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虎符·虎节——与古代军旅有关的虎纹文物
中国古代,将虎视为“山兽之君”,也就是兽王。又因它凶猛,故被视为武勇的象征,常以之称誉军中勇猛善战的将士。三国时期,曹军中名将许褚,被称为“虎痴”,而被马超称为“虎侯”。据《三国志·魏书·许褚传》,曹操率军攻打韩遂、马超时,曾与遂、超等单马会语,“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疑从骑是褚。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褚,褚嗔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原本“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是以超问虎侯,至今天下称焉,皆谓其姓名也”。同时许褚所从侠者,来曹军后,亦“皆以为虎士”。这些许褚帐下的虎士均英勇善战,“其后以功为将军封侯者数十人,都尉、校尉百余人,皆剑客也”。追溯历史,以虎之威猛而名军中精锐,至迟在商周之际。《史记·周本纪》记武王伐纣,至于盟津,所率军队有“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集解”引孔安国曰:“虎贲,勇士称也。若虎贲兽,言其猛也。”对虎贲的取名,还有另一种解释,见《后汉书·百官志》注:“虎贲旧作‘虎奔’,言如虎之奔也,王莽以古有勇士孟贲,故名焉。”据《周礼·夏官·司马》有虎贲氏“掌先后王而趋以卒伍。军旅会同,亦如之,舍则守王闲。王在国,则守王宫。国有大故,则守王门。大丧,亦如之。及葬,从遣车而哭”。表明虎贲当时是宿卫王左右的部队。直到汉代,军中仍有虎贲名号,设虎贲中郎将。据《后汉书·百官志》:“虎贲中郎将,比二千石。本注曰:主虎贲宿卫。”注:“《前书》武帝置期门,平帝更名虎贲。蔡质《汉仪》曰:‘主虎贲千五百人,无常员,多至千人。戴鹖冠,次右将府。’”西晋时仍依汉制,光禄勋下统武贲中郎将。在中朝大驾卤簿中,虎贲中郎将在御史中丞之后,九游车之前,骑乘,行中道,见《晋书》的《职官志》和《舆服志》。
在中国古代,除以猛虎称誉军中勇猛的将士,或以虎作军旅名称外,还常将与军旅有关的事物器用以虎为名,例如将武将的营幕称为“虎帐”、“虎幄”,发兵符节称为“虎符”、“虎节”,遮护营垒的障碍物称“虎落”(“虎路”),强弩的一种称“虎蹲弩”,明朝时还将一种形体短粗的火炮称“虎蹲炮”,等等。至于以猛虎的形象装饰各种兵器和装具,更是时间久远,甚至可以上溯到史前时期。在江南的良渚文化的玉钺上,有的精细地刻出造型奇特的神人骑虎纹图案。1986年在发掘浙江余杭反山良渚文化墓地时,在第12号墓土有一柄刃宽16.8厘米的青玉钺,在柄端装有白玉冠饰,柄末装有白玉端饰,钺体玉质优良,磨制光洁,两面刃部上角浮雕神人骑虎图像,两面刃部下角雕有大嘴神鸟。
神人雕成倒梯形的人面,头戴放射状羽冠,胯下是巨睛的猛虎头的正面形象,头很大,环形重圈眼,两眼间以短脊相连,阔鼻、扁嘴,头下浅雕有折曲的前肢。环眼、阔鼻、扁嘴明显地呈现出猛虎的特征,是别具情趣的猛虎的变形图案,有人认为表现出威力无比的神人降服了凶猛的巨虎,又有人认为本是表现巫师借助巨虎的助力沟通天地。不论作何种推测,但可肯定这类图像应是当时人们尊敬的神圣的“徽帜”,持有镌刻这种徽帜的玉钺的人,自是具有权威的军事和宗教方面的领袖。后来中国文字中的“王”字,正是由钺的形象演化而成,钺也一直是权威的象征物。后来到商代,大钺这种具有传奇色彩的特殊兵器,虽然已改用青铜铸制,但仍常以猛虎图像作装饰图案。目前所发现的形体最为硕大的青铜钺,应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