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太极拳技击十要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35
转发:0
评论:0
太极拳技击十要,林泉宝一、以柔克刚太极拳以柔克刚,这很符合老子的道家思想。老子认为,天下之柔弱莫

林泉宝一、以柔克刚太极拳以柔克刚,这很符合老子的道家思想。老子认为,天下之柔弱莫过于水,最卑下的也莫过于水,然而,最坚强的胜利者也是水。老子曾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这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气和水最柔弱,但它无所不入,又无所不能出。所以虚无柔弱者无所不通,又无有不可穷者。至柔不可折,那也就是无为之益了。

何谓以柔克刚?即与对方交手时,跟随对方之劲路,随屈就伸,人刚我柔,我顺人背,虽变幻无穷,但丝毫不含抵抗性。以柔克刚,关键在不顶抗对方,而让它的力量在我之圈里走化掉,使之引进而落空。如果你加力于对方身上,原想可以把对方击倒,然后你进入对方的圈里,感觉到什么都没有,就像是一座空城,突然失去方向,失去光明,自己的破绽又暴露无遗,你会不战而自栗。在推手中就怕遇到这样的高手,他的内劲忽隐忽现,若有若无,见之有形,按之无迹。你用的刚劲越猛,跌得就越惨。所以笔者和侯春秀老师推手时,根本不敢用力,因为用的劲越大,它的反作用力以及惯性力量就越大,最后还是回击到我的身上。

柔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完;而刚劲则是有限的,不管有多大力量,其能量既有限又易折损。拳经云“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此即是以小力胜大力,避实就虚,以柔克刚,实非虚语。

二、以明对暗何谓以明对暗,即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通过长期练太极拳的走架和推手,可使之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阶及神明,也就是功夫到了懂劲和知己知彼的程度。功夫由听劲而来,能听才能懂。所谓称斤量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太极拳的懂劲功夫是经过长期训练得出来的。推手专用以训练这种听劲,使之感觉特别灵敏,能听懂对方劲之动向。所谓“听之于心,疑之于耳,行之于气,运之于手”;“以心行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听而后发”。听劲要准确,能听懂对方的劲路就能控制他,这样就能“人不知我,而我独知人”,进击的目标就特别精确。如果你的侦察不明,判断错误,则你的进击只能是盲目和危险的举动。

三、后发先至后发者是以静待动,不是不动而是等机会发动。所谓后发先至是动度的准确性以及时间、地点和程度的确定性。两人在交手时,“彼不动,己不动;彼未动,己先动”。太极拳以“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心神镇静,观敌来势,审势待机,手、眼、步法相一致。对方打不着你的时候,距离不够不可先发,发则失误,浪费精力,且易至被动的位置或反被对方击倒。《天远机论》曰:“见空不打,见人不上。拳不往空打,打起不空落。手起脚要落,足落手要起。心要占先,意要胜人。身要攻人,步要过人。前腿似弓,后腿是蹬。头要仰起,腰要长起,丹田要运起,自顶至脚,一气相贯。”当敌与你的距离、时间足以威胁到你的安全,也就是对方能在瞬间击到你时,你之意在先,其速更迅。所谓起手如闪电,打下如迅雷,能在更短的距离和时间内击倒对方,即是后发先至。其关键是时间、地点和速度,三合为一,身法要灵敏,速度要恰当,动作要轻快,变化要精微。

后发先至还表现在双方推手时,对方用劲向我发来,其破绽必露,我以即化即发,即化即发,后发制人,即在对方将发未发时,我之意先,把对方击出、击倒。

四、以静制动以静制动,遇敌不乱,沉着机智。在行拳走架时,意念要做到面前无人如有人;与人搭手或散打时,要做到面前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也就是在交手时起手不空落,不发则已,一发必中。诸如“彼不动,己不动;彼未动,己先动”这些技击上的策略,都必须静观敌情,找准出击时机。以静制动,并非不动。所谓心机一发,四肢皆动。发手以得人为准,以不见形为妙。静候伏机,如猫之捕鼠、鹰之捉兔、虎豹之扑牛追羊,无不惊心动魄,先静后动。以静制动,主要是观察来势之机,揣敌人之短长,静以待动,动以处静。静如山岳,动若处子。一触即发,一击必胜,这就是以静制动的效果。

