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第七篇伤暑脉证并治
伤寒杂病论―第七篇伤暑脉证并治, 伤暑肺先受之,肺为气府,暑伤元气,寸口脉弱,口渴,汗出,神昏,气短,竹叶
伤暑肺先受之,肺为气府,暑伤元气,寸口脉弱,口渴,汗出,神昏,气短,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两把 粳米半升 半夏半升(洗) 石膏一斤 人参三两 麦门冬一升 甘草二两(炙)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六味,取六升,去滓,纳粳米,煮取米熟,汤成,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暑,发热,汗出,口渴,脉浮而大,名曰中,白虎加人参黄连阿胶汤主之。
白虎加黄连阿胶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棉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黄连三两 阿胶二两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六味,米熟汤成去滓,纳胶烊消,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暑,汗出已,发热,烦躁,声嘶,脉反浮2数者,此为肺液伤,百合地黄加牡蛎汤主之。
百合地黄加牡蛎汤方
百合七枚 地黄汁一升 牡蛎二两
右三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另以泉水二升,煮二味,取一升,去滓,纳地黄汁,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伤暑,心下有水气,汗出,咳嗽,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脉弱而滑,栝蒌茯苓汤主之。
栝蒌茯苓汤方
栝蒌大者一枚(共皮子捣) 茯苓三两 半夏三两(洗) 黄连二两 甘草一两(炙)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日再服。
伤暑,发热,无汗,水行皮中故也,脉必浮而滑,先以热水灌之,令汗出,后以竹茹半夏汤与之。
竹茹半夏汤方
竹茹二两 栝蒌根二两 茯苓三两 半夏半升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太阳中热者,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两碎(棉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中,身热,疼重,而脉微弱者,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猪苓加人参汤主之;一物瓜蒂汤亦主之。
猪苓加人参汤方
猪苓一两 茯苓一两 滑石一两 泽泻一两 阿胶一两 人参三两
右六味,以水四升,先煮五味,取二升,纳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一物瓜蒂汤方
瓜蒂二十个
右(坐刂),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
凡病暑者,当汗出,不汗出者,必发热,发热者,必不汗出也,不可发汗,发汗则发热,烦躁,失声,此为肺液枯,息高气贲者,不治。
伤暑,夜卧不安,烦躁,谵语,舌赤,脉数,此为暑邪干心也,黄连半夏石膏甘草汤主之。
黄连半夏石膏甘草汤方
黄连三两 半夏半升 石膏一斤碎(棉裹) 甘草二两(炙)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中,发热,恶寒,身重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主之。
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棉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桂枝一两 人参三两 芍药二两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暑,脉弱,口渴,大汗出,头晕者,人参石膏汤主之。
人参石膏汤方
人参三两 石膏一斤碎(棉裹) 竹叶一把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暑者,头不痛,头痛者风也,头重者湿也。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两把 粳米半升 半夏半升(洗) 石膏一斤 人参三两 麦门冬一升 甘草二两(炙)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六味,取六升,去滓,纳粳米,煮取米熟,汤成,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暑,发热,汗出,口渴,脉浮而大,名曰中,白虎加人参黄连阿胶汤主之。
白虎加黄连阿胶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棉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黄连三两 阿胶二两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六味,米熟汤成去滓,纳胶烊消,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暑,汗出已,发热,烦躁,声嘶,脉反浮2数者,此为肺液伤,百合地黄加牡蛎汤主之。
百合地黄加牡蛎汤方
百合七枚 地黄汁一升 牡蛎二两
右三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另以泉水二升,煮二味,取一升,去滓,纳地黄汁,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伤暑,心下有水气,汗出,咳嗽,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脉弱而滑,栝蒌茯苓汤主之。
栝蒌茯苓汤方
栝蒌大者一枚(共皮子捣) 茯苓三两 半夏三两(洗) 黄连二两 甘草一两(炙)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日再服。
伤暑,发热,无汗,水行皮中故也,脉必浮而滑,先以热水灌之,令汗出,后以竹茹半夏汤与之。
竹茹半夏汤方
竹茹二两 栝蒌根二两 茯苓三两 半夏半升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太阳中热者,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两碎(棉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中,身热,疼重,而脉微弱者,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猪苓加人参汤主之;一物瓜蒂汤亦主之。
猪苓加人参汤方
猪苓一两 茯苓一两 滑石一两 泽泻一两 阿胶一两 人参三两
右六味,以水四升,先煮五味,取二升,纳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一物瓜蒂汤方
瓜蒂二十个
右(坐刂),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
凡病暑者,当汗出,不汗出者,必发热,发热者,必不汗出也,不可发汗,发汗则发热,烦躁,失声,此为肺液枯,息高气贲者,不治。
伤暑,夜卧不安,烦躁,谵语,舌赤,脉数,此为暑邪干心也,黄连半夏石膏甘草汤主之。
黄连半夏石膏甘草汤方
黄连三两 半夏半升 石膏一斤碎(棉裹) 甘草二两(炙)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中,发热,恶寒,身重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主之。
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棉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桂枝一两 人参三两 芍药二两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暑,脉弱,口渴,大汗出,头晕者,人参石膏汤主之。
人参石膏汤方
人参三两 石膏一斤碎(棉裹) 竹叶一把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暑者,头不痛,头痛者风也,头重者湿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伤寒杂病论―第十篇伤燥病脉证并治
伤燥,肺先受之,出则大肠受之,移传五脏,病各异形,分别诊治,消息脉经。燥病,口渴,咽干,喘,咳,胸满痛甚则唾血,脉浮短而急,此燥邪干肺也,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主之;若移于大肠,则大便难,口渴,欲饮热,脉急大,在下者,麻仁白蜜煎主之。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方竹叶一把石膏半斤杏仁三十枚(去皮尖)甘草二两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麻仁白蜜煎方麻仁一升白蜜六合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麻仁,取一升五合,去滓,纳蜜,微沸,和合,令小冷,顿服之。燥病,口烂,气上逆,胸中痛,脉大而涩,此燥邪乘心也,栀子连翘甘草栝蒌汤主之。栀子连翘甘草栝蒌汤方栀子十四枚(劈)连翘二两甘草二两栝蒌根四两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燥病,目赤,困苦,咽干,胁下痛,脉弦而数,此燥邪乘肝也,黄芩牡丹皮栝蒌半夏枳实汤主之。黄芩牡丹皮栝蒌半夏枳实汤方黄芩三两牡丹皮二两栝蒌实大者一枚(捣)半夏半...
