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宗谱修编需要注意哪些.

2017-06-0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30
转发:0
评论:0
宗谱修编需要注意哪些.,   一、名、字、号    1、名:宗谱中一般都有名(即谱名,宗谱的字辈通过谱名

    一、名、字、号

    1、名:宗谱中一般都有名(即谱名,宗谱的字辈通过谱名来体现)。现在修谱,一般不再搞谱名,名字即为谱名。旧时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只呼其字而不叫其名,即所谓避讳,直呼其名是对这个人的不尊重。
    2、字:即平时称呼。如曹操,字孟德,刘备字玄德,平时见面只呼其为“孟德”、“玄德”,而不叫其曹操,刘备,就是避讳,表示尊重。现代人很少用字。
    3、号:号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旧谱中的号一般是年长者或有一定功名的人出于一种成就感,或出于某种因素,自己给自己提出的。所以不能把几岁孩子的小名称为号,那是对号的一种误解。
    说明:古人有姓、名、字、号,字通常由长辈来命名,男子可在成年后由父亲取字。今修谱时,如族内形成共识按字辈定新录入成员的谱名,拟将原名书为“一名××”或“字××”。同时,不能把旧谱中的名随意去掉,也不能把旧谱中名、字随意调换。如有曾用名,可用“又名××”加以弥补。
    二、配、娶、继配、聘
    4、配:宗谱中的配是男子结婚的专用词,配即元配。即对方为未婚,也称处子,书“配某地某姓某公女”。
    5、娶:娶则指对方为再婚女子,也称醮妇。书“娶某地某姓某公女”。
    6、继配:继配指前任妻子已死亡或离异,又与后任妻子结婚。再配为处子则书“继配某地某姓某公女”;再配为醮妇则书“续娶某地某姓某公女”。
    7、聘:聘指男子定亲,双方夫妻关系已经确立,但未完婚。旧社会对定亲非常重视,一旦定亲,女方即为夫家人。故有“未婚卒,葬某地”之记载。
    说明:在配和娶两字并用于一宗谱时,配和娶用词含义是有区别的,一字之差,意义不一样。所以不要随便把旧谱的配改为娶,个别宗谱只写娶而不写配,这种情况另当别论。另外,现在修谱,一般不写聘,而以结婚为准,年近五十未结婚者,可写“未娶”。
    三、适、字、未字、待字
    8、适:该女子已出嫁结婚书“适”。
    9、字:旧时女子通常在出嫁前才由父母或婆家取字。该女子已定亲尚未出嫁曰“字”,与男方的聘相对应。
    10、未字:该女子尚未定亲曰“未字”。
    11、待字:该女子已介绍对象,但尚未举行定亲仪式曰待字。因称女子待嫁为“待字”。
    说明:宗谱中“适”为女子结婚的专用词,因此现在修谱,不要惟恐别人看不懂。就把适改成嫁,这就与历次修谱用词不一致,而且失去了“谱味”,故女儿出嫁仍写“适”为宜。
    四、出赘、入赘、招赘、孀赘
    12、出赘:指本姓男子招女婿出去,宗谱中书“出赘某地某姓”。
    13、入赘:指外姓男子招女婿进来。
    14、招赘:旧谱世系表均以男子为主体,本姓女子招女婿都以女婿挂线,故表述为“××赘婿,本姓×”。现时修谱,招女婿多数以本姓女子挂线,这里主语变成了女性,故应用“招赘”,也可用“赘”或“招”。
    15、孀赘:孀赘即丈夫死后,妻子再找一个男人上门,俗称“黄泥畔”。
    说明:认定是否招赘不是以女方住在娘家为准,而应以所生子女姓母姓为准;孀赘情况目前时而可见,但是我们在修谱时注意,入谱均以正式婚姻为准,如果找个老来伴,但未领结婚证,还是不录为好。
    五、出继、继子、出嗣、入嗣、承祧、兼祧
    16、出继:指本姓男子过继给外姓做继子,并改为外姓。此种情况,在世表中仍需要挂线,并注明出生年月,出继何地何姓,方便后人明了本源。
    17、继子:指外姓男子被本姓领养,并由外姓改为本姓。
    18、出嗣:本宗族由多子方承嗣无子方。
    19、入嗣:本宗族无子方由多子方来承嗣,俗称顶嗣。
    20、承祧:在家谱中将某甲之子给某乙一人当儿子,不再给甲当儿子。这种完全带子的关系叫承祧。
    21、兼祧:兼祧是以独子兼承叔(或伯)两房宗祀的特殊继承方式,又称“一子两后”或“两房共一子”。清乾隆朝起规定兼祧子可在两房各配一妻,二妻间非妻妾关系,而是妯娌关系。
    说明:旧时对继子入谱都有严格规定,一般都要得到宗族同意,并要交一定的田产或财产给本姓宗祠,有的把继子编入另谱。现在修谱,继子和亲生子都一视同仁,不再编入另谱,但为了区别亲生还是领养,仍写“继子”为宜。嗣即继承。旧时承嗣都有严格规定,一是必须得到宗族同意,二是在辈份上必须一致,三是亲疏上应该由近及远。承嗣的目的,主要是延续香火,同时也继承财产,故世表一般在入嗣方详述,在出嗣方略述。
    六、殇、夭、卒、年、享、寿
    22、殇:7岁及其以前身亡书“早殇”。
    23、夭:8岁至15岁未成年而身亡称“早夭”。
    24、年:50岁以下去世,书“卒于某时,年若干岁”。
    25、享:51岁至59岁去世,书“卒于某时,享年若干岁”。
    26、寿:60岁及以上去世,书“卒于某时,享寿若干岁”。
    说明:古代对不同年龄人的死亡,用词有讲究,读其词即知年龄大概,宜慎用。另据本宗古谱,作古之人书“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卒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在世之人书“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生”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玩香粉熏香需要注意哪些?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使用熏香了,不仅仅是家庭里面。熏香可以让房间的每个角落都充满芳香怡人的味道。办公区域也可以使用熏香,这还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作灵感,提高工作效率。再就是许多茶社、会所等等都在使用。熏香好处多多,但是使用和选购熏香也是有一些注意事项的,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看。一、如果是使用香粉进行熏香,我建议最好是用电熏炉。这样比较方便操作。开始的时候可以把温度调节到最高,过几分钟之后再转为中档,这样可以比较快的品到沉香的味道。香粉品质好的话,香气是“钻”近鼻腔的,并不需要刻意的去闻就可以享受到它的香气,这一点假香粉是肯定做不到的。二、香粉中含油量高的话,那么越靠近火源它的颜色就会变深。三、有的朋友喜欢把不同气味、不同产地,不同品相的沉香粉混合在一起进行熏香,叫做“合香”,这样的熏香香气是富于变化的,也会给熏香者带来不同的乐趣。但是要注意一点,并不是所有的沉香都适合这样,有的沉香混合后是会有冲突...
