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华谭氏的起源与历史古籍记载详考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165
转发:0
评论:0
中华谭氏的起源与历史古籍记载详考,谭氏,发源于山东,却长久以来称盛于湖南及其四周各地,声誉响亮,备受尊敬。这个

  谭氏,发源于山东,却长久以来称盛于湖南及其四周各地,声誉响亮,备受尊敬。这个家族,是源自春秋时代的谭国。关于得姓源流,明代苏平仲所作的一项谭氏家谱序记述得十分清楚:“谭本姒姓,子爵,其分土在今济南历城之间,实齐之附庸也,入春秋卅九年,周庄王之十四年,鲁庄公之十年,见灭于齐桓公,而谭子奔宫,谭自为齐所灭,子孙遂以国为氏焉。”另外,《姓纂》和《姓谱》等书也都分别有同样的记载。前者指出:“谭子国在济州平陵西南,为齐所灭,谭子奔宫,子孙以为氏焉”;后者则指出:“春秋时代谭国为齐桓公所灭,谭子奔宫,子孙以国为氏。”


  由这些文献看来,谭氏家族的祖先,本来是上古圣君夏禹的姒姓后裔,周朝初年大封先圣之后时,把他们封于谭国,爵位为子。也许由于国势一直不很强盛,所以不久之后就沦为强邻齐国的附庸地位。到了春秋时代初期,齐桓公称霸诸候,就于周庄王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683年,干脆把谭国并吞了。当时,谭国的主人谭子奔到莒国去避难,而留在故国未走的子孙,只好“以国为氏”,以谭姓世代相传,对故国表示缅怀之意。另外,在四川的南部也有许多性谭的人家。据《万姓统谱》的考证,这一支谭氏的源流又有不同,该谱指出:“巴南大姓谭氏,盘瓠之后,望出弘农。盘瓠,又称为瓠,据说是中国古代所谓蛮夷的始祖。他的身世,充满了浓厚的传奇意味。根据《后汉书南蛮传》的记载,大致是这样的:“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妻以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彩,名曰瓠;下令后,瓠遂衔吴将军头造阙下,帝如约以女妻之。瓠负女入南山石室,终三年,生子十二人,六男六女;因自相夫妻,其后滋蔓,号曰蛮夷。”此外,干宝所作的《晋纪》也有关于瓠的记载事下:“武陵长沙卢江郡夷,瓠之后也;杂处五溪之内。”
  这样的事,当然是荒诞不经的。不过,古代的治史者却是如此地言之凿凿,我们只好也将之当作古老的传说,姑妄听之了。始见于春秋时代的谭氏,是很早以前便赫赫有名的。战国时期,有一位谭夫吾,曾以无比崇高的言行而名垂青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华薛氏起源与历史记载资料详考
姓纂》写道:“黄帝25子,一为任姓,裔孙奚仲居薛,至仲虺为汤左相,代为侯伯,历三代凡64世,周末为楚所灭,公子登仕楚,怀王赐沛邑为大夫,遂以国为氏,望出河东、新蔡、沛国、高平。”《姓氏考略》说:“本自黄帝任姓之后,裔孙奚仲居薛,历夏、殷、周64代为诸侯,周末,为楚所灭,后遂氏焉。”《吴录》:“孟尝君封于薛,秦灭六国而失其祀,子孙遂以薛为氏。”《魏书官氏志》:“西方诸部叱干氏,后改为薛氏。”《通志氏族略》:“辽西有薛氏。”《唐书》:“薛怀义,本姓冯,名小宝。”从以上这些记载看来,薛姓既具有光耀而悠久的历史,组成的分子又众多而庞大。有出自黄帝的任姓奚仲之后,有出自虞舜的妫姓孟尝君之后,有出自周文王的姬姓冯氏之后,又有出自外族叱干氏之后,则“薛”这个姓氏,岂不是十分的多采多姿!薛姓最早在历史上出现,不管是传自任姓的一支,或是孟尝君的一支,都是在大约2000多年以前的周朝末期,他们而且还有一个共同...
