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删补名医方论―天王补心丹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45
转发:0
评论:0
删补名医方论―天王补心丹,    治心血不足,神志不宁,津液枯竭,健忘征忡,大便不利,口舌生疮等证。   
    治心血不足,神志不宁,津液枯竭,健忘征忡,大便不利,口舌生疮等证。

    【组成】人参 酸枣仁 当归 生地黄 麦冬 天冬 柏子仁 远志 五味子 丹参 玄参 白茯苓 桔梗 以上为末,炼蜜丸如椒目大,白汤下。

    【集注】柯琴曰:心者主火,而所以主之者,神也,火盛则神困,心藏神,补神者必补其心,补心者必清其火,而神始安,补心丹故用生地黄为君,取其下足少阴以滋水,主水盛,可以伏火,此非补心之阳,乃补心之神耳,凡果核之有仁,犹心之有神也,清气无如柏子仁,补血无如酸枣仁,以其神存耳,参苓之甘,以补心气,五味之酸,以收心气,二冬之寒,以清气分之火,心气和而神自归矣,当归之甘,以补心血,丹参之寒,以生心血,玄参之咸,以清血中之火,血足而神自藏矣,更加桔梗为舟楫,远志为向导,和诸药,入心而安神明,以此养生,则百体从令,何有健忘征忡,津液干涸,舌上生疮,大便不利之虞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删补名医方论―封髓丹
治梦遗失精及与鬼交。【组成】黄砂仁甘草以上蜜为丸每服三钱。【集注】赵羽皇曰:经云,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又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盖肾为坚藏,多虚少实,因肝本为子,偏喜疏泄母气,厥阴之火一动,精即随之外溢,况肝而藏魂,神魂不摄,宜其夜卧鬼交,精泄之证作矣,封髓丹为固精之要,方用黄为君,以其味性苦寒,又能坚肾,肾职得坚,则不虞其泛溢,寒能清肃,则龙火不致于奋扬,水火交摄,精有不安其位者乎,佐以甘草,以甘能缓急泻诸火与肝火之内扰,且能使水土合为一家,以妙封藏之固,若缩砂者,以其味辛性温,善能入肾,肾之所恶在燥,而润之者惟辛,缩砂通三焦达津液,能内五藏六府之精而归于肾,肾家之气内,肾中之髓自藏矣,此有取于封髓之意也。汪昂曰:此方加天冬地黄人参,名三才封髓丹,用天冬补肺以生水,地黄补肾以益精,用人参补脾,从饮食中化生水精也,以药有天地人之名,而补亦在上下中之分,使天地位育参赞居中...
· 删补名医方论―二圣救苦丹
【组成】川大黄生一皂角四两猪牙者去皮弦微炒以上为末,和匀,水泛为丸,每服三钱,无根水下,弱者减服。【注】天行时气,即四时不正之气,感而为病者,初不名疫也,因病气互相传染,老幼相似,沿门阖境而共病之,故曰天行时气也,然此疫气从鼻而入,一受其邪,脏腑皆病,若不急逐病出,则多速死,急逐之法,非汗即下,故古人治疫之方,以下为主,以汗次之,是为病寻出路也,此二方,一以治冬疫,一以治春疫,冬疫多寒,春疫多热,多寒者宜水解散,方中用麻桂芍草发荣卫之汗,大黄黄芩泻疫毒之邪,多热者宜救苦丹,方中用皂角开窍而发表,大黄泻火而攻里,使毒亦从汗下而出也,二方审而用之,治疫之大法可类推矣。
· 删补名医方论―附子泻心汤
治伤寒表解,心下痞,恶寒汗出者。【组成】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别煮汁以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注】心下硬痛结胸也,硬而不痛心下痞也,恶寒而复汗出,非表不解乃表阳虚也故以大黄黄连黄芩泻痞之热,附子温表之阳,合内外而治之,其妙在以麻沸汤渍三黄,须臾绞去滓,内别煮附子汁义在泻痞之意轻,扶阳之义重也。
· 删补名医方论―半夏泻心汤
治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不痛,心下痞者。【组成】半夏半升洗黄连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黄芩一两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以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集注】王又原曰:伤寒五六日,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成痞,即用小柴胡汤,以干姜易生姜,以黄连易柴胡,彼以和表里,此以彻上下,而必推半夏为君者,痞从呕得来,半夏之辛以破结而止呕也。
· 删补名医方论―生姜泻心汤
治伤寒出汗,解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组成】甘草二两炙人参三两干姜一两半夏半升洗黄芩三两黄连一两生姜四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以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注】伤寒汗出之后,余邪转属阳明,心下痞满硬痛不大便者,此其人胃素因而成实,攻之可也,今其人平素胃虚,兼胁下有水气,即不误下,余热乘虚入里,结成痞硬,不痛胃虚,不能消化水谷则干噫食臭也,胃中寒热不和则腹中雷鸣下利也,名生姜泻心汤者,其义重在散水气之痞也,生姜半夏散胁下之水气,人参大枣补中州之土虚,干姜甘草以温里寒,黄芩黄连以泻痞热,备乎虚水寒热之治,胃中不和下利之痞,未有不愈者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