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家谱的起源您真的搞懂了吗?
中国的家谱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从古至今,我们的先民为我们编制了难以数计的各类家谱,虽然历经无数次的战乱的毁坏,流传至今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十分丰富,价值很高,是我国极其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
家谱到底起源什么时期,在家谱的发展史上就有几种不同的起源说,归纳起来,大致有周代起源说、战国秦汉起源说、宋代起源说等三种。周代起源说是最早最流行的观点,认为周代是中国古代官修家谱的开端,周王室专设小吏负责编修和管理王室诸侯家谱,以家谱“奠世系、辨昭穆”,适应周代统治者分封制度的政治需要,所以家谱起源于周代。但是,从古代历史文献,地下发掘的文字记录和大量民族学、民俗学资料分析,家谱起源早于周代。早在奴隶社会初期的夏朝,王室就有了记录自己世系的谱牒,商朝王室也都有王室家谱。“后人编写了《五帝德》、《帝系》、《五帝系牒》、《帝王诸侯世谱》等都记述了上古时代五帝和夏商时代王室诸侯的世系” ,都早于周代。汉代著名的史学大师司马迁著《史记》,就是根据这些资料和他自己周游各地进行的实地考察,进一步记述了五帝和夏商时代帝王世系和事迹。商朝后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就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文字家谱。据陈梦家先生研究和译写的《殷墟卜辞综述》,对一片甲骨文所作的译文,就记载了至今3200年商朝武丁时代儿氏11位家族的世系、人名,其中父子关系的11人,兄弟关系的2人,共计13人。
在商代末年,在一些青铜铭文中也有专门记载商人家族世系的家谱。甲骨文和青铜铭文家谱是我国现存最早使用文字记载的家谱。由此可见,家谱至少起源于商代而不是周代。事实上,除以文字形式的家谱出现于我国文明时代的开端外,我们的祖先还以结绳记事的形式和口传心授形式的家谱存在于漫长的上古时代。
战国秦汉起源说,认为家谱与宗法制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家谱起源于周代宗法制度崩溃以后。其实,宗法制度是周朝建立以后伴随着分封制度的推行而确立的。以宗法制度推论出家谱起源,实际说明家谱起源于周代。汉代起源说,则认为家谱起源于司马迁的《史记》世家。其实,世家的大量史料来源于上古时代家谱。家谱到了汉代已经在草创阶段的基础上进人发展时期,家谱的内容、体例和功能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宋代起源说认为宋代以前是官修家谱,宋代开始,民间私修家谱才盛行起来,并且由文学家欧阳修和苏洵创立了“欧苏体例”,使家谱得以完善。因此称家谱起源于宋代。宋末文天祥称:“族谱日方于欧阳。”大型中文工具书《辞海》也称:家谱为“旧时记载一姓世系的重要人物的谱籍,始于宋代”。事实上,早在周代就有不少民间的私人编修的家谱,汉代私修家谱比较成熟。之后,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朝都有民间私修的家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