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湘中第一古祠”——李氏宗祠
今天要带大家走近的,是有“湘中第一古祠”、“冷水江小故宫”之称的李氏宗祠。该祠与锡矿山烈士纪念碑于同一批被列为娄底市文物保护单位,但很显然,烈士纪念碑因其红色文化主题,被作为爱国主义基地进行重点打造,已经名满冷水江,而李氏宗祠地处乡村腹地,主要仅为李氏族裔及古建筑爱好者所了解,很多人并不知晓。宗祠位于冷水江市中连乡福元村,该祠建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从冷水江城区出发,沿冷矿线往锡矿山方向走,至中连乡,从一石桥处右拐,一直沿村道往福元村方向行进,不出多久,便能抵达。这是李氏宗祠远观图,看得出环境还是不错,周围青山秀水~
我国许多地方祠堂大都坐北朝南修建,但李氏宗祠却坐西朝东而建,这其中隐藏着诸多文化符号:其一,族谱记载,宋末元初李氏迁湘始祖仲章公携六子从江西吉安府入湘占籍新化,因此李氏是江西移民,祠堂朝东主要是为了让李氏族人永远不要忘记江西老家;其二,李氏一世祖仲章公至六世祖德清公等先人坟墓都安葬在祠堂之东,故祠堂朝东为的就是提醒族人不要忘记祖先,这也是对先人的一种尊敬和崇拜;其三,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万物生长靠太阳,祠堂向东也是希望家族朝气蓬勃,家庭和睦,人丁兴旺。该祠为二进式砖木结构,背倚凤凰山,平面呈四合院,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是冷水江市和娄底市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古祠之一。
据说,明洪武年间,李氏六世祖德清公为避兵祸,携同妻儿子女从连溪牛角冲(今冷水江永兴村)逆溪水而上迁居“张福缘”(今冷水江中连乡福元村)。“张福缘”的地名是纪念肇基始祖德清公而得名,因李氏族人最早到“张福缘”定居的是六世祖德清公,是他第一个开张,德清祖认为这是他的福气,更是李氏子孙之缘分。从此,李氏在此繁衍生息,故至今李氏族人仍喜欢沿用旧地名“张福缘”。李氏宗祠又名“介冰公祠”,德清祖字介冰,“介冰”为“戒兵”的谐音,就是“戒兵止武”热爱和平之意。宗祠于戊子年(1888年)开始筹建,庚子年(1900年)竣工,到辛丑年(1901年)正式启用,历时13年。外姓人将李氏宗祠称为张福缘祠堂或李家祠堂,而李氏族人则称之为陇西堂、介冰公祠。一百多年间,宗祠先后进行过四次大的维修,现镶嵌于祠堂正门上方“李氏宗祠”四个正楷大字,是冷水江波月诗社社长李谟高先生亲笔书写。据考证,晚清民国时期,仅冷水江境内就有李氏三大房共六座祠堂,如今唯一只有“张福缘”李氏宗祠孤零零地保存了下来,即使在破除“四旧”的文革时期也未曾遭受大的破坏。
这造型,美。古代建筑整体造型美,放大了,你也会在各个细节发现美,就像一幅匠心独运的作品,能叫人把玩不已.右面侧墙,古朴沧桑。正门牌楼,威严肃穆
牌楼其实也是一座“孝节牌坊”,石门的上方有唐太宗、秦叔宝、尉迟敬德、魏征丞相、八路神仙、太上老君等人物和龙狮、麒麟、凤鸟、鲤鱼等动物浮雕,维妙维肖………因技术、材料受限,牌楼难以修古复古,若能恢复旧貌,将更加古色古香,整个古建筑的风格也将完全统一。不过,也不能苛责求全,能这样把建筑修缮加固,已经不错了~高高的风火墙,马头形墙头很是讲究,形状精巧,很美观。
这是一幅壁画的特写,隔了久长的时空,仍清晰可辨.祠堂正门为一丈多高的全青石拱形门,由一块半圆形和二块长条形巨石镶嵌而成。石门上还刻着一幅晚清秀才撰写的门联:“派衍平泉恪守先人矩矱,书藏柱下宏开后代衣冠。”对仗相当工整,内涵丰富,镌刻的字体刚劲有力,风雨不侵。可惜当时没拍清楚,只能看到几个字~即便如此,也能窥斑见豹,感受得到联与字的风韵。
