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省级电视媒体公益传播的现状与路径

2017-06-0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73
转发:0
评论:0
省级电视媒体公益传播的现状与路径,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省级卫视公益传播行为进行发展现状扫描,以美国著名学者H.
  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省级卫视公益传播行为进行发展现状扫描,以美国著名学者H.拉斯韦尔关于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相关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其存在的误区,并且进一步探讨传播策略转型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省级电视 公益传播 现状 路径
  
  公益传播,基于媒体、政府、企业和民众四维主体相互融合的综合价值体系,主要侧重于的公共传播,近年来尤以电视媒体的传播行为最为引人瞩目。这一方面根植于社会民主不断发展和公共表达体系日趋健全的现实语境,另一方面也与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休戚相关。
  省级电视媒体凭借其高覆盖率和人口到达率,在观众忠诚度和稳定度上与地方电视台相比占有绝对优势,而且置身于当下白热化的竞争格局中,通过有意识地强化公益传播行为,形成了常规节目中的编排亮点。本文以我国省级卫视的公益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结合H,拉斯韦尔关于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相关理论深入分析其存在的误区,以期为传播策略转型提供借鉴。
  
  一、省级电视公益传播现状扫描
  
  通观现今省级卫视的生存体征,公益思想正润物无声地渗透到节目创意与制作的过程当中,“以电视活动引发全社会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关注,从而提升媒介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已成为创新电视品牌内容和路径的一大亮点”。
  电视媒体的公益传播广义上包括公益广告、主题性公益节目、公益活动等类型,其中公益广告是最早为大众所知、受众接受度最高的传播方式,基本形成固定的运作模式,学界的相关研究也已经比较充分。主题性公益节目和公益活动是近年来新兴的公益传播形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日渐提高的势态,是本文的重点关注对象。无论是湖南卫视红极一时的《智勇大冲关》,还是诸如安徽卫视《为爱高歌》、旅游卫视《Bazaar必须时尚》等后起之秀,抑或是业已坚持多年的甘肃卫视《中华慈善行》等经典栏目,其目的均在于充分发挥媒体这一具有特殊性质的社会公器在公众话语权与引导方面的影响力。根据制作理念与具体内容方面的差异,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对成功经验加以分析认识:
  
  1 明星助阵的时尚公益
  2009年是安徽卫视重磅出击打造的“公益年”。其中以《为爱高歌》这档季播出公益类电视系列晚会最为引人注目。该活动2009年7月17日首次登陆安徽卫视,截至2009年9月11日。第一季总共分九期完成,每期一个主题,全面深入到公益领域的各个层面,以“加入我们,帮助他们”为节目口号,全力营造温馨、幸福、和谐的情感氛围。作为安徽卫视在2009年最为重要的大型品牌活动之一,《为爱高歌》每场晚会时尚明星云集,通过让艺人与公益人物联手,为观众带来一场场时尚视听盛宴与素朴情感双重冲击波,借此制造电视媒体圈中的强大影响力,至今已经推出的主题公益案例包括“让爱起航”、“快乐音乐”、“奋斗的青春”等等。
  不难看出,《为爱高歌》的亮点在于对时尚明星影响力与公信力的合理运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由于名人效应的存在,由其高知名度引起的高注意率以及感官冲击可以带来一种示范作用,引起人们的模仿。其次,晕轮效应产生一种爱屋及乌的心理效应,受众容易扩大对于名人所宣传事物的关注,不仅接受名人的公益传播行为,进而接受由他们推荐的公益理念,达到增强公民意识的传播效果。
  
  2 全民行动的快乐公益
  《智勇大冲关》的前身是湖南卫视于2008年首创的迎奥运全民大型户外竞技挑战节目《奥运向前冲》(后更名为《快乐向前冲》),改版后作为一档常态节目现已经入第三季。《智勇大冲关》在湖南卫视首播后,节目实行双冠名,慈善冠名方――腾讯慈善公益基金会,提供200万元资金,该节目的获胜者不仅能获得价值不菲的奖品,还能将这笔总额为200万元的公益金捐赠出来,给几十家希望小学建设“快乐文体园地”等。在《智勇大冲关》节目组和湖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共同努力下,这档融入公益因子的户外娱乐节且也开创了快乐慈善的新模式。这种快乐慈善的新模式在最初几期节目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后带来了井喷效应,据央视索福瑞调查表明,“《智勇大冲关》改版播出后。收视率很快就跃升至全国同时段排名第二,在全国同时段的收视份额超过了4%,午间时段重播的《智勇大冲关》也是一片飘红。总决赛时全国收视率1.75%,份额为4.86%,列同时段全国第二,仅次于中央一套节目,播出以来收视获得1次全国第一和15次全国第二,总共有5亿人次收看了节目”。
  快乐慈善让这档户外健身节目促成多赢互惠。节目的巨大成功让各方都成为受益者。贫困地区的孩子得到了资助,电视台的高收视率无疑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湖南青基会也声誉日隆,很多参与者也从中获得体验的乐趣,树立了一种为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的理念。其中,全民参与的草根精神是《智勇大冲关》的题中要义,无论从事哪种职业、年龄多大、是否有专业体育基础,都可以成为比赛的一员,抓住赛道上不到2分钟的时间充分地展示自我、张扬个性,这不仅使观众本身成为了节目的主体,增强了节目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还极大地刺激了收视人群的视觉神经与观看欲望。
  