· 香粉熏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熏香不只是在古代是一种流行的活动,在现在也是深受人们喜欢,下班回到家,房间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沉香怡人的香气,劳累了一天的身心可以放松下来,好好享受这曼妙的香韵,使得大脑得到休息,到夜晚也可以更好的入睡,这也是一种高姿态的享受生活啊,但是熏香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项。一、建议入手一件电子香炉,用香粉就可以,这样比较方便操作,可以随时调节温度,可以感受每个温度下的沉香的香气,根据不同产区的沉香的温度特点来品,品质好的香粉,香气是“钻”近鼻腔的,并不需要刻意的去闻就可以享受到它的香气,这一点假香粉是肯定做不到的。二、油脂含量高的香粉,越靠近火源的时候它的颜色就会变深。三、有的香友更是喜欢把不同气味、不同产地,不同品相的沉香粉混合在一起进行熏香,叫做“合香”,这样的熏香香气是富于变化的,也会给熏香者带来不同的乐趣。但是要注意一点,并不是所有的沉香都适合这样,有的沉香混合后是会有冲突的,味道的叠加也会影...
· 查询家谱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虽说现在大家对于家谱已经渐渐熟悉起来了,越来多的人开始关注家谱了,但是很多人在查询家谱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不知道如何去查谱,那么查询家谱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查家谱可以去问知情人,一般来说,能否完整地还原家族人物和历史,严重依赖着材料的丰富程度和完整性。最重要的是当事人、亲人或知情人的口述,从这些口述里会找到一些线索。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记忆混乱的现象,所以最好自己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其次可以参考一些先人的一手记载,人物留下的资料、书信、日记,甚至一针一线都很重要,通过这些物体能够还原人物当时的生活情境,能够直接感受到人物的性格、品德等。另外可以去地方馆藏及文史资料查询相关的家谱记载,如果家族里的人物曾经在历史上有过一定的位置,那么关于他的资料多少会在公共图书馆和档案馆有收藏。一般民众的历史资料,则较多出现在地方性图书馆和族人手中收藏。接着扩大搜索范围,是否有家谱,家谱有无记载,当地地方志或文史资...
· 新修家谱应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新修家谱需要注意一些基本原则,以下我将具体说明:一、民主协商原则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家族组织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族长制,族长在家族中占支配地位。过去修家谱是由族长主持的,由族长说了算数。在社会主义时期修谱,因早已废除了封建的宗族制度,家族成员都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家族各支系、支系的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单元,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所以必须按民主协商的原则组织实施,新修家谱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都必须采取一定的民主方式,广泛征求意见。二、继承创新原则家谱历经数千年的修谱实践,数代学者、专家的研究,形成了完整的体例模式,总结和概括了谱牒学的理论体系,其思想理论、编纂经验、体例是新家谱发展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继承,就是不能割断历史,另起炉灶,另搞一套,只有继承才能发展创新。继承也不是全盘照搬,而是要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如何发展创新,有“三新”原则,即新观点、新材料...
· 修谱时,需要注意的家谱内容有哪些?
族谱又称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历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的族谱,在我国已经有了3000多年的历史。那么修谱时需要注意的家谱内容有哪些呢?一、姓氏源流考证姓氏源流就是考证始祖是谁,家族的根在哪里。我国姓氏源远流长,一个家族的得姓也很复杂,有的多途径得姓,有的因不同原因,使姓成为难解之谜,考证起来十分困难,需要下工夫认真、慎重、准确考证,不要使家谱成为无源之水。二、居住地地情家谱可以记载一个家族的发祥地、始祖出生、繁衍生息和从事活动的环境。记载家族以始祖为中心的聚居地的自然、地理、经济环境、风俗民情、民间传说等情况,能够反映、展示家族成员参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历史风貌,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丰富的资料和信息,也有利于突出家谱的地方特点和家族特色。三、迁徙情况随着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