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一块床楣板描述了一段辉煌的唐朝趣闻

2017-05-0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7
转发:0
评论:0
一块床楣板描述了一段辉煌的唐朝趣闻,临武县城北面约25公里处,有个郭姓的上乔村。这里山环水绕、重峦叠嶂、青砖灰瓦、飞

临武县城北面约25公里处,有个郭姓的上乔村。

这里山环水绕、重峦叠嶂、青砖灰瓦、飞檐翘角,400余座明清、民国古民居纵横分布、排列有序。

光溜溜的石板路、昭德侯王庙、私塾学堂、圆方台四方台上的千年古柏、石雕鱼化龙、古凉亭,还有那造型各异的木窗梁柱、石雕、牌匾,述说着历经800余年沧桑的故事。

今天要说的收藏故事,就与上乔村紧密相连。去年一藏友在上乔村收来一块民国时期制作的手工床楣板,楣板就是床正面上方横着的那块大雕花板。

楣板的纹饰雕刻是床的最精华部分,主题纹饰是场面恢弘的“郭子仪拜寿”。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刻,充分展示了大唐盛世,同朝官吏和儿孙们前来汾阳府给宰相郭子仪拜寿的一个喜庆场景。

那么上乔村怎么会出现这种题材的木雕装饰图案呢?原来上乔村与赫赫有名的唐朝名将郭子仪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

据族谱记载,上乔村始祖郭妥公,系唐代汾阳郡王郭子仪十九代孙。郭妥公宋开禧年间在临武县做官,见临武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于是依依不舍,后定居乔溪(今麦市乡上乔村)。从此郭氏家族在此繁衍生息。

如今村里郭姓四十八村总祠堂里,一直供奉着他们的先祖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塑像和皇帝御赐“再造鸿猷”牌匾。据专家考证,郭氏大宗祠建于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宗祠建成后村里人丁兴旺,枝繁叶茂,先后分布出四十八个村庄,分布在临武、蓝山、桂阳、嘉禾等地。

郴州收藏故事:一块床楣板背后的唐朝趣闻

郭子仪(697年-781年),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是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郭子仪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同时,郭子仪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郭子仪为将前后共六十余年,其中有二十余年系天下安危于一身,为维护唐朝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智退吐蕃回纥的战斗中有勇有谋、立下赫赫战功。他居功不傲,宽厚待人,是由武举起家逐步成长起来的闻名遐迩的军事将领。

一块床楣板描述了一段辉煌的唐朝趣闻

《郭子仪拜寿》讲的是:郭子仪夫妇七十双寿诞,七子八婿身着官袍,跪拜堂前,为双老庆寿。意喻为国立功、受民爱戴、颂扬美德、子孝父荣的祥和景象。拜寿期间,郭子仪六媳李君蕊自恃乃当今公主,不来拜寿。六子郭暖回宫斥妻,怒打公主一巴掌。

公主大恼而告唐皇,激起了唐宫、郭府层层波澜。唐皇贤明,为教训女儿,与皇后默契,假意要斩驸马,令公主惊恐万状,后悔莫及。郭子仪闻报惶恐,绑子上殿请罪。唐皇为抚慰良臣,非但不降罪郭暖,反为其加冠三级,把郭子仪感动得涕泪双垂。父教有方,小夫妻重归于好,携手同往汾阳府拜寿赔礼,合府欢腾。

木雕《郭子仪拜寿》生动形象地把这个历史典故的场景用木雕艺术形式刻画出来,人物众多,场面恢弘。木雕两边雕刻有吹箫引凤,中间的汾阳府正堂,郭子仪夫妇喜笑颜开端坐太师椅,接受文武百官及满堂子孙拜寿礼。其中有在外做官骑马远道赶来拜寿的儿孙、有坐鸾舆凤驾的公主、有吹拉弹唱的歌姬,楼上楼下一片欢声笑语。