从石门进来的情形,此人头上部位为戏台。稍后上楼再参观,先去正堂看看………眼前所见为宗祠正厅.注意到了这些东东吗?站立在天井中间向正厅上方仰视,但见前檐悬挂着从清朝道光年间到民国时期皇帝和政府所赐的七块木制匾额,从右至左分别是:文魁、恩进士、主政、中宪大夫、京察院、翰林、陆军少将。前边六块匾额在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李氏族人出过众多秀才、举人和进士。最大的官吏是中宪大夫,为宁乡县咸丰进士李新庄,二甲一榜第97名,授二品京官;第七块匾额是民国年间悬挂的陆军少将,是位黄埔军校生。听老辈们传,李氏族人非常重视教育。在解放前,族中子弟在祠堂内习文练武,家族请私塾先生到祠堂教学,先生吃住皆在祠内,凡李氏族人学习刻苦而家庭贫困者从不收费,由李氏家族供其上学,至到考取功名为止。从这诸多木制匾额中可看出李氏族人继承了江西老表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和耕读家风。
你看看人坐凳上显得小,是吧?这恰好衬托了梁柱的高大。站立于此祭祖,仰望那高高在上的祖宗牌位和梁柱,心中会不由自主地升腾起一种肃穆的感觉………粗壮的梁柱全系整根圆木制作而成,上边悬挂有木刻对联,左右分别对称。对联为李氏历代族人所书,看起来就气势不凡.正厅两边墙上仍遗有“忠孝廉节”四个一人高的大字。这几个字,别看简单,可大有来头!榜书“忠孝廉节”拓本为宋丞相文天祥手迹,乃宗祠“镇祠之宝”。拓字由前清举人宁乡县族人藕苏先生从岳麓书院花银请回。藕苏学真氏为“宁乡三杰”之一谢觉哉的老师,先生同窗好友弟子众多,其通过在岳麓书院教学的同乡,在书院的忠孝廉节堂将宋信国公文天祥的榜书拓印成本,带回祖藉地“张福缘”并用于宗祠作为“家训”教育子孙后代。
字的功底深厚,正厅堂安置有神龛,台面上从高向低摆排着六世祖介冰公等列祖列宗的神位.正堂上方悬着“尊祖敬宗”、“昭兹来浒”、“穆乃在位”等木制巨匾.正殿神龛下面是“囚禁室”,主要用来囚禁违反族规的族中子弟,如屡教不改者可以按族人制定的族规家法处置,情节严重者甚至送押官府或“沉塘”处死,但是百年来官府和家族从未处死过族中子弟,当地也从没出过人命官司。从这可看出当地的民风十分淳朴和李氏家法之严。这个“囚禁室”和“沉塘”的传说,让人不知怎地就想起了一部老电视剧的歌词:有七重古老的门,锁住了七百年的青春,七百种不同的故事,留下了七万道泪痕………封建社会宗法管理森严,对基层自治确有裨益,但也存在着种种弊端,比如,人治有余,而法治不足。现在,这种治理模式已然土崩瓦解,但有的人又无比怀念从前的秩序,认为人还是有“规矩”意识好,有可传承的家风族矩好………不管如何,我们今天的人再来看这些问题时,要带着批判性继承的眼光,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方能得其神韵,为我所用。
坚不可摧的条石布满历史沧桑………百余年来,哪些李氏族人曾来过这里?站于这些条石砌筑的阶梯和天井中,参观这修造精心,氛围肃穆的宗祠,他们是何感受感想呢?被千万人踩过的石头依然坚实,但那些来来往往的人呢,他们的故事,已消散在时空深处了啊!人就是这样,生命何其短暂,有时比不上一棵树,一栋屋,更比不上这坚硬久长、风雨难侵的条石。也因如此,每个来到世间的人,都不希望白走一遭,无不期冀建功立业、子孙发达,成为名门望族,成为被后人景仰的人物………
从这上二楼。木梯很结实,我喜欢那纹理,清晰质朴又美丽,看得出,当年造祠堂的能工巧匠们,选用的都是上好质材.一楼厢房现在空了,一些附近居民的黑漆寿棺摆放其中,看得有点毛骨悚然………站二楼,瞰天井。你会发现,祠堂天井比民居天井要宽阔、周正得多,这是为了人群聚集,开展活动而设计的,据说能容纳二百来人,当年的李氏宗祠看来是香火旺盛,人丁兴旺的。天井南北对称分布有客厢房十八间,最大的一间客房同时可睡三十几人。打个浅显的比方,宗祠就像一座特殊的综合服务中心,吃,住,看戏,集会,祭祖,一条龙服务………但你别想歪了,这地方严肃,容不得胡来.