  3 展生关注的公益叙事
  贵州卫视与立白集团联合打造的经典公益栏目《中国农民工》,始播于2007年2月,是国内目前唯一一档面向数亿农民工的电视讲述节目。至今已完成《农民工――我的兄弟姐妹》、《拉芳・中国农民工》、《立白・温暖中国农民工》三个播出季,共制作播出48期节目,邀请了72位农民工嘉宾,并就节目内容整理发行《中国农民述实录》一书。
  汤林森在《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中说:“凡是没有进入电视的真实世界,没有经由电视处理的现象与认识,在当代文化的主流趋势里都成了边缘。电视是‘绝对卓越’的权力关系的科技器物。在后现代的文化里,电视并不是社会的反映,恰恰相反,‘社会是电视的反映’。”0中国农民工由于经济生产能力与社会发展空问的客观限制,自我表达机制不健全,加之媒体的日常关注与内容设置环节薄弱,自然成为弱势化群体的代表。《中国农民工》节目通过让生活在城市里面的农民工对于自身生活、境遇进行温暖、真诚、朴素的讲述,在展示了一个个积极、向上、健康励志的农民工形象的同时,还成功地推出了新时代的中国农民工群像。所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呼吁平等的公共话语权与表达平台,形成了《中国农民工》节目最大的品牌特征,成功突破了“弱势”话语权的错位与失语状况。
  
  二、省级电视公益传播误区阐释
  
  公益传播作为一种新兴传播现象,符合基本的社会传播结构模型,考察其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是认识其传播效果和内部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此,笔者遵循最基本的传播模式,即美国著名学者H,拉斯韦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提出的5W直线模型(即Who->Say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对省级卫视公益传播行为进行深入分析。
  拉斯韦尔提出的5W基本要素构成了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有学者指出,“传播研究不过五种,而这五种分析的变化繁衍却是无穷无尽的。”。由此展开省级电视媒体的公益传播现状分析不难发现其发展瓶颈所在,下面按照此顺序对其存在的误区分别加以阐释。
  
  1 谁(Who)――电视媒体的传播主体地位不明晰
  “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但在这一过程中居于最优越地位的无疑是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者。传播者不但掌握着传播工具和手段,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取舍选择,作为传播过程的控制者发挥着主动的作用。”媒体公益传播、企业公益营销、政府公益管理和民众公益参与是构成现代社会公益传播的四维主体,在资金筹措、议题设置等诸多方面,多重主体的有机互动形成了公益传播这一综合价值体系。
  其中,凭借强大的话语和权,媒体理应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努力维护公共利益,营建公共领域空间,成为公益传播核心力量。然而,在当代市场环境中,各传播主体有各自不同的多向度利益需求,以促进主体进行公益传播动机的形成,这期间难免产生商业利益冲突。由于公益类电视节目的特殊性,电视媒体在节目的创作与推广播出阶段需要多方受制于企业的资金来源,这样一方面容易使媒体在利益的驱使下造成畸形发展、议题设置的视野狭窄,另一方面如果企业迫于市场压力而放弃长期投资则使节目后劲不足、半途而废。我国省级卫视现阶段发展弊病之一――主体性地位不明晰,便归因于“大众传播商业逻辑”的普遍存在。
  
