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清 罗振玉 临商契文轴

2017-06-0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43
转发:0
评论:0
清罗振玉临商契文轴,罗振玉(1866-1940)号雪堂,字叔言,贞松老人等。浙江上虞人。是我国较

  罗振玉(1866-1940)号雪堂,字叔言,贞松老人等。浙江上虞人。是我国较早研究甲骨的人。他长于考古,有丰富的金石文字知识。考释之余,挥写甲骨文,是近代以甲骨文入书的开创者。并用考释的几百甲骨文字编集楹联,有《集殷墟文字楹联》问世。其书法圆劲隽秀,紧密严正,工稳严整。《临商契文轴》是罗振玉临写的殷契文字,此作品风格清雅,淳厚,多用方折,有简约古朴的装饰美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罗振玉临商契文轴
罗振玉(1866-1940)号雪堂,字叔言,贞松老人等。浙江上虞人。是我国较早研究甲骨的人。他长于考古,有丰富的金石文字知识。考释之余,挥写甲骨文,是近代以甲骨文入书的开创者。并用考释的几百甲骨文字编集楹联,有《集殷墟文字楹联》问世。其书法圆劲隽秀,紧密严正,工稳严整。《临商契文轴》是罗振玉临写的殷契文字,此作品风格清雅,淳厚,多用方折,有简约古朴的装饰美感。
· 牙签玉轴
牙签玉轴【成语意思】:卷型古书的标签和卷轴。借指书籍。牙,象牙;玉,美玉。形容书籍之精美。【用法分析】:牙签玉轴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成语来源】:《隐居通议·古赋一》引宋·傅幼安《味书阁赋》:“黄帘绿幕之闭,牙签玉轴之藏,出则连车,入则充梁。”清·余杯《板桥杂记·丽品》:“绮窗绣帘,牙签玉轴,堆列几案。”【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使用程度】:一般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yáqiānyùzhóu【成语声母】:YQYZ【牙签玉轴的近义词】:牙签犀轴、牙签锦轴
· 罗振玉
生平与贡献罗振玉原籍浙江上虞,祖辈迁居江苏淮安河下罗家桥,1860年庚申之劫时河下遭焚毁,于是迁居南门内更楼东。1866年8月8日罗振玉出生于此。初名宝钰,后改名振玉,字式如。又字叔蕴、叔言,号雪堂。罗氏曾有一篇“自挽联语”,概括了他一生的几件大事,内容如下:“洹水遗文”指殷墟甲骨文。1898至1899年间,王襄、孟定生、王懿荣分别判断出甲骨上刻的是古文字,开始加以收藏。1903年罗氏在上海见到刘鹗收藏的甲骨,“一见诧为奇宝,怂恿刘君亟拓墨,为选千纸付影印”,《铁云藏龟》由此面世。1907年罗氏进入学部后开始收藏甲骨,并深感其珍贵和濒危,为此,1910年前后大量搜求,毕生收藏甲骨数以万计。1911年罗氏编辑甲骨文资料,并出版《殷虚书契》前三卷,至1933年陆续出版了八卷本《殷虚书契前编》(1913年)、《菁华》(1914年)、《后编》(1916年)、《续编》(1933年)、《铁云藏龟之余》...
· 山东省-聊城-临清左良玉
左良玉(1599年-1645年),字昆山,明末山东临清人,明朝末年将领。左良玉是山东人,行武出身,没有读过书,也不大识字。他初于辽东从军,自崇祯十二年在玛瑙山战胜张献忠之后,声名大振,从此开始拥兵自重,蹂躏地方,朝廷无可奈何,一味姑息牵就。他袒护东林党人,且怀有个人野心,于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二十三日从武昌起兵,以清君侧为名,进军南京。许州兵变时,左良玉的家人又全部被杀,只有一子左梦庚跟在身边,左良玉死后,左梦庚继续统领左良玉的军队。人物生平镇守辽东崇祯元年(1628年),宁远卫发生兵变,巡抚毕自肃自杀而死,时左良玉官任辽东车右营都司,因为此事丢了官职。崇祯三年(1630年),左良玉复官后,总理马世龙让左良玉跟随游击将军曹文诏支援玉田、丰润,与清军在洪桥、大堑山、遵化等地大战,战后与曹文诏获得增秩的赏赐。隶昌平督治侍郎侯恂麾下。崇祯四年(1631年)七月,因先前高第尽撤宁锦防线,右屯...
· 侯玉清
侯玉清,教授、主任医师,1984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医疗系,2000年~2001年在日本京都桂病院高级研修。从事心血管病临床工作18年,尤其在冠心病、风心病、先心病及大动脉夹层等疾病的介入诊疗技术形成了自己的专业技术特色,1988年在全国较早开展二尖瓣扩张成形术,1994年在全国较早独立开展冠心病PTCA治疗技术,1999年在全国较早开展血管内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研究,完成各种心脏介入手术4000多例,中期PTCA1000多例。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现任中华医学会介入培训中心委员,广东省介入心脏病学会常委、中国老年健康研究会心脏学会委员、广西自治区医院介入心脏中心技术顾问。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实用医学杂志、第一军医大学学报编委及特邀审稿专家。主持并参与国家及广东省科研基金5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