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人之自然平等”: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智慧

2017-06-0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95
转发:0
评论:0
“人之自然平等”: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智慧,摘要美国学者孟旦以独特的视角在中国古代智慧中挖掘出“人的自然平等”思想,并
  摘要 美国学者孟旦以独特的视角在中国古代智慧中挖掘出“人的自然平等”思想,并提出此思想是理解早期中国人性的基点,对后世的教育制度、佛教思想和儒家伦理都有影响。
  关键词 自然平等;价值平等;孟旦
  
  Donald J.Munro,汉名“孟旦”,又译为“蒙罗”,1931年出生于美国,是一位著名的汉学家,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既有“哲学味”又有“中国味”,还渗透着深刻的教育思想。孟旦的著作和论文颇丰,在他的代表作《中国早期“人”之概念》中一反传统的“中国古代没有平等思想”观点,以独特的视角挖掘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平等观念。(Donald J.Munro,The Concept 0f Man in Early China,New York: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本文对这本英文著作中的文字作了大量的引用,所引文字的大部分是在参照中译本[美]孟旦:《早期中国“人”的观念》,庄国雄、陶黎铭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的基础上,由笔者本人作了重新翻译)
  
  一
  
  他首先区分“平等”的两个概念,即人的自然平等和价值平等。人的自然平等是一个描述性的术语,指一切人与生俱来的共同属性或者性质;而人的价值平等是一个评价性的术语。指一切人都具有相同的“价值”,应当受到同等的待遇、享受同等的权利。(同上,第1-2页)
  孟旦研究发现,儒家相信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一切人生来都平等地被赋予了能够评价物体、活动、地位或事件的天然差异、是非以及事物或行为合适与否的“评价之心”:同时他们又有着相同的生物特性,对相同的状况(如恐惧、欺骗、饥饿、亲情)也会作出相同的反应,因此他们是自然平等的。(同上)但是,他们却主张现实中的等级制,因为他们认为人的后天是可以不平等的,因为社会等级制是自然的,它并不与人的先天自然平等观念相矛盾。人们虽然都平等地拥有“评价之心”,但因运用评价之心所表现出的程度不同,而显示出等级差别(同上,第115-116页)。
  道家认为,万物(包括人)都是由“道”而生,都是遵“道”而出,所以人是自然平等的。可以说,道家将平等主义推向了巅峰。但他们否认儒家的道德观念、等级制观念和社会特权观念;坚持平等不仅存在于人之初,而且存在于所有成人之间。
  墨家反对世袭特权,承认人的自然平等。如墨子说:“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有能则举之。”(《墨子,尚贤上》)韩非也说:“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道》)可见,法家也认为人生来是自然平等的,没有人能把特权当作生而有之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由上可知,中国古代思想家大都承认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平等,但儒道两派对后天人是否平等却意见相悖。另外,笔者认为法家的平等观十分复杂,并不像孟旦说的那么简单。人们也许会称法家为现实主义者。因为法家除了主张人的自然平等外,还极力主张在现实生活中或在现实利益面前是平等的。在法家眼里,君臣之间也不过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有着共同的利益罢了。但是,如果从“势”的角度看,法家又认为,君臣之间也是不平等的。当然不仅是道家和法家,甚至就连儒家的创始人 孔子也承认人的不平等,人有与生俱来的智力差异,人有“上人”和“中人”之别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人之自然平等”: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智慧
摘要美国学者孟旦以独特的视角在中国古代智慧中挖掘出“人的自然平等”思想,并提出此思想是理解早期中国人性的基点,对后世的教育制度、佛教思想和儒家伦理都有影响。关键词自然平等;价值平等;孟旦DonaldJ.Munro,汉名“孟旦”,又译为“蒙罗”,1931年出生于美国,是一位著名的汉学家,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既有“哲学味”又有“中国味”,还渗透着深刻的教育思想。孟旦的著作和论文颇丰,在他的代表作《中国早期“人”之概念》中一反传统的“中国古代没有平等思想”观点,以独特的视角挖掘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平等观念。(DonaldJ.Munro,TheConcept0fManinEarlyChina,NewYork: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69,本文对这本英文著作中的文字作了大量的引用,所引文字的大部分是在参照中译本[美]孟旦:《早期中国“人”的观念》,庄国雄、陶黎铭译,上海:上海...
· 翁伯琦:从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中寻求借鉴
环境问题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文化伦理的问题。一般认为,“西方有机械主义自然观,中华则有中和有机自然观;西方有人文主义伦理观,中华则有和谐生态伦理观;西方有二元对立进化论,中华则有天道人道融通论。”有鉴于此,我们必须从中西文明比较的角度出发,深刻剖析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的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种种危机与弊端。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天人交胜”、“道法自然”、“众生平等”,无论是儒是道或释,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们不难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制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一,弘扬传统美德。它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汇成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也成为解决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其二,追求和谐互利。它不追求物质享受的最大化,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纠正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种种流弊;其三,实现科学发展。当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基础时...
· 八卦的起源我国传统文化中八卦的由来和发展
八卦的起源:“八卦”的源起是远古先民对于宇宙空间的感触和认识表现,也是生活所需而产生的记事符号。“八卦”的最初用途与前面的四方台“结绳记事”一样,记录生产基地的状况和变化。后来逐渐演进用以推测气候变化和占卜未来事情。探讨“八卦”的由来还需回到“无字天书”的上古时代,由“八卦”的“阴阳爻”、“八卦成图”和“太极”三方面的概念形成开始。“阴阳”概念是先民在整个“八卦”的形象和蕴涵结构中最先形成的自然观。在他们的原始意识思维中,因阳光、月色、飓风、雷响、电闪、暴雨、雪飘的演变形成了的炎热与寒冷、光明与黑暗。因此“光、暗、热、寒”的“阴阳气息”无时无刻牵系着他们的生存。这就是远古先民对宇宙大自然初期的气象概念,后来又领悟了“阴阳”会不断变化和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在“1至10”自然数的计数概念形成以后,及对八方位宇宙空间的进一步认识,“阴阳”概念在先民原始思维中演化了相互对立、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的自...
· 《论语》含天人合一思想:人与自然要放在平等地位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相生相克、用养结合、因地制宜的生态理念。我们专门从诸子百家的典籍中、从历史名人的传记中和历朝历代的政规法令中精心进行了编辑梳理,特地推出《生态史话》栏目。力图以史为鉴,汲取经验教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之作,其中也蕴含着很多生态保护的思想。“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篇》孔子重视“天人合一”的思想,意思是指四季万物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强调了顺应自然的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质是主张将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来考虑,既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生产活动,切勿一味索取,片面地利用自然和征服自然。主张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即达到“和”的境界。“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篇》意思是说只用一个钩而不用多钩的渔竿钓鱼,...
· 《论语》含天人合一思想:人与自然要放在平等地位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相生相克、用养结合、因地制宜的生态理念。我们专门从诸子百家的典籍中、从历史名人的传记中和历朝历代的政规法令中精心进行了编辑梳理,特地推出《生态史话》栏目。力图以史为鉴,汲取经验教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之作,其中也蕴含着很多生态保护的思想。“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篇》孔子重视“天人合一”的思想,意思是指四季万物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强调了顺应自然的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质是主张将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来考虑,既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生产活动,切勿一味索取,片面地利用自然和征服自然。主张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即达到“和”的境界。“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篇》意思是说只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