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盂鼎
大盂鼎,大盂鼎为周唐王时期器物,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浑厚典丽,是世间珍宝
大盂鼎为周唐王时期器物,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浑厚典丽,是世间珍宝。相传此鼎于清道光间在陕西省眉县礼村出土,当地郭氏所得,后归周雨樵,同治年间左宗棠以重金购得,又归苏州潘祖荫,解放后,潘氏后人损献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大盂鼎
大盂鼎为周唐王时期器物,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浑厚典丽,是世间珍宝。相传此鼎于清道光间在陕西省眉县礼村出土,当地郭氏所得,后归周雨樵,同治年间左宗棠以重金购得,又归苏州潘祖荫,解放后,潘氏后人损献国家。
· 大盂鼎铭
大盂鼎铭文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大篆结体谨严,雄壮凝练,圆润遒劲,通篇铭文气》韵生动,疏密相同,让人叹为观止。开《张迁碑》、《龙门造像》之先河。以书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据首位。
· 大盂鼎铭
大盂鼎铭文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大篆结体谨严,雄壮凝练,圆润遒劲,通篇铭文气》韵生动,疏密相同,让人叹为观止。开《张迁碑》、《龙门造像》之先河。以书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据首位。
· 探秘:大盂鼎的诅咒
至今有很多事情,无法用科学解释。有关大盂鼎有诅咒,导致得到者的家族男丁不旺,这样的说法时有出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有钱有势的人都要它,可拿着它家里就男丁不旺,这是什么东西呢?它就是大宝物——大盂鼎。大盂鼎是公元前990年制造的,也就是说,是西周时的产品。它是迄今出土的西周形制最大的青铜器。鼎不仅造型好看外,有精美纹饰外,器内腹壁还铸有长篇铭文19行、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册封贵族盂的命令,价值连城。大盂鼎是清道光元年在陕西岐山县龙村出土的,当时被乡绅宋兑成买下。岐山县县令周庚盛听说宋家得了一件大宝,对大盂鼎垂涎三尺。那年刚收完麦子,他给宋家一下增税加租一倍还多,指望宋家人上门求情,提出以鼎抵税。可宋家人却不吃这一套。一日,他听说宋兑成去了北京,立即赶去宋家,对管家说:“想借大盂鼎看几天,我喜欢青铜器上的铭文,拓几张拓片,5天后归还。”管家怕得罪了县令,让长工套上马车尾随县令将鼎送到县...
· 国宝级文物大盂鼎、大克鼎与清代大收藏家潘祖荫
![](http://imgs1.zupu.cn/u/cms/www/201702/08173943dil3.jpg)
一个甲子前的1951年有许多事不会因岁月而湮没。大克鼎,西周,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腹内壁有铭290字,字体工整,笔势圆润,堪称西周青铜器铭文的典范。现藏于上海博物馆。7月,正在筹建上海博物馆的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收到了一封举世轰动的捐赠信:“窃念盂克二大鼎为具有全国性之重要文物,亟宜贮藏得所,克保永久。诚愿将两大鼎呈献大部,并请拨交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筹备之博物馆珍展览,俾全国性之文物得于全国重要区域内,供广大观众之观瞻及研究……”信中所提及的“盂克二大鼎”就是与毛公鼎并称“海内三宝”的大盂鼎、大克鼎。这位要将两鼎捐给国家的寄信人叫潘达于。潘达于原姓丁,祖籍苏州。1923年,18岁的丁达于嫁到潘家,成为清代大收藏家潘祖荫的孙媳,婚后3个月丈夫去世,她成了潘家财产的唯一继承人,为顶立门户,故改姓潘。潘家是苏州四大望族之一。乾隆58年,年仅24岁的潘家子弟潘世恩进京赶考,一举夺...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