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男科―卷上痰嗽门
傅青主男科―卷上痰嗽门,痰嗽 古人所立治痰之法,皆是治痰之标,而不能治其本也,如二陈汤, 上中下
痰嗽
古人所立治痰之法,皆是治痰之标,而不能治其本也,如二陈汤, 上中下久暂之痰皆治之,而其实无实效也,今立三方,痰病总不出其范围也。
初病之痰
伤风咳嗽吐痰是也, 方用
陈皮 半夏 花粉 茯苓 苏子 甘草( 各壹钱)
水煎服。
二剂而痰可消矣,此去上焦之痰,上焦之痰, 原在胃中而不在肺,去其胃中之痰,而肺自然清肃, 又何致火之上升哉。
[ 此症医治不善,极易成劳,缘痰嗽皆责之于肺,伤风痰嗽是风伤肺也,若发散燥痰太过,则肺不敛必嗽愈甚,而上呛血丝, 久则肺伤而肾炽,若寒凉滋润太过,则肺不舒必痰愈多,而气喘声痿, 久则金冷而水寒,此方无此二弊,愿病者勿以小病而忽之也。]
已病之痰
必观其色之白与黄而辨之,黄者火已退也,白者火正炽也,正炽者用寒凉之品, 将退者用逐之味,今一方而俱治之,方用
白 白芥子( 各叁钱) 茯苓( 伍钱) 陈皮 甘草( 各壹钱) 枳壳( 伍分)
水煎服,有火加栀子,无火不必加。
此方健脾去湿,治痰之在中焦者也, 又方
白 茯苓 薏仁至义尽( 各五钱) 陈皮( 壹钱) 益智( 参分)
水煎服。 有火加黄苓一钱,无火加干姜一钱, 甘草二分。
此方健脾去湿而不耗气,二剂而痰自消也。
久病之痰
久病痰多,切不可作脾湿生痰论之,盖久病不愈,未有不因肾水亏损者也, 非肾水泛上为痰,即肾火沸腾为痰,当补肾以逐之, 方用
熟地 薏仁( 各壹两) 山药 山萸 麦冬 芡实( 各伍钱) 五味子 茯苓( 各叁钱) 益智仁( 贰钱) 车前子( 壹钱)
水煎服。
此治水泛为痰之圣药也, 若火沸腾为痰,加肉桂一钱,补肾去湿而化痰,水入肾宫,自变为真精而不化痰矣, 此治下焦之痰也,又方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子,实有奇功,无火加桂附。
滞痰
夫痰之滞,乃气之滞也,不补气,而惟去其痰,未见痰去而病消也, 方用
人参 陈皮 花粉 白芥子( 各壹钱) 白( 贰钱) 茯苓( 叁钱) 苏子( 捌分) 白蔻仁( 贰粒)
水煎服。
湿痰
治痰之法,不可徒去其湿,必以补气为先,而佐以化痰之品,乃克有效, 方用
人参壹两 茯苓 半夏 神曲( 各叁钱) 薏仁( 伍钱) 陈皮 甘草( 各壹钱)
水煎服。
盖此方之中用神曲,人多不识, 谓神曲乃消食之味,绝非化痰之品,不知痰之积聚稠粘,甚不易化, 惟用此神曲以发之,则积聚稠粘开矣,继之以半夏、陈皮,可以奏功, 然虽有陈半消痰,使不多用人参,则痰难消,今有人参以助气,又有薏仁茯苓, 健脾去湿,而痰焉有不消者乎。
寒痰
人有气虚而痰寒者,即用前方加肉桂三钱、干姜五分足之矣。
热痰
人有气虚而痰热者,方用