· 伤寒杂病论―第六篇温病脉证并治
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此皆发于伏气,夏则病暑,而不病温。冬伤于寒,其气伏于少阴,至春乃发为温病,名曰春温。夏伤于湿,其气伏于太阴,至秋燥乃大行,发为温病,名曰秋温。气不当至而至,初冬乃大寒,燥以内收,其气伏于厥阴,冬至后,天应寒而反温,发为温病,名曰冬温。春秋病温,此其常,冬时病温,此其变。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蓄其气,及时不病,至春乃发,名曰大温。此由冬不藏精,气失其正,春时阳气外发,二气相搏为病则重,医又不晓病源为治,乃误尸气流传,遂以成疫。病春温,其气在上,头痛,咽干,发热,目眩,甚则谵语,脉弦而急,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主之。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栝蒌根四两黄连三两牡丹皮四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劈)右九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病秋温,其气在中,发热,口渴,腹中热痛,下利便脓血,脉大而短涩,地黄知母黄连阿胶...
· 伤寒杂病论―第九篇湿病脉证并治
湿气为病,内外上下,四处流行,随邪变化,各具病形,按法诊治,勿失纪纲。湿气在上,中于雾露,头痛,项强,两额疼痛,脉浮而涩者,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主之。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方黄芪三两桂枝二两茯苓三两细辛一两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湿气在下,中于水冷,从腰以下重,两足肿,脉沉而涩者,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主之。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方桂枝三两茯苓四两白术三两细辛二两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湿气在外,因风相搏,流于经络,骨节烦疼,卧不欲食,脉浮缓,按之涩,桂枝汤微发其汗,令风湿俱去;若恶寒,身体疼痛,四肢不仁,脉浮而细紧,此为寒气,并桂枝麻黄各半汤主之。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
· 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篇寒病脉证并治
桂枝加葛根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葛根四两右六味,先以水七升,煮葛根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不须啜粥,余如桂枝将息及禁忌法。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甘草二两(炙)白术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寒病,两胁中痛,寒中行善掣节,逆则头痛,耳聋,脉弦而沉迟,此寒邪乘肝也,小柴胡汤主之;其著也,则两腋急痛,不能转侧,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主之。小柴胡汤(见伤风)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方柴胡四两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半夏二两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寒病,胸胁支满,膺背肩胛间痛,甚则喜悲,时发眩,仆而不知人,此寒邪乘心也,通脉四逆汤主之;其著也,则肘外痛,臂不能伸,甘草泻心汤主之。通脉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破)干姜三两人参二两右四味,以水三生态...
· 伤寒杂病论―第八篇热病脉证并治
热之为病,有外至,有内生。外至可移,内有定处,不循经序,舍于所合,与温相似,根本异源,传经化热,伏气变温,医多不晓,认为一体,如此杀人,莫可穷极。为子条记,传与后贤。热病,面赤,口烂,心中痛,欲呕,脉洪而数,此热邪干心也,黄连黄芩泻心汤主之。黄连黄芩泻心汤方黄连三两黄芩二两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热病,身热,左胁痛,甚则狂言乱语,脉弦而数,此热邪乘肝也,黄连黄芩半夏猪胆汁汤主之。黄连二两黄芩三两半夏一升猪胆大者一枚(取汁)右四味,以水六升,先煮三味,取三升,去滓,纳胆汁和合,令相得,分温再服。热病,腹中痛,不可按,不能俯仰,大便难,脉数而大,此热邪乘脾也,大黄厚朴甘草汤主之。大黄厚朴甘草汤方大黄四两厚朴六两甘草三两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服一升,得大便利,勿再服。热病,口渴,喘,嗽,痛引胸中,不得太息,脉短而数,此热邪乘肺也,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主之。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方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