  2 说什么(say What)――传播内容监控不力
  传播内容监控不力是省级卫视公益传播现存的最大问题,不仅表现在播出内容的尺度把握不当,部分节目甚至存在违法违规的不良记录。
  仅以重庆卫视《大爱中华行》栏目为例,这档由中国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公安部消防局和重庆广电集团联手打造的大型公益节目于2008年投入运行。播出前期从广告招商、明星加盟、媒体宣传等诸多方面重磅造势,可是首播后不久就由于涉及内容虚假、捏造事实,被国家广电总局勒令停播,直至2009年5月才通过审核复播,但是影响力与观众评价大不如前。
  此外,对于节目感情基调的整体把握也是制作环节的关键,公益类节目往往容易走入“悲情”的怪圈,虽然引发公众情感和心灵的共鸣是节目成功的必要因素,但是若一味强调类节目的制作技巧、强化单向度表述,试图通过博取观众同情的泪水来提高题材的影响力,则难以产生撼动心灵的栏目,甚至出现东施效颦的尴尬。
  
  3 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多媒体联动能力薄弱
  公共话语平台的打造与公益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实现,一方面有赖于公益活动实施者的行为,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媒体对于自身公信力与品牌力的建设。如果能够形成多种媒体形式联动的全新局面,必将进一步促进公共领域空间形成。例如,以“交互性”、“去中心化”、“长尾效应”等为显著特征的网络新媒体愈发显示出在公益传播中的优势,网络公益活动的亮点在于聚合并且使用网民“微内容生产”的巨大能量。
  然而,现阶段我国省级卫视的公益传播节目多停留在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络的表面化辅助宣传层面,并没有深入到公益活动本身之中,跟不必论及充分激发各类媒体的不同特点,多层面互动。
  
  4 对谁说(To Whom)――受众的公民意识淡薄
  “传播效果的形成是多个环节交互作用的过程,不仅传播主体、内容和技巧会对效果产生影响,传播对象自身的属性(如人际传播网络、群体归属关系、人格特点等等)也起着同样作用的制约作用,这些属性作为人们接触特定媒介或信息之际的既有倾向或背景,规定着他们对媒介或信息的兴趣、感情、态度和看法,同时对传播效果发生重要的影响。”
  公益传播受众的特殊性在于,他们既是电视公益传播内容的接受者,又是现实公益传播行为的参与者,传播效果直接影响到公民意识的建立与社会公益环境的形成。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现代社会;由于传媒的深刻影响和批量中产阶级的崛起,人们逐步意识到形成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时间短、不稳定、不规范,我国还处于形成的初期。我国民众的社会公益理念尚有欠缺,表现出许多不成熟、甚至不稳定的初期特征。所以,我国民众的传播参与略显鱼龙混杂,甚至一度引发大量的传媒事件,不容忽视,受众的公民意识提高迫在眉睫。
  
  s 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缺少强势品牌节目
  正如D,麦奎尔所言。大众传播理论之大部分(或许甚至是绝大部分)研究的问题是效果问题,而“效果分析中最令人感兴趣的,也是最具实际应用价值的就属劝服艺术,因为它直接涉及什么样的传播方式最有效,怎样传播才最能打到预期的目的”。审视我国省级卫视公益传播状况,很难发现强势的经典品牌。
  此外,全国不少省级卫视在近几年陆续出现了“公益风”的制作气候,某几个公益节目、公益活动的成功引发了一系列省级卫视的跟风模仿,但只是披着公益的外衣,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长此以往,这种沽名钓誉的手法不仅对于电视台的整体形象毫无助益,还容易由此走人身败名裂的死角。
  
  三、省级电视公益传播转型路径
  
  笔者认为,为了建立媒介系统与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而展开的媒介功能研究为新兴传播形态的策略转型提供了极强的借鉴。这是因为。不同的传播功能本身已经反映出该种社会传播行为对受众施加的逐层深化的影响力,所以十分有必要按照大众的接受顺序由浅入深地形成与传播功能相呼应的发展路径。
  