当归叁钱 白芍 麦冬 茯苓( 各贰钱) 甘草 白芥子 花粉 陈皮( 各壹钱) 神曲( 参分)
水煎服。
老痰
凡痰在胸膈不化者,谓之老痰, 方用
柴胡 茯苓 甘草 陈皮 丹皮 花粉( 各壹钱) 白芍 薏仁( 各壹钱) 白芥子( 伍钱)
水煎服。
此方妙在百芥子为君,薏仁、白芍为臣,柴胡、花粉为佐, 使老痰无处可藏,十剂而老痰可化矣。
顽痰
痰成而塞咽喉者,谓之顽痰,方用
贝母 半夏 茯苓( 各叁钱) 白( 伍钱) 神曲( 贰钱) 甘草 桔梗 白矾 炙紫苑( 各壹钱)
水煎服。
此方妙在贝母半夏同用,一燥一湿,使痰无处逃避, 又有白矾消块,梗苑去邪,甘草调中,有不奏功者乎。
水泛为痰
肾中之水,有火则安,无火则泛,倘人过于入房,则水去而火亦去, 久之则水虚而火亦虚,水无可藏之地,必泛上为痰矣,治之法,欲抑水之下降, 必先使火之下温,当于补肾之中,加大热之药,使水足以制火,火足以暖水, 则水火有既济之道,自不上泛为痰矣,方用
熟地( 壹两) 山萸( 伍钱) 肉桂( 贰钱) 牛膝( 叁钱) 五味子( 壹钱)
水煎服, 一剂而痰下行矣,二剂而痰自消矣。
中气又中痰
中气中痰,虽若中之异,而实中于气之虚也,气虚自然多痰,痰多必然耗气, 虽分而实合也,方用
人参 甘草( 各壹两) 半夏、 南星 茯苓( 各叁钱) 附子( 壹钱)
水煎服。
人参原是气分之神剂,而亦消痰之妙药,半夏南星, 虽逐痰之神品,而亦扶气之正药,附子甘草,一仁一勇,相济而成。
湿嗽
秋伤于湿,若用乌梅粟壳等味,断乎不效, 方用
陈皮 当归 甘草 枳壳 桔梗( 各壹钱) 白( 贰钱)
水煎服。 三剂帖然矣,冬嗽皆秋伤于湿也,岂可拘于受寒乎。
久嗽
方用
人参( 伍钱) 益智仁( 伍分) 白芍 枣仁( 各叁钱) 五味子 白芥子( 各壹钱)
水煎服。 二剂后, 服六味地黄丸。
方用
瓜蒌仁( 去油) 乌梅( 各伍钱) 薄荷 甘草( 各伍分) 人参( 童便浸) 五味子( 酒蒸) 寒水石火煅 杏仁 硼砂( 各壹钱) 贝母( 参两) 胡桃仁( 贰钱去油)
蜜丸樱桃大,净绵包之, 口中噙化,虚劳未曾失血,脉未数者,皆用之,无论老少神曲效,十粒见功, 二十粒愈,又方用
人参、当归、细茶各一钱
水煎,连渣嚼尽,一二剂即愈。
肺嗽兼补肾
肺嗽之症,本是肺虚,其补肺也明矣,奈何兼补肾乎,盖肺经之气, 夜必归于肾,若肺金为心火所伤,必求救于其子,子若力量不足,将何以救其母哉, 方用
熟地 麦冬( 各壹钱) 紫苑( 伍分) 山萸( 肆钱) 元参( 伍钱) 苏子 牛膝( 各壹钱) 沙参 天冬( 各贰钱)
水煎服。
古人所立治痰之法,皆是治痰之标,而不能治其本也,如二陈汤, 上中下久暂之痰皆治之,而其实无实效也,今立三方,痰病总不出其范围也。
初病之痰
伤风咳嗽吐痰是也, 方用
陈皮 半夏 花粉 茯苓 苏子 甘草( 各壹钱)
水煎服。
二剂而痰可消矣,此去上焦之痰,上焦之痰, 原在胃中而不在肺,去其胃中之痰,而肺自然清肃, 又何致火之上升哉。
