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华陈氏大舜后裔,得姓始祖基业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68
转发:0
评论:0
中华陈氏大舜后裔,得姓始祖基业,根据《姓纂》的记载,陈姓最早出自为妫姓,也就是大舜的后代。陈,最初是一个地方,本

根据《姓纂》的记载,陈姓最早出自为妫姓,也就是大舜的后代。陈,最初是一个地方,本来是太昊之墟(画八卦之所)。周武王的时候,把这个地方封给了舜的后裔妫满,还把女儿太姬嫁给他,称为胡公。后来,他的十世孙妫完,因故奔齐,才开始以国为氏,创造了“陈”这个姓氏。
  当时,胡公满所拥有的陈地,大致是现在河南开封以东,至安徽亳县以北,都城宛丘,即现在的河南淮阳县。这块地方应该是陈姓汉族的最早发源地。
  奔齐之后首先以陈为氏的陈完,字敬仲,后来在齐国逐渐发达起来,食邑于田。这时,他又改姓为田,《史记》上有一段“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的就是他的故事。因此,田姓应该是自陈姓分出去的,两姓在三千多年以前本来是一家人呢!

中华陈氏大舜后裔,得姓始祖基业
  胡公满本支所繁衍的陈国,传了二十五世,到妫健的时候,被秦始皇所灭。妫健生了ㄙ、桓、轸三个儿子,在国亡之后,桓改姓王,轸则跑到楚国,后来还做了楚国的丞相,封为颍川侯,并且搬到河南的颍川地方,改姓为陈――这一支,被普遍认为是陈姓的共同祖先。
  不过,陈姓的组成分子,也跟其他的大姓一样,并不仅仅为胡公满所传下来的这一支。《通志氏族略》上面有一段记载,把陈姓各种形成因素,说明得十分清楚。
  “¤公二十四年,楚惠王使子西之子公孙朝伐陈而灭之,子孙以国为氏。又广陵之陈(在今江苏镇江东北),实刘氏,鲁相无子,以外孙刘矫嗣。《河南官氏志》云:侯莫陈之后,亦改为陈氏。又曰:白永贵隋初改为陈氏,是为万年之陈。”
  陈姓,至少有来源不同的四群――舜帝的后裔,白永贵的后裔,刘矫的后裔,以及族的侯莫陈氏的后裔。
  这四支陈姓“人马”,经过数千年的繁衍,已经遍布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过,其中要以颍川、汝南(今河南省)、下邳、广陵(今江苏)、东海(今山东东南部与江苏交界处)等地的陈氏,最为族大支繁。
  头一个以陈为姓,后来又改姓为田的那个陈完,也是头一个在历史上大出风头的陈氏。太史公在《史记》上面,对他有过详尽的叙述。据说,他在齐国改姓为田之后,子孙世代都是齐国的大官,传到田和的时候,进一步列为诸侯,他的儿子田平乾脆并掉齐国,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田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为帝舜之后裔,得姓始祖为胡公满
胡公满又叫妫满,是舜帝的后裔,父亲虞阏父曾做过周朝的陶正。他是周文王的女婿,武王时把他封在陈国(今河南宛丘),谥号胡公。据《史记·三代世表第一》载,舜是黄帝轩辕氏的裔孙,其世系依次为: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乔牛——瞽叟——重华(即舜)。但汉代刘耽《吕梁碑》则认为舜的祖先是虞幕,幕之后依次是穷蝉——敬康——乔牛——瞽叟——舜。《左传》昭公八年杜预、郑众注皆言有虞氏系出虞幕。舜是中国古代圣明君主,《孟子·离娄章句下》的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舜字重华,也叫仲华、重明,都是因他两个眼睛有三个瞳子而得名。舜的母亲叫握登,看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握登疑为古登人,即邓人之女。上古社会在群婚制尚未根除的情况下,还残存着先怀孕后结婚的现象。意感一说可能是假托。也许就是舜出身来历不明的原因,舜的父亲瞽叟、继母和弟弟象曾想...
