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略论儒学视野中的诗意心境

2017-06-0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5
转发:0
评论:0
略论儒学视野中的诗意心境,【内容提要】在中国古代儒学视野中,诗意心境是以“乐”、“悠然心会”、“和融莹彻”

【内容提要】
在中国古代儒学视野中,诗意心境是以“乐”、“悠然心会”、“和融莹彻”等肯定性情绪为基本内容的人生体验。儒学解读诗意体验的基本视角是“去私欲”和“泛爱众”。前者强调诗意同个体物欲的对立,后者重视诗意与群体关怀的同一。“去私欲”有重要的实践批判意义,但在理论上失于粗陋;“泛爱众”不乏历史魅力,但在整体上已经不能再用于解释现代人生诗意的生成。

诗意心境是主体对诗意的感受。在中国古代儒学视野中,它是以“乐”、“悠然心会”、“和融莹彻”等肯定性情绪为基本内容的超功利超道德的人生体验。原典儒学的“孔颜乐处”、“曾点之学”被后世儒家极力推崇,充分表明诗意心境在儒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儒学解读诗意心境的基本视角是:“去私欲”、“泛爱众”。本文试就孔、孟、朱、王的有关观点略论儒学诗意阐释学的历史及其内在的意向结构。

《论语》重“乐”,有关“乐”的实质和发生的思想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强调作为诗意心境的“乐”不受低劣的物质生活待遇的影响。孔子既赞颜回单瓢陋巷不改其乐 ① ;又说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 ② 。这实质上指认了在个体意义上诗意心境与物质功利的不相关性:“乐”不来自于物质生活功利享受,而另有其源 ③ 。其二是认为“乐”来自于“仁”,或者说乐的产生和存在要依据“仁”。“人而不仁,如乐何?” ④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⑤ 何谓“仁”?

孔子的回答是“爱人” ⑥ ,也就是“泛爱众” ⑦ 。孔子论“乐”从最原初的层面上肇启了后代儒学解读诗意心境的思维模式。这一模式的最基本的规定是:在讨论诗意(“乐”)与个体功利需求的关系时只着眼其对立的一面,在讨论个体诗意心境与群体需要的关系时又只强调其同一的一面。所谓“私欲”即个体对物质功利的需求。恶劣的私欲源于逐利者心里物质功利同“乐”之间的直接同一。两者本不直接同一,确认两者直接同一,并按此直接同一性去实践,企图以功利的获得来直接生成诗意,恰恰导致功利对诗意的破坏,导致功利与诗意的对立。因此,逐利者的直接同一观是对诗意和功利两者关系的误读。孔子看到了此种情形,他提出两者的不相关、不同一,就是针对现实生活中逐利者们心理的误读性同一,要求去掉由这种“误读性同一”带来的功利同诗意的破坏性对立。正是在“要去掉”这一意向层面上,孔子确认了功利与诗意的(现实性)对立。虽然孔子指认的诗意与功利的不相关性本身并不意味着功利具有对诗意的破坏性,但它暗示了功利在主体需求层面上的非正当性定位具有对于道德意志和诗意心境的破坏性。正是基于这种“非正当性需求的破坏性”,孔子才要谈诗意和功利的不相关。后世儒家继承孔子,就是从“非正当性功利需求的破坏性”这一点上生发开来。孔子是以直觉性形式来把握“逐利者的误读性同一”的,他并没有也不可能对之作出清晰的理论阐释。他否定“误读性同一”,着眼的只是现实情形;他没有从“直接同一”和“非直接同一”的逻辑区别上来分析功利和诗意的关系。这种笼统的对“误读性同一”的否定包含了否定诗意和功利的所有关联性(包括“非直接同一”)的危险。后世儒家则因为现实生存更加严重更加恶劣把这种危险现实化了,诗意与功利的“非直接同一”连同它们的“直接同一”被否定了。孔子去掉“功利破坏性”的思想策略是:显示功利与诗意的不同一;通过“不同一”,消除逐利者心理的“同一”,并进而消除功利和诗意的“对立”。“不同一”的澄明本身并不要求一般性的否定个体对物质功利的追求;不为诗意,仅为生存,功利也是必需,这也正是功利的正当性所在。《论语》中的孔子并不对个体功利彻底否定,亦源于此。后世儒学则倾向于把“私欲”本身作为直接攻击的对象;“去私欲”作为儒学的口号,也更加具有否定全部私欲、私利的内涵。孔学内含的“非正当性功利需求”的“非正当性”寓指的只是功利需求的一种形态,到后世儒家眼里则转化成了对所有功利需求的界定。另外,“泛爱众”也更加紧密地和“去私欲”合流,更加明确地变成了“去私欲”的正面表达。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下》篇中关于“乐”的讨论,清楚表明历史情形的恶化,以及这种恶化所造成的儒学解读诗意体验的思维方式在孔子之后的演进。上篇中孟子强调只有贤者能乐,不贤者虽有可乐的情景不能乐之。孟子的贤者是道德水平高的人。为什么只有道德水平高的人才能乐、而其他人却不能呢?孟子的解释是,贤者能与民同乐,故他本人能获得快乐;而不贤的人与民为敌,民皆叛之,即使有美好的景物在眼前,他也不可能快乐。下篇中孟子进一步论述了“与民同乐”和“与民为敌”的区别:前者就是君王在快乐的同时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后者则是君王为了自己的快乐使得老百姓“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较之孔子,孟子明确强调了主体诗意心境同自我私欲的抑制、同百姓生存的关系。一方面,造成诗意心境生成的 内在原因明确落实到了“德”上,落实到了对膨胀的私欲的否定上,与孔子谈论乐与自身物质待遇的非相关性有了明显的不同。另一方面,孔子的“泛爱众”在孟子这里已经具体化为关怀百姓的心理和生存;私欲同“泛爱众”之间呈现出了直接的对抗性。孟子的议论来自于同政治统治者对话的特定语境。孟子希望主体(统治者)诗意心境的生成与百姓的安居乐业同一。孟子希冀的这一图景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后代社会是不可想象的,但在原儒时代有一定的现实性 ⑧ 。