[ 此症医治不善,极易成劳,缘痰嗽皆责之于肺,伤风痰嗽是风伤肺也,若发散燥痰太过,则肺不敛必嗽愈甚,而上呛血丝, 久则肺伤而肾炽,若寒凉滋润太过,则肺不舒必痰愈多,而气喘声痿, 久则金冷而水寒,此方无此二弊,愿病者勿以小病而忽之也。]
已病之痰
必观其色之白与黄而辨之,黄者火已退也,白者火正炽也,正炽者用寒凉之品, 将退者用逐之味,今一方而俱治之,方用
白 白芥子( 各叁钱) 茯苓( 伍钱) 陈皮 甘草( 各壹钱) 枳壳( 伍分)
水煎服,有火加栀子,无火不必加。
此方健脾去湿,治痰之在中焦者也, 又方
白 茯苓 薏仁至义尽( 各五钱) 陈皮( 壹钱) 益智( 参分)
水煎服。 有火加黄苓一钱,无火加干姜一钱, 甘草二分。
此方健脾去湿而不耗气,二剂而痰自消也。
久病之痰
久病痰多,切不可作脾湿生痰论之,盖久病不愈,未有不因肾水亏损者也, 非肾水泛上为痰,即肾火沸腾为痰,当补肾以逐之, 方用
熟地 薏仁( 各壹两) 山药 山萸 麦冬 芡实( 各伍钱) 五味子 茯苓( 各叁钱) 益智仁( 贰钱) 车前子( 壹钱)
水煎服。
此治水泛为痰之圣药也, 若火沸腾为痰,加肉桂一钱,补肾去湿而化痰,水入肾宫,自变为真精而不化痰矣, 此治下焦之痰也,又方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子,实有奇功,无火加桂附。
滞痰
夫痰之滞,乃气之滞也,不补气,而惟去其痰,未见痰去而病消也, 方用
人参 陈皮 花粉 白芥子( 各壹钱) 白( 贰钱) 茯苓( 叁钱) 苏子( 捌分) 白蔻仁( 贰粒)
水煎服。
湿痰
治痰之法,不可徒去其湿,必以补气为先,而佐以化痰之品,乃克有效, 方用
人参壹两 茯苓 半夏 神曲( 各叁钱) 薏仁( 伍钱) 陈皮 甘草( 各壹钱)
水煎服。
盖此方之中用神曲,人多不识, 谓神曲乃消食之味,绝非化痰之品,不知痰之积聚稠粘,甚不易化, 惟用此神曲以发之,则积聚稠粘开矣,继之以半夏、陈皮,可以奏功, 然虽有陈半消痰,使不多用人参,则痰难消,今有人参以助气,又有薏仁茯苓, 健脾去湿,而痰焉有不消者乎。
寒痰
人有气虚而痰寒者,即用前方加肉桂三钱、干姜五分足之矣。
热痰
人有气虚而痰热者,方用
当归叁钱 白芍 麦冬 茯苓( 各贰钱) 甘草 白芥子 花粉 陈皮( 各壹钱) 神曲( 参分)
水煎服。
老痰
凡痰在胸膈不化者,谓之老痰, 方用
柴胡 茯苓 甘草 陈皮 丹皮 花粉( 各壹钱) 白芍 薏仁( 各壹钱) 白芥子( 伍钱)
水煎服。
此方妙在百芥子为君,薏仁、白芍为臣,柴胡、花粉为佐, 使老痰无处可藏,十剂而老痰可化矣。
顽痰
痰成而塞咽喉者,谓之顽痰,方用
贝母 半夏 茯苓( 各叁钱) 白( 伍钱) 神曲( 贰钱) 甘草 桔梗 白矾 炙紫苑( 各壹钱)
水煎服。
此方妙在贝母半夏同用,一燥一湿,使痰无处逃避, 又有白矾消块,梗苑去邪,甘草调中,有不奏功者乎。
水泛为痰
