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国星座(三):巡游星际四方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22
转发:0
评论:0
中国星座(三):巡游星际四方,一观象台:四象与图腾的关系  黄道王雪纯:各位好,天工开物,我们还是接着说说
一 观象台: 四象与图腾的关系
 
  黄道

  王雪纯:各位好,天工开物,我们还是接着说说中国古代星空的故事。这几天咱们一直在说,中国古代天上星座,西方古代天上星座。现在星座好像已经成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尤其是学生和比较年轻的人。张口闭口就说你是什么星座,我是什么星座,然后把它同自己的性格啦,包括血型都对应起来。

  王荣彬:他们说的那些星座是指的黄道十二宫。古希腊人把黄道带分为了十二段,就叫“黄道十二宫”。所以大家说的我是哪个哪个星座,是黄道带上的某一宫。

  王雪纯:刚好可以同一年的十二个月份可以对应起来。您说的这个“黄道”,同我们总说的“择一个黄道吉日”中的“黄道”是一回事吗?

  王荣彬:有关联的。一般情况下说的这个,古代定义星空的时候,为了研究行星的运动,一般都是以黄道的左右为基础来定义一些星座,我们国家是把黄道带分成四象,每一象有七宿,四象一共二十八宿。

  王雪纯:这“四象”是分别代表着四季吗?

  王荣彬:也代表着四个方位上古代所对应的那些民族。相传在三皇五帝时代,帝喾叫高辛氏,有两个儿子,长子叫阏伯,小儿子叫实沈。有两个部落,一个叫东夷,一个叫西羌,弟兄两个人都是相应部落的首领。可是亲兄弟俩一见面就打架,经常两个部落之间发生战争,后来到了帝尧的时代,觉得手足之间不应该相残,于是,把阏伯迁到东方的商丘这一带,让他以观测大火星来定时节,大火星是苍龙这个星座的中心。把实沈迁到西方的大夏那个地区,让他观测参星定时节

  王雪纯:索性他俩就再也见不了面了。

  王荣彬:对,因为参星和大火星之间基本上是相对的,一个升起一个就要落下,所以他俩永远也见不着面。

  王雪纯:那您讲的这段是指天上的事情,其实在远古的时候,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的远古的这些民族,好像也就是这样划分的,那时也有东夷、西羌、南蛮、北狄之分。这都是有相应的非常具体的位置。比如说东夷,就是现在我们东部沿海这一带,他们的图腾过去是龙:东夷当中有一支后来是南迁,和当时的苗蛮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南蛮,他们的图腾是鸟,所以在现在那个地区出土的很多的文物里,还有很多鸟的形象。西羌的图腾是虎。北狄的图腾是龟蛇。

  王荣彬:四象建立在图腾基础上,同相应的民族是有关系的,如果要理解成,四象是以我们刚才说的那四种动物的形象来命名就大错特错了。

  二 小片:简单介绍“四象”的含义。

 
  蚌塑

  这是从河南出土的,6000年前的龙虎蚌塑星象图,由此说明远古时期的中国各民族,就有了自己所崇拜的星座,同时也为图腾的推断提供了实证。在中国古人眼里,天空被分为三垣四象。三垣位于天顶,那是皇权的范围,而四象则是皇权统治下的四方臣民。不同于皇权的奢华,我们可以通过四象中的星座名称,发现天上的每一个星座都在天帝的统率之下,没有一个不是天帝的臣民,没有一颗星不与天帝联系着。作为皇权的统治,军队是必不可少的,在广阔的星空世界中分布着南方,西北方,北方三大战场,各种和兵种都由各种将领统率着。银河既然是天上的河流,天帝在银河的沿岸就要建起关梁,以利于交通和关防。除此之外,还有农丈人种植着大片天田。水域中生长着鱼、鳖、龟等水生动物资源,以供人们采集利用,而在南方地区的地平线附近有一颗星,即使其它的星星都隐去了也能看到它的存在,人们称它老人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寿星,也有人称它为南极老人星。

  三 观象台:老人星是最亮的星,引老人星对社会的影响

  王荣彬:说它叫南极老人星,并不等于说我们刚才说的北极对应的那个南极,只是因为它在靠南方的纬度特别高,在我国的黄河流域是很难见到它的,比如在我们北京就永远也看不到老人星,因为到了南方,到了极南的地方,所以把它叫做南极老人星。在我国南部地区,在春季农历二三月的时候,在黄昏南极老人星会升到最高,这时能上到地平线上,可是上来没一会儿,就会在黄昏的余晖中又落下去了,要想看它一眼特别不容易。

  王雪纯:仙翁吗,哪能那么容易见着。

  王荣彬:南极老人星的四周,还有一些其它的星星,比如说丈人星,还有孙星、子星。

  王雪纯:像个大家族一样。可是它为什么就叫老人星了呢

  王荣彬:因为这颗星是这样亮,我想很容易引起古代人的重视。在汉代的时候人们有尊老的习惯。所以因为重视,人们也会把这颗星与老人联系起来。

  四 小片:

  这是一幅,在成都出土的汉墓石刻上,拓下来的养老图。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敬老的风气。这个老人扶着拐杖站在树下,他的左边是一个储存粮食的仓房,前面有一个人手捧着器械向老人走来,这可能是政府的官员,来向老人送粮食或者是送物品,供养老人。而这个老人穿戴整齐,不像很穷的样子。由此说明汉代是注重尊养老人的。 分页标题#e#

  五 观象台:

  王雪纯:我估计这颗老人星,过去人们观测它,也是会把它的动向和自己家里老人,他的健康状况,他的寿命联系起来。然后又通过这个老人的健康长寿的状况,来推测国家的繁荣安定。

  王荣彬:你说的不错,而且汉代敬老的这个风气还真的同皇上都有关系。我们现在文献上有记载,在汉代时每年到仲秋的时候,都会在国都南郊举办敬老的活动或是敬老的仪式,京城要这样办,全国各地甚至到县城都要做相应的活动。向70岁以上的老人授王仗,送糜粥。在首都,皇帝自己还要亲自在仪式上,举行仪式,宴请当地高寿的老人。

  王雪纯:这个风俗现在就没有了,不过也许慢慢演化,就变成重阳节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样。这老人星的故事听得倒是挺少的。说到天上星星的故事,最熟悉的莫过于牛郎织女的故事了。

  六 小片:有关牛郎织女的几个故事

  在秋季的夜空中有两颗非常明亮的星,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由于它们这时位于天顶的方向分立在银河两边,所以很早就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并由此而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家喻户晓的黄梅戏《天仙配》,更是让我们重温了,那个浪漫而凄美的故事:美丽的七仙女爱慕人间青年董永而私自下凡,并与董永结为夫妻。正当一对恩爱夫妻憧憬美好未来生活的时候玉帝却令七仙女返回天庭,从而拆散了天上人间的一段美好姻缘。虽然从天文上看,真正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是不可能相聚的,但是人们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还是会在银河上,为牛郎织女搭起想像的鹊桥,让他们相会。在晋人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中更是记载了一位蜀人探访牵牛星的故事,这不仅表达了古人对牛郎的同情,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还可以看到古人对宇宙最初的认识。故事是这样的,一位蜀人在一个筏子上面盖了一个小屋,并备足了食物,就乘着这个筏子出海了。在海上航行的前十天还可以看到日月星辰的出没和昼夜的循环变化,又过了十天,他就只能见到茫茫忽忽的状态,不再觉得有昼夜的变化。这时他的眼前出现了一处地面,那里建有城市和房屋,而宫廷中有许多织女在织布,还有一名男子手牵一头牛,走到水边让牛喝水。于是筏子上的人问牵牛的人:“这是什么地方?”牵牛的人叫他回去后问当时的天文官严君平,于是他乘着筏子如期返回到蜀地见到了严君平,严君平告诉他:某年某月某日,有客星犯牵牛。而屈指算来那天正是他见到牵牛人的日子。有诗云:“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七、观象台:由上面的故事说明古人天水相连的意识

  王雪纯:有时候看了古代的传说故事,我就会觉得有点恍惚的感觉。因为它描述的事情总是会让你觉得亦真亦幻的。如果说上天真是就做一个木筏子这么简单,那咱们还做航天器,这么费劲干吗呀。

 
  浮槎

  王荣彬:浮槎访牛郎的这个故事,从内容和他访牛郎的方式来判断,可能不是真实的故事,也不像是实地考察的记录,但是这反映了当时文人的一种观念,在古人的宇宙观念中认为大地是浮在水上的。这是我们宇宙结构的一个观念。如果按照这样他就会想,那浮着大地的水是不是同银河是通的。所以我就乘着一个小筏子,在海上按照一定方向走,就能通天。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可以放在一边,但是它反映出古人对宇宙观念的认识。