五、贵化不抗贵化不贵抗,主要是在对方向我攻击时,我以化解的方法,使对方的攻击力量不能作用在我身上,我的化劲分散和削弱了对方的攻击力,使之对我构不成重大威胁。

化功是一种高级的技击防卫法。太极拳推手的化劲方法,主要是在接触发劲的一瞬间,及时依靠自身(身法)极小的运动,把对方的进攻力量消耗掉。贵化不抗,应不丢不顶,而不是一味地化解。化者不能招招化尽。赵堡太极拳人化解的方法,主要是半圈化半圈发,即化即发。化而不发,还是会受对方的牵制而导致失败。

化劲是太极拳推手之重要手段。推手盘架时,要求“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进退转换要有折叠往复,使对方无法知道我的动向与劲路而处于被动状态,即以半圈化半圈发,既不化尽,又不早化或迟化,要随化随发,攻守兼顾。只知抗不懂化,非太极拳之真谛。

六、以顺应逆太极拳运动主要是画圈走弧,凡举动则无处不画圆,无处不阴阳,无处不太极,形成自然的逆来顺受之规律,这是在太极拳推手时常用的法则。

太极拳推手是对抗性的技击赛,以破坏对方的平衡为标准。传统的太极推手受人喜爱,是因它不提倡斗力。双方表现为粘连黏随,不丢不顶,引进落空,借力打力。太极拳推手处处走圆弧,以逆顺受,以顺应逆,进而达到以顺制逆之目的。所以说太极推手是圆的较量,不是力的抗衡。从推手中化解对方的力,侦探对方的劲路,斗智斗勇,从而体味劲在人体内部的变化。使人在推手中找到乐趣。

以顺应逆必须舍己从人,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是主要的技击方法。粘、连、黏、随是以不丢不顶,顺从不离,随屈就伸,人刚我柔为原则,使对手进退不得,完全被我之劲所控制,以致“敌欲变而不得其变,敌欲攻而难得逞,敌欲逃而不得脱”,最终导致对方出现极为被动的挨打局面。

七、以整击散以整击散,主要是我运用周身如一家之整劲,去击打对方的即零碎而又散乱的偏刚劲。我劲不整不发,敌力不散不击,乘势借力,以整击散。经过化引造成对方落空及重心不稳时,我顺人背,且对方又显出破绽,以我之整击彼之散。正如《打手歌》曰:“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击,粘连黏随不丢顶。”


如何才能做到周身如一家?《拳经》指出:必须做到内外相合,即外三合和内三合。内外相合,上下相随,使之节节贯穿。外三合不仅是为了保证动作外形姿势的正确,更是为了整劲的集中。不管练哪种太极拳都要做到: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内三合以意领气,以气促劲,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太极拳的动作虽形于外而实源于内,外形之蓄发,必须是心意的蓄发,这是意、气、劲在太极拳中的运用。周身如一家,要以我之整劲,趁彼劲之大小及散乱程度而击之,无不应手而即仆者,这正是以整击散的效应。分页标题#e#

八、舍己从人舍己从人即因对手之变化而变,使我顺人背。赵堡太极拳世代流传着一句口头语,就是“要啥给啥”。在推手竞技中,对方加力于我身之某处,我就把这处让给对方,把这处受力走化掉,丝毫不加抵抗,让对方的劲在我身上毫无作用,瞬间化为乌有,使对方落空,紧接着以我的整劲击败对手,即以听、化、拿、发的手段,使之引进落空合即出。舍己从人,要啥给啥,也是攻与守的竞技过程。舍己从人,是给对方一个错误的感觉,让对方进得来出不去。

舍己从人是太极拳推手的一种战术和策略。舍己是诱敌入设好的圈套,候机击发制胜。具有实战经验者,必然舍己从人,处处谨慎小心,不轻易进攻,所谓抑制其长,攻击其短。一旦掌握对方的劲路、破绽,或是敌强我弱,为了尽量减少失误,采用避实就虚,或用偶角的打法,从侧面击打,“攻其所必救,守其所不攻”。只要对方进攻,我即舍己从人,用粘连黏随之法牵制着对手,当其有破绽出现时,即攻其实点;或者在击其第一个破绽时,对方必然因吃劲而出现相应的相援,我即攻其救援之处,在其要害处一击,使其根本无法逃脱。

