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水有源,树有根,落叶要归根。”
正是这种对祖根的依恋,对血脉亲情的重视,
谱
宋代的家谱主要功能在于
德育、教育;
家谱功能逐渐转化为教育、
伦理功能,
家谱也是注重尊祖、敬宗等
德化功能。
第一,对于古代人物研究具有相当权威的资料价值。研究古代人物,主要通过正史中的传记,古代的文集、笔记和地方志等。一些不太有名的人物,在这些资料中很难查到。家谱的特点是记录家族人物,在世系录中于每人之下均注明属于何支、何房及名、字、号、行第、生卒年月日时、享年、妻室、子女、墓地,尤其对功名、官阶等记载较详,通过家谱,不仅可以知道所要了解的人物本身情况,还可以了解他们的世系,即祖先情况和子女情况,纠正很多疑点。
第二,对于人口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家谱中的世系,是家谱中最基本的部分,对于族人的出生和死亡,都有详细记载,比官方记录要详细而可靠得多。通过家谱,我们能了解到本家族各个时期的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的增减速度和原因、人口的社会构成、职业、文化状况、婚姻状况、寿命等等。
第三,为封建时代宗族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料。家谱中全面记载了有关宗族的构成,祠堂的组织、规模、结构、职能、管理范围与官府的关系等,还记载祠产的类型、数量、形成、经营方式和收入用途,族学的规模、收录学生的范围、资金来源、维持方式、奖励等项内容。家谱中的族约、宗规、家训,是用封建的伦理道德来约束族人的思想观念,封建的神权、族权和夫权在家谱中都有很明显的体现,这些资料,在其他类型文献中是很难如此集中地出现。
第四,为移民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中国历史上,各朝代人口的流动是很频繁的,而任何一部家谱都要记录族源和迁徙情况,本家族的始迁祖由何处而来,迁居原因,经何处而定居此地等等,都须一一交待清楚。此外,家族定居后又有哪个支房迁出,迁移的原因、数量、迁居何处、移民生活、移民与当地土著的关系、迁居与本房的关系等,都有详细记载。
第五,是联系团结海外华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祖敬宗、追根溯源的文化传统,目前,在海外的炎黄子孙已有6000万之多,分布在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尽管有部分人加入所在国的国籍,但民族与文化认同并没有改变。在世界近万个华人社团中,以宗亲会、同乡会为代表的亲缘性社团占了很大比例,并在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在海外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中,回大陆寻根的浪潮日益高涨。此外,每年举行的祭祀黄帝、炎帝陵仪式,都有相当多的海外华人参加。这一切都大大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和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其中,家谱的作用功不可没。
第六,是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反对的有力工具。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台湾人民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也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古代大陆移民台湾共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是明末天启年间,泉州、漳州一带贫民迁居台湾3000多人,崇祯年间又移数万人,这是一次有组织的移民。第二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跟随郑成功而去的。第三次是清康熙年间,清政府统一了台湾郑氏政权,开放海禁,移民人数多达几十万。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交往的增多,大批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寻根,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在台湾的国民党先后有几名领导回大陆访问和寻亲祭祖,这表明,海峡两岸要统一,利用家谱资料联络亲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除此之外,家谱资源还为地方史、家庭结构与功能、社会结构、妇女地位、优生学、民俗学、经济史、科技史、宗教史、中外关系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大量的可信资料,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梁启超在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族姓之谱,实重要史料之一,例如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无数问题,恐除宗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
人,任凭他在什么地方,漂泊多远,能编进宗谱,列入门墙,祭先祭祖,托庇于列祖列宗的福荫下,是他最大的心愿。这种生生不息的寻根意识,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同化力以及认同感。
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各家族姓氏的繁衍迁徙,悲欢聚散,记录着中华民族祖祖辈辈感人至深的创业历程,折射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之光。
一般包括谱序、谱例、图、祠堂、世系表、世系录、传记、仕宦录、宗规家训、文献、修谱姓氏、五服图、余庆录等。
谱序
亦称“谱头”、“谱铭”、“谱券”。系追述本族根源、演变、迁徙、修谱目的、修谱人员构成、修订年月等。如果本谱是续修之作,除收载新写的序外,还要将以往历次修谱的旧序也一并收入。序的作用是宣扬本谱主旨,颂扬祖德,使子孙读后能敬祖向善。
谱例
亦称凡例,主要是介绍本谱的纂修原则与编写体例,收录范围,入谱与不可入谱人物的标准,行文要求等。主要是强调家族血缘的重要性和本谱记述的真实性。
图
明清时代家谱的卷首,多数都有图版,内容不完全相同。一般有祖庙、祖茔、祠堂、水源、住宅等图,不宜过多。
祠堂
主要记录家族祠堂的历史与现状、规制、神位、祠匾、管理,以及祠产、义田的管理,牌坊、祖茔及各房墓地的分布与坐向等。
世系表
亦称“根图”、“世系图”。是以图表形式反映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这是家谱的主要内容,通常是五代为一表。
世系录
亦称“传实”、“行实”。是对世系表的解释,即记录一个人生、老、病、死、葬的简历。
传记
与世系录有点相似,不同的是世系录是本家族每个男性成员均有,而传记类则是家族中有功名贤能、丰功伟业、名可行世之人方可入传。
仕宦录
亦称“科第录”。用以记载族中历代及第入仕族人的名单、履历、科名、政绩、功勋等。
宗规家训
是各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和教化家族成员的法规,内容广泛,基本上为修身、齐家、忠君、敬祖、互助、守法等方面。
文献
收载的均为本家族先人的著述,其中包括各种家规、家训、家范、墓志、行状、诗文、帖简等。
修谱姓氏
一般包括两项内容,一是领衔、编纂人姓名,二是捐献经费人姓名,均列在谱末。
五服图
五服是封建家族法规的重要依据,很多家谱后附有五服图,目的是为了令族人重视和了解行状,不得混乱。
余庆录
凡家谱修成,末尾照留几页空白纸,上书“余庆录”,意为子孙绵延,留有余庆。
以上所说的家谱结构的各种格式,并不是每部家谱都完全具备的,排列次序也不一致,但总体说来,基本上还是按上述排列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