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国特色家文化之《孝与生儿育女》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71
转发:0
评论:0
中国特色家文化之《孝与生儿育女》,中国的伦理道德是以“孝道”著称。“百善孝为先”,若不孝则是不道德。虽然中国的伦理

中国的伦理道德是以“孝道”著称。“百善孝为先”,若不孝则是不道德。虽然中国的伦理道德和西方的伦理道德有点不同,但西方文化也讲究“孝敬”,只是西方人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我们中国人不同罢了。“孝敬”一词在圣经原文的中耶稣很看重,很有份量的。所以,孝敬父母就是给父母以高度的尊重,包括对父母恭敬、顺从和善待,并尽心、尽力地奉养和供给他们一切的需要。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圣经说:“是理所当然的事”,不需要再找什么理由,若定要究其原因,那就是因为他们是父母。

中国特色家文化之《孝与生儿育女》

原先年轻的时候不理解西方的家庭文化,他们的孩子们长大了就不和父母住在一起呢?为什么孩子的爷爷、奶奶不带孙子呢?而且他们和父母的关系还很好。我很不理解。等现在我自己当父亲了,自己带孩子了,我慢慢地理解了。

生儿养女,生儿养女,这说明孩子生了下来本来就应该父母自己养育,自己看护,而不是指望爷爷和奶奶养育,爷爷、奶奶顶多给做个帮手就可以了。中国有句老话是谁带跟谁亲。所有我认为自己的孩子还是自己带比较好,自己带孩子能增加相互的了解,有利于孩子成长,自己带孩子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母子连心、父子天性。这是任何看护人都无法取代的。最关键的一点才是我要说的,那就是自己带孩子,自己才能感到劳累,才能体会到带孩子的艰辛,从而才能体会到自己的父母对自己付出了多少,才能想到怎样去感恩父母,怎么去孝敬父母。父母把我们生养出来是他们的义务,但他们没有义务再为我们养育孙子辈了,生儿养女,生儿养女,为什么没说出生儿养孙呢?自己生的自己养,谁生的谁养这也符合大自然的规律。

中国特色家文化之《孝与生儿育女》

记得曾经和位朋友讨论什么是“孝”,他说我们能让自己的父母每天能“笑”,那我们就是孝了。虽然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却包含了许多深意,这需要我们去体会、去思考。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笑”起来。愿所有做儿女的都能“孝行天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传统文化之孝道文化与家谱文化
中华文明孝文化当数第一,百善孝为先,家庭家族观念源远流长。当今社会飞跃发展,思想多元,迫切需要一种归属感,认祖归宗成为了新时尚。作儿女的对长辈敬孝,不但体现在生活中,也体现在文字中。传承孝道文化与家谱文化,是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发展价值。(百姓通谱)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之中已有“孝”字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一、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二、传宗...
· 生儿育女
【成语】生儿育女【成语】生儿育女【读音】shēngéryùnǚ【释义】专指:繁衍后代(生育),生育子女。【出处】巴金《谈<秋>》:“她不曾生儿育女,老太爷是她的靠山,她当然比别人更关心老太爷。”
· 祠堂与家谱和孝文化
祠堂作为崇拜先祖与崇拜神灵的产物,是先民精神和英灵栖息的殿堂。祠堂,在家谱中尚有宗庙、宗祠、家庙、宗堂、享堂、神坛、祠宇等名称,是朝拜祖先、家族议事的场所。家族祠堂是精神的魂魄,在家族中居于非常神圣的地位。祠堂也是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在家谱中居重要位置。宗祠与孝文化紧密联系,反映在宗祠的建立和修缮,宗祠的楹联和宗祠的祭祖活动上。孝,是我国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它一直是我们的祖先极力提倡而推崇。以同宗同族为代表的祠堂文化是获得文化归属感与共享感的直接媒介。传统的祠堂文化,既是权利的网络空间,更是个多维的文化空间。祠堂文化与家庙族府、书院文化、地方庙宇文化等建构起地域性文化的立体形态。广府祠堂不仅是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且与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息息相关。一、广府的祠堂历史悠久从祠堂发展的历史来看,祠堂文化渊源流长,是地方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祠堂文...
· 先秦时期儒家之“孝”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体家庭的形成,父系家长制的确立,“孝”的观念就逐渐形成和发展。从儒家的经典和有关文献中来考察儒家关于“孝”的内涵和它的变化、发展,大致如下:《诗经》和《尚书》中“孝”的观念:《尚书》和《诗经》都是经过孔子删定的儒家经典,其中包含着关于“孝”较为原始的观念和内容:(一)奉养父母《诗经•唐风•鸨羽》:王事靡盬(音gu,止息),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王事靡盬,不能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这首诗控诉了君王的事情没止息,没有时间去种稷、黍、稻、粱来奉父母,使父母没吃没喝,受尽饥饿。《尚书•酒诰》说:“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厥父母庆……”在农闲的时候,用牛车载着商品,去远处的地方进行贸易,用来孝敬赡养父母,让你们的父母高兴。(二)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诗经•小雅•蓼(音lu)莪(...
· 复仇与孝道文化
《王祥“卧冰求鲤”》陈少梅作《大舜“孝感动天”》陈少梅作读莎翁的《哈姆雷特》,一不留神,便意识流出个中国版的复仇故事: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一个叫梁悦的关中富平人,因其父被人杀害,遂杀人以报父仇,后到地方官府自首请罪。所谓杀人者偿命,自古道理。然而,奇怪的是,对案犯杀还是不杀?却成为地方执法者的一个难题,不敢擅自判决,最后一级级上报到宪宗皇帝那儿,成了一桩名副其实的通天大案。有趣的是,宪宗皇帝本人在杀还是不杀的问题上竟然也吃不准,迟迟难以“圣裁”,最后只好批给尚书省商议,以便拿出个稳妥的处理意见。这个并不复杂的案件,审判时何以变得如此棘手?一切皆因为案犯的杀人动机乃是为父报仇。自古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梁悦替父报仇,是他身为人子应尽的义务。如果他放着父仇不报,苟且偷生作缩头乌龟,岂非成了无耻、不孝之徒?中国封建制度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其社会基础,故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以孝治天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