· 再论“陈氏得姓始祖”
拙文《试论“陈氏得姓始祖”》,己初步论证了周武王对陈胡公“封国命氏”的史实。然言未尽意,意犹不足,故再而论之。有一谱在《陈氏源流世系》中,叙述陈胡公时说:“因昔虞舜居妫水,故周武王赐以妫为姓也。”对于此说法的出处,该谱未曾言及,可能依据《唐书·宰相世系表》之载:“陈氏出自妫姓,虞帝舜之后……封之于陈,赐姓妫,以奉舜祀,是为胡公”。这样,就有四点需要弄清楚:一、虞帝舜的子孙后代,何时始有妫姓?现考证,虞舜生前及薨后到夏初,有三个姓。《唐书·宰相世系表》亦载:“姚姓,虞舜生姚墟,因以为姓”;《史记·陈杞世家》言:“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对此,《史记·五帝本纪》可证:“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以二女妻舜……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可见,“舜居妫汭”,是在“年五十摄...
· 虞舜后裔姓氏考
古籍称舜为虞舜,又说他姓妫,又姓姚。后世注家们对虞、妫、姚皆指为地名。诚然各地均有上虞、虞城、姚丘、姚墟、妫水、妫州等地名,且有同名异地者。但是这些地名的出现甚晚,不见于战国前的有关大舜的事迹之中,与其说是舜姓氏之出于地名,倒不如说地之取名乃附会于舜更合理一些。现在我们在其字音字义方面探索一下。按先秦时代人物的姓氏,一般有两个,即氏、姓。姓标志血缘,从出生之“生”再加女旁。氏为后出,一个同姓的氏族分支多了,人数多了,原来的姓不足应用了,就添加上氏。氏的命名来源多方,或以国为氏如齐、鲁,或以居地为氏如东郭、南官,或以爵位为氏如王、侯,或以职务为氏如虞、陶、司马等等。那时一般男子称氏,并把氏置于名字之前,如孔丘、田文;女子一般称姓,则把姓置于名字之后,如孟姜、怀赢等。也有例外,如男姓的吕尚,也称姜太公。大舜则有一氏二姓,盖是他兼祧两个氏族的血缘之故。大舜号为虞舜,此虞并非地名,而是职务,《尚书...
· 虞舜后裔姓氏考
虞舜后裔姓氏考古籍称舜为虞舜,又说他姓妫,又姓姚。后世注家们对虞、妫、姚皆指为地名。诚然各地均有上虞、虞城、姚丘、姚墟、妫水、妫州等地名,且有同名异地者。但是这些地名的出现甚晚,不见于战国前的有关大舜的事迹之中,与其说是舜姓氏之出于地名,倒不如说地之取名乃附会于舜更合理一些。现在我们在其字音字义方面探索一下。按先秦时代人物的姓氏,一般有两个,即氏、姓。姓标志血缘,从出生之“生”再加女旁。氏为后出,一个同姓的氏族分支多了,人数多了,原来的姓不足应用了,就添加上氏。氏的命名来源多方,或以国为氏如齐、鲁,或以居地为氏如东郭、南官,或以爵位为氏如王、侯,或以职务为氏如虞、陶、司马等等。那时一般男子称氏,并把氏置于名字之前,如孔丘、田文;女子一般称姓,则把姓置于名字之后,如孟姜、怀赢等。也有例外,如男姓的吕尚,也称姜太公。大舜则有一氏二姓,盖是他兼祧两个氏族的血缘之故。大舜号为虞舜,此虞并非地名,而...
· 岑氏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岑子。姬姓,名渠,周文王异母弟姬耀之子,古岭子国之后。武王克商灭纣后,大封天下,其中将其从弟渠封于岑,为子爵,故渠又称为岑子,岑子之后,以国为氏,称岑姓,并尊岑子为其得姓始祖。各支始祖岑仲叔:北宋浙江人,随宋大将军狄青平定侬智高,以功封镇泗城,宋皇佑年间知永宁军(今广西百色),为始迁广西之壮族岑氏远祖之一。岑仲密:一世祖,明朝袭上林峒长官司职,始迁居广西西林县西乡那劳寨。为广西西林岑氏始迁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