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耀州陶瓷艺术发展的思考

2017-06-0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86
转发:0
评论:0
耀州陶瓷艺术发展的思考,摘要:耀州窑遗址被誉为二十世纪陕西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和二十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

摘 要: 耀州窑遗址被誉为二十世纪陕西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和二十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南侧,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就耀州陶瓷艺术的历史文化、发展近况和发展设想作了详细的思考和阐述,以更好弘扬耀州窑文化艺术。

关键字:耀州窑  传统陶瓷  绿色陶瓷  艺术家园  文化遗产

引言

中国陶瓷是古老而传统的产业,据史载和考古挖掘发现,在西周先秦时期,宝鸡岐山、凤翔一带就有作坊大批生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我国陶瓷产业高速发展,形成了南有佛山、北有唐山、东有博山等一大批陶瓷产业集群。至2003年底,我国陶瓷产量已达到32.5亿m²,约占世界陶瓷总产量的50%,形成产值1500亿元,出口创汇5.2亿美元,成为促进城市建设、美化人民生活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从耀州窑遗址博物馆看耀州陶瓷艺术

耀州窑遗址被誉为二十世纪陕西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和二十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南侧,被誉为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因宋代隶属耀州而得名。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在唐代,这里已经开始建窑烧瓷,成为北方重要的手工业城镇。后历经五代,至宋代达到鼎盛,金、元续烧,元末明初停烧。 从创烧到衰落,耀州窑前后历经八百余年,形成了“十里窑场” 的宏大规模。其所产瓷器之精美,于宋神宗元丰七年的《德应侯碑》中可略窥一斑:“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方圆大小,皆中规矩……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经过三次大规模总面积达12000多平方米的考古发掘,耀州窑遗址迄今共出土各历史时期文物标本300余万件(片),其中完整和可复原的达10000多件;出土历代瓷窑100多座、作坊100余座;这是我国目前发掘面积最大、出土文物最多、工艺流程科学合理、序列化最强的古陶瓷遗址,也是世界陶瓷遗址发掘之最。力求科学地再现和揭示耀州窑兴起、发展、鼎盛和衰落的历史过程,以及陶瓷工艺技术演变的轨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给观众以科学的知识、艺术的享受、智慧的启迪。

二、耀州瓷的发展现况

  耀州瓷主要有青釉、白釉、黑釉、姜黄釉、月白釉、铁绣花等。其造型古朴典雅,产品光洁、明亮。一经窑变,气象万千,典雅飘逸。成品均带有豪放粗犷、乡土气息浓郁的传统艺术特点。大器小品及日用碗、盘、碟、勺、坛、罐、盆、盒、茶具、酒具、文具还有各式雕塑品、陈设瓷都在烧造之列。黑釉敦子、辣子盒、方枕、洋盘等产品曾入选1957年全国首届民间艺术展览。谁也说不清耀州瓷究竟有多少个品种。可以说,凡涉及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应有尽有。这也许是它任时代沧桑巨变而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在传统的陶瓷家族中,瓷瓶可谓最具观赏性的制品了。耀州瓷尤以刻花装饰堪称一绝。冯先铭先生称之为:“宋代之冠”。史书以“昆虫动活”来形容刻花装饰效果的真切和刻花技艺的高超。刻花装饰和玻璃感极强的釉面相结合,实在是一种高明的创造。上好的刻花青瓷作品,表面近乎平滑,而纹饰图案却历历在目,青釉填平的痕,恰似一渠清水,那流畅的刻花线条,给人以一泻千里的联想。除此之外,尚采用了印花、划花、堆贴、镂空和雕塑等装饰手法。正是这些生动活泼的刻花装饰把耀州瓷提高到历史名瓷的行列,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在看到耀州瓷昔日辉煌的同时,也使我思考了它现今的发展现况。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耀州瓷却逐渐走向了下坡路,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人才流失严重:手拉坯技艺是传统制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陈炉的手拉坯技艺在全国都很有名气,一些人甚至能拉出4、5米高的泥坯,颇受省内外同行的青睐,也因此,一些手艺好的人被全国各地的“瓷都”竞相高薪聘请,像江西景德镇、山东淄博、广东佛山等等。陈炉本地反而出现了人才紧张的状况,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陈炉耀州瓷的发展就会愈发困难。

   (二)没有明确的主导产品。如陈炉耀州瓷的青瓷制品名气不小,可以作为一种主导产品开发。然而,青瓷作为北宋时期的一代名瓷,其复制品或仿制品大都放在一些家庭的文物架上去欣赏,却难以进入寻常百姓家。日用品消声匿迹:复制伊始,尚有倒流壶、公道杯、凤鸣壶、之类面市。宋代耀州窑之所以能以“十里窑场”的恢宏场面雄据一方,除少量贡品外,绝大多数产品与平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脱离开群众的生活,陶瓷就会缺乏生命力。  

