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英汉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摘 要] 性别歧视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章对英
[摘 要] 性别歧视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章对英汉传统文化所反映出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在称谓语、词汇和宗教信仰中的体现作了探讨和比较,阐明了社会角色中的男女在不同文化中的期望值。
[关键词] 性别歧视;称谓;词汇;宗教信仰
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每一个民族都有他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英汉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在它们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完全对等是极为少见的,但是在男女关系之间表现出来的对女性的歧视和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却存在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
一、英汉称谓语反映的性别歧视
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角色的称呼即为称谓。这种称呼反映着一定的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人组成了社会关系的网络,每个人都在这张社会关系的网络总占有一定的位置,和周围的人形成一种相互关系,一个普通的称谓语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会产生丰富的社会内涵,并随着时间和场所的不同而变换着内容。
1、姓名里的性别歧视
姓名或 姓氏是一种符号,它是人们借以相互区别的标志,它包括姓和名两部分。作为人类文明特有的事物,它与人的行为、社会心理、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姓名在中英文中虽然排列顺序不同(中文先姓后名,英文先名后姓),但人们在择姓取名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主观愿望、社会态度输入其中,强调反映性别原型,即父母和社会根据不同的性别而寄寓不同的期望值。
在英语国家,孩子一般随父姓,女子取名通常体现美丽、贤淑、高洁、可爱、美德等寓意,如Faith(忠诚)、Charity(博爱)、Lily(莉莉,原意为百合花)、Susan(苏珊,源于希伯来语,表示优雅、亲切之意)、Diana(黛安娜,源于希腊语,表示优雅、美丽、高贵);而男子取名则体现坚强、勇敢、追求自由和理想、具有远大抱负等寓意,如Richard(理查德,源于撒克逊语,表示坚强有力的)、Andrew(安德鲁,源于希腊语,表示勇敢率直的)、Lewis(路易斯,源于法语,表示人民的保护神)。
在汉语中,汉字“姓”由“女”和“生”组成,产生于中国 上古时代的母系社会,在那个时代,人们以母亲的姓为姓。但在后来的漫长的父权社会,妇女地位低下,依附于男性,受男性支配,姓都是从父亲那里传承来的,拥有命名权的同样是男性长者,即祖父或父亲。在古代,许多妇女不仅被剥夺了命名权,还被剥夺了拥有名字的权利,她们有姓无名,即使有名,也很少被人称呼,女性婚前常被称为“丫头”、“妞”。在现代汉语中,上述情形虽然有所改善,但期间的性别歧视仍然可见一斑,女性的名字强调阴柔之美,名字中常常含有“花”、“雅”、“秀”、“美”等,而男性的名字强调阳刚之气,名字中常常“强”、“伟”“壮”“刚”等等。
2、婚俗称谓里的性别歧视
人类从母系社会发展到父系社会,男女角色进行了再分配,“男主外,女主内”,妇女的主导地位也随之失去。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英语社会的婚俗中,结了婚的man,照样在外打天下,挣面包,呼风唤雨,而变成wife 的女人,其天地则缩小到家庭,只能呆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伺候丈夫、照顾孩子、当丈夫的陪衬和点缀。男子在家中被看作是身强力壮、主宰诸事、赡养妻小的一家之主,而女性则是依附者,妇女的存在仅仅是对男子的点缀和装饰。男士婚前称Mr.,婚后还是Mr.;而结了婚的女士就变成了wife,就会失去自己的姓名而变成“某某夫人”,就会从Miss 变成Mrs.,如MaryRobert 嫁给John Smith 之后,当人们提及这对夫妇时,通常称之为Mr. and Mrs. Smith,Mary Robert不仅失去了自己的姓(即父姓),而且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了。即使John Smith 已经过世,她仍然是他的遗孀,如:John’s widow。在古代中国,由于妇女处于从属地位,女人常采用表示地位低下的称谓来自称,如“奴”、“奴家”、“妾”、“贱妾”等,而称呼丈夫则要采用表示尊敬的称谓,如“夫君”、“郎君”、“官人”等,而男性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室”、“荆妇”、“内人”、“房下”等。在农村还有称“堂客”、“孩子他妈”、“他/她娘”的。当着外人提及自己的妻子时,用“屋里的”或“我那口子”或用自己的孩子的名称来称呼。过去,中国妇女出嫁以后通常以“氏”称之,即在“氏”前加上娘家的姓,如“王氏”,正式场合则在前面再加上父家的姓,如“张王氏”、“田王氏”,平时称呼时则把丈夫的姓冠之于前,像“蒋夫人”、“张大妈”,口头上叫某人的妻子时,则更有称“张家的”、“田家的”等等,而对妇女本人的姓则避而不提。目前,这种以丈夫的姓冠之于前的称呼在农村仍然很流行。而当代中国女子已不需再改称夫姓。男性在正式场合一般称呼自己的妻子为“爱人”“夫人”,但是,在一些非正式场合中,“孩子他妈”、“屋里头”这些称呼使用的仍然很广泛。