这便是戏台了。飞檐走角,造型秀美,就在刚才正门入口的上方,与正厅堂对向呼应。据说,族人嫁娶也在祠堂举行,女子出嫁时身穿嫁衣、头戴凤冠,在祠内行辞祖仪式,最后在“八音锣鼓”及乐手的护送下坐花轿出亲;娶入女子则在祠堂成亲拜堂和行参祖仪式,成婚男女要拜天拜地拜祖宗拜长辈,置办大厨,演唱大戏,热闹三天,接受族人祝贺。看来,宗祠过去还曾扮演过西方教堂一般的角色…………戏台内部,修饰一新的木楹联与木板上若隐若现的古人物图形成一种奇妙的对比冲击,时间的流逝与交汇,瞬间撞击出一种古怪的观感。
当年这里集会时该是人声鼎沸,但现在却人去楼空,徒留空荡荡的戏台沉默孤单。过去戏台两侧悬挂着钟鼓,在祠堂祭祖仪式时会撞钟敲鼓,钟鼓声响彻云霄.戏台天花板斗项呈“阴阳八卦太极图”一层一层往上逐渐缩小,斗顶又叫“八卦顶”,象喇叭一样起到天然音响效果,站立戏台演唱与说话,声音宏亮,不必使用扩音设备,古人的匠心,可见一斑!抬头仰望斗顶,仿佛进入一座木质空心宝塔,自然光线柔和并且流畅,立体感非常强烈,着实让人惊叹!
看看这些木雕,活灵活现………所谓建筑的,不仅在于外观的经典,更有细节的完美.方形天井中央同时可站立二百余人,井面由无数几何图案青石板拼砌而成,既通风又消水融雪,天井周围有青石条砌成的排水道,百年来从不淤塞,雨水全部从“五孔铜钱”图案的石刻排水口流出,排水通畅,这样设计能保证砖木结构的宗祠不至于很快被潮掉腐蚀。
古人好聪明,解放前天井中放置有两个大水缸,水缸可以养鱼和作饭,还可用于消防。天井正中方形青石雕有圆形盆景图案,方中有圆,有“天圆地方”之说,圆盆里有石刻蛟龙、螃蟹和鱼虾,如石盆藏水,则鱼虾、螃蟹仿佛在水中游动;过去原本龙头昂首离地高出天井半尺,但现在看不到龙首了。传说由于石匠雕刻水平很高,将石龙雕刻的象真龙一样,致使雷神震怒而将龙首炸断。这些是梁柱的石基,雕花形态各异,很有质感!
祠堂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娄底市文物保护单位.但似乎很多人并不知晓………祠堂内立有介绍筹建过程的碑刻,笔力与正门石联相比,有一定差距,碑面不甚清晰,笔力也没那么劲健,但认真拜读,你会对宗祠当年的建设有更深入的了解。碑,就是凝固的历史
这是我父亲李传昭(闪星公司退休干部)撰写并打印分发的《倡议书》。他自担任“族长”以来,做了不少事,宗祠最近一次修缮事宜,以及申请娄底市文物保护单位,他都与一干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奔走呼号,出钱出力,付出了不少心血。其情可钦,其劲可佩,字字句句,都是敬祖爱祠之心。出得祠来,只见田野远处,牛儿正悠闲吃草,尽享春光~每每看古建筑,总有视接古今的时光错位和穿梭感。我试图解读、挖掘些什么,却终究根底浅薄,难于胜任。其实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是烙刻在中国人骨子里最深沉的情结之一。一座座宗祠,留下了列祖列宗的牌位,留下了闪着金光、高高悬挂的代表辉煌和功名的匾额,当然也留下了耕读传家、艰苦创业、振旺门庭的族风。
祠堂正殿柱上有幅楹联:“源出陇西,将相王侯留史册;脉承江右,诗书礼义振家声。”作为家族历史的记忆,宗祠见证了李氏族人的兴衰荣辱、生活变迁,是李氏后人心中的一面光辉旗帜,也是树立在李氏族人心灵中的一座历史丰碑,像图腾,更是精神和力量的象征。每年清明时节,总有一些慕名前来参拜的李氏后裔走进祠堂,了解历史。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人前赴后继、团结拼搏、奋勇当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