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兴于唐代
纵观我国数千年来茶道文化的发展历史,茶道文化之兴衰从来都是以当时的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条件为依存的。经“贞观之治”、“开元之治”至天宝初期,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已发展到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这里仅就与之相关的茶叶生产情况来说,也有了空前规模的发展。据陆羽《茶经%26#8226;八之出》尚不完全的统计:当时已有8个道(或可称为茶区)、43个郡、44个县生产茶叶。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和茶叶生产规模的不断的扩大,茶叶产量与全国人口平均茶叶消费水平都是相当高的。据《茶业通史》得出的估量统计:在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恰巧也是陆羽《茶经》问世的当年)茶叶产量已超过200万市担,约等于10万吨。而以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的唐朝户籍统计:当时全国户数为8,412,871户;人口为48,143,609人。假定从公元740年至780年这四十年间,唐朝人口充其量增至到五千万或更多一些的话,唐代建中初期按全国人口平均占有的茶叶消费量(即使减去出口量)也要比1998年全国人均茶叶消费量高出了许多。这从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的记载里,亦从社会的一个侧面印证了唐代茶叶产销两旺的历史情况。同时,由于陆羽在总结前人的制茶经验基础上,对唐代全国的制茶工艺,作了标准化的改革,创造了蒸青饼茶;由于开发贡茶,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新的名茶品种也不断涌现。这些都为唐代茶道文化的蓬勃发展创造了社会与物质的优越条件。
2、陆羽《茶经》奠定了中国茶道理论基础
O
陆羽最享盛誉的是他的世界上第一部《茶经》的问世。这部茶叶科学巨著,是中国乃至世界茶叶生产发展史上光辉的里程碑;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道文献”。陆羽的《茶经》为中国与世界茶道、特别是东瀛茶道奠定了理论基石。陆羽不仅是天才的茶叶科学家,也是一位天才的茶道大师。
陆羽把他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献给了茶学和茶道文化事业,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开创了茶学研究与丰富多彩、内涵深邃的茶道文化的新纪元。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的耿湋赞陆羽是“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宋代诗人梅尧臣在一首诗中咏赞:“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学事春茶,当时采摘未甚盛,或有高士烧竹品泉为世夸”。早在公元九纪初唐宪宗时期(公元808—820年即日本嵯峨天皇时代),陆羽...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APP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