二、英汉词汇反映的性别歧视
词汇宛如化石,体现着首创和使用它们的社会中的人们的思想和认识,反映着社会万象。
1、词汇的统称现象
英语词汇中最明显地反映性别歧视的例子就是“man”一词,既有“男子”的意思,又表示“人类”,泛指所有的人;而“woman”仅是女子的意思。例如:Growing old is something a man as to accept. 逐渐衰老是任何人都得承认的事实。Man is mortal. 人终有一死。
此外,在英语中存在大量的词,不管做工作的人是男是女,一律用“―man”来表示。例如:congressman(国会议员),spokesman(发言人),chairman(主席),draftsman(起草人),salesman(推销员),stockman(仓库管理员),postman(邮递员),policeman(警察),the man in the street(普通人,一般人)。
英语中有许多中性词语表示人们所从事的职业,对男女都适应,如doctor(医生)、lawyer(律师)、professor(教授)、surgeon(外科医生)等,但如果要表示女性的职业则一定要在前面加上“woman”,如woman doctor(女医生)、womanlawyer(女律师)、woman professor(女教授)、woman surgeon(女外科医生)等。
在汉语中,表示男性的代词或名词往往包含女性,而表示女性的代词或名词只能专指女性,如“一个人要是离开了集体,他将一事无成。”,其中的“他”指的是所有的人,而并非只指男性。再如“子孙”、“子女”实际上也包含了女性,“干部子弟”、“职工子弟”同样包含干部和职工的女儿。又如:当表示与“我们”、“你们”相对应的一群人时,通常用“他们”而不是用“她们”,“他们是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中的“他们”尽管可能有男有女。但汉语中却用原来表示男性的“他们”来泛指整个人群,如果用“她们”来代替句中的“他们”,则表示这一群青少年全都是女性,这就与句中的意思相去甚远,达不到预期的表达效果。
2、词义的褒男贬女
在英语里,意思完全相同的词,用在男性方面带有褒义或略带贬义,而用来描写女性就具有很强烈的贬义内涵。这种因社会文化偏见而导致的褒男贬女的现象如同一种隐形的社会文化契约,反映了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意识。如:
[关键词] 性别歧视;称谓;词汇;宗教信仰
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每一个民族都有他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英汉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在它们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完全对等是极为少见的,但是在男女关系之间表现出来的对女性的歧视和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却存在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
一、英汉称谓语反映的性别歧视
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角色的称呼即为称谓。这种称呼反映着一定的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人组成了社会关系的网络,每个人都在这张社会关系的网络总占有一定的位置,和周围的人形成一种相互关系,一个普通的称谓语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会产生丰富的社会内涵,并随着时间和场所的不同而变换着内容。
1、姓名里的性别歧视
姓名或 姓氏是一种符号,它是人们借以相互区别的标志,它包括姓和名两部分。作为人类文明特有的事物,它与人的行为、社会心理、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姓名在中英文中虽然排列顺序不同(中文先姓后名,英文先名后姓),但人们在择姓取名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主观愿望、社会态度输入其中,强调反映性别原型,即父母和社会根据不同的性别而寄寓不同的期望值。
在英语国家,孩子一般随父姓,女子取名通常体现美丽、贤淑、高洁、可爱、美德等寓意,如Faith(忠诚)、Charity(博爱)、Lily(莉莉,原意为百合花)、Susan(苏珊,源于希伯来语,表示优雅、亲切之意)、Diana(黛安娜,源于希腊语,表示优雅、美丽、高贵);而男子取名则体现坚强、勇敢、追求自由和理想、具有远大抱负等寓意,如Richard(理查德,源于撒克逊语,表示坚强有力的)、Andrew(安德鲁,源于希腊语,表示勇敢率直的)、Lewis(路易斯,源于法语,表示人民的保护神)。
在汉语中,汉字“姓”由“女”和“生”组成,产生于中国 上古时代的母系社会,在那个时代,人们以母亲的姓为姓。但在后来的漫长的父权社会,妇女地位低下,依附于男性,受男性支配,姓都是从父亲那里传承来的,拥有命名权的同样是男性长者,即祖父或父亲。在古代,许多妇女不仅被剥夺了命名权,还被剥夺了拥有名字的权利,她们有姓无名,即使有名,也很少被人称呼,女性婚前常被称为“丫头”、“妞”。在现代汉语中,上述情形虽然有所改善,但期间的性别歧视仍然可见一斑,女性的名字强调阴柔之美,名字中常常含有“花”、“雅”、“秀”、“美”等,而男性的名字强调阳刚之气,名字中常常“强”、“伟”“壮”“刚”等等。