宋明理学继续在儒学的框架内解读诗意心境。朱熹注“曾点之学”, ⑨ 既指明“天理流行”、“胸次悠然”、“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的诗意体验包含了群体关怀的内涵,又以“见夫人欲尽处”犀利地揭示出主体的诗意体验与私欲之间的尖锐对立。朱注还深刻揭示了作为心理形式和语言表达的直接层面的诗意体验本身同该体验的潜在内涵之间的对立性。诗意体验本身是非道德的、超道德的:“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诗意体验的潜在内涵是道德的: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之意,“隐然自见于言外”。到朱注这里,孟子式的诗意主体心理情绪同百姓心理情绪的直接同一不再存在。这一变化是历史造成的。历史的变化给孔孟的“泛爱众”以及诗意主体和普通大众的关联,带来了威胁与危机。朱注的诗意结构则成功地解决了儒学所面临的历史危机。

明代王阳明心学前期儒学更重诗意体验,也更加偏重于从心理学的领域探讨诗意体验的本质内涵和发生根源。“乐是心之本体” ⑩ 、“身之主宰”“是心”、11 “心外无物”12 等一系列明确的理论观点经由“乐”与“心”、“心”与“身”、“心”与“宇宙”等多重同一,把“乐”定位到了“心理本体”、“人生本体”的层面上,甚至使之具有了“宇宙本体”的意义。随着“乐”的地位的提升,随着诗意体验在心理本体、人生本体的层面的定位,个体心理和人生实践的全部内容因之都进入了与之相关的状态中,都成为了参与审验人生诗意的被告或者证人;也由于偏重从心理学的立场进行探讨,心理现象的诸多复杂性都因此而被注意到,所以,诗意同私欲的对立,诗意与泛爱众一面的同一就具有了较之前代儒学更为丰富深刻的内容。关于“泛爱众”,王强调对“圣人之心”、“仁人之心”的服膺、培养,要求把所爱的对象从“人”推向宇宙万物13 。他说:“仁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欣合和畅,原无间隔”14 ;“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15 。关于“去私欲”,最值得注意的有四个方面:其一,在王学中,私欲与诗意呈现出尖锐对立的态势。王阳明经常以直接对立的方式讨论两者的关系16 ;其二,物质性的欲不再只限于经济待遇。孔子谈疏食饮水和单瓢陋巷指的都只是此一面。王阳明要求去掉的私欲则扩充到了所有生理性的官能性的方面17 ;其三,王阳明揭示出有害于诗意心境的还有种种在物质性的私欲基础上产生的极其复杂多样的心理疾患18 ;其四,王阳明强调,私欲,特别是源发于私欲的心理疾患对于主体的心理有一种强给予性。19 王阳明的所有新思考较之原儒的论述具有更为重要的现代社会心理学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略论儒学视野中的诗意心境
【内容提要】在中国古代儒学视野中,诗意心境是以“乐”、“悠然心会”、“和融莹彻”等肯定性情绪为基本内容的人生体验。儒学解读诗意体验的基本视角是“去私欲”和“泛爱众”。前者强调诗意同个体物欲的对立,后者重视诗意与群体关怀的同一。“去私欲”有重要的实践批判意义,但在理论上失于粗陋;“泛爱众”不乏历史魅力,但在整体上已经不能再用于解释现代人生诗意的生成。诗意心境是主体对诗意的感受。在中国古代儒学视野中,它是以“乐”、“悠然心会”、“和融莹彻”等肯定性情绪为基本内容的超功利超道德的人生体验。原典儒学的“孔颜乐处”、“曾点之学”被后世儒家极力推崇,充分表明诗意心境在儒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儒学解读诗意心境的基本视角是:“去私欲”、“泛爱众”。本文试就孔、孟、朱、王的有关观点略论儒学诗意阐释学的历史及其内在的意向结构。一《论语》重“乐”,有关“乐”的实质和发生的思想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强调作为诗意...