  王雪纯:但是他们能够想到地水和天水的连接,这应该是一个很伟大的壮举,能够就放在一个木筏子身上就完成了,这充分说明古人认识世界很质朴的一种方法。

  王荣彬:这个故事虽然是虚构出来的,但是这个故事对古人的影响还是非常深远的。我们举个例子,比如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那么他乘坐的船可不是那个小筏子了,是郑和宝船。他乘着这个船下西洋沿途会看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它的物产都会记录下来。这样这些记录就会整理成一本书。这样一本书叫什么名字呢?叫《星槎胜览》,槎就是木字旁加一个差字。其中这个“槎”就是小筏子的意思。《星槎胜览》这个书名从字面上的含义就是:乘着一个小木筏在海上航行,观测天象。记录各地的风土人情,物产。这样一个记录整理成的这本书。(编导:秦雪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星座(一):中国星座的划分
演播室1:王雪纯:各位好,天工开物,从今天开始呢,我们来说说古代星空的故事。所以我们今天特意来到了北京的古观象台,而且请来了天文学史方面的专家:王荣彬先生。不知道您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我觉得现在咱们身边的天文爱好者还是挺多的,尤其是当有一些特殊天象发生的时候。比如2001年的那个狮子座流星雨,当时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很多同事,真的是拖家带口地到郊外去守望,那热情是很高的。王荣彬:其实要看流星雨,不光狮子座有流星雨,比如说金牛座、英仙座等等都有。王雪纯:噢,是吗!对,您说星座我又想起现在很多人对星座是很有兴趣的,这可能是从西方引进的这个流行文化,就像咱们研究属相啊,研究血型一样。王荣彬:大家说的星座和个人的关系、和个人性格的关系,用的都是古希腊的星座。其实星空的含义,它不是星空自给的,它是我们人类赋予的。那么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的人来看星空的时候,他会赋予星空不同的含义。古希腊有古...
· 中国星座(二):紫薇垣
紫薇垣一观象台:王雪纯:各位好,天工开物,今天我们还是说说中国古代星空的故事。咱们中国古代天空,我觉得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故事,文学作品,就是西游记里的大闹天空的这个篇章。看了大闹天空这出戏,基本上天上有什么事就都知道了。皇帝也有,王母娘娘也有,这些文武百官就不说了,还有七仙女什么的。所以我觉得天上的热闹程度一点都不亚于人间。惟一的区别就是咱们在地上走路,他们踩着云朵在天上飘。王荣彬:我们中国的古人确实把他们想像的事情都搬到了天上去,按照他们在人间的一种想像,来构造他们的一个星座体系。王雪纯:这就是古时候星座的来历。王荣彬:现代的星座是这样定义的,是以赤经赤纬线为边界把天空划分成一个一个小区域,这个赤经赤纬是天球上的赤经赤纬,和我们地球上有经纬线是一样的,划成的那一片片的小区域都是行平竖直的,只不过不一定是正方形而已。王雪纯:要照着这个意思说的话,星座实际上就是一片星星组成的。是一个区域的星星...
· 十二星座是什么?十二星座是何时传入中国的
十二星座即黄道十二宫,是占星学描述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道的十二个区域,包括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黄道十二星座在古巴比伦时代就已定名,巴比伦人又把整个黄道从春分点开始均分为12段,每段称为一“宫”,各以所在的星座命名,称“黄道十二宫”。这些概念后来被古希腊人吸纳,到公元前后,“黄道十二宫”概念从希腊传入印度,6世纪随佛经进入中国。目前见到的关于黄道十二宫汉译名最早的文献是《大方等日藏经》,这是隋开皇初年天竺法师那连提耶舍从梵文翻译的。译文将“白羊”和“金牛”译作“特羊”、“特牛”,“特”是“雄性”的意思;“双”被释为男女二人,大约是“在天愿为比翼鸟”的联想,所以被译为“双鸟”;“人马宫”是半人半马射箭的造型,梵文原文为“弓”,故译作“射”;“宝瓶”是人倾斜水瓶的形象,故译为“水器”;至于羊身鱼尾的动物形象称“磨竭”,则是...
· 十二星座何时传入中国的?十二星座是谁发明的?
十二星座即黄道十二宫,是占星学描述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道的十二个区域,包括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黄道十二星座在古巴比伦时代就已定名,巴比伦人又把整个黄道从春分点开始均分为12段,每段称为一“宫”,各以所在的星座命名,称“黄道十二宫”。这些概念后来被古希腊人吸纳,到公元前后,“黄道十二宫”概念从希腊传入印度,6世纪随佛经进入中国。目前见到的关于黄道十二宫汉译名最早的文献是《大方等日藏经》,这是隋开皇初年天竺法师那连提耶舍从梵文翻译的。译文将“白羊”和“金牛”译作“特羊”、“特牛”,“特”是“雄性”的意思;“双”被释为男女二人,大约是“在天愿为比翼鸟”的联想,所以被译为“双鸟”;“人马宫”是半人半马射箭的造型,梵文原文为“弓”,故译作“射”;“宝瓶”是人倾斜水瓶的形象,故译为“水器”;至于羊身鱼尾的动物形象称“磨竭”,则是...
· 星际物质
星际物质这些介质也是造成消光与红化的原因。当光线在穿越这些介质的旅程中,光强度的衰减程度与观测的波长有密切的关联,这些星际物质造成光子的散射和吸收,使得肉眼观察的夜晚天空背景变得黑暗。在数千光年范围内的分子云对来自银河盘面的背景星光造成均匀且一致的吸收,使得只有银河盘面的一些裂缝中才有背景星光能被地球上的人类观察到。远紫外线会被星际物质中性成分吸收,例如氢原子会吸收121.5奈米的波长的光线,这是来自来曼α线的能量跃迁。因此,距离地球数百光年以外的恒星,在这个波段上所发出的光便几乎无法看见,因为在前来地球的漫长旅程中,这个波长几乎都已经被吸收掉了。星际物质通常可以依据温度的差异分成三种状态:数百万K的高热气体、数千K的温暖气体、和数十K的冷气体,这些状态是这些气体在温度的平衡上所表现出的冷或热。关于星际物质这三种型态的模型最初是McKee和Ostriker在1977年的一编论文中提出来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