九、吃啥还啥吃啥还啥,其关键也是在走化的功夫上。人家吃你一个饼,你得还给人家一个馍。吃啥还啥,你打我高探马,我还你高探马;你打我白鹤亮翅,我还你白鹤亮翅。你用什么打我,我还你什么,这是长期锻炼出来的一种功夫、一层功夫、一层化法。比如笔者与老师推手时,可以触摸到他的手肘,当我要拿发的时候,他的腕、肘、肩活如泥鳅,轻滑一下就走脱了,反过来我的被击点就暴露出来。所以,习者首先要锻炼化腕、化肘、与化肩,然后化脚、化膝,再化胯。化胯最难,它统领各大关节,为根节之根节,活与不活全赖于此。关节要活络,犹如万向接节,不断变换重心,调整虚实,使对方无法进击,周身如一家,内劲浑厚,无论对方用什么招数打我,我遂即走化,即走其招还制其身,吃啥还啥,攻其不守。吃啥还啥,还要看各人的功夫深浅、经验多少而定。一般拿法还容易走化,拿人要拿根,技术高者不仅拿人手肘,还能拿至腰胯,使对方不能转换求变而陷于绝地。

十、圆之较量有人把太极拳叫做太极圈,因练太极拳走架自始自终都在画圈,所以,不管是大圆、小圆、平圆、斜圆、形形式式之弧圆,都能贯穿于全身各个部位。推手时也同样走弧形,处处有圈,无处不太极。进退走化亦画圆,沾粘黏随亦是圆。小圈克大圈,大圈套小圈。半圈进,半圈退;半圈化,半圈发。无论对方有多大力量,经过圆的化解,就可消除其给你的力量和威胁。圆周是以一点为圆心,半径小即圆小,半径大则圆也大。大圈的周长比小圈的周长大,所以走小圈的路线要比走大圈的路线要短。小圈的转换动作小,很快能化掉对方的力,并通过惯性把力作用于对方。由于动作小,路线短,节省了时间,使对方不及走化而被击出。这当然也不是一概而论,而是要看双方技击的实力。

圈里有圈,圈外有圈,连环进击,一圈套一圈;要啥给啥,吃饼还馍。手上有圈,脚下有圈,进是圈,退是圈,环环相扣,无圈不太极。大圈带小圈,小圈克大圈,若到功夫深,有圈似无圈,无圈亦是圈,若得规中意,太极图中求。

