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辈分在农村的另一层含义

2017-05-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95
转发:0
评论:0
辈分在农村的另一层含义,在农村长大的人,尤其是家族中七大姑八大姨、亲戚众多的,很多都有着这样的经历:一同

在农村长大的人,尤其是家族中七大姑八大姨、亲戚众多的,很多都有着这样的经历:一同玩耍大的小伙伴,若论起辈份来,却是叔侄或是姑侄等类似的关系。甚至于,五、六十岁的人要喊十来岁的孩子‘爷爷’。

辈分在农村的另一层含义
图文无关

这种辈份可不是乱排的,五伏内的亲戚才排。在农村,没出五伏的便是血亲,北方有的地方也称“一个院里的”。五伏是指五辈人,即:己身兄弟姐妹、父辈、祖父辈、曾祖、高祖五辈。五伏之内的兄弟姐妹应该拜同一个祖宗的。

早年间,农村人对礼节颇为讲究,五伏以内排序下来,辈份摆在那里,应该叫啥的就叫啥,来不得半点含糊。是以,老人叫小孩子‘爷爷’一点也不奇怪。这就是所谓的“萝卜不大,长在辈上”。

辈分在农村的另一层含义
听村里的长辈讲,辈份背后,其实还有一个隐藏的含义,即,穷大辈,富小辈:越是辈份大,说明祖上一支过的越穷,反之,辈份越小,过的越好、富裕。

因为,早年间流行早婚,同族同辈、相同年龄的男子,家里过的好的,十一、二岁便结婚了,而穷苦家的孩子还在为吃喝打拼;等到了三十几岁,穷人家的大龄青年好不容易娶了媳妇,当了爹;富人家的男子已经做爷爷了。两个年龄相仿的孩子便差了一个辈份,成了叔侄。这样演变下来,便成了:越是家境富裕,辈份越小,越穷辈则越大。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农村发展大变样,穷大辈,富小辈的说法,要大打折扣了。而且,近几十年来,农村家庭大都是一、二个孩子,族群人数少了很多,且多数外出打工,五伏血亲也淡了不少,很多人也没那么多讲究了。年纪相仿不同辈的,彼此间也不再叔叔、大爷的称呼,大都直呼其名。但,若是真正说道起来,萝卜再小还是长在那个辈上。

