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华武术-鹰爪拳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1
转发:0
评论:0
中华武术-鹰爪拳,鹰爪拳是吸收鹰的形、意和击法发展而成的一种拳术,属象形拳。又有鹰爪翻子拳、鹰

  鹰爪拳是吸收鹰的形、意和击法发展而成的一种拳术,属象形拳。又有鹰爪翻子拳、鹰爪行拳和鹰爪连拳之称。此拳以模仿鹰爪抓扣和鹰翼翻旋的动作为主。其特点是:爪法丰富、抓扣掐拿、上下翻转、连环快速,仿形造拳、形神兼备。要求出手崩打,回手抓拿,分筋错骨,点穴闭气,翻转灵活,神形似鹰。整个套路动则刚暴凶狠,快速密集;静则机智稳健,似鹰待兔,加之“雄鹰展翅”、“雄鹰捕食”等象形动作的配合,给人以机智、果断、勇猛、优美之感。

   习练鹰爪拳,除需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武术基本功外应着重练好以下“四法”。
  一、突出爪型、爪法的练习鹰爪拳以鹰爪手型为主,兼有拳、掌、爪。爪型是否正确直接会影响着爪法的准确使用用,同时对身体鹰形的表现也有所影响。因此,首先要练好爪型,尤其注意不要与虎爪、鸡爪、龙爪等爪型相混淆。正确的鹰爪手型应为:拇指外展弯屈,其余四指并拢,第二、第三指关节紧屈,各屈指尽力向手背方向展开,手背后张,形如鹰爪状。切忌四指分开或过于弯屈。套路中的鹰爪分为单爪、双爪、一爪一拳或一爪一掌。单爪有仰爪、俯爪、反爪、立爪、倒立爪五爪型。无论哪一种,其爪型的虎口必须是相对或同向的。一爪一拳或一爪一掌,双手爪型虎口必须相对应。这种要求是爪的技击用法所与进攻手的方向取得一致。爪型正确,技 击含意才能表达的准确,才谈得上爪法合理。在套路演练中一定要遵循这一法则。鹰爪拳的爪法主要有抓、打、掐、勾、拿、搂等。要求在搏斗中抓拿对方手腕、肌腱间隙、骨连接间隙以及对方穴位要害。拳谚称:“沾衣号脉,分筋错骨,点穴闭气”。动用时出手崩打,四手抓拿,手不到位不成爪。先伸张掌指,多为八字掌,当运至对方腕部或接触身体部位后,才突变鹰爪,或抓、或拿、或勾、或掐。练习鹰爪拳既要爪法正确,连环善变,又要快速有力,劲透筋骨。因而习练中应从这两方面着手。
  1、手法练习:单人进行不同方向、不同路线、不同爪法的习练,体会回手变爪的要领,熟悉各种爪法。双人喂手,一人递招,一人使用爪法,让习练者掌握变爪的时机和抓拿的准确性。
  2、爪功练习可分两种:一种是静功练习,即下肢开步或各种步型站立,两手经上提后分别向两侧、前、上、下做推掌,至手臂伸直处用力变爪。要求提手时提气,推掌时沉气,变爪时聚气,并使意识引导气息运行,力贯掌爪。另一种为动功练习,方法较多,如摔击沙袋、抓扣树干等,要求运气贯力,掌指坚硬有力。

  二、重视基本技术练习
  鹰爪拳除爪型、爪法外,还包括步型、步法、腿法、身型、身法、跳跃等基本技术。这些技术在符合武术动作一般要求的前提下,必须突出鹰爪拳的技法特点。下肢动作与长拳有很多相似之处,步型队弓、马、仆、虚、歇外、常出现丁步、四六步;步法则缓疾相间,轻灵稳健;腿法以低腿为主。身型要吸腰收胯、含胸拔背,以显鹰形;身法拧旋翻转、灵活展缩;平衡动作以提膝平衡、扣腿平衡为主。有下肢稳而上体缓转的盘旋动作,要求有较好的控制能力;跳跃有翻身跳、扣腿跳、腾空摆莲腿等,动作须轻灵,似鹰击长空,落地要稳中带法。基本技术的练习,一要准确熟练,方法得当;二要与手法相配合,形成完整动作。单个动作熟练后要进行组合练习,使腿法与步法、跳跃与步型等相互连接。由简单到复杂,数量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到完整套路练习。

  三、刻苦研习劲法
  拳谚曰:“学拳易,走劲难。”武术的劲法因其拳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同时劲法的好坏又是衡量一个习武者水平的高低重要因素,故历来拳家都十分重视劲法的研习。鹰爪拳由于是在模仿鹰的搏击方法基础上,吸收了擒拿手法,其劲法表见为柔中含刚,腰带肩传力贯鹰爪。动作雄健有力,腰身发劲而形于手。又因具有“出手拳掌打,回手鹰爪抓,双拳密如雨,脆快一挂鞭”的特点,手法密集快捷,劲刚脆硬。在习练鹰爪劲法时,必须与呼吸配合一致,做到“开呼合吸”、“呼发吸蓄”、“呼放吸收”,在发放刚劲时,运用短呼气速聚以显刚力。劲法在动作中也不停的变化转换,随势而异。练习中需细心揣摩体会,不断研习提高,从而达到劲势相合。