· 略论先秦儒学及其影响
在中国儒学的历史长河中,先秦无疑是最基本的源头。先秦儒学奠定了中国儒学的发展基础,影响并规范着后世儒学。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儒学的基本范式在先秦时期即已形成,而后儒则只是不断地对先秦儒学进行诠释与发挥、发展。本文试对先秦儒学及其影响略作论析,管蠡之见,就教方家。“儒”的起源甚早。本世纪30年代,胡适曾撰《说儒》,据《说文》而以“儒”字从需从柔,称“儒”本是着殷服、守殷礼,持守“柔逊的人生观”的“殷民族的教士”。
· 略论儒学的地域性传统
儒学的形成与地域性文化传统有着紧密的关联。前辈学者对此已有所研究。傅斯年的《战国子家叙伦・论战国诸子之地方性》认为,鲁国盛行秉承周代的礼乐文化传统,“于是拿诗书礼乐做法宝的儒家出自鲁国,是再自然没有的事情”,孔子的一些弟子将儒学流播他国,但“儒学一由鲁国散到别处便马上变样子”,从中“我们清清楚楚的认识出地方环境之限制人”;而齐人喜作荒诞不经之论,这一文化传统孕育了“骨子里只是阴阳五行,又合着一些放言侈论”的“齐儒学”,而有别于鲁国“儒者的正统”。劳思光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南北传统与先秦哲学思想》提出:“北方之周文化传统,至孔子时方有哲学思想出现”,“儒家重德性,重政治制度,立仁义王道之说,是周文化或北方传统之哲学”。地域性传统对于两汉至隋唐的儒学同样是重要的。汉代以经学的古文、今文之争为背景,而两者之分野则与不同的地域性传统有关。马宗霍的《中国经学史》指出:古文今文“已由字体之异而转为说解...
· 略论儒学的和谐观念
(汤一介)儒学的意义已经有许多学者对它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儒学对于现在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正面价值已为许多学者所注意,本文打算从一个方面谈谈儒学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意义。儒学中当然有许多不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部分,但是它对现代社会生活和人类文化的发展是否仍有积极意义呢?当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说明儒学的现代意义,但是有一个重要的观念也许值得我们重视,就是儒学的“太和”观念,对“太和”观念,我们可以
· 视野
天文学中的定义在天文学上,视场是指经由光学设备(如双筒镜或望远镜)观察夜空时能直接观察到的范围,以角度为单位来表示大小;视场大小取决与光学设备的特性和放大能力。普通双筒镜视场(以8×50为例)标准值是8°左右(普通满月的视直径约半度);高倍观看的话,视场会变得较狭窄(如10×50只有5°)倍数较低的则可达到10°或更阔,视场大小在能更换目镜之天文望远镜上尤为显著。另外经特别光学设计的目镜以同样倍数使用,视场亦会比普通目镜较阔广,当然价钱比普通目镜贵一倍以上。相关条目视场测定周边视觉视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