一块床楣板描述了一段辉煌的唐朝趣闻

楣板漆金华丽,人物雕刻生动传神。在表现手法上采用高浮雕、镂空雕、阴刻、阳刻、线刻等技巧,在有限的空间精雕细刻,塑造了表情各异的50多个人物,难能可贵,实为罕见,不可多得。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上乔村郭子仪后裔的良苦用心,以此来表达对高祖的敬仰,激发后人积极向上,不忘祖德祖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郑板桥的趣闻轶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人称板桥先生,扬州八怪之一,是清朝著名的文人画家。郑板桥这一辈子只画兰、竹、石这三样东西,他曾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历史上的郑板桥是个幽默风趣、脾气古怪的人,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郑板桥的故事。郑板桥的画很是有名,他的诗书画,世称“三绝”,千金难求,属于有价无市的宝贝,许多人都想买他的画。而郑板桥呢,他和别的画家不一样,历来文人画家卖画都是遮遮掩掩的,不肯开出明确的价码,把自己的画炒得很贵,郑板桥的画则是明码标价的。早年郑板桥为生活所迫常以卖画为生,后来郑板桥当了官,政绩显著,他还是做回了老本行,卖画!郑板桥做生意就像他这个人一样,大方爽快,他制定了一套《板桥润格》规定:“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
· 一块石碑,一段往事,记录着胡氏一族的由来
村民胡钧培的指引下,见到了这块位于该村文化大礼堂东侧的胡氏石碑。石碑高约2.2米,宽约1.15米,厚度约12.5厘米。最上方写着“胡氏公山碑记”六个朱色大字,下面刻着一行行密密的正楷小字。在这块碑的最左侧,清楚地刻着立碑时间和立碑者:“乾隆四十四年岁次”、“十三世孙胡林书丹”。按此年月推算,这块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今年67岁的胡钧培说,这块石碑现在的位置就是当年胡氏祠堂的所在地,原先石碑的两侧各有几间厢房,前面有一座大戏台,此碑的后面约30厘米处还有一堵墙。整座胡氏祠堂呈封闭的四合院式,坐北朝南。只可惜只留下这块石碑坚守在原地。由于石碑长期暴露在外,经历风吹日晒,碑文早已风化。幸亏被住在附近的胡钧培看到了,他很担心如果再不修复碑文,就会愈加模糊难辨了,恐怕此后吕鉴村的胡姓族人再也无法从上面读到家族的故事。于是,他就拿起毛笔蘸着红漆,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来修复碑文。“因为时间太久了,有些...
· 溥楣
参考文献《爱新觉罗宗谱》
· 微州文化—民风民俗—停门板与下床草
老人刚亡故,家人立即将亡者移置门板(或木板)上,并用黄表纸覆盖脸面与枕垫头下,叫“盖门巾”;头前盛碗半生半熟的米饭,上插燃三柱香,称为“倒头饭”、“倒头香”。亡者临死前所垫用的旧棉絮及铺床草均抱出门外烧化,称“烧下床萆”。
· 唐朝一块免死金牌,庇佑华夏14亿儿女
2020年3月,武汉疫情正严重的时候,全国瞩目于此,而杭州临安公安分局发现钱镠墓被盗。2021年5月12日,杭州公安部门发布新闻发布会,此案告破,已经追回大量的珍贵文物,如秘色瓷,金玉腰带等。这号称是近代比较轰动的盗墓案,而这个钱镠是何许人也?是我国著名院士钱学森的33世祖。著名的“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就是钱镠写给夫人的信,还有著名的钱氏家训。在杭州的钱塘江边,竖立着“钱王射潮”的雕像。钱镠,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立者。在位41年,因为热衷于兴修水利,钱塘江海塘,西湖,太湖,鉴湖,都留下了他治理的脚步,而他也被老百姓尊之为“海龙王”。钱镠在唐朝末年,抵御黄巢进攻临安,平定叛乱,被唐昭宗封为越王,赐丹书铁券。后被后梁封为吴越王。丹书铁券,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免死金牌”。形状像一块大铁瓦,上面雕刻几百个小字,上面鎏金。在三侠五义包青天电视剧里,就有过对丹书铁券的描述。即便是开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