2、婚俗称谓里的性别歧视
人类从母系社会发展到父系社会,男女角色进行了再分配,“男主外,女主内”,妇女的主导地位也随之失去。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英语社会的婚俗中,结了婚的man,照样在外打天下,挣面包,呼风唤雨,而变成wife 的女人,其天地则缩小到家庭,只能呆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伺候丈夫、照顾孩子、当丈夫的陪衬和点缀。男子在家中被看作是身强力壮、主宰诸事、赡养妻小的一家之主,而女性则是依附者,妇女的存在仅仅是对男子的点缀和装饰。男士婚前称Mr.,婚后还是Mr.;而结了婚的女士就变成了wife,就会失去自己的姓名而变成“某某夫人”,就会从Miss 变成Mrs.,如MaryRobert 嫁给John Smith 之后,当人们提及这对夫妇时,通常称之为Mr. and Mrs. Smith,Mary Robert不仅失去了自己的姓(即父姓),而且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了。即使John Smith 已经过世,她仍然是他的遗孀,如:John’s widow。在古代中国,由于妇女处于从属地位,女人常采用表示地位低下的称谓来自称,如“奴”、“奴家”、“妾”、“贱妾”等,而称呼丈夫则要采用表示尊敬的称谓,如“夫君”、“郎君”、“官人”等,而男性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室”、“荆妇”、“内人”、“房下”等。在农村还有称“堂客”、“孩子他妈”、“他/她娘”的。当着外人提及自己的妻子时,用“屋里的”或“我那口子”或用自己的孩子的名称来称呼。过去,中国妇女出嫁以后通常以“氏”称之,即在“氏”前加上娘家的姓,如“王氏”,正式场合则在前面再加上父家的姓,如“张王氏”、“田王氏”,平时称呼时则把丈夫的姓冠之于前,像“蒋夫人”、“张大妈”,口头上叫某人的妻子时,则更有称“张家的”、“田家的”等等,而对妇女本人的姓则避而不提。目前,这种以丈夫的姓冠之于前的称呼在农村仍然很流行。而当代中国女子已不需再改称夫姓。男性在正式场合一般称呼自己的妻子为“爱人”“夫人”,但是,在一些非正式场合中,“孩子他妈”、“屋里头”这些称呼使用的仍然很广泛。
二、英汉词汇反映的性别歧视
词汇宛如化石,体现着首创和使用它们的社会中的人们的思想和认识,反映着社会万象。
1、词汇的统称现象
英语词汇中最明显地反映性别歧视的例子就是“man”一词,既有“男子”的意思,又表示“人类”,泛指所有的人;而“woman”仅是女子的意思。例如:Growing old is something a man as to accept. 逐渐衰老是任何人都得承认的事实。Man is mortal. 人终有一死。
此外,在英语中存在大量的词,不管做工作的人是男是女,一律用“―man”来表示。例如:congressman(国会议员),spokesman(发言人),chairman(主席),draftsman(起草人),salesman(推销员),stockman(仓库管理员),postman(邮递员),policeman(警察),the man in the street(普通人,一般人)。
英语中有许多中性词语表示人们所从事的职业,对男女都适应,如doctor(医生)、lawyer(律师)、professor(教授)、surgeon(外科医生)等,但如果要表示女性的职业则一定要在前面加上“woman”,如woman doctor(女医生)、womanlawyer(女律师)、woman professor(女教授)、woman surgeon(女外科医生)等。
在汉语中,表示男性的代词或名词往往包含女性,而表示女性的代词或名词只能专指女性,如“一个人要是离开了集体,他将一事无成。”,其中的“他”指的是所有的人,而并非只指男性。再如“子孙”、“子女”实际上也包含了女性,“干部子弟”、“职工子弟”同样包含干部和职工的女儿。又如:当表示与“我们”、“你们”相对应的一群人时,通常用“他们”而不是用“她们”,“他们是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中的“他们”尽管可能有男有女。但汉语中却用原来表示男性的“他们”来泛指整个人群,如果用“她们”来代替句中的“他们”,则表示这一群青少年全都是女性,这就与句中的意思相去甚远,达不到预期的表达效果。
2、词义的褒男贬女
在英语里,意思完全相同的词,用在男性方面带有褒义或略带贬义,而用来描写女性就具有很强烈的贬义内涵。这种因社会文化偏见而导致的褒男贬女的现象如同一种隐形的社会文化契约,反映了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意识。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中文名汉宫春晓图作者仇英年代明代尺寸纵30.6厘米、横574.1厘米形式绢本、设色馆藏地台北故宫博物院作品赏析本幅以春日晨曦中的汉人宫廷为题,描绘後宫佳丽百态;其中,并包含有画师毛延寿为王昭君写像的著名故事。画中人物的服饰,有着典型的唐风;家具则具有明代特色。因此画中描绘的绝非汉代宫廷,而是汉人宫廷。全画构景繁复,用笔清劲而赋色妍雅,林木、奇石与华丽的宫阙穿插掩映,铺陈出宛如仙境般的瑰丽景象。除却美女群像之外,复融入琴棋书画、鉴古、莳花等文人式的休闲活动,诚为仇英历史故事画中的精彩之作。宫殿楼阁,山石卉木,宦侍宫娥,各执其事,描绘宫中嫔妃生活极为生动。画始于宫廷外景,晓烟中露出柳梢,花柳点出“春”,晨烟点出“晓”。围墙内一湾渠水,鸳鸯白鹇飞翔栖息。一宫女领三孩童倚栏眺望水上飞鹇。宫室内两宫女冠袍持宫扇,似待参加仪仗。一宫女凭栏望窗外孔雀。两便装宫女,一饲喂孔雀,一依傍门后。户外一人提壶下阶...
