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37字家训,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提起包公,马上会想到那个忠奸分明的青天形象,他作为一种民族记忆长存人们心间。可是,很少有人想到,包公还是一位治家能手,他留下的37字家训字字铿锵、振聋发聩。他的孝肃家风穿越千年,万古流芳。
包公名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999年,包拯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包令仪自幼刻苦读书,考中进士,做过知县。在他看来,勤奋读书、考取功名、报效国家是儿子必然选择的人生道路。
少年包拯耳濡目染,勤奋好学,良好的家风培育出包拯忠孝的品格。29岁那年,包拯考中进士后,因为父母不愿意随其赴任,包拯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辞官回乡,侍奉双亲,长达十年。
这一感人故事,让世人钦佩不已,连一代文豪欧阳修也肃然起敬,赞美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
双亲去世后,39岁的包拯再次出来做官,他奋笔写下了一首明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这首诗直抒其为官心要清、为人道要直的心声,成了包拯一生为官、为人的座右铭。
1042年,知端州三年期满的包拯即将乘船离开端州,端州百姓为了表达他们对包拯体恤民情的感激,送给他一方端砚。手下人见是一方砚台,并非金银珠宝,便收下了。船出羚羊峡,刚行至江中不久,包拯发现了砚台,严厉申饬了手下,并将这方端砚抛入江中,表示还于端州。这就是著名的“不持一砚归”的故事。
不仅如此,为官二十六载的包拯尤其痛恨贪官污吏,每每弹劾贪官,他常常引用范仲淹“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的名言,也就是说,惩罚一个贪官可能引起其一家哭,但不惩罚贪官,则一方百姓就要哭了。在进奏的《乞不用赃吏疏》中,包拯更是慷慨直言:“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包拯的谥号为“孝肃”,按古谥法,“肃”字为上谥法,刚德克就曰肃;执心决断曰肃;威德克就曰肃;正己摄下曰肃;身正人服曰肃;法度修明曰肃;严畏自饬曰肃。一个肃字恰如其分地传达出人们对包拯清心直道的高度肯定。
包拯的“肃”还突出体现在他的家训上。与其他许多洋洋洒洒的家训家规不一样,包拯的家训简洁得只有37个字: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1062年,正在枢密院处理军政要事的包拯突然发病,卧床不起,自知来日无多的他留下这么一句话。
换言之,子孙做官如果犯有贪赃枉法之事者,生,不得归包家;死,不得入祖坟。寥寥数语,透出一股冷峻、肃杀之气,干脆、果断得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让子孙后代不敢有半点非分之想。
包拯的儿子包绶“清苦守节,廉白是务”。墓志铭记载,包绶去世时,人们打开他随身携带的箱囊,发现除了诰命、书籍、著述和文具外,没有值钱的东西。孙子包永年“莅官临事,廉清不扰,而孝肃公之遗风余烈在也”。这些都说明,包氏子孙都一直恪守家训,居官清廉。
如今的安徽省九华山脚下的祠堂村,居住着2000多名包氏子孙。一年一度的家祭日,包氏后人都聚集在包家祠堂里,由最年长的老人主持,进行一场祭祀。祭祀的重要环节,是所有的包氏后人一起大声诵读老祖宗包拯留下的家训。
这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缅怀。作为包拯的后人,他们不能忘、也不会忘记900多年前祖宗留下的家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https://imgs0.zupu.cn/photos/fenzhan/601/4b6de71a-afb3-4b48-ba62-bd3770ce44ef.jpg)
![](https://imgs0.zupu.cn/photos/fenzhan/40/736d26ac-166f-4937-b234-4f1022e1fde6.jpg)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