至于当今,二胎开放,小孩子有个年龄相差无几的小叔叔、小阿姨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人所说的“孝”有几层含义?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诗经·小雅·蓼获》在中国传统的伦理文化中,“孝”占据了重要地位,深深根植于每个炎黄子孙的心中。国人历来提倡“孝”,儒家也以孝“为仁之本”。那什么才算真正的孝呢?嘘寒问暖甲骨文中的“孝”,是一个小孩搀着一个长须老人。《尔雅·释训》:“善父母为孝。”《说文》曰:“孝,善事父母者。”曾子是个孝子,照顾父母无微不至。不仅早晚问候,而且对他们的衣食冷暖,也倍加关心。陆贾《新语·慎微》记载:“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行之于衽[ren]席之上,而德美重于后世。”事亲须养志孝顺父母不是吃饱、穿暖就行,还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孟子·离娄上》:“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事亲,事之本也。”还拿曾子来说,他侍奉父亲曾皙,每顿饭...
· 浅谈家谱、族谱、家乘中的字辈含义?
家谱、族谱、家乘是一种记录家族世系的重要文献。其中,字辈作为一种独特的命名方式,承载着家族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家谱中的字辈究竟有着怎样的含义。一、字辈的定义字辈是一种表示家族辈分的字,通常用于命名或称呼,也被称作“派”或“字派”。二、字辈的含义1、明确宗族内世系分支在家族中,字辈的作用之一是明确宗族内的世系分支。通过字辈取名,确保宗族世系分支清楚明确,一脉所流班次可据。可以说字辈是一种区别家族中辈分关系的工具,它帮助人们清晰地识别出不同支系的成员,确保宗族内各分支的关系一目了然。2、分辨长幼次序字辈在宗族内还可以分辨长幼次序,即通过字辈可以区分同一代人的长幼顺序。这一点在传统社会尤为重要,因为在讲究礼法的社会环境中,长幼秩序的明确是维持家族稳定和谐的基础。3、寓意吉祥安康、兴旺发达字辈通常具有一定的寓意,如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子孙绵延等。这些寓意...
· 揭秘:诸葛亮“借东风”的深层含义
导读:在小编看来,那年冬天发生的东南风,无疑是诸葛亮借来的。想想看,曹操自西北而来,席卷荆襄,气焰何其汹汹!东吴才俊,向震失色,意志何其沮丧!刘备逃在夏口,朝夕不保,情势何其危急!时值寒冬,西北风肆虐,对于东吴的人民和苦难中的刘备而言,曹操何尝不是一股凌厉的西北风,令人不寒而栗?若非诸葛亮借来东南风,怎么可能挽救危局,赢来赤壁之战的胜利?当诸葛亮向刘备请命求救于孙权的时候,事实上已经开始实施他筹借东风的计划。从“舌战群儒”到“智激孙权”,从“草船借箭”到“七星坛祭风”,最后直到发生赤壁之战,都应该看作诸葛亮筹借东风的过程。网络配图有学者认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固然精彩,但出场的群儒之中,没有一个人的传记提及此事,因此可以断定是小说家虚构的伪历史。我却以为,当诸葛亮来到柴桑,面对东吴群儒力主降曹的言论,自然少不了激烈的舌战。出场的群儒未必是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程德枢等人,...
· 曹操的另一层身份,历史上最专业的摸金校尉
史书中称他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门研究、执行盗墓,曹操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专业的盗墓者。曹操的底细大家都清楚,在民间传说里,他是一个典型的奸臣形象。曹操最不光彩的地方,其实不在于他的奸,而是其盗墓行为。据说,在他打天下之初,为了筹集军饷,曹操想到陪葬甚丰的王陵,遂打起了盗墓的主意。网络配图为保证盗墓的成功和收成,曹操独出心裁,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有几十个人专门负责,打到哪盗到哪,哪座陪葬多盗哪座。曹操盗得的最着名陵墓是芒砀山王墓,这里是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此陵构建规模宏大,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人称“天下石室第一陵”。刘武是刘邦的孙子,其父是汉文帝刘恒,哥哥是汉景帝刘启。刘武正处“文景之治”、国富民丰的年代,可以想见刘武陪葬的丰厚程度。刘武的陵墓由墓道、甬道、主室、回廊、侧室、耳室、角室等部分组成,设有完备的排水系统。经现代考古测量,墓室总容...
· 族谱网为您全面解析中华钱氏家族家训的深层含义
说到家风,当代名门自然首推钱氏家族,这个“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不但历史上俊杰辈出,在中国当代,也是名满四海人才济济。钱门才子甲天下,钱氏家风更是令人且敬且叹,在此,我们不一一赘述钱氏家族的卓越贡献,而是深挖钱氏家族的教育精髓。克己复礼,时刻清醒古语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和诗书传家不足十代;富贵传家,不过三代”。钱家却历经千年依然兴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严格的家风和时刻清醒的意识。钱氏家风可追溯到公元897年,钱镠平定董昌、统一两浙,朝廷为表彰他的功绩,特意封他为吴越王,并赐给他“犯刑不加责”的“金书铁券”。这在封建时代可谓是家族最高的殊荣,但钱镠对此非常清醒,他召集家人于堂前,告诫大家不得恃宠而骄,违法乱纪。并同时颁布了八条(之后曾为十条)家规,要求大家必须铭记于心,严格执行。钱镠的子孙又对其进行了认真整理和补充,以儒家“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理念为框架,体系上更加完备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