  四、力求形神兼备
  形似鹰,是鹰爪拳模仿鹰的形态所致。拳因其形而得名,动作的一招一势要表现出鹰的搏击之形。如鹰的盘旋、捕食、展翅、待兔、爪抓等。同时又要显示出鹰神,“有形无神不成拳”正是说明了神在拳术中的重要。所以,亦要神似鹰而神似的关键,在于对动作攻防含意的理解和表达。鹰爪拳要以形似为基础,以神似为精髓、从而实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使鹰爪拳的演练,在神形兼备中给人以技击美、神形美、意境美的享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华武术-通背拳
通背拳在我国传统武术中源远流长,流传十分广泛。传说中在战国时期的“鬼谷先师”传道云蒙山中:仿诸猿之栖息、猎食、争斗、求生之法取其精华而成。始称为通臂,以通臂猿形为主,仿其形而练,旨在加长臂力,击法单操居多。为一种练法。历经千载,先人去粗取精,取长补短,至清末浙江人祁信,始创通臂拳门称祁家门(江湖称为老祁派)。其子祁太昌采各家之长,将流散在民间的通臂单手、单操、击法、练法柔化合一,继承发展了老祁派通臂拳,形成了一种以柔为主,刚柔相济,以背力为法,放长击远先发制人,特殊练法的拳法;通背拳术(江湖称少祁派)。因练法,击法独特,变化灵活快捷,以摔、拍、穿、劈、钻五掌为主,又附会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法,因此又称为“五行通背拳”五行通背拳完全脱离了原通臂猿形的仿形模式,采用人体科学合理的锻炼法则,力发腰背力达掌尖,全身上下、内外贯通、刚柔相济,正确运用心法、身法、气力,使之成为武林中特殊练法的...
· 中华武术-翻子拳
翻子拳戳拳是中古老拳之一。自宋代中武分立四大名:赤、伯、蠢、十大拳:洪、留、枝、名、磨、、查、炮、花、。代拳承和展,去粗取精,展成代中武多拳多流派百花的新局面。戳拳家流派,枝子,是十大拳之一,少林宗法。自宋朝已形成,盛行于清代,在中北方盛行,故被"北腿"的代表拳。戳拳分文武趟子拳。武趟子即戳,文趟子即翻子拳。武趟子是手并重突出腿法,文趟子是手并重突出手法身法,形成不同的格特。代拳上百年承和展,逐戳和翻子拳融在一起,使技容更加丰富,在攻防方法上更加全面。拳在中北方的主要人洛,字益。系清末民起袖之一,起失后,流落江湖居河北中部一授武。河北蠡庄洛尚先生好友段洛引荐,洛等三人介到蠡庄洛尚家中授武,洛尚三子攀、、馨三兄弟武,同武者有蠡家庄魏昌、南留史魏洛芳等人。蠡志,清光初年,因先生武功高超授五品武千之。清光二十九年(1903年)先生逝世,武界人士老先生其立碑于左,碑文:老先生里...
· 中华武术-醉拳
醉拳是模仿醉汉动作的一种拳术。这种拳打起来,很象是醉汉酒后跌跌撞撞,摇摇摆摆,但实际上是形醉意不醉,是由严格的武术手法、步法、身法等组成的套路。醉拳中有“太白醉酒”、“武松醉跌”、“鲁智深醉打山门”、“醉八仙”等名称。醉拳根据其不同名称而组成不同形象、不同内容的套路,但都离不开醉形醉态的特点。醉拳由于其内容多跌扑滚翻动作,故又被认为是“地趟拳”的一种。实际上醉拳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地趟拳”的底功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其拳经要决曰:“地龙真经利在底攻,全身卧地强固精明,伸可成曲停亦能行,屈如伏虎伸比腾龙,行停无迹伸曲潜踪,身坚如铁法密如绳,翻猛虎豹转疾雏鹰,倒分前后左右分明”。醉拳技法讲究眼、手、身、腿、步的配合。眼法有视、瞧、藐、瞟;手法有点、盖、劈、插、刁拿、采、扣;身法有挨、撞、挤、靠;腿法有勾、挂、盘、剪、提、蹬、弹、缠;步法有提、落、进、撤、碎、击、碾、盖等。其跌扑滚翻的...
· 中华武术-养生太极拳
养生太极拳是一种注重意气运动、身心兼修的练拳健身运动。通过练拳行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和五脏,来提高自身机体的阴阳自和能力,即西医所说的抗病康复能力和免疫能力练养生太极拳具有疗疾健身、修身养性、健美益智,以及开悟智慧、激发潜能、技击防卫,维持健康水平、提高生命质量等功效。养生太极拳共分六路,各路可以单练,以适应初学。学会六路可串联成整套。全套演练约需15至25分钟。其宗旨是推广养生太极拳,纠正体操化倾向,注重意气运动,提倡以太极拳的功法练太极拳,与四海有缘之士,同练养生太极拳,共享健康快乐!
· 中华武术之伏虎拳
伏虎拳系“铁头和尚”所传。铁头和尚先到棠口乡大章小门院,后到周宁县礼门乡小坑村传授伏虎拳。由该村张必宝拳师再传屏南卜塔村张奕满。张明伟系张奕满之子,练习此拳多年,颇得要领。该拳种是传统象形拳之一,练习者要求拱项缩头,瞠目眺牙,模仿虎形,领会虎神。该拳结构严谨,地盘扎实,进攻时迅速准确,防守时密不透风,身法敏捷灵活,动作刚劲有力。一招一式,似粗实细,拳、掌、指、爪,劈、打、抓、戳,变化微妙,实用价值高,是一门完整难得的地方拳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