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粽子,在山西古代是一道难得的美味

2017-05-2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64
转发:0
评论:0
粽子,在山西古代是一道难得的美味,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山西,这一天也是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之一。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山西,这一天也是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山西历史上有很多关于端午的传说和记载。

端午来源于“夏至节”山西吃粽子和介子推、常遇春有关
山西民俗学者聂元龙说,古代,处于盛夏时节的黄土高原容易滋生各种疾病,控制不住势头的时候,人们心里便有一种极大的恐慌,加之医学不发达,古人用当时的知识和经验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便认为是邪祟在作怪。为了驱邪,便想尽各种办法进行对抗,有时候凑巧也有些效果,于是被一直沿用下来,并约定俗成,就有了现在山西民间丰富多彩的端午民俗活动。
端午和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有关。《后汉书·礼仪志》说,汉代五月五日的风俗来源于夏、商、周时的夏至节。有史料记载,“端午节是被看成恶月恶日来对待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山西将五月五日定为春秋时晋国名臣介于推的纪念日。《邺中记》《琴操》中都有记述。南北朝以后,由于民族迁移和风俗的融化,介子推的纪念日期固定在寒食节,并被全国人民所认同。而荆楚地区五月五日纪念屈原的说法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了正统地位。但明、清以后,晋北地区又创立了端午节是纪念明初大将军常遇春之母的说法。大略意思是常遇春父亲为进京赶考举子,母亲是雌性白色人熊。父被母强掳山洞,成婚生子。后来其父携幼年的常遇春逃离山洞,母亲悲痛投江而死。常遇春成人后,于五月端午节投粽子于江以祭母。”这个说法显然是脱胎于纪念屈原之说的版本,却体现了儿不嫌母丑、后辈儿女对先人不忘尽孝之礼的传统思想。

粽子,在山西古代是一道难得的美味
粽子,在宫廷和民间都风靡得很
端午,最重要的习俗是吃粽子。这个习俗最迟在两千年前的汉朝就有了。当时管粽子叫角黍,汉代民俗著作《风俗通》说:民间在端午日的前一天,用菰芦叶(一种芦苇叶)包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熟后晾凉,在端午这天吃。粽子是一种时令食物,老百姓有“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柜”“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的说法,意思是说粽子的出现标志着夏季来临,是一年生活转折点的信号。在五月仲夏降临之际,吃这种米做的凉食,其色、味、香都别具特色,用草木灰浓汁煮熟或浸泡过的粽子,吃后能清热降火,胃肠舒适,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
聂元龙说,唐代的时候,端午习俗在宫廷中很受欢迎,粽子也受到特别的重视。《文昌杂录》说:“唐时五日,有百索粽,又有九子粽。”唐玄宗写的《端午三殿宴群臣》的诗中就有“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的句子。据说,“百索粽”还是唐代皇帝赏赐臣下的节令食品。
宫廷端午吃粽子,老百姓吃什么呢?当然也是粽子了。宫廷的推波助澜促进了民间端午吃粽子的风俗习惯。许多流传下来的诗画作品都有吃粽子的情景。光吃粽子还不过瘾,吃吃喝喝中间玩点什么?龙舟竞渡娱乐项目大行其道。唐朝全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休闲自然很鼎盛,这时的龙舟竞渡之风受到上层社会的欢迎。箫管奏鸣古老的祭祀乐章,船夫唱起高亢激昂的船歌,当时郡县村社每年端午竞渡时,由官府赏给奖品,如夺得锦标者,还加赏银碗一双,称之为“打标”。此俗一直延续到五代。当然每年这样大规模的竞渡比赛,势必影响到农时与生产,也逐渐遭到一些人的反对。
宋代以后,端午许多风俗有了新变化,粽子的种类随之也多起来,市面上常见的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团粽、九子粽等。粽子的馅也由纯米馅向夹枣、夹豆、夹糖果等种类发展。南宋《乾淳岁时记》中还有“糖蜜巧粽”的记载。
明清时期,北方端午吃粽子的风俗比唐宋还风靡,远远胜过南方。拿皇城根下的老北京来说,当时流行的粽子主要是枣粽和什么都不包的凉粽(俗称凉糕)。糕点铺的粽子比较讲究,有豆沙、枣泥、奶油甚至腊肉、火腿等。除了粽子外,端午节的时令食品还有五毒饼、玫瑰饼和藤萝饼等。五毒饼是一种桃酥式的糕点,用模子铸成蜈蚣、蝎子、蜘蛛等动物图形,很受老百姓欢迎。
现代人能吃上粽子,老西儿是有功劳的
说到粽子,聂元龙强调山西人的创造功不可没。汉代末期,山西寒食节的风俗异军突起,影响很广。民间为纪念晋国介子推而举行禁火寒食,用菰芦叶包上黍米煮熟,在寒食期间吃。粽子包好了,保存也是一门学问。那时没有冰箱、冷柜,就从深井里打上来清凉的井水,用来浸泡粽子,既能长时间不坏,又能保持色、香、味俱佳。晋中一带还创制了一种类似粽子的凉糕,在笼屉上铺垫一层芦叶,上面铺一层黍米,再铺一层红枣、豇豆泥和玫瑰丝,然后再铺一层黍米,蒸熟后,等凉了切成菱形块状,吃起来与粽子的味道一样可口。时至今日,端午吃粽子和凉糕的习俗仍然在山西的很多地方流行。

