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赵宦光 綦母潜诗句
明赵宦光綦母潜诗句,释文:白日传心青莲谕微赵宦光,(1559-1629)字凡夫,又字水臣,号广平
释文:白日传心青莲谕微 赵宦光,(1559-1629)字凡夫,又字水臣,号广平,又号寒山子。江苏吴人。精通文字学,工书,在篆书中掺入草书笔意,开“草篆”先河。《綦母潜诗句》其书法体在篆、隶之间,转折处有草意,较之篆书正体灵动活泼,生气勃勃,对后世邓石如等人生产了深刻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展开![](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明赵宦光綦母潜诗句
释文:白日传心青莲谕微赵宦光,(1559-1629)字凡夫,又字水臣,号广平,又号寒山子。江苏吴人。精通文字学,工书,在篆书中掺入草书笔意,开“草篆”先河。《綦母潜诗句》其书法体在篆、隶之间,转折处有草意,较之篆书正体灵动活泼,生气勃勃,对后世邓石如等人生产了深刻影响。
· 赵宦光
(1563—1625)明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凡夫,号广平。与其妻陆卿子隐居寒山。读书稽古,精于篆书字学。著有《九圜史图》、《说文长笺》、《六书长笺》等。
· 朱光潜
早年生活朱氏自幼接受父亲朱子香严格的私塾教育,十五岁开始就读于孔城高小[现今孔城镇桐乡书院内],熟读古文及唐、宋诗奠定其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半年后考入桐城中学,在桐城中学朱氏弃时文而从古文,受到国文教师潘季熏陶对中国旧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学毕业后,朱氏进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今武汉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学习。入学后很快有考取了当时北洋政府的教育部派送生资格,于1918年至1922年,就读于香港大学,学习了英国语言与文学、教育学、生物学、心理学等课程,奠定了其一生参与教育活动和学术活动的方向。期间受胡适五四白话文学运动影响,毅然决定放弃古文和文言文,改写白话文,不久即用白话文发表了其美学研究的处女作《无言之美》。香港大学毕业后,经同班好友高觉敷介绍结识了吴淞中国公学的校长张东荪,并于1922年夏到该校中学部教习英文课程,兼校刊《旬刊》的主编。江浙战争中吴淞中国公学关闭,随即到浙江白马湖春晖中学教
· 潜光隐德
【成语】潜光隐德【成语】潜光隐德【拼音】潜光隐德【解释】指隐藏德才。【出处】南朝·梁·慧皎《高僧传·道渊》:“众经数论,靡不通达,而潜光隐德,世莫之知。”
· 綦(qí)姓
綦(qí)姓分类:姓氏介绍来源:2018/02/0114:46【摘要】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綦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山西等地。綦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宋《姓苑》。〔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汉代就有綦姓。据《姓苑》记载,东汉末年已有此姓,晋代义兴郡今江苏宜兴有綦姓,但对綦姓的来历未作说明。②源自古代少数民族姓氏。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有复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綦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山西等地。綦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宋《姓苑》。〔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汉代就有綦姓。据《姓苑》记载,东汉末年已有此姓,晋代义兴郡今江苏宜兴有綦姓,但对綦姓的...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