太极乱环诀乱环求法最难通,上下相合妙无穷。

陷敌落入乱环内,四两千斤招法成。

手脚齐进横竖找,掌中乱环落不空。

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太极拳技击十要
一、以柔克刚太极拳以柔克刚,这很符合老子的道家思想。老子认为,天下之柔弱莫过于水,最卑下的也莫过于水,然而,最坚强的胜利者也是水。老子曾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这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气和水最柔弱,但它无所不入,又无所不能出。所以虚无柔弱者无所不通,又无有不可穷者。至柔不可折,那也就是无为之益了。何谓以柔克刚?即与对方交手时,跟随对方之劲路,随屈就伸,人刚我柔,我顺人背,虽变幻无穷,但丝毫不含抵抗性。以柔克刚,关键在不顶抗对方,而让它的力量在我之圈里走化掉,使之引进而落空。如果你加力于对方身上,原想可以把对方击倒,然后你进入对方的圈里,感觉到什么都没有,就像是一座空城,突然失去方向,失去光明,自己的破绽又暴露无遗,你会不战而自栗。在推手中就怕遇到这样的高手,他的内劲忽隐忽现,若有若无,见之有形,按之无迹。你用的刚劲越猛,跌得就越惨。所以笔者和侯...
· 犹龙派太极拳的养生与技击
犹龙派太极拳法自武当山紫霄宫道师裴远臣传也以后,得其真传者世代都单传独授。我小时曾问过恩师张鸿逵,什么叫单传独授?张师说:“一个老师不管教了多少人,其中必挑选一个,背后单传独授、手口相教,只限师徒二人。叫做三口不传,六耳不说。有时还得发誓升表。在表面上和大家练的是一样的,而深奥及独到之处别人是没有。”所以单凭模仿外形和意想猜测,任你多么聪明,永远也得不到真正的东西。凡事都有利弊,犹龙太极鲜为人知,面临失传,此乃原因之一。“不传有罪,滥传也有罪”。今不畏天责,替天行道,愿有德者得之,无德者失之。问心无愧,以求功德。苍天有眼,善恶必应。犹龙太极不但自身功法拳理独到,而且也同时符合于普通的太极拳理。其养生与技击是溶于犹龙太极自身功法和拳理之中的,同时也保持和体现了世代师师相传、圣圣相授犹龙太极的原始面貌。即便是犹龙太极的诸多功法层次中包括被裴远臣点化的司星三以前所练之拳及功法,也必须按着犹龙太极...
· 太极拳内功心法秘要举例
虽然太极拳爱好者都试图让自己内功深厚,从而实现“我命由己不由天”、“延年益寿不老春”的梦想,然而,因内功心法之秘要自古以来很少流传于世,所以尽管修炼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内功这个词,也一直在追求,但对什么是内功的本质,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内功修炼,却迷茫懵懂,甚至一些太极拳名师也都对之闪烁其词、模棱两可。最有意思的是,外国人也对内功的秘密感兴趣,只是他们的研究多从金庸的武侠小说来探讨,所以,他们更是隔靴搔痒,只能用类比的方式来表述:“那就是魔法”(美国畅销小说评论家阿尔蒂尔语)。内功心法从古至今“法不传六耳”笔者曾听过一位师兄讲过一个向陈氏太极拳泰斗李经梧学习内功心法的经历:我每星期都到李经梧老师家学拳,几年后,李老师特别喜欢我,就教我练内功心法的方法,并吩咐我不要告诉别人。我回来自己练的时候,被一个也跟李老师学拳的朋友看到了,因我抹不开面子,就教给他了。有一天,我和这个朋友一起拜访李老师,结果,...
· 滕黑子之技击术
滕黑子之技击术滕本湘之麻阳人,生而有异力。人以其肤黑,故呼为黑子。少年以操舟为业。耽嗜拳击术。每于朝夕暇时,演习不倦,而技乃日进。惜其技多得之于乡中拳师,专尚筋力,而无神奇。滕亦不自知也。后以舟泊岳阳城下,有老叟某附舟往汉,滕以叟老而有贫状,不取资,且供给饮食甚周至。叟颇感之。滕舟有客四五人,内二客乃油商,挟资财甚多。舟至嘉鱼,猝遇盗,约二三十人,持械蜂拥登舟,滕恃其勇,独立船头与盗搏,盗众内有数人,似亦娴技击,身手颇健,滕有不支之势,适叟在旁,以篙相助,盗遂披靡遁去,滕以此得免。乃知叟为奇士,遂师事之,叟乃尽传其术,滕于是复悉心研究,技更精。未几,叟去,滕强留之,不可,乃弃舟于妻弟某,而独随叟游。叟曰:“子待予之诚挚,予感激甚深,但愧予技浅,不能益君子。既嗜此如性命,予为君介绍一友,当有所裨助,惟此友现隐于商,往来荆襄间,年只二次。君于秋末时,持予函往访之,必可相见。但友乃少林术专家,粤...
· 大松大软-太极技击之必需
太极拳本是一种武术,是武术就必然要讲技击,讲技击就必然要求快、准、狠。太极拳的技击原则是以静制动,后发先至,引进落空,以柔克刚,避实击虚,四两拨千斤。而太极拳的特点是举动轻灵,运行和缓,连绵不断如行云流水,往复转折用意不用力。如此练法便很多人对太极拳的技击功能产生疑惑,以为太极拳的松柔练法只能健身,不能技击。要不是杨露禅在北京争得了神拳杨无敌的美誉,杨健侯、杨班侯、杨澄甫以及其高徒李雅轩、田兆林、董英杰、郑曼青等前辈在武林中留下的技艺佳话轶事,太极拳的技击作用就很难让人信服。先师李雅轩给我们留下的他一生心血总结《太极拳随笔》,其中提出“松软是太极拳的宝贝”。练太极拳要“大松大软”的练法,这使很多人都想知道技击与太极拳“大松大软”的因果关系,怎样做才是大松大软的正确练法,怎样做才能获得人里透内的冷快绝伦的内劲。我们知道,人身之灵机,最为宝贵。凡一切处事接物,皆全赖于此,非独打拳推手也。太极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