· 中国刺绣的起源传统文化中刺绣的起源和发展
刺绣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刺绣发展已具数千年历史,但其到底起源于何时,尚有许多争议与分歧,有的赞成以现有文字记载来推定;有的赞成用现有考古成果来推定;也有的认为就凭民间传说也可以推定的。对此,我们不妨来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一、民间传说的刺绣起源传说周太王(约公元前十世纪)古公亶父有太伯、仲雍、季历三子。季历之子姬昌最有才能,古公亶父很想传位于姬昌,但按照当时的传承制度,又不能传位于姬昌。太伯、仲雍知道后,即出走到苏州一带,而使姬昌顺利继承王位。当时的苏州一带有断发纹身的习俗,尽管十分痛苦,但太伯、仲雍也入乡随俗,在身上刺上纹身。后来,太伯去世后,仲雍深感此俗不便,便召集一些当地头面人物来商议此事。恰巧,仲雍的小孙女女红(读工)正在屋内缝衣,一时不小心被针扎破了手,血流出来在衣服上形成了美丽的花朵。于是,小家伙灵机一动,便参照当地纹身的图案花样在衣服上试着刺绣起来。经过七天七夜的努力,终于做成了...
· 现象
康德的定义在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的定义中,“现象”一词是有特定含意的,它认为“现象”与“本体”(noumenon,或称本质)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是对立的。我们所身处的世界是由现象组成,与独立于我们经验的世界(物自身dasDingansich)是相对的。根据康德的解释,人类无法了解物自身,仅能了解那些由我们提供的经验组成的世界。因此康德的时代所称的哲学接近于我们现代所称的科学,应涉及如何理解现象。“现象”的意含在哲学传统上衍生出了“现象学”(phenomenology)。主要的现象学家包括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德里达。康德对现象的见解,也被认为是影响了哲学上心理动力学模型的发展,并影响探讨大脑、精神如何和外部世界间互动的理论。常见现象除了哲学中的特别定义,现象一词在一般情况下是指任何可观察到的事件。现象也提供科学研究中相当重要的原始资料。例如许多当代科学研究是为了解释地震、闪电、...
· 在书法中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果套用恩格斯的观点,则文字与人类社会中所有的文明成果一样(甚至包括人类自身),都是人类劳动的产品。遥想千百万年前,一个茹毛饮血的先祖突然遇到了自己解不开的问题,于是在一根麻绳上拧了个疙瘩,以期将来在某个时刻能够提醒自己去解决之。于是,传统文化中所反覆提到的结绳记事诞生了。按照历史课本上的说法,汉字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字出现是在商代。这种文字的名字叫做甲骨文。此后,汉字的衍化从甲骨文开始,一路篆、隶、楷、行草而来,一直发展到今天这个格局。台湾李敖先生论及中华文化,曾经有个形象的譬喻。他说,中华文化是“五千年香火不断的金身”(《传统下的独白与独白下的传统》)。汉字更是如此。甚至,汉字的历史似乎要更为久远一些。在一万多年前的原始遗物上,在那些幸存下来的盆盆罐罐以及原始壁画上,那些凌乱的笔触固然多数没有章法,但是,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之为汉字的鼻祖。中国汉字的书写,最...
· 惊蛰节气的由来传统文化中惊蛰有哪些习俗?
惊蛰节气的由来和习俗: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今年3月5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