   (三)缺乏创新:创新是产品的生命力。而今大多是历史上沿袭下来的传统产品,比如粗瓷缸、盆、碗筷、罐之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没有变化。因此,就难以为现代人所喜爱和接受。这一方面是缺乏市场意识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手艺人思想保守,过于自负的表现。产品只有把握住时代的变化,了解社会的需求,与时俱进,才会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总躺在以往的成果上,不思进取,就难以有长足的发展。

   (四)个性人才:以陈炉镇的制陶新秀许快锋为代表。许快锋作为年青一代制陶人的杰出代表,具有极高的悟性,并得到了我国著名美术大师韩美林的亲传,又曾行程万里,深入陶乡瓷都,虚心求教,形成了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尤以手拉坯制做各种独特、奇异、富于个性的工艺品见长。多培养此类人才,将会对陈炉的发展和知名度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综合素质:手工艺制作者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向同行虚心学习,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

   (六)发展个体私营陶瓷生产,培植陶瓷艺苑。

   (七)加大古陶瓷遗址的保护:对耀州陈炉古陶瓷厂遗址和浸透着瓷文化内涵的民居、民俗原貌的保护必须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现代化建设亦应营造瓷文化环境,这将是陈炉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耀州陶瓷艺术发展的思考
摘要:耀州窑遗址被誉为二十世纪陕西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和二十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南侧,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就耀州陶瓷艺术的历史文化、发展近况和发展设想作了详细的思考和阐述,以更好弘扬耀州窑文化艺术。关键字:耀州窑传统陶瓷绿色陶瓷艺术家园文化遗产引言中国陶瓷是古老而传统的产业,据史载和考古挖掘发现,在西周先秦时期,宝鸡岐山、凤翔一带就有作坊大批生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我国陶瓷产业高速发展,形成了南有佛山、北有唐山、东有博山等一大批陶瓷产业集群。至2003年底,我国陶瓷产量已达到32.5亿m²,约占世界陶瓷总产量的50%,形成产值1500亿元,出口创汇5.2亿美元,成为促进城市建设、美化人民生活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从耀州窑遗址博物馆看耀州陶瓷艺术耀州窑遗址被誉为二十世纪陕西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和二十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
· 郑州阎氏陶瓷艺术研究所
郑州阎氏陶瓷艺术研究所郑州阎氏陶瓷艺术研究所位于郑州市保全街5号院5-1-1,目前主要经营各类陶瓷艺术、陶瓷技术咨询与技术交流及陶瓷窑炉、陶瓷工具的研制开发销售。本公司联系人是阎飞,欢迎广大客户来电咨询与合作。公司名称:郑州阎氏陶瓷艺术研究所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所在地:郑州公司规模:注册资本:201万注册年份:2004年经营模式:经营范围:各类陶瓷艺术、陶瓷技术咨询与技术交流及陶瓷窑炉、陶瓷工具的研制开发销售。销售产品:采购产品:主营行业:电子通信/高新技术
· 燕赵文化―民间艺术―磁州陶瓷
磁州陶瓷以刻划花、铁锈花、红绿彩、窑变黑釉为主要工艺,以图案和绘画的结合为主要特色。它源于隋,盛于唐宁,以产磁得州名。明《格古要论》中记载:“古磁器出河南彰德府磁州(今河北磁县)......”清《磁州志》中说:“磁器出彭城镇......只供肆店庄农之用。”可见磁县彭城陶瓷,自古以民窑著称,并形成了中国北方的“磁州窑系”。其传统技艺,正在得到继承和发展。
· 燕赵文化—民间艺术—磁州陶瓷
磁州陶瓷以刻划花、铁锈花、红绿彩、窑变黑釉为主要工艺,以图案和绘画的结合为主要特色。它源于隋,盛于唐宁,以产磁得州名。明《格古要论》中记载:“古磁器出河南彰德府磁州(今河北磁县)......”清《磁州志》中说:“磁器出彭城镇......只供肆店庄农之用。”可见磁县彭城陶瓷,自古以民窑著称,并形成了中国北方的“磁州窑系”。其传统技艺,正在得到继承和发展。
· 王采陶瓷艺术
王采,男,一九五二年生,安徽黟县人,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之子,一九八0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评委。王采是近年来崛起的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已曾多次在大展中获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那清丽、俊逸、明朗、自然的陶瓷人物画风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采出身于景德镇“陶瓷世家”,父亲王锡良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自幼“随父学艺”,凭着自己的耳濡目染和悟性,在乡村、在陶院、在坯房、在自己的小斗室里“信笔涂鸦”。他说:画就是画,就是要好看。他选取了别具一格的表现语言,这就是被人称作“写意”的人物画。他感到自己就适合表现这种优美,并想把这种优美表现推到极致。仅就此一点来讲,他比很多人都勤奋得多。因为有些人是袭前辈的风格亦步亦趋,有些人则是弃中崇洋,充当前卫派。而他却是在汲取传统墨趣下,力求在表现形式上求得创新的突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