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传统中的暗八仙纹:藏起来的八仙
古代传统中的暗八仙纹:藏起来的八仙,看法器,识八仙,耳熟能详的器物背后是耳熟能详的故事。道家风骨和民间智慧,在小小的
看法器,识八仙,耳熟能详的器物背后是耳熟能详的故事。道家风骨和民间智慧,在小小的纹样中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纹样里的八仙,明处暗里,各领风骚。
红红火火暗八仙
暗八仙是中国传统道教纹样之一,流行于清代。耳熟能详的八仙以器物纹样的形式出现,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
暗八仙是中国传统道教纹样之一,流行于清代。耳熟能详的八仙以器物纹样的形式出现,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
小时候,喜欢在离家不远的小公园里玩耍。公园里有许多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径,每隔几步就有一个大圆圈,以五颜六色的石子拼成不同的图案:小动物、英文字母、花花草草……其中一条路上的石子画最奇怪,有宝剑、花、扇子,还有大葫芦。那时候不懂画的是什么,只是喜欢。有一天,在电视上看到八仙过海的故事,突然就想明白了:鹅卵石路上的图案,不就是八仙手中的法宝嘛!
长大了才知道,原来那些当年喜欢的石子图案,是中国很传统的纹样,还有属于自己的名称:“暗八仙”。多奇怪啊!家喻户晓的八仙,加上一个“暗”字,便如同施展了法术一般隐去身形,只剩下随身的法宝,出现在瓷器上、门窗上,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浙江省博物馆藏清代剔红暗八仙葵瓣式盒的局部纹样,暗八仙中的宝剑、渔鼓道琴和笛子与花草纹样结合在一起,鲜艳的色泽,透着喜庆。摄影/动脉影
八仙的法宝
八仙过海的故事连小朋友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八仙的法宝,也因为故事情节而耳熟能详:铁拐李自然是拐杖上的宝葫芦,汉钟离则背着巨大的芭蕉扇,吕洞宾有伏魔宝剑,何仙姑手执荷花,韩湘子横吹竹笛,蓝采和举着花篮。最特别是张果老和曹国舅,他们的法宝一个是一根粗竹筒,一个是两片玉板。那原来是道教的乐器,竹筒是渔鼓道琴,玉板则是拍板。
张果老的原型是唐代道人“通玄先生”张果,曹国舅的原型是北宋名将曹彬之孙曹佾。两人原本没有交集,但他俩的法宝——渔鼓道琴和拍板,却是一对儿好搭档。南宋时,道教音乐由唐代《承天》《九真》等乐曲,结合了词牌和诸宫调,发展成为说唱艺术“道情”。而渔鼓道琴和拍板,就是演唱“道情”时不可或缺的伴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饮中八仙
登场人物贺知章贺知章,字季真,号石窗,晚年号“四明狂客”,会稽人。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进士及第,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又迁太常博士,开元十三年(710年)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后迁太子宾客、检校工部侍郎、秘书监等官。性格爽直,豁达而健谈,他和李白是好友,擅长草书和隶书。后来辞官归故里,并出家为道,于86岁时逝世。在诗中头两句形容贺知章在酒醉后的行为:汝阳王李琎汝阳王李琎是唐朝让皇帝李宪的长子,获封为汝阳王。官至太仆卿,又得到酿王的封号。擅长于弓及羯鼓,深得唐玄宗喜爱。诗中第三至五句形容汝阳王的内容如下:李适之时任左相,不论清酒浊酒皆好。诗中第六至八句形容李适之的内容如下:崔宗之生平不详。诗中第九至11句形容崔宗之的内容如下:苏晋诗中第12至13句形容苏晋的内容如下:李白诗中第14至17句形容李白的内容如下:张旭诗中第18至20句形容张旭的内容如下:焦遂诗中第21至22句形容焦遂的内容如...
· 八仙过海,《东游记》中神话“八仙”的由来
所谓“八仙”,乃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即李铁拐、锺离权、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然而这个排名及八仙的组成,其实有多种说法,现在简单地介绍一下。最早的八仙出现在汉代,是号称“淮南八仙”的八个文学家,当时称作“八公”。《小学绀珠》记载:“淮南八公: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披、雷被、晋昌、伍被。”由此可见,淮南八仙只是八个文人,并非神仙。但后来因为有淮南王成仙的传说,后世便附会在他门下的八公也成仙了,称作“八仙”。晋代谯秀所着《蜀纪》中,载有:“蜀之八仙”,依次是:“首容成公、隐于鸿�\,今青城山也;次李耳,生与蜀;三董仲舒,亦青城山隐士;四张道陵,今鹤鸣观;五庄居平,卜肆在成都;六李八百,龙门洞在成都;七范长生,在青城山;八尔朱先生,在雅州。”上述的“八仙”与现在所传的八仙,都毫无关系。八仙的事迹多散见于唐、宋时的书籍中,但当时还没有形成“八仙”这样一个群体。真...
· 《饮中八仙歌》
简要介绍:《饮中八仙歌》是中国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将当时号称“酒中八仙人”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Q、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从“饮酒”这个角度联系在一起,用追叙的方式,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这首诗在体裁上是一个创格。句句押韵,一韵到底;前不用起,后不用收;并列地分写八人,句数多少不齐,但首、尾、中腰,各用两句,前后或三或四,变化中仍有条理。八人中,贺知章资格最老,所以放在第一位。其他按官爵,从王公宰相一直说到布衣。写八人醉态各有特点,纯用漫画素描的手法,写他们的平生醉趣,充分表现了他们嗜酒如命、放浪不羁的性格,生动地再现了盛唐时代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作品原文:饮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⑴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⑵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⑶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
· 饮中八仙歌
饮中八仙歌肖像,写人,喝酒,猖狂,唐代,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斗酒一作:一斗)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译文及注释注释译文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左相李适为每日之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苏晋虽在佛前...
· 饮中八仙焦遂
简要介绍:焦遂,唐朝人,平民,以嗜酒闻名,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等人为酒友,并称“饮中八仙”(亦称酒中八仙或醉八仙)。本名焦遂所处时代唐身份平民释义饮中八仙之一史籍记载杜甫《饮中八仙歌》称:“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焦遂喝酒五斗后方有醉意,那时他更显得神情卓异,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惊动了席间在座的人。相传焦遂口吃,但据唐代袁郊所撰《甘泽谣》陶岘条,有布衣焦遂,而无口吃之说。饮中八仙指唐朝嗜酒好仙的八位学者名人,亦称酒中八仙或醉八仙。《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Q、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杜甫有《饮中八仙歌》。瓷器画面绘饮中八仙,每每于人物之上书以人名。以清朝为多见。《八仙歌》一仙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饮中八仙-狄少英国画作品二仙汝阳王: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三仙李适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