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文学上的造诣不亚于武功
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湘乡县荷叶塘乡(今湖南省双峰县)人。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湘军的创始人和统帅者。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曾国藩嘉庆十六年(1811)出生。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农为主,生活较为富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善于经营;父亲曾麟书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了二位先辈的精心教育。
曾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至道光十二年(1832)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道光十八年(1838)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地踏上仕途之路。
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他论古文,讲求声调铿锵,以包蕴不尽为能事;所为古文,深宏骏迈,能运以汉赋气象,故有一种雄奇瑰丽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为后世所称。曾氏宗法桐城,但有所变化、发展,又选编了一部《经史百家杂钞》以作为文的典范,非桐城所可囿,世称为“湘乡派”。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他文风影响。所著有《求阙斋文集》、《诗集》、《读书录》、《日记》、《奏议》、《家书》、《家调》及《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不下百数十卷,名曰《曾文正公全集》,传于世。另著有《为学之道》、《五箴》等。
京城做官12年,曾国藩是琉璃厂旧书肆的淘书客。10多年军营生涯,曾国藩一直没有放下经史子集。他在道光年间得邓显鹤、唐鉴、欧阳兆熊的引导,醉心研读王夫之的著作,咸同之际在长沙传忠书局自费出银2万两大规模刊刻《船山遗书》,使得这部藏于四库馆130年的文稿,终在世间传播,并且深深影响了整个湘军集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