介子推
山西的粽子大多用黍米做馅,佐以红枣,外包芦叶,吃时拌糖。各县流行的粽子略有不同,有豆类、麦类以及江米为馅的;佐料有柿饼、栗子、果脯、肉类的等等;粽子的外形有角形、锥形和筒形等。晋北民间包粽子,浸米时水里要放些艾叶;晋南民间则要将一部分粽子用五色线捆绕,用意是辟邪。五月初,正是晋南收打小麦和晋北夏锄大忙季节,劳动归来,浑身,从凉水中捞几个粽子吃,解渴、充饥、打凉、下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刘墉是整个古代难得一见的长寿之人
刘墉书法刘墉的一生不仅官运亨通,位高权重,他在书法方面也是极具有盛名,在他生前曾与翁方纲、王文治、梁同书这四位并称四大家且位居第一。康有为还曾称他是清朝的“集帖学之大成者”。刘墉的书法是清代帖学的一座重镇,他的书法不同于古人,精华内蕴,味厚神藏。对清代的书法家以及近当代的书法家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关于他的书法,或许是受儒家中庸的思潮的影响,传统艺术审美以“中和”为主。他自幼就出生于封建家庭,学习以儒家经典为主,以“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奋斗目标。从刘墉的书法角度来看,主要还是来源于颜真卿和苏东坡。颜真卿的书法严谨、端庄、浑厚;苏东坡的书法风格追求自然,抑扬顿挫之感。刘墉岁身居高位,心足满意,但操守严谨。书法虽有颜真卿,苏东坡的的形态,但他的字里行间却拥有“中和”之美,而且还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的自家风格。他作书一般喜欢用豪放的风格,注重墨笔的浓黑程度,有时候他的一个字就如同一个小黑团,...
· 李自成是怎样把崇祯叔父福王变成一道美味的?
1641年,在洛阳的福王府邸里,聚集了上万百姓。在王府的中央,摆放着一口从洛阳郊外迎恩寺抬来的“千人锅”。锅里面满姜、葱、蒜、桂皮、花椒以及无数高汤炖煮用料,锅中的传出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在那口千人锅下面燃起了熊熊烈火,最令人胆寒的是,在锅中有一个三百多斤的胖子在里面游着,看得出来他不会游泳。他在锅中瞎扑腾着,时而窜上水面,时而沉入水底,边嚎边叫,好不凄惨。这个三百多斤的大白胖子,被人剐得干干净净,身上所有的毛都给剃光了。这位大胖子刚刚抓住一只浮起的梅花鹿尸体喘息,在锅子旁边看守的士兵就立刻用长矛去扎他的手,剧痛使得他不得不放手,重新在已经微微烧开的热水中泡澡。网络配图在热锅里面游泳的这个人不是什么有特意功能的异士,也不是什么寺中和尚,而是明朝当今皇上崇祯皇帝的亲叔父、明神宗最宠爱的儿子——福王朱常洵。在旁边的围观群众,正是闯王李自成的农民军,他们为什么要把福王放在锅里煮呢?因为福王是他们...
· 咸粽子销量是甜粽子4倍,粽子最早的记载是哪个朝代?
吃粽子,已经成为了古代流传下来的端午习俗,而粽子有很多种口味,比如蛋黄粽,鲜肉粽,豆沙粽子,另外还有各种新口味的粽子,据统计新口味的粽子超过了130种,而根据销售量,发现咸粽子更受大家的欢迎,咸粽子的销量是甜粽子的4倍。而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的书法很多,不过最广为流传的是祭奠屈原一说,其中吃粽子就是百姓为了祭奠屈原开始的,那么粽子最早的记载是哪个朝代?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关于端午吃粽子最早的记载是在1600年前,在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中就写道:“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其中的“角黍”就是如今粽子最早的名称,另外到了200年后的南朝,南朝文学家吴钧就在《续齐偕记》中写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粽子被说成了是为了祭奠屈原而所形成的一种习俗。其实粽子并非是为了祭奠屈原之死,而它的起源说法有比较多,其中最令人信服的大概...
· 粽子是怎么来的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的时候,必吃的就是粽子。那么你知道粽子是怎么来的吗?粽子由来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历史记载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说文新附米部》谓“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说文夂》:“葼,敛足也。”义为鸟飞时收敛腿爪。《集韵送韵》:“糉,角黍也。或作粽。”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记载见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注云: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四仲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同“鸭”),春孚雏,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
· 宰相刘墉是整个古代难得一见的长寿之人
刘墉的一生不仅官运亨通,位高权重,他在书法方面也是极具有盛名,在他生前曾与翁方纲、王文治、梁同书这四位并称四大家且位居第一。康有为还曾称他是清朝的“集帖学之大成者”。图片来源于网络刘墉的书法是清代帖学的一座重镇,他的书法不同于古人,精华内蕴,味厚神藏。对清代的书法家以及近当代的书法家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关于他的书法,或许是受儒家中庸的思潮的影响,传统艺术审美以“中和”为主。他自幼就出生于封建家庭,学习以儒家经典为主,以“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奋斗目标。从刘墉的书法角度来看,主要还是来源于颜真卿和苏东坡。颜真卿的书法严谨、端庄、浑厚;苏东坡的书法风格追求自然,抑扬顿挫之感。刘墉岁身居高位,心足满意,但操守严谨。书法虽有颜真卿,苏东坡的的形态,但他的字里行间却拥有“中和”之美,而且还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的自家风格。他作书一般喜欢用豪放的风格,注重墨笔的浓黑程度,有时候他的一个字就如同一个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