肌肉。
 
    滑而浮散者,摊缓风。
 
    滑者,鬼疰。
 
    涩而紧,痹病。
 
    浮洪大长者,风眩癫疾。
 
    大坚疾者,癫病。
 
    弦而钩,胁下如刀刺,状如蜚尸,至困不死。紧而急者,遁尸。
 
    洪大者,伤寒热病。
    浮洪大者,伤寒。秋吉,春成病。
 
    浮而滑者,宿食。
 
    浮滑而疾者,食不消,脾不磨。
 
    短疾而滑,酒病。
 
    浮而细滑,伤饮。
 
    迟而滑,中寒,有症结。
 
    而紧,积聚,有击痛。
 
    弦急,疝瘕,小腹痛,又为癖病。
 
    迟而滑者,胀。
 
    盛而紧曰,胀。
 
    弦小者,寒。
 
    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紧而滑者,吐逆。
 
    小弱而涩,胃反。
 
    迟而缓者,有寒。
 
    微而紧者,有寒。
 
    沉而迟,腹藏有冷病。
 
    微弱者,有寒,少气。
 
    实紧,胃中有寒,苦不能食,时时利者,难治。滑数,心下结,热盛。
    滑疾,胃中有热。
 
    缓而滑,曰热中。
 
    沉而急,病伤寒,暴发虚热。
 
    浮而绝者,气急。
 
    辟大而滑,中有短气。
 
    浮短者,其人肺伤,诸气微少,不过一年死,法当嗽也。沉而数,中水,冬不治,自愈。
 
    短而数,心痛心烦。
 
    弦而紧,胁病,脏伤,有瘀血。
 
    沉而滑,为下重,亦为背膂痛。
 
    脉来细而滑,按之能虚,因急持直者僵仆,从高堕下,病在内。
 
    微浮,秋吉,冬成病。
 
    微数,虽甚不成病,不可劳。
 
    浮滑疾紧者,以合百病,久易愈。
 
    阳邪来,见浮洪。
 
    阴邪来,见沉细。
 
    水谷来,见坚实。
 
    脉来乍大乍小、乍长乍短者,为祟。
 
    脉来洪大者,社祟。
 
    脉来沉沉泽泽,四肢不仁而重,土祟。
 
    脉与肌肉相得,久持之至者,可下之。
 
    弦小紧者,可下之。
 
    紧而数,寒热俱发,必下乃愈。
 
    弦迟者,宜温药。
    紧数者,可发其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脉经―脉经卷第二平奇经八脉病第四
脉有奇经八脉者,何谓也?然:有阳维、阴维,有阳跷、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拘于经也?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虞。天雨降下,沟渠溢满,滂沛妄行,当此之时,圣人不能复图也。此络脉流溢,诸经不能复拘也。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十二经,皆何起何系也?然:阳维者起于诸阳之会;阴维者起于诸阴之交。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畜不能环流溉灌诸经者也。阳跷者起于跟中,循外踝而上行入风池。阴跷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而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冲脉者起于关元,循腹里,直上至咽喉中。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输,并于脊里,循背,上至风府。冲脉者阴脉之海也。督脉者阳脉之海也。任脉者起于胞门、子户、夹脐上行至胸中。带脉者起于季肋,回身一周。此八者,皆不系于十二经,故曰奇经八脉者也。奇经之为病何如?然: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
· 脉经―脉经卷第九平小儿杂病证第九
小儿脉,呼吸八至者平,九至者伤,十至者困。诊小儿脉,多雀斗,要以三部脉为主,若紧为风痫,沉者乳不消,弦急者客忤气。小儿是其日数应变蒸之时,身热而脉乱,汗不出,不欲食,食辄吐者,脉乱无苦也。小儿脉沉而数者,骨间有热,欲以腹按冷清也。小儿大便赤,青瓣,飧泻,脉小,手足寒,难已;脉小,手足温,易已。小儿病困,汗出如珠,著身不流者,死。小儿病,其头毛皆上逆者,必死。耳间青脉起者,瘛痛。小儿病而囱陷入,其口唇干,目皮反,口气冷,足与头相抵,卧不举身,手足四肢垂,其卧正直如得缚,其掌中冷,皆死。至十日,不可复治之。
· 脉经―脉经卷第一迟病短长杂病法第十三
黄帝问曰:余闻胃气、手少阳三焦、四时五行脉法。夫子言脉有三阴三阳,知病存亡,脉外以知内,尺寸大小,愿闻之。歧伯曰:寸口之中,外别浮沉、前后、左右、虚实、死生之要,皆见寸口之中。脉从前来者为实邪,从后来者为虚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外结者,病痈肿;内结者,病疝瘕也;间来而急者,病正在心,症气也。脉来疾者,为风也;脉来滑者,为病食也;脉来滑躁者,病有热也;脉来涩者,为病寒湿也。脉逆顺之道,不与众谋。师曰:夫呼者,脉之头也。初持之来疾去迟,此为出疾入迟,为内虚外实。初持脉来迟去疾,此为出迟入疾,为内实外虚也。脉数则在腑,迟则在脏。脉长而弦,病在肝。脉小血少,病在心,脉下坚上虚,病在脾胃,脉滑而微浮,病在肺。脉大而坚,病在肾。脉滑者,多血少气。脉涩者,少血多气。脉大者,血气俱多。又云:脉来大而坚者,血气俱实。脉小者,血气俱少。又云:脉来细而微者,血气俱虚。沉细滑疾者...
· 脉经―脉经卷第六胆足少阳经病证第二
胆病者,善大息,口苦,呕宿汁,心澹澹恐,如人将捕之,嗌中介介然,数唾。候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见其脉之陷下者灸火;其寒热,刺阳陵泉。善呕有若汁,长太息,心中澹澹善悲恐,如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溢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汁,故曰呕胆。刺三里以下胃气逆;刺足少阳血络以闭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也。胆胀者,胁下痛胀,口苦,太息。厥气客于胆,则梦斗讼。足少阳之脉,起于目兑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脉前,至肩上,却交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兑眦后。其支者,别目兑眦,下大迎,合手少阳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中,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趺上,出小指次指之端。其支者,趺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内,出其端,还贯入爪...
· 脉经―脉经卷第七病可发汗证第二
大法,春夏宜发汗。凡发汗,欲令手足皆周至,絷絷一时间益佳,但不欲如水流离。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则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凡服汤药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凡云可发汗而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然不如汤随证良。太阳病,外证未解,其脉浮弱,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太阳病,脉浮而数者,可发其汗,属桂枝汤证。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表为未解,可发其汗,属桂枝汤证。夫病脉浮大,问病者,言但便坚耳。设利者为虚,大逆。坚为实,汗出而解,何以故?脉浮,当以汗解。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病者烦热,汗出即解。复如疟状,日晡所发热,此属阳明。脉浮虚者,当发其汗,属桂枝汤证。病常自汗出,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而外不解,此卫不和也。荣行脉中,为阴主内;卫行脉外,为阳,主外。复发其汗,卫和则愈,属桂枝汤证。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此卫气不和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