· ​中华谭氏起源与谭姓确立“传说记载”
中国人的姓氏源远流长。我国古籍记载,姓氏的存在,至今至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据《白虎通义.姓名篇》注:“禹姓姒氏,祖以薏生;殷姓子氏,祖以玄鸟子也;周姓姬氏,祖以履大人迹生也。”《论衡.奇怪篇》注;“禹母误吞薏苡而生禹,故夏姓曰姒;契母吞燕卵而生,故殷姓曰子,后稷母履大人迹而生稷,故周姓曰姬。”这两段文字都充分说明古代的姓产生于母系,从“女”、从“生”,女生曰姓。即从母而得姓。如姜、姬、姚、姒、赢、妫、嬉、妘、姞等古老的姓都反映了这一事实。所以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对姓的解释是:“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这个解释科学说明了姓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在古代,除了有姓还有氏。氏的含意是什么昵?据《左传》所记;“鲁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大夫众仲对“姓”和“氏”的来历及关系作过一番概述: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祚之土而命氏。”这段话的意思是天子(登最...
· 中华姓氏起源之上古八大姓氏详考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上古八大姓是指姬、姜、姒、嬴、妘、妫、姞、姚。另一说:姬、姜、姒、姚、嬴、妘、妫、妊。姓,源于母系社会,由于当时的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同一个姓是代表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的氏族符号,即一个氏族名下的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如伏羲时期的风姓、依姓等。上古八大姓,都从“女”旁,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女性始祖传下的氏族人群[1]。同时这些姓氏在经过漫长的世袭与演变过程中而变化,尤其是在周朝,周天子分封诸侯国后,许多贵族为纪念封地而以地名为姓,就因此演变成了更多的姓氏,可以说,中国如今的大多数姓氏都是由此上古八姓演化而来的。姬、姞本为同盟。姬姓,起源于黄帝。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有熊氏、轩辕氏、青丘氏等上古部落皆为姬姓。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
· 族谱网带您了解,中华谭氏古代历史名人详考(四十)
【谭在公】宋朝时任太仆卿498【谭壮公】宋朝时任徐州剌史【谭慈】宋朝时任博学鸿词科500【谭恕】宋朝时任工部员外郎【谭廷用】宋朝资政大夫兵部尚书502【谭宣】宋朝时任蓉州莶判【谭锡震】宋朝时任参资政事504【谭楚均】宋朝时任池州剌史【谭楚华】宋朝时任池州都尉506【谭炜】宋朝时任苏州剌史【谭定】宋朝时任衢州太守508【谭安】宋朝时任靖州太守【谭子源】宋朝时任芜湖令尹510【谭介】宋朝时任礼部侍郎【谭朝阙】宋朝时任庐陵学博士512【谭垂谟】宋朝时任刑部尚书【谭埔甫】宋徽宗时中状元514【谭祖武】任奉州大夫知扬州事【谭思才】宋朝时任衡州知州516【谭文光】宋朝时状元【谭正】南宋时任礼部侍郎518【谭之尚】宋朝时任户二部尚书【谭均用】南宋时任兵部尚书520【谭铬镐】南宋时任兵部尚书【谭玉】宋朝时科学家522【谭桂兰】元朝辛丑进士【谭桂寿】元朝时任浙江副使524【谭以造】元朝时任太常博士【谭以道】...
· 族谱网带您了解,中华谭氏古代历史名人详考(十九)
【谭辅元】贵州湄潭县起祥里荣水沟入黔始祖。重庆垫江县入川始祖谭朝祥长子思仁后裔,明末避兵患迁贵州湄潭县起祥里荣水沟。卒葬荣水沟。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受先及母徐氏携子明千、明万、侄明易、明善先返垫江县,后迁大足县汶水里居住。妻徐氏生六子;谭志先、谭永先、谭寿先、谭富先、谭贵先、谭荣先。【谭明千】字元衡,【谭明万】、【谭明易】、【谭明善】重庆大足县、铜梁县入川始祖。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谭明千、谭谭明万随母,谭明易、谭明善随伯母先返垫江县,后迁大足县汶水里(大足双桥、玉龙),再迁铜梁刘家沟。谭明千生于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全月(12)十八日午时。享年58岁。谭明千妻皮氏生五子;谭国钦、谭国栋、谭国玉、谭国辅、谭国贤。谭明万妻陈氏生五子;谭国美、谭国安、谭国学、谭国瑞、谭国柄。谭明易妻董氏生五子;谭国臣、谭国义、谭国用、谭国伦、谭国睦。谭明善妻姜氏生三子;谭国亮、谭国顺、谭国爵。...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