肾中之水,有火则安,无火则泛,倘人过于入房,则水去而火亦去, 久之则水虚而火亦虚,水无可藏之地,必泛上为痰矣,治之法,欲抑水之下降, 必先使火之下温,当于补肾之中,加大热之药,使水足以制火,火足以暖水, 则水火有既济之道,自不上泛为痰矣,方用
熟地( 壹两) 山萸( 伍钱) 肉桂( 贰钱) 牛膝( 叁钱) 五味子( 壹钱)
水煎服, 一剂而痰下行矣,二剂而痰自消矣。
中气又中痰
中气中痰,虽若中之异,而实中于气之虚也,气虚自然多痰,痰多必然耗气, 虽分而实合也,方用
人参 甘草( 各壹两) 半夏、 南星 茯苓( 各叁钱) 附子( 壹钱)
水煎服。
人参原是气分之神剂,而亦消痰之妙药,半夏南星, 虽逐痰之神品,而亦扶气之正药,附子甘草,一仁一勇,相济而成。
湿嗽
秋伤于湿,若用乌梅粟壳等味,断乎不效, 方用
陈皮 当归 甘草 枳壳 桔梗( 各壹钱) 白( 贰钱)
水煎服。 三剂帖然矣,冬嗽皆秋伤于湿也,岂可拘于受寒乎。
久嗽
方用
人参( 伍钱) 益智仁( 伍分) 白芍 枣仁( 各叁钱) 五味子 白芥子( 各壹钱)
水煎服。 二剂后, 服六味地黄丸。
方用
瓜蒌仁( 去油) 乌梅( 各伍钱) 薄荷 甘草( 各伍分) 人参( 童便浸) 五味子( 酒蒸) 寒水石火煅 杏仁 硼砂( 各壹钱) 贝母( 参两) 胡桃仁( 贰钱去油)
蜜丸樱桃大,净绵包之, 口中噙化,虚劳未曾失血,脉未数者,皆用之,无论老少神曲效,十粒见功, 二十粒愈,又方用
人参、当归、细茶各一钱
水煎,连渣嚼尽,一二剂即愈。
肺嗽兼补肾
肺嗽之症,本是肺虚,其补肺也明矣,奈何兼补肾乎,盖肺经之气, 夜必归于肾,若肺金为心火所伤,必求救于其子,子若力量不足,将何以救其母哉, 方用
熟地 麦冬( 各壹钱) 紫苑( 伍分) 山萸( 肆钱) 元参( 伍钱) 苏子 牛膝( 各壹钱) 沙参 天冬( 各贰钱)
水煎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傅青主男科―卷上臌证门
水臌此症满身皆水,按之如泥者,是若不急治,水流四肢,不得从膀胱出,则为死症矣,方用决流汤。黑丑甘草(各贰钱)肉桂(参分)车前(壹两)水煎服。一剂水流斗余,二剂全愈,断勿与三剂也,与三剂反杀之矣,盖二丑甘遂,最善利水,又加肉桂车前子,引火以入膀胱,利水而不走气,不使牛遂之过猛也,二剂之后,须改五苓散,调理二剂,再用六君子汤补脾可也,忌食盐,犯之则不救矣。[诸臌症最忌宽中市医多用五皮饮描头画角百无一效]气臌此症气虚作肿,似水而实非水也,但按之不如泥耳,必先从脚面上肿起,后渐肿至身上,于是头面皆肿者有之,此即谓之气臌,宜于健脾行气之中,加引水之品,若以治水臌治之,是速之死也,方用白茯苓薏仁(各壹两)甘草肉桂(各壹分)枳壳(伍分)人参神曲车前子萝卜子(各壹钱)山药(伍钱)水煎服。初服若觉有碍,久之自有大功,三十剂而愈矣,亦忌食盐秋石。虫臌此症小腹痛,四肢浮肿而未甚,面色红而有白点,如虫食之状,是之...
