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誉为曹操最能干后人,为何也会惨死!
世人常用歇后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形容为众人所知的野心勃勃。成语典故出自三国时魏晋时代,司马昭为魏臣,时值曹髦当权。
曹髦小小年纪便被魏大将军司马师扶持为魏帝,是为魏元帝,虽被当成傀儡,他却依然在清楚自己处境的状况下有着自己的主见。他上位时,“曹家班”已是日薄西山,而“司马氏”的掌权大业却在蒸蒸日上。身上流着“曹操”一代枭雄的血脉,曹髦无法甘于屈居人下。
曹髦年幼,只是一个傀儡,实权先后由司马师和司马昭掌握。司马师曾问锺会曹髦的能力,锺会回答:“文同陈思,武类太祖”(文采如同陈思王曹植,武能比太祖曹操),可惜这么一位能干的皇帝,却因为生不逢时,惨死在司马昭之手。
于是,曹髦在朝堂大施拳脚,展开了一系列笼络人心的行动。而老谋深算的司马师自然留意到了曹髦在眼皮子底下的小动作,权当雕虫小技。又唤来其弟司马昭商议着给不安分的傀儡皇帝曹髦一点教训。
在司马兄弟的密谋下,“倒魏派”联名上书,提议作为“魏国功臣”,司马兄弟应享受“入朝不趋,奏事不名,剑履上殿”的特殊待遇。曹髦怒不可遏,奈何自己羽翼未丰,司马兄弟在朝堂又颇有威望,动不得,只好同意这个无理的提议。
自众臣联名上书事件后,曹髦可谓遭遇痛击,短时间内动弹不得。这是,机会又来了。不久,司马师病重,病榻前找来司马昭,交予大将军印后一命呜呼。
曹髦听闻此消息大喜过望,一心认为这是除掉司马及其党羽的好机会。于是下令命司马昭继续留守许昌,另一面匆忙着手筹划一场政变。可那司马昭岂是如此糊涂之人,立马识破曹髦轨迹,率兵赶回洛阳。
曹髦计划被迫中断,司马昭亮出大将军令,曹髦无奈封其为大将军。自此,曹髦与夺权时机失之交臂,无再翻身的机会。
曹髦见司马昭在朝堂党羽林立,日渐掌握大权,愤懑不已,召集待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等人意欲讨伐司马昭,道:“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
王经又劝曹髦慎重行事从长计议,可曹髦从怀中取出黄素诏往地上扔去,怒道:“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惧,况不必死耶!”有小人得知,奔走告于司马昭。
得知事情败露的曹髦率军横冲直撞闯入司马府上,被司马昭心腹太子舍人成济刺杀,时年二十。
一国之君因意欲讨伐野心臣子,而加速了死亡历程,不是历史的悲剧也不是曹髦的悲剧,只是一场权术之争,不善谋败者为寇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