  1 公益与娱乐的价值平衡
  在此,沿袭上文已有思路,遵循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提出的传播活动的三大功能,加之1975年社会学家赖特在著作《大众传播的社会学观点》补充的第四大功能――提供娱乐。从传播学角度考虑,娱乐功能充分考虑了受众的心理需求,是受众中心论的产物,大众传播行为除了遵循理性原则外更不容忽视快乐原则。毕竟严肃务实并不是传播内容的全部,最容易率先引发受众兴趣的往往是艺术、消遣、游戏性的内容。尤其在电视媒体中,娱乐性内容甚至可以占到信息传播总量的一半以上。
  针对受众的公民意识淡薄这一突出问题,现阶段我国省级卫视的公益传播类节目发展,最重要的是最大程度激发受众兴趣,使其对公益事业形成基本的认知,从而通过强化公民意识使规模化、有组织、有代表性的民众公益参与在公益传播中成为可能。部分省级卫视提出的“快乐公益”、“全民参与”等理念就是在该功能框架内的有益尝试。不过,在这一层面的操作要注意控制娱乐与公益二者的内容尺度,注重培养激发受众兴趣,培养公民意识。谨防娱乐成分过重形成世俗、无趣的价值导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省级电视媒体公益传播的现状与路径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省级卫视公益传播行为进行发展现状扫描,以美国著名学者H.拉斯韦尔关于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相关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其存在的误区,并且进一步探讨传播策略转型的基本路径,关键词省级电视公益传播现状路径公益传播,基于媒体、政府、企业和民众四维主体相互融合的综合价值体系,主要侧重于的公共传播,近年来尤以电视媒体的传播行为最为引人瞩目。这一方面根植于社会民主不断发展和公共表达体系日趋健全的现实语境,另一方面也与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休戚相关。省级电视媒体凭借其高覆盖率和人口到达率,在观众忠诚度和稳定度上与地方电视台相比占有绝对优势,而且置身于当下白热化的竞争格局中,通过有意识地强化公益传播行为,形成了常规节目中的编排亮点。本文以我国省级卫视的公益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结合H,拉斯韦尔关于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相关理论深入分析其存在的误区,以期为传播策略转型提供借鉴。一、省级电视公益传...
· 媒介生态学视域下的电视公益节目与和谐传播
摘要和谐传播在媒介生态中体现为媒介生态的各组成部分应以追求和促进媒介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来灵活地架构彼此问的关系。和谐传播应是衡量公益节目传播价值的有力标杆,它主要是从受众、媒介及社会的角度来考察公益节目的生存现状。和谐传播的实现程度映射着电视公益节目是否存在生态失衡的危机。关键词媒介生态学和谐传播电视公益节目电视公益节目是指以电视媒体作为传播媒介,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形成扶危济困、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具有公益性质的电视节目形式。广义上,只要服务目的与宗旨具备公益性的节目都属于电视公益节目。2006年及其以前,公益节目在所有频道中所占比例较小,影响力有限。从2006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圆梦行动》等大型公益节目的开展,让电视媒体以更为成熟的公众形象赢得一片赞誉。2007年被称作是电视“公益年”,以娱乐节...
· 媒介生态学视域下的电视公益节目与和谐传播
摘要和谐传播在媒介生态中体现为媒介生态的各组成部分应以追求和促进媒介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来灵活地架构彼此问的关系。和谐传播应是衡量公益节目传播价值的有力标杆,它主要是从受众、媒介及社会的角度来考察公益节目的生存现状。和谐传播的实现程度映射着电视公益节目是否存在生态失衡的危机。关键词媒介生态学和谐传播电视公益节目电视公益节目是指以电视媒体作为传播媒介,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形成扶危济困、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具有公益性质的电视节目形式。广义上,只要服务目的与宗旨具备公益性的节目都属于电视公益节目。2006年及其以前,公益节目在所有频道中所占比例较小,影响力有限。从2006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圆梦行动》等大型公益节目的开展,让电视媒体以更为成熟的公众形象赢得一片赞誉。2007年被称作是电视“公益年”,以娱乐节...
· 传播媒体
参看大众媒体新闻媒体媒体媒体素养媒体道德(英语:Mediaethics)参考资料McQuail,Denis(2000)McQuail’sMassCommunicationTheory(fourthedition),Sage,London,pp.16–34.MASBiagi,S.(2004).MediaImpact.WadsworthPubCo,7thedition.Caron,A.H.andCaronia,L.(2007).Movingcultures:mobilecommunicationineverydaylife.McGill-Queen"sUniversityPress.
· “青歌赛”:有效的公益传播
摘要本文回顾和梳理了青歌赛24年的发展历程和成就,进而从公益传播的角度对其成功经验进行了简要阐述。关键词声乐赛事公益传播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简称“青歌赛”),从1984年肇始,两年为一届。历经24个年头。至2008年已举办了十三届,该赛事历经诸多变革,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具有持久而重大的社会影响力的音乐文化活动。同时,这一持续开展24年的赛事也是一项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公益传播活动,它依托中央电视台这一强大的传播主体,为普及、提高国民音乐文化水平,主导和推动我国声乐艺术事业发展和繁荣,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从传播学的角度审视和梳理青歌赛的历程、成绩及经验,或可为公益传播的操作和有效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一、24年的历程及成就24年来,青歌赛共举办了13届,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为首届至第六届(1984年~1992年),青歌赛以造成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和辉煌业绩,可称为奠基、发展,轰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