· 傅青主男科―卷上郁结门
开郁如人头痛身热,伤风咳嗽,或心不爽,而郁气蕴于中怀,或气不舒,而怒气留于胁下,断不可用补药,方用当归(叁钱)白芍(伍钱)半夏(贰钱)枳壳薄荷白丹皮甘草(各壹钱)水煎服。头痛加川芎一钱,目痛加蒺藜一钱,菊花一钱,鼻塞加苏叶一钱,喉痛加桔梗二钱,肩背痛加枳壳羌活,两手痛加姜黄或桂枝一钱,腹痛不可按者,加大黄二钱,按之而不痛者,加肉桂(壹钱),余不必加。关格怒气伤肝,而肝气冲于胃口之间,肾气不得上行,肺气不得下行,而成此症,以开郁为主,方用荆芥柴胡川郁金茯苓苏子白芥子花粉(各壹钱)白芍(叁钱)甘草(伍分)水煎服,又方用阴阳水各一碗,加盐一撮,打百余下,起泡,饮之即吐而愈,凡上焦有疾,欲吐而不能吐者,饮之立吐。
· 傅青主男科―卷上湿证门
黄症此症外感之湿易治,内伤之湿难疗,外感者利水则愈,若内伤之湿,泻水则气消,发汗则精泄,必健脾行气而后可也,方用白茯苓薏仁(各壹两)茵陈黑栀(各叁钱)陈皮(伍分)水煎服。此方治内感之湿,不治外感之湿,若欲多服去栀子。瘅症此症虽因风寒湿而来,亦因元气之虚,邪治得趁虚而入,倘攻邪而不补正,则难愈矣,今于补正之中,佐以去风寒湿之品,而瘅如失矣,方用白(伍钱)人参(叁钱)茯苓(壹两)柴胡附子半夏(各壹钱)陈皮(伍分)水煎服。[经云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此条原本瘅字,当是痹字之误]伤湿此症恶湿,身重足肿,短赤,方用泽泻猪苓(各叁钱)肉桂(伍分)茯苓白(各伍钱)柴胡半夏车前子(各壹钱)水煎服,一剂愈。脚气今人以五苓散去湿,亦是正理,然不升其气,而湿未必尽去也,必须提气而水乃散也,方用黄耆(壹两)人参白(各叁钱)防风肉桂柴胡(各壹钱)薏仁芡实白芍(各伍钱)半夏(贰钱)陈皮(伍分)水煎服。此方去湿之圣药,防...
· 傅青主男科―卷上伤寒门
初病说凡病初起之时。用药原易奏功,无如世人看不清症,用药错乱,往往致变症蜂起,苟看病清,用药当,何变症之有。伤风(按古方书皆曰中风今曰伤风)凡人初伤风,必然头痛身痛,咳嗽痰多,鼻流清水,切其脉必浮,方用荆芥、防风、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各等分]水煎服,一剂即止,不必再剂也。伤寒凡伤寒初起,鼻塞目痛,项强头痛,切其脉必浮紧,方用桂枝、干葛、陈皮、甘草各等分水煎服,一剂即愈。外感(外感之发热,卫气外闭也,内伤之发热,营气内损也,外感热在皮毛,内伤热在骨髓,治法不同,内伤发热方见下)凡人外感,必然发热,方用柴胡、黄芩、荆芥、半夏、甘草各等分水煎服。四时不正之气,来犯人身,必然由皮毛而入荣卫,故用柴胡、荆芥,先散皮毛之邪,邪既先散,安得入内,又有半夏以祛痰,使邪不得挟痰以作祟,黄芩以清火,使邪不得挟火以作殃,甘草调药以和中,是以邪散而无伤于正气也,若内伤之发热,则不可用此方。伤食凡伤食必心...
· 傅青主男科―卷上喘证门
气治法气虚气实,不可不平之也,气实者非气实,乃正气虚而邪气实也,法当用补正之药,而加逐之品,则正气足而邪气消矣,方用人参白麻黄半夏甘草(各壹钱)柴胡(贰钱)白芍(叁钱)水煎服。推而广之,治气非一条也,气陷补中益气汤可用,气衰六君子汤可采,气寒人参白附子汤可施,气虚则用四君子汤,气郁则用归脾汤,气热用生脉散,气喘用独参汤,气动用二陈汤加人参,气壅塞用射干汤,气逆用逍遥散,气虚则嬴弱,气实则壮盛,气虚用前方,实者另一方,白柴胡甘草栀子(各壹钱)茯苓(叁钱)白芍(贰钱)陈皮枳壳(各伍分)山查(拾个)水煎服。气喘凡人气喘而上者,人以为气有余也,殊不知气盛当作气虚看,有余当作不足看,若认作肺气之盛,而用苏叶桔梗百部豆根之类,去生远矣,方用人参(参两)牛膝(叁钱)熟地麦冬(各伍钱)山萸(肆钱)胡桃(参个)枸杞五味子(各壹钱)生姜(伍片)水煎服。此方不治肺,而正所以治肺也,或疑人参乃健脾土之药,既宜补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